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跛脚的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关耳文

    其他人听了王成的话,一时间就被王成话中的信息震到了。他们也没想到,陛下居然在江南地区征集四十万大军南伐,不调动北地大军,这样一来,南伐一成功,江南的政治势力必然会成型,在大乾的政治上形成一个新的政治势力。

    这样一来,他们这些北地新兴世家的政治利益就是最先受到侵蚀的,毕竟政治上的利益就那么大,北方人占据了大部分,南方人想要获得更大的政治利益,那必然只能侵蚀北方人占据的政治利益,而他们这些北地新兴世家就是属于北地人中势力较为弱的,最先被侵蚀的必然是他们,因为在大乾的政治上及军事上并没有过硬的实力及功绩。

    他们不像老牌世家及军功贵族那样,在政治上自有其活跃的实力,有实打实的功绩及军功,这也正是他们依托在大乾北方军功武勋贵族及士大夫集团下结成小团体的原因,在政治上,守望相助,总比一个人单打独斗的好。

    场面一时沉寂下来,谁也不开口说话,昏黄的灯火照耀下,五人的面色都是阴沉得害怕!

    良久,那被叫吴兄的老者模样打扮的人才突兀的开口说道:“王兄,我们五人中,只有你地位最高,家族势力最大,你说,我们怎么办”

    这时,那被叫做南宫兄的也用沙哑的语气开口说道:“是呀!吴兄说得不错,在坐的人中,王兄你的能量是最大的,我们其他的几人,说是世家,还不是被吹捧的,这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况且,朝堂上大的政策方略,我们也是难于插手啊!”

    “这件事要想解决,依我看,无非三策。一嘛,从源头上解决,打消陛下南征大理安南的想法,这也是一劳永逸的办法,这是下策,但显然我们做不到,也不可能这样去做!”

    “正是如此,这办法确实对我们有利,但是陛下的态度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而且现在北地的军功贵族集团势力,渴望的军功的心情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那样迫不及待,我们就算能够打消陛下的想法也不能那样做,我们不可能处于北地的军功贵族集团的对立面,可为我们付不起那样的代价!”那个被叫吴兄的遂即补充的说道。

    见到被打断,那个被叫南宫兄的人也不生气,又接着用沙一哑的语气又接着说道:“正是如此,中策呢,就是引发南北双方的矛盾,让南北利益集团对立起来,这样一来,双方必会大打出手,双方都会有所损失,这样一来,我们就安全了,搞不好我们还能,呵呵!”他是诡笑了两下。

    其他人一听就明白过来了,这南宫兄的意思是,引发南北双方政治利益的集团的矛盾,让他们大打出手,这样一来,双方必会有所损失,这样一来,他们这些北地的新兴势力集团只要不是在其中冲得太狠,他们也就安全了。

    要是双方斗得过于激烈,他们还能在其中混水摸鱼,说不定势力还能有所增长。

    而这时,王成却是反驳道:“南宫兄说的话太过于理想了!你等却是不太清楚江南地方世家大族的势力情况,江南的地方世家大族,分为两个派系,我把他们分为明派与暗派!”

    “明派就是以金陵谢家为首的大部分江南世家势力,他们主张以联姻的方式来融入大乾的中枢,最具有典型代表的就是先帝的谢贵妃,十几年来,他们可是活跃得很,他们成功了,但也失败了,朝庭马上进行的江南地方官场整顿,就是冲着这个派系去的。而且原先江南节度使在金陵屠戮的江南世家,对准的就是这个派系,他们的势力暂时是大伤元气,不足为虑,也威胁不到我们!”

    “而暗派的,就是以杭州李氏家族为首及江南许多有识之士联合起来的政治势力集团,主张的是以军功武勋为基础,再结合实打实的政绩来立足大乾中枢,相此明派,这个派系更加分散,与其说是政治势力集团,还不说是志同道合之辈、有才识之士口头约定在政治上报团取暖罢了,但是这个派系生命力也更加顽强,也更能忍,他们扎根在江南,躲在明派的阴影力,蛰伏起来,这些年势力增长得很快!”

