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跛脚的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关耳文

    但道衍子听了,心中却是嗤之以鼻,说的比唱的好听,但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大势如此,再挣扎也是徒劳,但还是问道:“那玄苦师有何高见老道是洗耳恭听。”

    显然他并不认为玄苦能有什么高见,大势如此,这秃驴肚子里有再多的坏水那也是枉然。

    玄苦听了这问话,却是不紧不慢的开口说道:“真人却是高估贫僧了,大势如此,做多错多,一切的挣扎只是徒错,至于什么打消刘相心中打压你我二门的想法,贫僧是不抱希望的,贫僧希望的是,你我二人共同使力,影响具体执行的官员,降低损失,如何”

    其实玄苦心中明白,朝庭在江南打压佛门之势已经昭然若揭,佛门是难于抵挡的,至于什么发动信徒冲击官衙、让朝庭放弃打压佛门的想法,他是敢都不敢想,即使这些年江南佛门势力蓬勃发展,大乾中枢对江南的控制是日益松懈,甚至稍稍资助一些有野心的人,江南就会烽烟四起,但对上立国三百年的大乾这个庞然大物,他不认为有丝毫成功的可能,只会招来大乾的残酷报复。

    所以他才准备拉上道衍子,因为在江南的上层,还是有不少道家信徒的。虽然朝庭打压佛道已然是大势所趋,但具体执行的官员,还是能够影响的,这样一来,佛门的损失就能降到最小。

    道衍子听了,稍稍一思考便明白了玄苦的心思,但心中却是有些嗤笑,这玄苦却是有些想当然了,这官员的尿性,他还不明白吗

    但对于玄苦的盘算,他却是不准备答应,因为这不符合道门的利益,也不符合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于是,他望着玄苦,认真的开口说道:“玄苦大师就说这些吗既然如此,也不必多费口舍了,老道告辞。”说完就起身离去了。

    玄苦见了,却是呆了呆,果然还是不行呀!

    ……

    而此时的金陵大营。

    一身戎装的江南节度使林苍、节度副使李同,正迎着落日的余晖,望着刚刚入营的新兵,虽然这些新兵还不具备大乾士卒的素质,但林苍看了,心中还是很满意。

    &nbs




151.重重打击
    当江南暗流涌动的时候,燕京也颇为不平静。

    次日,阳光明媚,郑文早早就起来了,用过膳,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近一个月,他批阅奏折的工作还是很繁重的,涉及六部军政各个方面,而且都是重要奏折,吏部的官场清查进度,户部的粮仓清查工作进度,兵部的秘密清查大乾各节度使部的准备计划,工部的改革计划进程及兵器铠甲打造进度,刑部的对收监官员的处置奏折及配合吏户两部工作的进度,礼部的明年大婚及恩科的具体计划,枢密院的关于江南节度使部的扩军进程,这些他虽然从锦衣卫收集的情报中知道了大体,心中也有数,但毕竟术业有专攻,锦衣卫总会存在偏差的,所以郑文还是仔仔细细的又看了一遍,做到心中有底,才郑重的写下了自己的批语及回复。

    有时候,他都感觉精力不够,偌大的帝国,方方面面他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民生、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他都要熟悉,每天大乾的政治中心燕京都要收到数千的奏折,中枢的,地方的,有的专门对皇帝陛下问好的,有的是地方祥瑞的,有的弹劾官员的,有受灾专门向中枢要钱的,有举荐官员的,有弹劾官员……总之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奏折都飞一般的飞到郑文的案桌前。

    刚登上皇位的时候,两眼一抹黑,只要收到奏折,甭管是什么样的,还细细的看,甚至还会回复,收到什么地方受灾的奏折还细细的过问、指示相关官员,后来时间长了,渐渐明白,大多数这种奏折只是变相的向中枢要钱要补贴而已;什么祥瑞的奏折,更是变相的拍马屁,郑文还会奏折上严厉的斥责……

    但后来,郑文渐渐麻木了,有时候他觉得大乾的官员真是有些病态,就再也不回复了,甚至看都不看。

    也幸好设置了内阁,大部分的无用奏折及小事都被筛选出去了,否则的话,郑文觉得他怕是会疯掉,但这些官场陋习,他却是深深的记在了心底,只要腾出时间,他会一一改变。

    即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哪怕有人会觉得他大题小做,哪怕有人不理解,他依旧会去做,哪怕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他依旧要证明,他依旧来过!

    此时的郑文并不知道,他软禁唐王及唐王府的举动,暗地里已经是汹涌澎湃。

    唐王党势力及太原王家已经联合起来,准备跟他发难!

