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跛脚的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关耳文
    又接着说道:“这几个月,就辛苦夫人了!”

    李氏听了,白了一眼丁柳,但还是点了点头,示意他放心备考,自己会做好一切的。

    而此时的燕京城,当恩科的消息传开之后,像丁柳这样的人是数不胜数,激动得热泪盈眶的,高兴得手舞足蹈的,兴奋得大喊大叫的……

    总之,燕京城是一片沸腾,就像郑文说得那样,民间盼恩科,就像久旱盼甘霖一样,那样迫切!

    之后恩科的消息传遍大乾,民间的气氛一下子就热闹了,无数的人,收拾包袱家什直往燕京而来。

    而这期的《大乾皇家周报》,也是卖得最多的,连着七天,就发行了一百多万份,让郑文知道之后是目瞪口呆。

    而更有趣的,这期的报纸连着整整发行了一个月,创下了发行三百多万份的记录,几乎整个大乾只要识字的人就人手一份,而有意思的是,这份报纸居然跟其他四期同时发行,居然卖不过这期的报纸,让人是叹为观止!

    而大乾皇家银行,又随着这期报纸的大量发行,也名扬大乾,银行这个新鲜事物也开始在大乾生根发芽。

    ……

    而此时的郑文,正一身黑色的甲胃,腰佩天子剑,在众武士的簇拥之下,远远的看着羽林军的操练!

    在朝阳的照耀之下,正在操练的羽林军,发出一股勃勃的生气,让人看了,心中就一阵振奋。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精锐的军队操练总给人一种勃勃向上的感觉,让人充满自信,让人总有奋斗的动力,也让人感动!

    大国啊大国,精锐的军队,就是你的脊梁!军队啊军队,你总是人民的前锋与后盾,有了你,我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郑文望着操练的军队,心中默默的对自己说,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整武整军的决心,也激起了他一腔的热血与豪情!

    今生,必将征服世界,至死方休!

    ……

    望着这些正在操练的热血好儿郎,郑文对着陪着自己的羽林军将军李卫说道:“李卫,这些的操练程度他们受得了吗”

    李卫听了,对着郑文行了一礼,方才声音洪亮的大声说道:“陛下大可放心,我们羽林军士卒选的都是最好的士兵,吃用穿在大乾军队都是头一份,而我们羽林军的操练典例也是聚集了羽林军大部分中高级军官,听取了士卒与低级军官的建议,多次讨论,几经修改,才拿出最合适的操练典例,我们羽林军誓要做大乾最精锐的军队,陛下大可安心!”

    郑文听了,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才说道:“你们的典例朕也看过了,的确很不错,你觉得把他们推行到全国的军队,这合适吗”

    李卫听了,沉思了一下,良久,才开口说道:“陛下,这有些不太现实吧!按照羽林军的操练典典例,配齐士兵所需,加上军饷,这每年耗费的钱财是非常巨大的,臣虽然算不清到底具体要花费多少,但依此时的朝庭的财力,是万万做不到的!”

    郑文听了,呵呵一笑,方才指着这些操练的士卒说道:“李卫啊,你又怎么知道朕做不到,在朕眼里,钱这种东西,就是一个工具,说有用也有用,说无用也无用,只要朕愿意,对于这些外物,就没有朕做不到的!”郑文是豪气的说道,满脸笑意。

    又接着说道:“朕问你的是,大乾的士卒能否承担这个程度的操练”

    李卫听了,心中狂喜,看来陛下整军备武的决心远比自己想像的更大,他们这些武人的机会来了,封妻荫子、青史留名、获爵升官更是不在话下,人生在世,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的!

    于是,李卫用激动的语气说道:“陛下,我大乾男儿就是天下间最好的男儿,只要外物足够,就没有我们做不到的!”