    “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陛下的亲信、前羽




91.荒唐的圣旨
    而这时,夜更深了,几人相继散去。

    而王成却是独自一个坐在椅子上,静静的思考着。

    他之所以会在今天晚上,召集这些人来聚会,目的就是想打拢这些人成为自己的同盟,成为自己真正的助力,而不是自己披着王家的虎皮,狐假虎威!

    因为他想在官场上更进一步,做一做朝堂的大佬,但王家及宫里的太后都不同意,认为他不是那块料,能够做到户部左侍郎,已经是先帝大度了!

    但他心有不甘,就想另起炉灶,打造一个自己为首的小团体,支持他在官场上能够走得更远,但他今天几次想开这个口,都被这些人打断,支吾着过去了,显然这些人还只是认他身上披的这层王氏的外衣,不认他这个人,显然这些人都是老狐狸。

    王成越想越是恼怒,抬起自己的手狠狠的砸在圆桌上,良久,又“噗嗤”的一声笑了,“哼,既然你们今晚来了,就不要想着能够下船!”

    显然他感受到了今晚这些人的不耐烦,但看着他们吃瘪的样子,一副早想离开但又是不敢开口说话的样子,他心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兴奋。

    “哼,既然你们如此,那就怪不我了!”王成是自言自语的说道。

    原来这些天,王成发现自己府上有锦衣卫的探子,于是灵机一动,就来了今晚这么一出戏,并且不经意的让锦衣卫发现了。

    今晚这场似是而非的聚会,锦衣卫怕是早已注意到了,而今晚这些人怕是早就让了锦衣卫的重点观察名单了!

    至于他自己,他倒是不担心,毕竟有太原王家及太后王氏这两棵大树在,是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的,很少有人知道,大乾粮仓的倒卖亏空案及宋王郑昭谋反案,他就牵涉其中,在大乾的粮仓倒卖中,他就曾为以宋王郑昭为首的利益集团提供过帮助,而且他私底下还交好于宋王郑昭,到现在还不是没出事,想必陛下就算知道了,也只会轻轻放下,这点他心里还是有底的。

    而这也是郑文让锦衣卫重点监察他的原因。

    ……

    一夜就过去了!

    十月二十七日的早晨,天气晴朗,深秋的寒意深深的笼罩着这大乾的政治中心燕京城,空气中却是弥漫着一股怪异的味口道。

    而郑文也在御书房之中召见了九位内阁大臣。

    见过礼之后,赐坐之后,郑文坐在椅子上,就率先开口说道:“众位爱卿,昨晚朕得到消息,李殷昨天上午在金陵城头自刎而死了,林苍老将军也顺利的接管了金陵城!”

    “金陵的事,江南的事,还是要早处理啊,否则不知又会出什么幺蛾子,所以朕决定,明天刘卿就率领整个办案团队去金陵,开始清理江南的地方官场,如何毕竟这些事还是早处理为好。”郑文是不紧不慢的开口说道。

    郑文话音刚落,宰相刘健就站起来说道:“陛下,臣倒是没有意见,这些事确实是早处理早好,只是各部的人都准备好了吗”刘健又转过头看了看其他大员。

    而这时吏部尚书王永站起来,抖了抖自己有些花白的胡子,方才声音洪亮的开口说道:“陛下,刘大人,我吏部早已准备完毕,而带队的人选则是吏部左侍郎刘永,此时年轻力壮,在吏部兢兢业业,跟着刘大人去江南正合适。”

    郑文听了,就对着王永点了点头,刘健亦然。

    而刑部尚书周阔也站起身来,开口说道:“陛下,刘大人,刑部的左侍郎李华是此次刑部跟随刘大人去江南的带队主官,此人颇有才干,刑名法律都很娴熟,想必能在江南另立新功的!”

