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戒念
现在王静辉针对英宗赵曙的身体状况,也只能期待能够依托自己的医学水平结合这些珍贵的医学书籍资料来产生奇迹了。王静辉在药房中除了按照手头上一些医书中所列的药方进行配药外,还要对其进行品尝以试药性如何,给自己的老丈人服用的药物必然要小心,如果出了什么篓子可就糟糕了。
人们都认为中医还是老的好,同理“中医书籍”也是老的好。如果说看中医选择老中医还有道理,但后者则不见得是正确了,尤其是后世武侠小说中的一些描写更是误人子弟,其实中医典籍中的错误也是比比皆是,一定要从中学会分别。王静辉自己出身于后世的中医家族,对此自然是明白的,这些珍贵的典籍固然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中间的错误也是很多的,尤其是他按照这些典籍中的药方给老丈人开药,那更需要慎重,中间尝尝药性那是难免的了。
王静辉在药房读书配药的时候,蜀国公主也从皇宫中回来了,这段时间她每天都要进宫陪伴太后和皇后,王静辉还没有到汴都前,她大多数时间都是住在皇宫中的。不知不觉中她和王静辉成家已经一年多了,本来宋朝惯例驸马很少被调离汴都开封到外地出任地方官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头上挂个虚衔度日,驸马有着无上的荣耀,但却是一个埋葬政治才能的坟墓,但丈夫在她的眼中是一个可以经天纬地的人才,尽管成为驸马后,这个外戚的身份依然没有阻挡父皇对他的任命,可见对其之器重。
不过圣眷在身也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可苦了她这个公主了。赵浅予自出生长大都是在皇室重要成员下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的,她对曹太后和高皇后的依恋不是几句话便能够说清楚的。王静辉被放任外地,她作为妻子还是选择了离开从小到大呵护她的长辈,义无反顾的跟随着丈夫,但心中的那份失落无论如何也是不能抹除的,不过好在自己的丈夫对自己简直是倍加爱护,才弥补了这份失落。这次回汴都来陪家人过年,这中间少不了丈夫的善解人意,更让她知道自己托付终身的选择没有错。
蜀国公主回到驸马府后,问了管家王福后才知道王静辉从王安石那里回来后就进了小药房,到现在还没有出屋。赵浅予知道丈夫虽然有着驸马的荣耀,也顶着大宋最年轻的学士,同时又是个富甲一方的商人,但在他的心中只想当个悬壶济世的郎中,若非机缘巧合,恐怕他早就不知道隐藏在人海中的那个角落当一个名医了。
蜀国公主来到厨房,今天她还特意向宫中的御厨请教了几道小菜的制作方法,正好拿来给丈夫开开胃口。对于蜀国公主亲自下厨房,驸马府中的仆役早就见怪不怪了,这两口子似乎对厨房有着特殊的爱好,两个人经常下厨房给对方做一些小吃,连他们有时候都能跟着沾光,他们的手艺还真的不错,连那几个大厨品尝之后都赞不绝口。
蜀国公主端着自己精心准备的小菜来到小药房,打开门后看到王静辉还在那里一边看书,一边配药,还不时的品尝一下草药的药性。蜀国公主笑着说道:“夫君,还是不要尝那份苦药了,看看我新做的小菜味道怎么样”
王静辉抬头一看原来是蜀国公主站在房门口,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有三道看上去挺稀奇的菜肴,他知道这一定是娇妻在皇宫中的收获。颍王赵顼早就和自己说过,蜀国公主在回汴都这段时间,对下厨有着特殊的爱好,英宗赵曙和曹太后、高皇后非常宠爱蜀国公主,大手一挥便是宫中的御厨都围绕这她一个人转,复杂的菜肴做法她是学不会的,但能够在当今大公主面前展示自己的御厨们可不会被难倒,绞尽脑汁创出了不少制作简单但味道爽口的菜肴供蜀国公主来学习制作。
王静辉接过托盘,小心的放在一旁的矮几上,双手抱着蜀国公主说道:“娘子怎么又下厨了交给那些大厨干不就行了吗你也都累了一天了,要好好休息!”
