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跛脚的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关耳文

    郑文又想了想,不由陷入了沉思……

    ……

    而此时的广六宰相府。

    刘健正对他的的程氏吩咐道:“夫人,你这两天就帮我准备一下出远门的东西,我要出趟远门,最起码也得数个月。”

    “是准备去江南吧”他夫人程氏听了就问道。

    &nbs




78.恩科会试
    刘健听了,顿时感觉有些奇怪,就问道:“夫人,我怎么错了陛下的心思不正是这样的吗否则他没有对这件事做出具体的指示!”

    刘夫人听了,就不再卖关子,直接说道:“老爷,陛下作为皇帝,而且想做一番大事业的皇帝,他怎么会有这种矛盾的想法!”

    “他只是还没想好要怎么处理这件事罢了他是还没想好,这件事怎么处理,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而已!”刘夫人是一针见血的说道。

    刘健听了,沉默了一下才点了点头,显然他心里认可了这种说法,于是就问道:“那夫人,你有什么办法把这件事达到利益最大化”

    刘夫人听了,却是呵呵一笑,方才开口说道:“老爷,这有何难把参与这件事的中高级军官都处死,抄没家产,低级军官及士卒把他们及全家贬为奴隶不就行了!”

    刘健听了,顿时是拍掌叫好道:“不错啊!夫人所言甚是啊!这样一来,给了天下人一个交代,也给了这些士卒一个交代,这是绝好的办法啊!”

    想了想,刘健又说道:“夫人呢,那李殷呢”

    “呵呵,老爷,你这是当局者迷,李殷,当然是不处理!”刘夫人听了,就开口说道。

    “李殷是个聪明人,他为了自己的女儿铺路,又怎么会允许自己活着,给自己女儿脸上抹黑!”

    “老爷,你怕是还没到金陵,他怕是就死了。老爷你到了金陵,就按我说的上书,但只字不要提对李殷的处置。”

    “毕竟人死为大,他生前的那些罪责就忽略过去就行了,这毕竟是有先例存在的嘛,看看刚刚谋反的宋王爷,死了他的罪责也差不多全消了,全府贬为庶人,赐死成年儿子,还依王礼下葬!”

    “这样一来,老爷对上对下也好有个交待,岂不美哉!”

    刘健听了,却是露出一脸笑意,方才开口说道:“夫人所言甚是,甚好!”说完,就伸出自己的右手捉住他夫人的纤纤玉手。

    才呵呵的说道:“夫人真是我的好贤内助,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刘夫人顿时闹了个脸红,才娇嗔的说道:“死老头子,你要死啊!”

    刘健听了,也不答话,呵呵一笑,死死的捏着她的玉手。

    两人顿时含情脉脉的对望起来,空气中都弥漫着情意的味道。

    ……

    而在御书房。

    郑文却是接见了来求见郑文的礼部尚书钱昌。

    见过礼后,郑文就率先说道:“钱卿来求见朕,是有何事”

    钱昌听了,就开口说道:“陛下,臣是为前户部尚书郭成而来,明天郭府就会举行葬礼,郭尚书的谥号我们倒是准备了,为‘忠悼’,但追封还请陛下示下!”

    郑文一听,就明白了,这郭成死得有些不光彩。按照惯例,郭成干到户部尚书这位置,理应退休之后被封为“少师”或“少傅”,但他生前被郑文指责,赋闲在家之后,就死得有些不明不白了,这就有些尴尬了,到底该不该追封呢这是个问题,所以钱昌才会求见郑文,给个明白的意思。

    而这礼部的谥号倒也合适。郑文想了想,才说道:“按理说,这郭成的情况是不合适追封的,给个‘忠悼’的谥号,朝庭也没有亏待郭成了!”

    “但毕竟人死为大,毕竟我们君臣一场,朕也不能亏待了他,就追封为‘少傅’吧!他夫人就追封为‘忠悼夫人’,毕竟也是夫妻一场,情此金坚,希望他们下辈子能和和美美的再做夫妻!”