    此时的锦衣卫指挥使郑一却是满脸风霜的在御书房见到了郑文。

    郑文坐在皇椅上,认真的批阅奏折,却是头也不抬的问道:“你们锦衣卫这些天不是事情很多嘛,怎么有空到朕这里来,说吧什么事”

    郑一听了,顿了一下,才平静的开口说道:“陛下,臣接到消息,陛下囚禁唐王,唐王党势力已然相互串联起来,准备迎救唐王爷。”

    “多大的事,意料之中,虽说落地的凤凰不如鸡,但好歹烂船还有三根钉呢,眼看唐王党大厦将倾,唐王也是自身难保,但总会有人为救唐王而努力的,无关乎忠义,只为了自己。”郑文是头也不抬的说道。

    显然这些他心里都有数,唐王党那是郑文心中对唐王郑郊及他笼络串联势力的一个统称,其实燕京中枢六部侍郎这个级别的官员以下的官吏,有超过三分之一或多或少都与燕王郑庄、周王郑桐、唐王郑郊有些关系,但郑文也不能严格的把他们定义为哪个势力所属,因为在他登基之前,朝中除了那些大佬及所庇护的官员不用站队之外,其他没背景的低级官员要想升迁,要想在官场上有所成就,你得会站队,特别是三人各自拉起一票人在朝中为储君之位干起来的时候更是如此,有眼色的官员或主动或被被动的加入了三人中的一方势力。

    起初,郑文了解到这些情况还是吓了一跳,但渐渐的他就明白,那不过是特殊时期的特珠产物而已。

    郑一听了,皱着眉头,迟疑了一下方才开口说道:“陛下,臣得到消息,这次太原王家也插手了!”

    “你说什么太原王家”郑一话音刚落,郑文是不敢相信的问道。

    于是他是抬起头,放下手中的笔,死死的盯着郑一的脸,又才开口问道:“郑一,你说太原王家”语气却是平静了下来,但还是有些不相信,又着重的问道。

    “是的,陛下,臣接到消息,京中王家的势力已经动起来了,而且中长乐宫中那位亲自传出的命令,让王家全力营救唐王郑郊,而且京中不少老派贵族势力、新兴贵族势力及文官势力都答应出手了。”郑一是一字一顿的说道。

    郑文听了,却是笑了笑,才开口说道:“哦,有哪些势力啊”

    郑一见了,才严肃的开口说道:“臣已得到确切消息,除了太原王氏,曲阜孔氏,洛阳陈氏,邯郸赵氏,长安杨氏,燕京郑氏,都打算出手,准备发动所属势力向陛下上书。”

    “至于军功贵族,老派贵族开封侯吴家、大同侯于家,新兴贵族泉州侯孙家,这些都打算出手,至于其他的,臣还没有具体查清楚,还望陛下见谅。”

    &n



152.胸有沟壑,心藏猛虎
    郑府,郑和的卧室里,他的儿子女儿夫人小妾却是眼巴巴的望着,正在接受大夫医治的郑和。

    躺在床上的郑和,脸色苍白如纸,郑府的府医郑大夫仔细把过脉,才起身对郑重说道:“大少爷,家主无碍,只是气急攻心而已,休养几天就好了。”

    郑重听了刚想说些什么,躺在床上的郑和却是突然睁开眼,有气无力的说道:“本老爷无事,重儿留下,你们都退下。”

    待众人退下,躺在床上的郑和望着自己这个身材高大修长、面容英俊的儿子,方才开口说道:“重儿,这次为了还王家的人情,真是得不偿失,没想到当今陛下出手之快,一下子就免去了你南军主将一职,这是敲山震虎啊!”

    郑重听了,却是望了一眼自己的父亲,才面色平静的开口说道:“爹,这真的是您的想法吗您不会是打着混水主意吧”

    其实郑重虽面色平静,其实心中还是颇为恼怒的,这次他完全是受了无枉之灾,他三十六岁做到南军主将,掌控燕京十五万精兵,虽有家中的关系,但也是真材实料。

    他十八岁加入大乾军队,从低级军官做起,参加过与蒙古人的战争,杀过人,流过血,负过伤,任职过边军,做过雁门关的主将,一步一个脚印,三年前累功做到了南军主将,成为燕京主要卫戍将领,那年他才三十三岁,他可是郑文便宜父皇郑炎的绝对亲信。

    这次被郑文一撸到底,成为白身,他心中不生气才怪,而且那些明面上的借口他是一个也没有,他本身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严的铁血将军,否则他又如何统率南军,成为大乾军方的重要军头。

    所以听了他爹的话,他才如此质问道,要知道如今的大乾,沉睡的力量正在逐渐苏醒,当今陛下更是对军方高度重视,整顿改革工部,重新打造军备对整个大乾军队换装,重新整顿大乾军队,一看就是为战争而且是大战做准备。

    做为一个将自己一生耗在军队上、随身渴望战争的大乾鹰派将军,此刻的他是怒火中烧,只是望了望自己躺在床上的父亲,血浓于水,他是刻意压下了自己的满腔怒火。

    躺在床上的郑和听了,苍白的脸上浮现一丝潮红,显然郑重的话一针见血的戳中了他心中的小九九。

    但他却是并不生气,只是接着开口说道:“重儿,你说的不错,但这次却是长乐宫中的那位开口,我作为郑家的家主不得不还曾经的人情,你也知道,这些年郑家经过世宗皇帝的那次打击之后,能在近二十年发展得如此之快,太原王家可是在先帝面前使了大力的,既然王家开了口,我不可能不答应,只是连累了重儿你!”

