宋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戒念
王韶的眉头皱了皱说道:“臣只是一介武夫,但凭圣上的诏书,臣即尽心竭力为圣上开疆拓土!不过驸马王大人对此有一些很不错的看法,圣上不妨看看。”
英宗赵曙笑咪咪的看着自己的女婿说道:“驸马,既然你已经有了良期,不妨说出来给朕和各位大臣听听!”
王静辉对于什么时候动手收拾西夏,已经和朝廷的一些最主要官员私下里都说明白了,英宗赵曙不应该不知道自己心里的想法,其他大臣也非常清楚。他不是厌战派,对于他来说依靠大宋现有的条件只要好好发展一下,几年之内干掉西夏不是什么难题。西夏不过是他的跳板,用来建立大宋统治高层已经濒临破产的扩张决心而已,但看赵曙
第一百一十七章 见面
第一百一十七章见面
王静辉把所有的请帖都排列了一遍,分出等级次序,按照惯例他在接受皇帝召见后还有几天可以留在汴都开封,他可以从容的做出安排,以便为以后的布局做下准备。宋朝官吏在接受新的任命或者差遣后,如果不是皇帝的急令,官吏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在了结事务后可以慢慢上任,这个时间甚至可以达到两三个月,这是对官员的一种优待,也同样说明了大宋吏治的宽松。
去拜访王安石那肯定是王静辉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次拜访了,王静辉对王安石的历史知道的非常详细,这也是拜王安石名头太大所赐,后世对于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争论不休,也同时使得这位主人公的生平经历犹如后世大明星的一般都给发掘出来,要不是年代久远,王安石的素材还会更加丰富多彩。想到这里,王静辉也不禁感到有些好笑:“那些历史学家似乎和娱乐界的狗仔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啊!”
根据王静辉所读到的历史,王安石做人特别有意思,即便是他最凶狠的敌人,也很难在他的私生活上找到攻击他的破绽来。王安石最大特点便是在生活上极度的不修边幅,据说他长时间的不换洗衣服,长时间的不洗脸、不漱口、不洗澡,这使得他的外套上到处都是汤汁油渍汗迹等污斑,一些干巴巴的附着物可以“想见且可疑”。对于这么一个人物,王静辉即将第一次拜访他的时候,有这么多的参考资料也好从容布置,以便能够使他和王安石见面的时候更加愉快些。
还有一件事便是王静辉非常感兴趣的,那就是在历史上熙宁变法当中保守派官员利用苏洵的遗作《辩奸论》来攻击王安石,当时引来的也波及到了他的苏偶像,一时间关于《辩奸论》的真伪也成为一个话题,这同样也是王静辉所感兴趣。
一年半之前,苏洵在王静辉的平民医馆中养病,王静辉还专门找机会试探过苏洵,按照王静辉的推断,苏洵写《辩奸论》的时候应该在仁宗时代,按照历史去年苏洵就会去见孔子的,有没有写过《辩奸论》一问即知。当王静辉想苏洵提及王安石的时候,苏洵确实对当时名声如日中天的王安石有些看不过眼,说王安石空谈的成分太大而且性格倔强不知变通,如果为国家的首脑人物,必然会使国家陷入混乱,但绝对没有什么《辩奸论》。
得到了苏老先生的准确回答后,王静辉心中也就对历史上“《辩奸论》事件”的真伪有了确切的了解,在庆幸苏洵对王安石的态度还没有发展成为深恶痛绝地步的同时,也深深的感到王安石发动变法的时候,所受到的阻力之大,双方也都撕下了伪善的面具,为了搬到对方,所使用的手段连苏洵这样的名人死去后多年还都要翻翻旧账利用起来,这也使他对未来的困难有了一定的准备。
王安石的私德甚高,在这一历史时期唯一能够在道德方面与他相提并论的唯有另外一位大臣——司马光能够相媲美:两个人都有非常清廉方正的名声,在学术上的造诣都达到了非比寻常的高度,而且他们终身都守候着自己的老婆,没有任何外遇和蓄养歌妓小妾的习惯。这两个人的品格和学术上的成就都让王静辉心折,在现代人的眼光中,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大家”。
像王安石这种只关心自己思考东西的人,金银财宝、稀奇玩物是无法赢得他的眼球的,据说他当宰相后,他的收入几乎可以任同僚支取,王静辉想拿什么样的礼物去见他也是个值得商椎的事情。
经过慎重考虑后,王静辉把他那本关于海关系统的手稿作为礼物。王静辉知道,在这个时代王安石的经济理论恐怕是最为超前的了,但超前的经济理论不能配合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不能被别人所理解而被用于调控整个国家的经济,那恐怕就会变成一场灾难,历史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用什么经济理论来治理国家,王静辉在这点儿上是极为慎重的,他的海关概念早就在半年前就提出来了,但他还是忍住没有上奏折让英宗赵曙等人知道,并且付与实际实施,要知道海关可是一个国家财政的支柱之一,这个时代的海关系统还没有呐,如果他要把这个东西拿出来,那凭借着大宋发达的海外贸易,这笔利润足以诱惑英宗赵曙等人绝对会下手的。大宋的财政状况会决定统治阶层来实行什么样的政策,但现在幸运的是保守派掌权,王静辉又是个非常谨慎的人,很多不伤害百姓还能够增加国家收入的方法,他也必须想通透后才会拿出来交给自己的老丈人来看。
