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脚的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关耳文
蔡伟听了,顿时就好奇了,就问道:“老哥,这是为何”
钱昌听了,却是笑了笑,方才开口说道:“你看看朝庭的各位大佬,想想陛下的心思!”
“朝庭的各位大佬就没有一个是江南地区出身的人,先帝在时,我们这些大佬早就看不惯江南的乱像了
72.朝会(一)
十月二十五日早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又是到了常朝的时候。
郑文一身天子冕服,腰佩一柄天子剑,在众武士太监的簇拥下步入大明宫正殿。
郑文跛着脚,一步一步的沿着御阶独自一人走上高处,走向龙椅,坐定,方才打量了底下的朝臣。
一旁的黄安遂大声开口说道:“早臣开始,众臣问安!”
底下的朝臣齐齐向郑文行了一礼,并齐齐开口说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安!”
“朕安,众臣也安!”郑文坐在龙椅之上,听了方才开口说道。
“开始宣旨吧!”郑文又说道。
“诺!”黄安对着郑文行了一礼,方才从一小太监手中接过一道圣旨。
打开圣旨,大声开口念道:“皇帝诏曰:原督察院左都御史杨博,入驻户部期间,克俭奉公,兢兢业业,特此迁为户部尚书,加武德殿大学士衔,封内阁大臣,钦此!”
杨博一听,马上就出列跪在地上,激动的说道:“臣多谢陛下信任!”
一个小太监马上就把诏书送到了杨博手里,杨博双手恭敬的接过,遂起身。
根据大乾的政治潜规则,对于任命六部侍郎及以上级别的官员,必须当庭宣布,哪怕这人早就已经出任该官职了。故此才会有任命杨博为户部尚书的诏书。
但给杨博加武德殿大学士的头衔,封内阁大臣的诏令,则是郑文擅自作主的结果,他想把内阁设为常设机构,来分散宰相的权力,所以必须把有份量的重臣拉入阁,而作为户部尚书的杨博显然是属于有份量的。
而郑文也想把这形成惯例,每当产生新的六部尚书,就会加武德殿大学士衔、封内阁大臣,这样一来,潜移默化之下,六部就会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而内阁就会成大乾新的权力机构。
而此时的杨博心中却是异常兴奋!从今天开始,他也算得上朝庭大佬了,以前他作为户部尚书,也算得上朝庭重臣,但几次与内阁大佬议政,他地位上都稍逊于其他人,心中早就有些不爽了。现在他成为了内阁大臣,不仅仅是地位上的提高,而且他还会分得一些除户部的额外权力,故此他才会如此兴奋!
这时,黄安又打开一封圣旨,大声念道:“皇帝诏曰:原大理寺卿郭怀,于马元狄平一案中,兢兢业业……迁为都察院左都御史,钦此!”
郭怀急忙出列,跪到在地,大声开口说道:“臣叩谢陛下隆恩!”
只是脸上那股兴奋之情,是怎么也遮掩不住。
一个小太监快速的把圣旨放到了郭怀手上,他方才起身。
黄安又打开一封圣旨,方才大声开口念道:“皇帝诏曰:原燕京府尹杨波,查案有功……迁为大理寺卿,并兼任燕京府尹,钦此!”
杨波急忙出列,跪在地上,大声开口说道:“臣叩谢陛下隆恩!”
此时底下的许多大臣们,听了,却是一脸的精彩,甚至交头接耳,谈得不亦乐乎!
倒不是他们反对杨波的任希,而是震惊。怎么也没想到,这杨波居然从燕京府尹升迁为大理寺卿,还兼任燕京府尹,这可是两个要职啊!
看来这人今后怕会是陛下的亲信之臣啊!
而这时郭怀却是出列,大声对着这些大臣们说道:“干什么呢肃静!”
底下的大臣顿时就沉寂下来,这是他作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职责,上朝的时候要维护朝堂秩序。
一小太监快速的把圣旨交到了郭怀手里,遂才起身。
这时,黄安又打开一份圣旨,大声开口念道:“原军器监监正安卓,精通庶务,巧于工事……特此迁为工部右侍郎,兼任军器监监正,钦此!”
话音刚落,只见一粗粗壮壮,长相憨厚老实,面庞有些苍桑的人就出列,跪到在地,声音有些擅抖的大声开口说道:“臣…叩谢陛下隆恩!”
坐在龙椅上的郑文,打量了一下安卓,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今年才四十三岁的男人,看上去五十岁都不止,而且看他接圣旨的双手,非常粗糙,不像其他文官那样细腻白皙,一看就知道是个时常干活的人,郑文心中很满意,他需要就是有技术的官员。
于是郑文一脸笑容的说道:“爱卿辛苦了,起来吧!”
“听说爱卿精通工技,朕甚是满意,我大乾需要的,就是你这种官言,望卿再接再厉!”