    “而都察院的则是都察院右都御史夏言,此人是都察院的老人,想必也正合适。而大理寺的则是大理寺少卿程度,也是大理寺的老人了。”

    周阔刚说完,郑文就说了句:“甚好,卿且坐,户部、兵部呢”

    户部尚书杨博就站起来说道:“陛下,刘大人,户部的带队主官是户部左侍郎王成,其他的人早就准备好了,陛下大可以放心。”

    郑文有些怪异的看了杨博一眼,对着他点了点头。

    而刘健则是坐在椅子上,似笑非笑的望了杨博一眼,就转过头,不再看他。

    杨博也感受到了两股怪异的目光,但脸上依旧面无表情,坦然的坐下了。他知道陛下与刘健为何这样看他,因为他的副手王成是个背景深厚,又一心想把他的顶头上司自己拉下马自己上位的人,对这样一个副手,想必身为一个主官压力还是很大的。

    但是别人又怎么知道,这王成也不能说是志大才疏,他还是有些才能的,身为户部左侍郎,也勉强称职,但你丫的一个户部左侍郎,也算得上是位高权重,但你丫的整天就琢磨着怎样才能升官,不干实事,简直就是官迷一个!

    而这也是,他进入户部不长的时间,就能很快理顺户部,威压户部的原因之一,这样的副手,对于刚进入户部的自己来说是再好不过了,累是累了点,毕竟心中还是很高兴的,因为对自己构不成威胁呀,至于惦记自己的位子,那只是呵呵了!

    &



92.反应
    当郑文下旨追封李殷为少保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整个燕京城的官场是一片哗然及非议。

    谁也没想到,那位从登基到现在看上去还算英明的陛下居然堂而皇之的下了这么一封荒唐的圣旨,让那个罪行累累、最大恶极的李殷在死之后有如此哀荣,这是不可想像的,这简直是在践踏大乾的礼谥制度。

    但是官僚这种生物,自有其属性,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嘴上可以喊着“死谏”、喊着“为民请命”之类的话,但身体却是老老实实的做出一副旁观的姿势,先观察一下局势再说!

    因此整个燕京的官场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氛围。

    朝堂九大重臣从御书房之中出来,却是沉默了,各自去做自己的事了,反正自己也是忙得很,作为政坛上的老鸟,一生不知经历过多少事,这陛下下了这么一封荒唐的圣旨,他们还是不相信陛下只是因为李殷的女儿李英儿,总有其中的深意的,他们只是一时半会还想不透而已,因此他们是集体的沉默了!

    反正又不涉及他们真正的利益,这种看不透的事,少说话,总归是没错的。

    而在燕京的江南出身的官员们,则是义愤填膺,叫嚣着这是陛下的乱命,朝臣们应该联合起来封驳这封圣旨,还叫嚣着打倒“妖妃”,反正是怎么激烈怎么来,好一番热闹的场景!

    这封圣旨,简直是在**裸的践踏江南人的名誉,损害江南人的利益,这李殷在金陵肆无忌惮的屠戮金陵世家,杀人放火,其罪行令人发指,死后还有如此哀荣,站在他们的角度当然是不能忍,因此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发挥他们嘴炮的优势,笔杆子的长处,来一波上奏的戏码!

    而北地籍官员,则是一副观望的态势,想看看他们这些江南籍同僚,能搞出什么花样。要是作了一波大死,惹怒陛下,丢官去职,那就更好了,这样说不定他们机会就来了,他们心中如是的想到。

    毕竟这年头,官位都是优缺资源,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下来了,就会有人上去,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年头,想当官的人海了去了,从来都只是人等官位,他们这些人也想升官呐,要是事件闹大了,他们也不介意推波助澜一番,混手摸鱼来一波!

    但天底下,在这官场混的人,又有谁真的是傻子

    但这天底下,也有真正的聪明人!

    翰林院学士罗斌无疑就是个聪明人,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就感觉机会来了。

    出身燕京地的他,是建启十五年的同进士出身,因会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家中也不是很有关系,没有直接外放为官,只混了翰林学士,官场上的倚仗并不多,想要在官场上混得出人投地,难度还是很大的!