去影响王安石的想法早就在王静辉的脑袋中形成了,但出于他那个有名的“拗相公”的外号,再加上王静辉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所以一直没有实施,这要好在王安石自被提拔到翰林学士后,关于他的任命就再也没有动静了,让本来已经提高警戒级别的王静辉心中又放松了起来。
“是时候和王安石接触了!”王静辉对着王安石的请帖默默的说道。
汴都开封初春的晚上还是有着阵阵的寒意,一辆马车在夜幕中行使进了董学士巷,王安石就住在这里,王静辉在马车停稳后,便和书童李慎下车,李慎的手中还捧着几个盒子,这是王静辉送给王安石的礼物,都是些徐氏生产的高档礼品,这些都是汴都开封权贵们的最爱,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其中有几件小玩艺是送给王安石家眷的。
在送上拜贴后,门房显然得到了主人明确的指示,直接就把王静辉引进院落中。王安石虽然是翰林学士,但他的住宅在夜幕的笼罩下,依稀可以看出极为朴素。王静辉一边和领路的门房在回廊中走着,一边在打量着王安石的住宅,翰林学士的报酬也不低了,王安石的住处还是这么朴素,这说明他的职业操守和对物质生活漠不关心。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王安石小时候生活并不是很少,他的父亲虽然是个官吏,但养活一家子人也是件非常吃力的事情,以至于王安石幼年的时候经常吃野菜。”王静辉对与王安石的经历感到十分的好奇,也对在这样情况下成长起来的王安石感到好奇。
走到书房门口,门房想王静辉告罪一声,要他在这里等待一会儿,他进去通报,王静辉把手一挥,笑着答应下来。不一会儿门房就从书房中走出来对王静辉说:“驸马,我家老爷在书房恭候你!”
王静辉走进书房后,便看到一个个头儿比较矮,有些黑瘦的老头儿,站在书案前,虽然蜡烛的光线不好,但王静辉还是从这个老头儿的衣服下摆上看到一块儿白色的污渍。
“呵呵,毫无疑问,这就是王安石了!”王静辉心中想到,看来史书中描写的王安石外表特征还是非常准确的,以前他也很难想象像王安石这样的大家怎么会衣冠不整呢,尤其这个人还是大宋的宰相,这就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但今天他真的看到了这个备受争议的北宋改革家,原来书中的描写都是真的。
“安石先生,学生王静辉打扰了!”王静辉面对这样一个唐宋八大家中的人物,自然不敢怠慢,走上去恭敬的给王安石行了个躬身礼,这是这个时代师生礼之一。王静辉对王安石行师生礼也是有缘故的,王安石的学识足以让他佩服甘心行这个礼,况且王安石除了在政治上的缺点外,哪一样都让他很折服,自己与欧阳修和司马光之间的关系来看,就是称为学生和晚辈也不算为过。
可能是因为王安石从来不在意这些礼节,对于王静辉向他行师生礼并不是很意外,也只是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悔
第一百一十八章不悔
王静辉觉得现在的王安石真的有些像无私无畏的革命者一样,但他并没有被王安石所感动,因为他知道王安石发动熙宁变法的结局是什么样子的,在复兴大宋的过程中和胜利者站在一起,这是他唯一能够做到的,而现在的王安石还没有这个实力,就算他有这个权势,王静辉也不会去追随他。
如果不是早就知道王安石的结局,王静辉真的会被他所感动而追随他完成这个梦想。王静辉感到自己好象已经过了盲目感动的年龄,来到宋朝后,他为了融入这个时代变化很大,谨慎老成已经成为他的风格。
王静辉觉得中国的领导者必须是个务实而又灵活的政治家,就像他那个时空中周恩来的形象,而不是类似于那样的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那样引发的后果太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他虽然在一些“国学”学问上不如王安石和司马光等人,但要比他们多了一千多年的见识,对于谁更适合成为大宋的领导者,这点儿见识还是有的。
王静辉并没有直面回应王安石,虽然他的话让所有人听了后都会为之心动,但他只是平淡的说道:“先生对在下在楚州试行的青苗法和免役法”
王安石不知道王静辉为什么突然转换话题,谈起青苗法和免疫法了,但他还是耐心的说道:“驸马在楚州试行的青苗法和免役法,我也多少略有耳闻,两法的条例细则我也仔细研读过,平心而论驸马所行之法实为良法!”