    “诺!”钱昌听了,急忙开口回应道,听了陛下的话,他的心里是松了口气,毕竟作为文臣,感同身受,郭成这也算是得了一个体面了,也算是全了君臣礼仪。

    接着,钱昌又开口说道:“陛下,明年的恩科考试,规模浩大,录取人数众多,算得上是朝庭最大的一次考试了,是按照往年的惯例来呢还是分成不同的科目来请陛下示下!”

    原来大乾的科举考试,自有其制度!

    分为县试、郡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种,分别对应的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这就是大乾版的学历考试了。

    每三年一次,县试的主考官是一县之长,郡试的主考官也是一郡之长或二把手,而乡试则是分为片区,数个郡的秀才再参加乡试,乡试的主考官则由礼部派遣要员担任。

    而会试呢,就分为两种,恩科会试及一般正常年景的考试,是全国的举人到京城参加的考试。恩科会试嘛,每逢新帝登基或是遇到什么重大的喜庆之事,皇帝就会下旨开恩科。一般的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的内容大都是四书五经这种儒家书籍的相关内容,当然不是明清的八股文形式,而是发散性的考试,但总体还是脱不出儒家的范围。

    但总体上,恩科与一般的会试是互不冲突的,有些年景,恩科会试与一



79.黑夜中的大明宫
    天渐渐的黑了,夜的时光来临了。

    郑文站在大明宫中,望着这万千灯火在巍峨的皇宫中升起,一时间是感慨万千!

    两个月前他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写手,没想到转眼间他就成了大朝王朝的皇帝,主导着这个王朝的兴衰,手握着万千子民的生死大权,一时间感到有些不真实!

    有时候,郑文也想,这会不会是一个梦,梦醒了一切又重归原样,但是一次次的入睡,醒来之后,他还是大乾王朝的皇帝,那个跛着脚,那个能让万千人匍匐在他脚下的皇帝!

    皇帝啊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权位,这个为所欲为的权位,这个生杀予夺的权位,让人是欲罢不能,郑文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守住自己的心,会不会迷失在权力之中!

    郑文望着这黑色的夜,努力把自己的思绪拉回现实。

    而这时,一个身着白衣,披散着黑色长发的女子正端着一个托盘朝郑文而来,这人正是已成为妇人的李英儿。

    她走近,走近郑文,把托盘放在桌上,才笑着对郑文说道:“陛下,喝点汤吧!”

    郑文望着美人的笑脸,笑了笑,也不答话,径直取了汤,喝了一口,方才笑着说道:“不错,英儿的手艺又长进了,朕很满意!”

    李英儿,是呵呵一笑,娇嗔的看了郑文一眼,才又开口说道:“陛下这是又打趣妾身,不过陛下的话臣妾爱听!”

    郑文又喝了一口汤,方才开口说道:“哦,那英儿今天在干些什么说出来给朕听听。”

    “陛下,能干什么事还不就是练练武,看看书,收拾收拾臣妾的嫁妆,再炖了汤,端给陛下嘛,臣妾还是很满足的!”李英儿是望着郑文,含情脉脉的说道。

    郑文听了,点了点头,方才笑着说道:“还不错,皇宫就这样,有些枯燥,等明后年,朕腾出时间,朕带你到江南看看,如何”

    “真的吗陛下,你不会是哄臣妾开心吧”李英儿有些惊喜的开口说道。

    “怎么会呢这江南朕是一定要去的,你嘛,顺带着就带你去了!”郑文满是认真的点了点头,实话实说道。

    李英儿听了,顿时是一阵泄气,嗔怪的看了郑文一眼,方才开口说道:“陛下,你怎么这样就不会哄一下臣妾吗干嘛要说什么大实话!”