安卓接过圣旨,听了郑文的话,心中是激动不已,遂情绪激动的开口说道:“臣多谢陛下的看重,万不敢辜负陛下的信任!”遂起身。
底下的大臣们却是心情震奋,看来陛下心中很是看重这种技术型官员,又是升官,又是勉励,简直是毫不掩饰他对技术型官员的欣赏。
而郑文呢,也确实故意如此,他是故意当着众大臣的面,表现出一副欣赏技术型官僚的样子,就是想让底下的众大臣知道自己的心思。
这年头,正所谓“上有好,下必焉!”在这个封建时代,当皇帝亲口说出他欣赏什么,底下的人就会费尽心思去巴结,去讨好!
官僚古今中外大都是一个尿性,上面重视的,下面也会跟着重视。
&
73.朝会(二)
郑文看着他们,又是呵呵一笑,方才又开口说道:“而大乾官场的糜烂,江南那是重中之重!”
“江南节度使李殷十九日晚率兵屠戮金陵世家,呵呵!这么大的事,朕到现在就收到了那么一封似是而非的奏折,还是金陵监察御史李由上奏的,言称李殷谋反!”
“这让朕感到好心,又感到心痛!金陵郡守呢郡丞呢郡尉呢江南兵备道呢相临金陵的各郡呢”
“这么大的事,难道上封奏折就那么难吗”
“依朕看,不是!”
“这是江南的官场都烂透了!”
“朕呢,决定重点整顿江南官场!”
“刘健何在”
“臣在!”
“朕就任命你为钦差大臣,总理江南事务,赐尚方宝剑,拨羽林军一万,率大乾各部官员,入江南,彻底整顿江南!”
“诺!臣多谢陛下信任!”刘健是面带笑容的开口说道,随即对郑文行了一礼。
郑文点了点头,感觉有些累了,又坐回到龙椅上,拿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大口,润了润有些干涩的桑子,方才又开口道:“吏部尚书王永何在”
“臣在!”王永出列说道。
“整个大乾的官场整顿,就此开始吧!”郑文又说道。
“诺!”王永也大声回应道,脸上也露出一丝欣喜的笑容。
“户部尚书杨博何在”
“臣在!”杨博也出列说道。
“大乾粮仓亏空倒卖,也开始查吧!”
“诺!”杨博大声开口回应道。
“刑部尚书周阔,督察院左都御史杨博,大乾寺卿杨波,何在”
“臣在!”“臣在!”“臣在!”三人齐齐出列。
“你们三法司,要做好相关工作,该下狱得下狱,该判刑得判刑,万不可懈怠。”
“诺!”三人齐齐开口回应道。
想了想,郑文又笑着说道:“朕估计这次有不少官员倒下,想必会空出不少位置。”
“朕明年不是改元嘛!理应加恩科一次,这下正好,明年的科举改到六月,录取人数加一倍,你们礼部要做好相关工作!”
“诺!”礼部尚书钱昌出列回应道。
郑文见了,对着钱昌点了点头,又方才开口说道:“还有什么事要奏吗”
这时,工部尚书孙化出列奏道:“陛下,今山东地区,多地郡守都写奏折到了内阁,请求朝庭拨银治理山东地区的黄河,请陛下示下!”
郑文听了,是脑壳有些发疼,用手拍了拍脑袋,方才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有什么好的建议”
这治河,大乾立国三百余年来,就有不下百次,大大小小,拨银无数,动用的民夫就不下百万人,但就是不见好,该决堤的时候还是得决堤,该发洪水还是得发洪水……
大乾无数次钱粮的耗费,人力的动员大都作了无用功。这就比较尴尬了!
但是,该修的还是得修。
故此,郑文才会感觉脑壳疼,拨银费粮倒在其次,但民夫的聚集,才让人头疼。
因为这时候的徭役都是无偿服务,因此民夫都难动员,稍不注意就会出些乱子,虽不大但恶心人,郑文在以往的资料中看到过不少,其实郑文心里却不大想现在就修,因为朝庭的事太多了,故此才会开口相问,问问大家的意见,要是大多赞成,就修,反之就不修!
反正郑文的便宜父皇,做了十六年的皇帝,只修过一次河,还是刚登基那年,拗不过群臣的意见,才下了旨修了河,但钱粮上也是抠抠索索的,十多年了也不见出什么事,郑文觉得,暂时也不会有什么事,故此不大想修。
而这时,宰相刘健却出列奏道:“陛下,大乾已经十几年没有治理黄河,未雨绸缪,臣觉得还是尽快拨付钱粮,让山东地方官员自行修河。”
而这时,礼部右侍郎去出列奏道:“陛下,这万万不可,这黄河流经多地,让地方官员自行修河,就会相互扯皮,这治河效果怕是达不到预期,臣建议由朝庭任命治河大臣,总理黄河治理工作,这样一来,方能事半功倍,这治河才能治出效果!”