    而在大乾,翰林院就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机构,听上去还是相当风光的,但那只是上层翰林院,下层就不那么风光了。

    翰林院,分为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副掌院学士、掌院学士、副监正、监正这些等级。而学士从八品,侍读学士正八品,这两类人就是属于翰林院的下层人物,虽挂着“学士”的头衔,但地位尴尬的很,朝庭虽给个品级,也是平常打打下手罢了,他到现在还从没见过皇帝陛下一面呢,而翰林院的学士及侍讲学士对于朝庭而言,也就相当于朝庭的后备官员,哪里出缺就会到哪里为官,但这年头,在官场之上,没关系没靠山,谁又会认识你一个小小的翰林学士

    而罗斌呢,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了,出身燕京,身材高大魁梧,面容有些许风霜之色,一站出去,不像个文官,倒像是个武人,典型的北人。

    他已经在这翰林院待了一年多了,平时大多清闲的时候多,一上院,一杯茶、一本书就是一整天,这样的日子不像为官,整天闲得无所事事,他感觉他自己要废了,难道一辈子要这样,空有大好的年华,堂堂七尺男儿,难道只能在这小院里蹉跎岁月吗

    而当新帝登基之后,他就在暗中观察,这新帝毫无根基,平时就是透明人,他认为这样的陛下想掌权要不知等到猴年马月,他也又认为这样的陛下能够有什么大作为。

    但现实却是狠狠的打了他一个大耳光,新帝一登基,三下五除二,一系列的手段使出来,先是与蒙古人议和,又摆平了帝陵案,又相继掀起工部弹劾案和大乾粮仓倒卖亏空案两大案件,强势的清理整顿大乾官场,才近两个月的时间,这新帝就掌控了大乾的朝局这让他措手不及,但也让他欣喜若狂!

    他在暗暗的观察着大乾新的皇帝陛下,就发现,每发生一次大的案件,皇帝陛下的威望就上涨一截,手中的权力也就更大了,他也知道这些案件不可能是陛下主动掀起的,但陛下能审时度势,在这些案子中能游刃有余,屡屡获利,



93.不同的选择
    进了屋子,两人是各自坐好。

    林辰才率先开口说道:“你呀,肯定是看出什么了,说出来听听。”林辰是随意的说道。

    “瞒不过你呀,林兄!确实如此,你想啊,这陛下为什么会下这么一封有些荒唐的圣旨呢”方东却是不急着说,遂开口相问道。

    “这又何难肯定是李殷的女儿在陛下面前说了什么话,陛下才会下这样的圣旨,先帝与谢贵妃不正是如此吗”林苍却是大大咧咧的说道。

    方东听了,却是呵呵一笑,又方才开口说道:“林兄这次怕是看走眼了,当今陛下虽是先帝的儿子,但是性子是一点也不想先帝那样,耳根子软,当今陛下意志坚定,性格刚强,登基至今,又何曾做过像这种荒唐的事,又怎么可能会有女子在他面前说两句,他就下这种决定,此中必有真意!”

    “而且,你看看朝庭的九位大佬,陛下当着他们的面说出来,他们反驳了吗没有,皆是沉默而对。他们也肯定也认为陛下话里有话,只是一时参不透罢了!”

    而林辰听了,却是沉思了良久,方才开口说道:“那方老弟,你认为这是什么意思呢”

    方东听了,却是皱着眉头,摇了摇头,才开口说道:“参不透!”

    “陛下的想法向来是天马行空,参不透啊,但我认为,这件事对林兄你而言,却不一定是坏事!”

    “哦,这从何说起”林辰听了,顿时兴趣就来了,遂开口相问道。

    方东见了,顿时就笑了,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方才笑着说道:“林兄,你看到了现任燕京府尹、大理寺卿杨波杨大人的情况没有,这杨大人跟林兄你们两人何其相似,同样的嫉恶如仇,同样的有大才,也同样的自律,只不过杨大人比林兄你的名声更大,而现在更是一举出任大理寺卿兼任燕京府尹,何也”

    “陛下的赏识尔!”方东是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林辰听了,急忙谦虚的开口说道:“愚兄不敢与杨大人相比!”嘴上说得谦虚,但脸上还是颇为自得的。

    方东见了,也不揭穿,又接着说道:“而陛下刚刚登基,官场上正是缺乏心腹之人的时候。而林兄,你有大才,何不自荐一番呢”
1...3031323334...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