    郑文听了,有些无语,难道这就是郑文为什么在后世找不到女朋友的原因,顿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又方才叉开话题的说道:“英儿,你说这江南怎么样朕这一生就出过一次京城,这江南朕从未去过。朕听说这江南可是繁华得很,也美得很!”

    “金陵的古都韵味,扬州的十里烟火,杭州的西湖,钱塘江的钱塘潮,这些都是十分美丽,让朕听了,也是心向神往!英儿,你去过这些地方吗”

    李英儿听了,顿时就来了兴趣,遂笑着说道:“这些地方,除了钱塘潮没见过,其他的地方臣妾都去过,没有陛下想像的那么美好!”

    “金陵还好一点,这里的小民还过得不错,扬州杭州两地盛产丝绸,因此这两地种粮很少,大多数人从事蚕桑养殖,被江南的世家大族压迫得很厉害,他们也活得不容易。”

    郑文听了,顿时心里就有些不好受,良久,才叹了口气,方才开口说道:“会好起来的,朕已经派了刘健为首的钦差大臣下江南,这些污秽都会被清扫一空,苦尽甘来,阴云再怎么浓厚,也遮不住太阳的光芒,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李英儿听了,眼眶红红的,苦丧着脸说道:“陛下,你说我父亲还好吧”

    郑文见了,顿时有些头疼,干嘛要提这些,不是自找麻烦嘛,只好安慰道:“英儿也不必太伤心,李将军是个聪明人,忠心赤胆,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选择的,你要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才对得起他的付出。”郑文是有些违心的说道。

    李英儿听了,就一下子扑进了郑文的怀里,用脑袋顶了顶郑文的胸膛,哽咽着说道:“陛下,马上臣妾就只有你一个亲人了!”遂即呜呜的哭了起来。

    郑文搂着李英儿的娇躯,闻着她身上的香气,轻轻拍了拍她的背,方才有些感叹的说道:“英儿你还好了,好歹有一个爱你的父亲,朕这一生之中,在成为皇帝之前,只有一个人对朕最好,那就是朕的乳母,把朕奶大到六岁,就出宫了,朕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差不多都忘了她的面容。”郑文说的是原身的一切。

    “朕的一生,算得上是悲苦了,天生跛脚,一出生母丧,朕十岁那年,才知道自己父皇长什么样,照顾朕的太监宫女十八年来都不知道换了多少次,朕的一生都是在孤独中长大的!”

    “但人嘛,总要自己给自己打气,努力高兴的笑对每一天,上天总是钟情一个努力向上的人,朕不就是这样,一个跛子,照样成了大乾的皇帝!”

    “所以,不要怨天尤



80.江南之夜
    “要不是太祖皇帝早逝,早就没有其他国家什么事了!”

    “所以,我们北人骨子里是骄傲的,看不起你们这些江南人。因为你们这些江南人,处处透着风花雪月的风流,血液中流着浪漫的基因!”

    “纵观整个历史,虽然江南地区也不乏出现雄主与多智之士,但终究是小打小闹,难登大雅之堂。而纵观整个历史,差不多就是我们北人创造的历史!”

    “对比一下北人与江南人,你就会发现,北人骨子里流露出的是豪迈与洒脱,好武力,好打抱不平,崇尚务实,每户都收藏着铠甲与武器,能够随时征战,连北地的士大夫,喜欢的都是大马与长剑。”

    “而你们江南人,虽然也不缺乏你这样的勇武之士,但他们骨子里透着小家子气,善于隐忍,只要能活得下去,就不会反抗,所以江南的世家大族在这些年朝庭中枢松懈的时候才会膨胀得如此厉害,这是榨着江南小民的血来养肥了自己,这样的世家要是北地,早就被血溅五步了!”

    “而你们江南的士子,骨子里崇尚的是浪漫与风流,那佩剑真的只是佩剑!”

    “所以你们这些江南人在我们北人建立的大乾朝庭中,是格格不入的,是被排斥的!”