朝臣们诧异的望了望蔡伟,没想到会有人来反驳宰相刘健。
而这时,户部左侍郎王成却开口说道:“蔡大人,你这是要掏空大乾的国库啊!你知道这样治一次河要花费多少钱吗”
“大乾立国以来,上百次治河,耗费的白银就不下亿两,更何况粮食、人力,这些不计其数。臣认为,蔡大人这样,是万万不妥的!大乾的国库承担不起!”
蔡伟听了,却是反驳道:“怎么不行又不是一下子就招集百万民夫,一下子就耗费上千万的白银。”
又对郑文行了一礼,方才又开口说道:“陛下,臣的建议是,朝庭任命一名专门的治河大臣,建立一支专门的治河大军,数万人即可,每年耗费的钱粮也就几百万
74.朝会(三)
而这时,刘健却是出列开口说道:“这成何体统这大乾朝的军队那可是朝庭的脸面,作为威慑四方的存在,怎能做这些工作”
吴勇却是反驳道:“怎么不能做你是宰相,不愁吃喝,荣华富贵于一身,你怎知这些士卒的艰难”
说完,又大面积的开地图炮:“你们这些朝庭的文臣呢多要一点军费,你们都是要死要活的,死捏着那些钱下崽呢怎知我们这些当兵的辛苦,这是拿着命去赚那两钱,还被你们文人背后骂做丘八,我这是去找那说理”
“我看你们这些文臣,吃香的喝辣的,好不快活!怎么就不能体谅体谅我们这些当兵的,不管了,这治河的大军就从我们军方出。”
吴勇干脆耍起了无赖,让郑文与大臣们是目瞪口呆。
而秦飞却是站出来反驳道:“吴将军,这怎么可以这种事军方是万万不可参与的,我看还是民间人力参与为好!”
刘健听了听,赞同的点了点头,又才开口说道:“秦节度使说得不错,我看呢,这治河大军所需的人力还是民间参与得为好,军队效率的确高于民力,但万一……”
“万一什么我大乾的军队绝对忠于陛下的,陛下的指示,就是军方最高的信条,陛下指哪我们就打哪绝不皱一下眉头!”吴勇一听刘健的话,马上就打断他的话,激烈的反驳道,并把胸脯拍得震天响。
“呵呵,那吴将军,请教一下,那江南节度使李殷无诏令率兵屠戮金陵世家的事,这是要闹哪样”秦飞听了,顿时就开口质疑道。
“正是如此”刘健听了,也笑眯眯的说了这么一句。
吴勇一听,顿时火了,马上就反驳道:“你们二人还有脸提江南的事”
“江南这事的发生,依我看,就是你们这两个小人在先帝面前蛊惑,让先帝对江南地区一味的纵容,否则江南又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吴勇是指着两人的鼻子说道。”
“你说什么你说我是小人,我为相十几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竟敢这么说我我看你,就是个老丘八!”刘健一听,也是火了,马上就指着吴勇的鼻子骂道。
而秦飞也开口说道:“你说我是小人,你这个老不死的!”秦飞更是直接,顿时就骂道。
吴勇一听秦飞的话,顿时就火了,简直就是火冒三丈,甩手就给了秦飞一耳光,就大骂:“你这个小王八犊子,竟敢如此骂我,今天我就教教你如何做人”
顿时三人是火力会开,当着众人的面,就要上演一场全武行,看得旁边的吃瓜群众是目瞪口呆,急忙上前拉住三人,把他们隔开。
三人嘴里是各自骂着脏话,大眼瞪小眼的,一副我就不服,我就是要找你碴的模样。
坐在龙椅子上的郑文心中却是一笑,脸上却故作恼怒的说道:“成何体统都是朝庭大员,不像样,退朝!”
说完,也不管底下的大臣,就气呼呼的起身,跛着跛,在众武士及太监的族拥下走出了正殿。
这一幕,也让底下的大臣们一呆,站在原地愣了愣,方才各自散去。
看着一副全武行的架势,难道真的是就为了这么一件小事
当然不是,他们这是故意在做给郑文看的。
想当初郑文的登基为帝,刘健和秦飞各自掌控着一些军权的,但随着郑文逐渐坐稳皇位,一系列的手段,他二人手中的军权已然名存实亡了。他们在这件事情上的反驳,名义上是指责军方,其暗地里则是彻底的在消除在军方的那点影响,和过去的自己告个别。告诉陛下,我们在军方一点势力都没有了。
刘健呢,在郑文登基之后实施的一系列手段,逐渐感到了压力,感受到了郑文的压迫。
郑文的登基,刘健是被迫站对了队的,为了消除郑文心中的怨气与忌惮,他只能消除他在军中的那点影响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