    “甚好,卿的话,朕心甚慰,朕也记住了,你在军中传出话去,就说朕说的,大乾的军备今后就按羽林军的标准来,五年不敢说,十年朕说到做到!”听了李卫的话,郑文也是大手一挥,豪气的说道。

    “诺!臣多谢陛下!”李卫听了郑文的话,顿时就对着郑文单膝跪地,对着郑文行了一个军队,来表达他对郑文的感激。

    郑文见了,就笑着双手扶起李卫,方才说道:“卿的忠心,朕看到了,朕说的,朕也会做到!”

    “而你嘛,朕也交给你一个任务,从今之后,加入羽林军的士卒,你也必须教会他们识字,把他们当作军官培养,朕今后把羽林军当作大乾军官的摇蓝,让他们这些人带着这些知识,洒遍大乾的整个军队!”

    “大乾的军队变革,自此而始!”郑文最后一句话,几乎是喊出来的。

    让李卫听了,更




85.政治
    郑文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士兵,又回头对着李卫说道:“这些天,朝庭也是多事,林老将军也到江南上任了,河北节度使的职位空出来了,李卫啊,你认为有谁能出任这河北节度使之职啊”

    李卫听了,有些搞不懂郑文的想法,沉思了一下,才如实开口说道:“陛下,北军李成,山海关守将张羽,羽林军的蒋空都是合适的人选,当然了,陛下乾坤独断才是最合适的!臣唯陛下之命是从!”

    郑文听了,心中却是会心一笑,满脸笑容的说道:“卿说得不错,朕考虑考虑!”谁说这武人直来直去,不会拍马屁,这李卫一本正经说的话,简直就说道了郑文心里,着实拍了郑文一个大大的马屁。

    犹其是“乾坤独断”那四个字,郑文听了,心中是兴奋异常,从头顶爽到了脚心。而郑文最想做到的,就是乾坤独断,这是做皇帝的最高境界了!

    而这时,黄安就从远处走过来,走近郑文,对着郑文行了一礼,方才开口说道:“陛下,秦飞秦大人求见!”

    “嗯,让他来这见朕吧,大伴,不知他可有什么事”郑文听了黄安的话,就开口问道。

    “皇爷,这个老奴不是很清楚,从秦大人的面相来看,也不是什么急事。”黄安听到郑文的问话,就接着回答道。

    “那好吧!你让他到这里来见朕。”郑文听了,就又说道。

    “诺!”说完就退下了。

    不一会儿后,黄安就协同秦飞到了郑文的面前。

    行过礼之后,郑文就率先问道:“秦卿,是有什么事来见朕吗”

    秦飞一见郑文问话,马上就开口说口道:“陛下,臣此来,是向陛下请辞京营节度使一职,臣身为内阁大臣,朝庭政事繁多,臣现在是无力在兼任京营节度使一职。”

    郑文听了这话,双眼就直直的盯着秦飞的眼睛,想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看看这秦飞到底是真心实意的请辞,还是只是来表达不满。

    因为秦飞的京营节度使一职,自郑文登基之后,不断的使这种手段,这京营节度使,已然是一个空壳子了,只空有其名,不担实职。

    如果这秦飞是来对郑文表示不满,那么其中的意思郑文就要细细思量了!

    那么倘若这秦飞是真心实意的请辞,那么他此次来向郑文请辞,就是想向郑文表明,他是准备彻底退出军界,往政界发展,而这也是郑文喜文乐见的。

    因为宰相刘健在文官之中势大,郑文身为皇帝,而且是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不但要削其宰相的职权,还得为他找一个政治上的对手,而郑文选择的就是这秦飞,因为这秦飞聪明,懂政治,有威望,精力也旺盛,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天然上处于刘健的对立面,郑文用起来也顺手。当然了,前提条件是,这秦飞心中不能对郑文有不满的情绪,否则的话,不是帮宰相刘健树立政治对手,而是在给自己添堵。

    所以,郑文是直直的盯着秦飞的脸,想看清楚他的一举一动,但郑文却是有些失望了,因为此时秦飞的脸上毫无表情,一板一眼的,郑文有些看不出秦飞的心思。

    就试探的说道:“秦卿,这有些不合适吧!毕竟卿曾是先帝的老臣,德高望重,在军中威望甚高,卿担任这京营节度使一职,是众望所归,万万不可再说什么请辞的话,朕不想听。”

    郑文是好话不断,给秦飞一顶高帽子又接着一顶高帽子,不断的称赞秦飞,但双眼正在仔细的观察着这秦飞的一举一动。

    但暗地里的意思却是在说,你快请辞吧,但显然郑文是不可能那样说的!