王静辉笑着说道:“先生过誉了,但先生可知免役法在楚州试行的时候被百姓称之为良法,为什么在京畿路试行的时候却招来民怨呢”
王安石听后也不禁一愣,陷入了沉思当中。他对王静辉的才干还是非常佩服的,驸马在楚州所试行的青苗法和免役法都是他多年所思索甚至是做过的,青苗法的细则虽然有些让他搞不明白,但听说除了在楚州外,在兴国银行的运作下,永兴军和淮南两路的范围内试行效果都不错。免役法自然是不用说了,王安石对其实施细则非常佩服,但最让他疑惑的便是为什么在楚州称为良法的免役法在京畿路会惹来这么多的麻烦。但他也不是草包一个,经过分析后,当然知道这其中的症结恐怕是在吏治问题上,这也是大宋的弊政之一了,不过王安石似乎觉得这些都是不成气侯的小问题。
王安石说道:“免役法实为良法,至于为什么在两地实施后会有这么大的差别,这主要还是官吏行使不当所造成的!”
王静辉说道:“先生所言是正确的,但我想问先生一句:您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吗”
王安石笑着说道:“这有何难,只要以雷霆万钧的手段一扫朝堂苟安之氛便可!”
“不过这需要圣上和朝中重臣的鼎力支持,先生有这个把握吗”
听到这里,王安石终于沉默了,他知道现在的英宗赵曙是绝对没有这么大的魄力的,而朝中的重臣必须至少得到富弼和韩琦的支持,但光是有他们还是不够的,这两个人的威望虽然很高,但从前段时间的“御史中丞王陶事件”中韩琦的表现就可以知道,即使韩琦身为两朝执政这样重臣居然也会被王陶搞得灰头土脸,如果贸然行事,其难度可想而知!
王静辉见王安石在那里沉思,便继续说道:“刚才听闻先生慷慨所言,学生心中也是为先生的大才所感动,觉得如果按照先生所言去做,那就会变成商鞅之于秦朝的变法了!‘变法易俗’固然能够很大程度的改善大宋目前的状况,但其中也蕴藏了莫大的风险!现在大宋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和平生活,朝堂中的风气形成也已经非一日之功,如果开始变法,那无疑是对一个重病之人下猛药,其后果还是两算,结果未知啊!”
王安石听到王静辉说道“变法易俗”的时候,两只眼睛中泛出了精光,这四个字正是他二十多年来针对大宋所处的不利境况所开出的药方,只凭自己刚才所说的一句话,驸马便可以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份才情确实让王安石心中感到吃惊,心中不禁在想:“这个年轻人该不会是和我的想法一样吧!”事实上王静辉可没有这么大的本事来猜测王安石心中所想的是什么,这都要归功于王安石在历史上实在是太有名了,王静辉对他的经历可谓是知之甚深,所以可以轻而易举的把握住王安石的想法。
王安石笑着说道:“驸马真乃我的知己,不错!要想改变大宋目前不利的局势,就未有效法秦时商鞅变法才可能救的了大宋!当然,驸马所说的我也明白,变法易俗当然在那些头脑守旧的朝廷重臣的眼中是洪水猛兽,所遇之阻力也是必然的,但变法救国乃是我大宋走向强大的唯一之路!诚然,要‘变法易俗’效法商鞅会有很大的阻力,甚至是最后我可能会落得商鞅的下场,但变法一途随荆棘坎坷,我只有‘坚持’两字以自勉!”