蜀国公主听后心中充满了甜蜜的感觉,轻声说道:“看见夫君这么辛苦,浅予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给夫君你准备些可口的饭菜了。夫君还是趁热尝尝,看看我今天新学会的菜式味道怎么样!”
王静辉握着蜀国公主的小手说道:“只要是公主做的,我都喜欢吃!”看着蜀国公主那张犹如红苹果的脸庞,他在娇妻的额头上轻轻的吻了一下,然后把她轻轻的按在矮几旁的椅子上,说道:“夫人,你也忙了半天了,咱们一起来尝尝,等改天为夫也做几道新鲜的菜式给夫人尝尝!”
对于丈夫亲昵的动作,蜀国公主虽然成家一年了,但还是像当初那样心中有些慌乱,脸庞更热了,不过王静辉的体
第一百二十章 志向
第一百二十章志向
在给英宗赵曙检查完身体后,赵曙遣退了其他的人,翁婿两人在福宁殿的后花园中随意的走着,两个人之间的话题也是一些国家发展上的问题。英宗赵曙当年被仁宗收养后,从小便开始学习治国之术,当时仁宗还有一个从宗室中过继的养子,但仁宗对赵曙的期望是很大的。
虽然赵曙当时在做养子的时候对当皇帝没有什么兴趣,甚至是有些排斥,但赵宋皇室的重担就在他身上,他在治国方面的认识还是非常强的,尤其是仁宗有意识的向他灌输自己宽厚的施政观念,这对赵曙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王静辉非常注重这样形式的谈话,因为这种轻松的谈话氛围更有助于对皇帝施加一定的影响,一些平时很隐讳的事情可以说的更为露骨一些。总体上来说,继承了仁宗一部分宽厚政治理念的英宗赵曙,对王静辉那套“以民为本”的理论还是非常欣赏的,因为驸马从来不说空话,是个肯办实事又非常有头脑讲求策略的人,而且驸马提倡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和那帮学究所说的有着很大的不同,儒生天天都在他的耳边喊着“以民为本”的口号,但什么是以民为本这个话题太空洞了,驸马则是非常干脆的指出:百姓的生活水平比原来是否有所提高,这是判断其治地官员能力强弱和所实施政策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
王静辉对一些问题的见解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也确实让英宗赵曙大开眼界,非常有启发。对于大宋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次序上,王静辉也试探了英宗赵曙的口风,尤其是官吏的吏治问题更是他最为关心的,不过令他非常遗憾的是英宗赵曙对此做出的回应还是很犹豫的。
“也许英宗赵曙所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毕竟就算是身为皇帝也对此引起的反弹而感到十分顾忌,这也是百年来慢慢积累起来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或是一个政令所能够解决的。不过相对与历史上的神宗赵顼,英宗似乎比他的儿子更少了一分锐气,而多了一分沉稳,虽然有些让人泄气,但这才是最佳的道路。”王静辉在没有得到老丈人在吏治问题上明确的表态,多少让他有些丧气,但要想想在他原来生活的二十一世纪,官员问题也是困扰中国发展的重要障碍,当时的领导人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他们对此采取的策略也是渐进式的,这虽然有些打击人的心理,但出于国家的稳定,这才是最佳选择,连在二十一世纪对的官员有死刑的情况下,反腐还这么困难,更何况是在“优待士大夫”的宋朝
“这条路还长着呐!”王静辉心中默默的想到。
英宗赵曙走到一个凉亭中,又和王静辉撤了会家常,然后说道:“爱卿昨天见过翰林学士王安石了”
王静辉对于赵曙突然提起王安石感到有些困惑,但还是说道:“圣上,臣在楚州时就尝闻王安石大才,‘负天下三十年大名’可谓是士林中的领袖,大宋在士林中能够有此名望的不过是欧阳修、司马光等人。臣对安石先生的才学仰慕已久,这次回到汴都在驸马府中接到了他的请帖,所以昨天登门拜访。”
赵曙笑着说道:“不错,当年我还在太子府的时候,便听过王安石的大名,他的德行和才学都被当时的人所广为称颂,就连当时的仁宗皇帝也因此屡次下诏启用安石。不过王安石当时可以入馆阁的,但当时却请任县官,之后便是几十年都不肯受召入朝中枢,只是后来做过一段时间的三司度支,但随后其母病故丁忧到现在。驸马对安石有什么想法吗”
王静辉说道:“安石先生在士林中的声望甚高,这中间除了其才学文章所起到的作用外,还有他不肯受召入朝有关,近三十年来安石先生每一次拒召,他的声望就上升一次,这也就是参知政事吴奎等人当初不同意启用安石先生的原因吧!”