    而秦飞呢,听了郑文的话,顿时诚惶诚恐,脸色就有些苍白,直冒冷汗,心中却是急得不得了,郑文的话音才刚落,他急忙就开口说道:“陛下谬赞了,臣担不起陛下这样的称赞!”

    他今年才五十岁不到,政治生涯还长得很,什么德高望重,他是万万担不起的。还有什么在军中威望甚高,众望所归,这种话,他是万万不敢接受的。眼前这位陛下,对军权是多么敏感的人,他要是红光满面的接受了陛下的称赞,这辈子怕是会做一辈子的冷板凳。

    而且他从陛下的话中,听出了试探,依照他多年的政治嗅觉,感觉到这种试探不一定就是坏事,全看自己的临场发挥,所以他就是一脸的人诚惶诚恐,急忙撇清与陛下说的这些话的关系。

    他身为一个政治人物,心中明白,不怕上位者对你左试探,右提防,因为这说明上位者心中起码对你重视;怕的是,上位者把你撇在一边,对你不闻不问,这说明他心中怕是没有你这个人。

    而观察着秦飞的郑文,看了秦飞脸上的表情,心中大体上还是满意的,但脸上却是毫无变化。

    于是,郑文就又接着说道:“先不说这些,卿是朝庭重臣,又是知军之人,原河北节度使林苍去了江南接任汇南节度使,空出这位置,你认为何人接任合适”

    秦飞听了,沉默了一下,方才开口说道:“陛下,这河北节度使一职位高权重,唯陛下乾坤独断,方才是正理!”说完,脸色就有些阴晴不定。

     



86.挂旗礼
    “开门,迎军入城!”李殷站在古老的城墙上,大声开口说道。

    “诺!”站在李殷旁边的一军官模样的人就出列答道,急速的就退下去了。

    不一会儿后,李殷脚下的大门就缓缓的打开,而城墙上的旗帜也被挂了出来,整段城墙上,当中一面巨大的黑龙旗,旗上只写了一个大大的龙飞凤舞的“乾”字,“乾”字大旗的左边,有一面稍低稍小的旗帜,上面写着“江南节度使”五个大字的旗帜,右边一的一面大旗则写着大大的“李”字。

    在秋风的吹拂下,三面大旗迎风招展,展现出别样的意味。

    而当金陵城的大门打开的时候,从远处而来的军列却是忽然停了下来,远远的观望起来。

    而一身黑色甲胄的林苍正骑在一匹健马之上,远远的望着打开的大门,而他的旁边立着的是骑着黑马,身着黑甲的李同。

    李同骑在马上,打量着一切,顿时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不解,就开口对着林苍问道:“将军,这是怎么回事啊怎么这金陵的大门就打开了呢”

    林苍听了,骑在马上,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子,呵呵一笑,方才开口说道:“李将军,你是江南出身,开始从军入的是江南节度使麾下的军队,后来又加入了羽林军,你不懂,这是大乾北地军队惯用迎接友军的方式,只是十多年不打仗,军队都望得差不多了,年轻的军官都怕是不知道!”

    李同听了,顿时心里一阵羞愧,面色有些潮红。

    林苍也不管他,右手指着那面龙飞凤舞的“乾”字黑龙旗,就开口说道:“看,那面‘乾’字黑龙旗!”

    李同抬头一看,那面黑龙旗迎风招展,那大大的“乾”字让人感受到一股威武,一种高山仰止!

    林苍才又接着开口说道:“那面‘黑龙旗’,在战时北地的边关,一挂出来就表示此地仍属大乾,让看到的友军放心,也是一种军队中迎接方式,表示对远道而来的友军的欢迎!”