    “李同,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对你说这些吗”

    李同听了,对着林苍行了一礼,方才开口说道:“多谢老将军的教诲,晚辈必定铭记于心!”

    “老将军的意思是,江南人要融入大乾的中枢,必定要立下泼天军功,方才能够在大乾朝堂真正立足!”

    “孺子可教也!”林苍是坦然的受了这一礼。

    方才又开口说道:“李同,你要时常告诫自己,这次你重回江南,万万不可得意忘形,你身上可是肩负着江南有识之士的希望!你可是陛下看中的人!”

    李同听了,是双眼泛红,只重重的点了点头,却是一言不发。

    林苍的话,他懂!

    二十年前,江南的各地方势力及有识之士在杭州城秘密的聚了一次会,讨论的就是关于江南如何融入大乾中枢的事,那次聚会,经过激烈的争吵,形成了两派势力。

    一派就是以江南谢氏家族为首的势力,他们主张以江南女子为纽带,精选佳丽进入太子府,与当时的太子,郑文的便宜父皇郑炎结合,再伺机生下皇子争夺大位,这样一来,将来的皇帝就流有江南人的血脉,这样江南势力就能更好的融入大乾中枢。

    这种方法,是最快捷,获得的利益也是最大的,但冒的风险也是最大的。所以当年的谢氏佳丽就进入了太子宫,后来生下了皇子郑郊,他们也获得了郑文便宜父皇的宠爱,眼看距离成功只剩下一步了。

    但千算万算也没算到,先帝居然会暴毙而亡,未留下只言片语的遗诏,这就引起了北地士大夫及贵族武勋势力的强烈反扑,一下子大好的形式就化为乌有,本来最有可能登上皇位的七皇子郑郊一下子就率先出局了。

    而登上皇位的却是那个跛着脚,毫无存在感的九皇子郑文。而他一登基,仅仅不到两个月,就接连掀起三个大案,而且有两个大案就涉及江南,而且江南还是重灾区,一下子江南各方势力就坐腊了。

    而另一派,则形成了以李同爷爷李重为首的势力,他们主张依靠军功与功勋进入大乾中枢,真正的在大乾朝堂立足。

    这个方法,耗时时间长,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都有可能,所做的努力也更多,而且努力了也不一定成功!

    所以他李同与许多本来准备学文的优秀江南人士被安排进入军中,扎根江南驻军大营,吃过的苦,受过的累,一说都是辛酸泪,一步一步往上爬,他最终调入禁军,获得先帝的赏识,成为禁军的三大实权人物之一,后来郑文登基之后,把禁军改编为军林军,他出任禁军右师将军一职,虽然名义上还只是羽林军的三大实权人物之一,但实际上却是独统一军,成为羽林军中的巨头,参与了羽林军的建军成军工作,终于在大乾军方有了立足之地,他都不记得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泪了,反正是熬着,熬着呗,熬着熬着就习惯了,再浓厚的乌云终究是遮不住太阳的光芒,上天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又努力的人!

    这不机会来了,陛下任命他作为原河北节度使林苍的副手,奔赴江南,重整金陵大营,扩编至四十万,为南伐大理及安南做准备,一整编完成他差不多就会成为大乾军方的重臣了,等南伐一结束,立下武勋,他差不多也会成为大乾军方的重要军头了,这一切的苦,一切的累都是值得的!

    他想到他爷爷临终之时,拉着他的手说的那些话,一时间悲从心来,一时间感慨不已!

    他记得,那天他身着一身黑色的甲胄,腰佩长剑,看上去威武高大,而他爷爷拉着他的手,笑着说道:“看着同儿这一身打扮,爷爷看了,心里很高兴,也放心了!爷爷快要死了,也没什么放不下了,最后嘱咐你一句,你担着爷爷的期望,肩负着江南人的希望,你要好好做,要耐得住寂寞,忍受




81.两地之夜
    胡功听了,笑了笑,又方才开口说道:“将军,你知道你是什么出身吗”
1...2627282930...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