英宗赵曙没有想到王静辉会这么直接说出他心中所想的事情,和这种人谈事情果然是方便的很,随后笑着说道:“那驸马怎么看”
王静辉笑着说道:“臣以为安石先生能够被圣上安排在翰林学士这样重要的位置上,自有圣上的道理,臣不敢妄加揣测。臣以前也只是听别人说到安石先生的大才,直到昨天才与他相见,不过安石先生的才能是绝对绝对超越臣所见的常人,这是肯定的了!不过安石先生虽然有大才,但也要善加使用才是。臣和他的接触当中,发现安石先生的脾气可能有些执著,这对于一个常人来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品质,但对于一个官员来说那无疑是非常糟糕的!”
英宗赵曙听后,感到非常有意思,其他反对启用王安石的人只是说王安石“刚愎自用”,而赞成的人自然是好话连篇,两者反差太大,赵曙给王安石翰林学士的位置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赵曙笑着问道:“执著是个优秀的品质,百折不挠才能做成大事,有如何是个缺点呢”
王静辉说道:“圣上所言那是对普通人而言,但身为帝国官员,更应该注意变通,尤其是在此大宋中兴的时刻。执著固然是一个好的品质,但它的同义词便是‘固执’!这样很容易遭到别人的反对,而使他过早的陨落,不能为大宋发挥他应有的才干!身为官员,尤其是大宋的高级官员,在政治上必须有进有退,不断的使用合适的策略来实现一个正确的政治目标,这中间可能会遭遇重大的挫折,但光靠‘执著’二字是不够的,甚至需要妥协才能够达到自己预先的设想!”
英宗赵曙听后一愣,心中对自己的女婿能够说出这样的见解感到非常的吃惊:驸马才有多大啊,这可是很多做了一辈子的官员的金玉良言,自己当皇帝已经有五年多了,五年的从政经历使他对这句话有着格外深刻的体验,但他还是问道:“那不成了虚与委蛇,同流合污了吗!”
王静辉还是以他不变的声调说道:“圣上此言差已,妥协不是同流合污,而是实现政治目标的必由之路,只要心中朝着一个目标不断的努力,不放弃,妥协反而会更加有助于达到这个目标。大宋立国百年来,各种弊政积累到今天已经是根深蒂固,这里面纠缠了太多的利益,想要快刀斩乱麻来瞬间解决这些问题是十分可笑的,想通过几条革新的条例来根除这些弊政更是无知的,改善大宋的弊政,让帝国获得更大的发展,这需要时间,也许是十年、几十年那么久,但只要朝着这个目标不断改进,我大宋终究会有一天复我华夏风采!圣上,这只是臣的一点浅薄的见识,让圣上见笑了!”