    “在北地的边关重城,每座城中的驻军都有这样一面‘乾’字黑龙旗,这种旗帜则是专门由枢密院联合了工部制作的,用的是特殊工艺,没人能仿制出来。而且在这些边关重地,都设有二十人的护旗手,这些护旗手就是专门的保卫这面‘乾’字黑龙旗。你是不是觉得有些小题大做”

    而此时的李同在听了林苍的话,顿时感觉有些莫名其妙,脸上也恰到其分的表现出来,正好被转过头的林苍看到了。

    李同顿时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点了点头,就说道:“将军,确实如此,我感觉没这个必要吧。”

    林苍听了李同的话,才严肃的开口说道:“李同啊,你啊跟我年轻的时候一样,也是感觉有些小题大做了。那是你没有见识到沙场的残酷,这沙场不是诗人口中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么豪迈与洒脱,这沙场征战远比你想像中的更残酷,那是铁与铁、血与血、勇气与勇气、**与**的碰撞,远比你想像的更血腥,更苍凉,多少大乾北地好男儿走出家门,走上战场,一生就杳无音信!”林苍是有些感慨的说道。

    李同听了,也是满脸的肃穆,肃然起敬!

    “而在边关重地的‘乾’字黑龙旗比你想像的更重要,设立护旗手专门护旗,这绝不是高大的仪式,只是为了方便军情的传递以及让治下之民安心。在战事激烈的时候,挂出这种黑龙旗,就能有效的传递军情,让远方的统军大帅就能大略的知道此地的情况,好做出及时的应对。”

    “而护旗手的职责,则是专门护卫这面‘乾’字黑龙旗,每当战事遭遇了不测,边关重城失陷的时候,护旗手就会自行焚毁这面旗帜,让他不至于落入敌人之手,这样一来,也不至于让统帅大军的主帅不知道此地的情况,做出错误的判断。”林苍又接着说道。

    “而护旗官,则是一支军队中最有前途的军官担任,他们必须年轻、胆大心细、有魄力、有见识,因为在战时,护旗官的职责,就是根据战场形态来确定这面‘乾’字黑龙旗是否需要焚毁,他们无需经过战场主官的同意。所以啊,李将军啊,你还年轻,遇到这种军官,可多多赏识,都是有才之人啊!”

    “末将多谢将军的点拨,末将感激不尽!”李同骑在马上,有些感动,对着林苍行了一个拱手礼。这是一个军中前辈对后辈的点拨与关爱。

    而这也确实是林苍心里的想法,他是一个节度使,一个大乾军中的高层,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但他确实老了,他不希望大乾军队中这些好的传统会失传,会被丢弃,所以这一路上他才对李同是不断的点拨。当然了,这也有李同是陛下的亲信的原因,他也有结一份善缘的意思。

    林苍坦然受了李同的一礼,又方才开口说道:“你看,这李殷挂出‘乾’字黑龙旗,这是属于



87.李殷之死
    近了,近了,更近了!

    林苍带领着上万大军直往金陵而来,站在城墙之上的李殷远远的就看到了林苍,林苍亦然。

    隔着城门数丈之地,林苍骑在马上大喝一声:“停!”

    顿时,正在行进的上万大军一下子就停了下来,整齐威武,令行禁止,让站在城头上的李殷也不得不赞一声“真乃精锐也!”

    两人一个骑在马上,一个站在城墙之上,默默的对视着,良久,林苍才开口说道:“李殷,想必你已经知道了吧,陛下已经免去你的江南节度使之职了,而改由我接任,怎么样”林苍是平淡的说道。

    李殷听了,却是不回答,只哈哈大笑,只是这笑声之中透出一股苍凉,良久,方才开口说道:“林兄别来无恙,一别经年,林兄可好”

    “哼,我好得好!但你马上就不好了,你李殷,就是北地武人的耻辱,是大乾军队的败类,我林苍征战一生,羞于你同朝为官,要不是陛下之命,我今生是不会再见你的!”林苍是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语气是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让人听了是一阵胆颤心惊。
1...282930313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