此时面对王安石的王静辉仿佛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在王安石的身上,他仿佛看到了商鞅、谭嗣同等人的身影。王静辉虽然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中也是成长在社会变革当中,但对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在社会大变革即将要开始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在做些什么并不了解,但命运和他开了一个超级玩笑,让他也有这样非常好的运气来参与其中,而且还是中心人物之一,他真是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
虽然王安石的精神让他很感动,但对于王静辉这样已经对这个问题思索了千百遍,自始至终都是这么一个结论:王安石的固执必然会葬送这场变法,尽管变法的初衷是善意的,但中间有着太多的障碍,不是仅靠变法发动者的毅力和决心所能够改变的。
“王安石到现在仍然没有改变,历史上的神宗对他的支持不可谓不坚决,简直是做到了一个帝王意志的极限,坚定的站在王安石的背后,以帝王的权威来全力推进变法,到最后的结果依然还是没有改变!”王静辉有些心痛的想到。
尽管看到斗志昂扬的王安石是有如此大的决心,但王静辉还是忍住了他对王安石的钦佩,选择了更加务实的道路:“王安石的做法已经被历史判了死刑,否则就是冒着身败名裂,我也会站在他的身后来协助他推进变法改革,但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只好对不起了!”
王静辉说道:“先生之决心和理想,学生在心底为之敬服、钦佩,虽然学生在治国的主张上和先生略有不同,但毕竟我们都是为了大宋能够实现中兴所努力,学生和先生之间的问题和分歧,我想大家都可以坐下来慢慢交流。”他心中实在是承受不住王安石对他的吸引了,他知道自己是通过历史来作弊,不然他早就被王安石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了,他不愿意再进行这样非常痛苦的折磨了,所以决定速战速决结束这次会面。
“先生,这是学生的一些愚见,还请先生批评指教!”说完,王静辉便把他早已经准备好的关于海关的资料交给他,并且还有很多关于经济方面的一些设想。他相信,这个时代也唯有王安石能够看懂并且接受这些新的经济理论。当然,这个时代还有司马光与还没有成熟起来的苏轼也都是智者之流,但他们的脑子比王安石差远了,都比较呆板和僵化了,就算他们能够看懂,也未必能够接受。
王安石接过这些手稿,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和自己的主张
第一百一十九章 体检
第一百一十九章体检
老丈人的身体是第一大事,他的健康也关系到王静辉以后计划的实行,这种事情如果落在颍王赵顼身上,那其后果真是让人很难预料,无论是从蜀国公主和自己的关系上,还是现实的需要,他都必须尽力保住赵曙的生命。
王静辉这次受召回汴都开封,除了要向朝中大员推荐王韶这个军事奇才,对免役法进行说明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任务便是对英宗赵曙的身体进行一次细致的检查,以便他对赵曙的身体状况有个比较详细的了解。
历史上的英宗赵曙早就在治平四年正月的时候去世了,现在由于王静辉的插入,他多活了一年,并且通过王静辉的观察,赵曙的气色还是不错的,这在平常人眼中,赵曙继续执政两三年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此时王静辉最担心的便是自己老丈人的身体状况,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几乎没有什么征兆,都是突发性的,他甚至怀疑几年前仁宗在垂拱殿突然驾崩就是因为他也患的是心脑血管疾病。比仁宗更为糟糕的便是赵曙的身体实在是太弱了,一个中年人动不动就生病,可见他的抵抗力和身体素质有多差了。
王静辉走进自己的药房,这里虽然很小,但所需之物一应俱全,这也是拜中医用具向来都很少,都是看医者的水平,不像西医那样离开必要的装备就活不了,连看病都不会了,尤其是像心脑血管或是内科病症,西医离开了装备根本就没有办法来判断到底是身体的那个器官或系统出了问题。
王静辉打开房中的一个箱子,那里面非常整齐的码放着基本封皮泛黄的书册,这是他通过自己的身份,在赢得了赵曙和韩琦的同意后,才从校正医书局中借出来的几本医书孤本,这些书册在别人眼中可能是一堆废纸,但在他的眼中简直就是无价之宝,这些在后世只有传说中出现过的医书就摆放在他面前。
在这个时空可没有现代化的医学设备和特效药来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检查和治疗,而且这种病症也不是能够治愈的,好在中医在这种疑难杂症面前有非常好的疗效,对现代化设备的依靠比较少,不然王静辉可就束手无策了。并且他还有一个好处便是校正医书局里面的藏书可以供他借阅,这可是一个宝库,这些医书最早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用竹简写成的医书,都是前人上千年的积累,里面的内容丰富多样,王静辉这只箱子中装的便是基本关于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书籍。这是也是中医的奇迹,放在这个时代,除了中医对这种病症还有能力控制外,其他地方文明的医学还处于梦寐状态,这也是激发了王静辉打算推行中医文明,彻底把西医扼杀在胎儿状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