英宗赵曙听后哈哈笑道:“好!好!那朕还要问问爱卿,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王静辉听到后,身体一振,平声说道:“圣上,臣在家中的理想便是好好的陪伴公主能够白头偕老;如果说在朝堂之上的理想,那便是希望我们的后世子孙不要被异族人虏去当奴隶,成为物品一样在市场标价出售,希望我们大宋的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在异国的土地上只要报出自己是大宋人,就能够镇服异族,不受欺侮!”
英宗赵曙听后才知道这个驸马在理想上还这么有意思,不是像他义父韩琦那样领袖百官,而是和自己的女儿平淡度日,赵曙说道:“可惜爱卿一身才学了!呵呵,这样的理想和志向也好!朕打算在你楚州任满后,调你回汴都开封,入翰林,到时候爱卿可就是我大宋最年轻的翰林学士了!呵呵……”
王静辉向英宗赵曙行礼后说道:
第一百二十一章 开诚布公
第一百二十一章开诚布公
这样的谈话气氛显然不适合再谈及国事了,英宗赵曙和王静辉都很知趣的回避了那些烦恼的国家事务,把话题转移到家事上来。虽然英宗赵曙很可惜王静辉变成了他的女婿,成为驸马后,这个在外人眼中十分荣耀的称号在立志干一番事业的人眼中无疑是洪水猛兽,它将会彻底断送一个人步入政治巅峰的道路。
英宗赵曙对于王静辉的才干是非常欣赏的,更欣赏的便是他做事的方法和策略,现在他才知道为什么每次王静辉的提议总是都能顺利的得到其他大臣的认可,每次决议前驸马都会给那几个有关的官员写信做出单独说明,事实上还没有在福宁殿议事之前,自己手中的奏章已经得到众位大臣的认可,这个方法虽然简单,却是最有效果的。
王静辉虽然不是英宗赵曙的儿子,但怎么说也是赵曙的女婿,是半子,而且还是他最宠爱的蜀国公主的丈夫,虽然他心中觉得有些事情上限于祖制亏待了王静辉,但他还是为自己的女儿能够找到一个完美的归宿而感到欣慰。
英宗赵曙看得出来,蜀国公主对王静辉这个驸马是极为满意的,那从心底流露出来的眷恋和日日穿梭在楚州和汴都之间的信件,让赵曙知道这辈子最令他欣慰的事情之一,便是给自己的女儿挑选了一位好驸马。这个驸马诗词冠盖天下,连仁宗称许过的苏轼兄弟都要逊色三分,不过最令人称道的便是他没有其他少年得志的才子那样蓄养歌妓、留恋秦楼楚馆的坏习惯。这点儿倒是和赵曙最看重的御史中丞司马光的习性相似,就是连自己也是比不了的,唯一的遗憾便是他们两个人成婚一年多,蜀国公主还没有生孕,而比他们晚两个月成婚的徐国公主都已经有九个月的生孕了。
英宗赵曙朝王静辉笑着说道:“爱卿和蜀国情深意重,朕是知道的,不过恐怕韩琦和朕的心思都是一般的,都希望你们能够有个孩子!你多照顾下蜀国公主吧,呵呵……”
王静辉也没有想到老丈人会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件事,一时间脑子当机了,不过回头想想也就释然了:自己已经快二十五岁了,蜀国公主也近二十二岁了,在这个时代女人十七八岁当妈简直是普遍的现象,而男子二十岁不当父亲简直是有问题,尤其是官员出身的人,如果在合理的年龄没有结婚或是生子,御史台那些乌鸦们会认为这位官员的品行有问题,上书弹劾那是少不了的,更何况自己已经是宗室的一员了,而且身为驸马掌实权,那么显眼的目标,御史台的人早就看自己不顺眼了,当然这样的小辫子他们是不会放过的,王静辉此时才想到估计老丈人的御案上早就有自己弹章了。
英宗赵曙看到一向能言善辩、足智多谋的驸马在一旁红着脸说不出话来,心中不由得感到有些好笑,不过他终究还是忍住了,他知道慈寿宫那边也没有少拿这个话题来取笑蜀国公主,这两口子什么都好,就是脸皮太嫩了。不过对于赵曙来说,他对王静辉最大的期望不仅是国家朝政上的,还有家人生活上的。似乎在中国历朝历代当中,宋朝的宗室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最为平和的,当然这中间也有很多帝王之家无奈的事情发生,但皇室之间关系无疑是最好的时代,要远比清廷那份刀光剑影强得太多。
王静辉没有想到自己还有这么脸红的一天,有些磕巴的说道:“圣上教训的是,臣定当不负公主……”
英宗赵曙看到王静辉那难为情的样子,笑着摆摆手说道:“贤婿!今天我只是你的泰山,你只是我的女婿,不用这么君臣客套了!”
王静辉听后心中紧张的心情稍微缓解了一下,偷偷用袖子擦擦头上渗出的汗珠儿,自来到宋朝后,他还没有这么紧张过,只是是当年遇到蜀国公主穿宫装的时候有这种感觉。想到蜀国公主,他的心中就平静了许多,自从成婚后,自己老是忙于政事确实有些疏忽她了,一年当中有两个月的时间不能厮守在一起,虽然不是他的错,但他的心中还是非常愧疚的。
不过好在老丈人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深入下去,否则王静辉只有跳进旁边刚刚化冻的荷池中来给自己的脸降温了。赵曙停顿了一下说道:“贤婿,今天你和几位太医给朕把脉的结果如何”
王静辉被英宗赵曙单独叫出来走走的时候就知道老丈人肯定会问到这个问题,任谁都会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更何况赵曙身为一国之君,其身体健康的好坏直接受到所有人的关注,而且赵曙的身体又老是多病体弱。
王静辉组织了一下思路说道:“父皇,您的身体近期看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虽然有些体弱,但如果能够按照太医开出的方子和建议慢慢调养,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父皇现在所要做的事情便是安心静养,只要父皇的身体健康,大宋的明天自然会好起来,父皇不必担心!”
英宗赵曙笑着说道:“贤婿休得用好言辞令来搪塞朕,朕的身体好坏自己是清楚的,有什么难言的,但说无妨!朕只是想听你一句实话而已,你也是这汴都城中有名望的郎中了,那帮太医说的鬼话连篇,朕信不过,要不然去年没有贤婿在旁尽力施救,朕早就追随太祖太宗皇帝去了!”
王静辉没有想到自己的老丈人还这么较真,但心中仔细思量了一番还是决定半真半假来给赵曙交个底,让他多少有点儿信心,便说道:“父皇,儿臣所说属实,不过父皇身体早就有衰弱之相,以前父皇忙于朝政没有得到好好的调养才会出现去年那样的险况。不过父皇不用担心的,儿臣已经派人到巴蜀等地去寻找所需要的药材,到时候会有更对症的治疗方案来调养父皇的身体!”
现在的条件简陋,缺少二十一世纪的那些精密仪器和特效药物,王静辉对自己老丈人的病情也只能靠中医进行调养,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好在后世中医受到西医的影响,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专项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自己也可以利用手头上资源进行调整治疗英宗赵曙的病情。现在他也只有期待银杏叶是否真的如后世研究报告中说得那么神奇,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奇效了,不过自从颍王赵顼常喝自己给他制作的银杏茶叶后,就很少喊他的头痛病了,这也多少让王静辉心中有了些底气。
英宗赵曙听后到是没有什么反应,不过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对于王静辉的医术他是十分放心的,如果没有这个驸马,那场在汴都开封爆发的瘟疫死的人绝对不会只是一千人,恐怕会在这个世界上最为繁华的都市中兴起一场灾难,况且开刀治病等治疗奇术都是驸马才会的,连宫中的太医院都要防止驸马的“济民制药”所产的药丸来给宗室中人服用治病,有驸马坐镇,他放心了许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