    郑重听了,却是怔怔的望了郑和一眼,方才开口说道:“爹,不是我说您,这又何必呢什么北地六大世家难道您心中就没点数嘛,我们郑家自有郑家的生存方式,又何必掺和进其他世家的事中呢”

    “爹,你们还是不死心,又何必去肖想那些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心思,陛下登基前夕,我们郑家暗地里的小动作,你以为陛下不知道吗你们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而已,陛下只是隐而不发而已,爹您您看这次,陛下抓住了一丝苗头,就对我们郑家狠狠一击,免去了我南军主将一职,这确实是杀鸡儆猴,杀我们郑家这只鸡,给别的世家看,但又何尝不是在对我们郑家的警告,警告我们安份些,否则下次来的就不是锦衣卫指挥使郑一了,而是羽林军的大军,收手吧,安份些,才是长久之道。”郑重是极其认真的劝说道。

    郑和听了,却是沉默了,良久,才开口说道:“重儿,我还是不甘心,不甘心啊,凭什么他们家就永远那样高高在上凭什么对我们呼来喝去再说当初我们家也是出了大力的,而他们家却那么寒酸,我只是遵从各代先祖的遗愿,拿回我们家的地位而已,为什么”

    越说郑和脸上的疯狂之色越重。

    郑重见了,只是冷冷的说:“当初的事,谁是谁非谁又说得清楚这些我不想跟您再争辩,但这次您看着吧,要是王家还不知进退,这次一定会吃大亏,即使长乐宫中的那位依旧高高在上,你们是斗不过陛下的。”

    “还有,你们暗中联络燕周唐王位王爷,给他们支持,其中的首尾您还是尽快处理掉吧。而且什么不良人的这种组织,你们尽快断绝联系吧,这种大逆不道的事你们都敢做了,真是无法无天了,否则的话,为了燕京郑家的存续,爹您也不要怪我不孝!”

    说完,不待郑和的反应,郑重就大踏步扬长而去,留给了他一个沉重的背影。

    郑和望着这个背影,心中却是在问自己,难道我真的错了吗

    ……

    而郑重被免去了南军主将一职,在燕京的贵族世家圈子里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世家之人大多一脸惋惜,军功贵族有的叹息有的幸灾乐祸……

    而此时的郑重却是卸下了自己的军职,一



153.
    显然,逝去的先帝,在布一个大局,这个局把太原王家裹进去了,而此时的太原王家或是太后王氏因为某些原因而发现了这个局,才顾不得得罪当今陛下,也要把有可能影响王家或削弱王家的户部左侍郎王成斩掉,彻底让王家脱离这个局。

    当然这些只是孙晓自己心里的猜测,他却是不会开口对燕王郑庄说。

    因为孙晓能想到的,郑庄也能想到,两人彼此对视了一眼,各自了然,心照不宣,彼此笑了笑,却是揭过了这个话题。

    只是他们终究低估了,低估了三个月前的那位坐在皇椅上、淡定俯视天下的皇帝!

    郑庄又是把地上的钓杆拿起来,稳稳捏在手里,望着空旷的荷塘,方才又开口说道:“这次本王的七弟的被圈禁,这么多人出手,想必本王的七弟也会出手相助,你觉得,孤该怎么办”

    孙晓听了,收起了自己脸上的笑容,才平静的开口说道:“王爷,您身为先帝的长子,陛下的长兄,又被封为燕王,朝庭内外,王爷可是最为贵重的,眼看陛下与太原王家为首的北地六大世家要来一场搏奕,王爷又何必掺和进去况且王爷掺和进去了,陛下也不见得领情。”

    “这明面上是因为唐王爷郑郊的事,才引发了这场搏奕,但又何尝不是皇权与世家之间的争斗”

    “五十年前,您的爷爷世宗皇帝,用铁血与军队震慑世家,再用手段分化瓦解世家的力量,世家的力量也因此受到了一次重创,终隆成一朝,天下世家尽皆匍匐于世宗皇帝的脚下,不敢有丝毫推诿,这是何等的赫赫威武!但近些年,世家渐渐恢复了,他们也不甘心了,也希望获得更大的权力,在朝堂中有更大的话语权。否则的话,就一个区区唐王,又何必北地六大的世家齐齐开口说话”

    “他们怕了,他们从当今陛下身上看到了世宗皇帝的影子,他们再也不想回到以前担惊受怕的日子。所以这次北地六大世家的行动,既是对陛下的试探,试探一下陛下对世家的态度,因为一个唐王,这些世家还是可以退让的,又是想让当今陛下看看世家的力量,因为值此大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立场参与,世家也不例外,他们也需要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

    “所以,在这场搏奕中,王爷还是不参与的好,王爷终究是臣子,代表不了皇权,参与了,王爷只会受到北地世家的抵制,参与了,陛下也觉得理所当然,但陛下却不会信任您。”

    孙晓一口气说完,才长长的舒了口气。

    郑庄听了,却是沉默了,他心里明白,作为曾经皇储候选人之下,在当今陛下郑文心中始终存在疙瘩,始终存在不信任,在这种时刻,自己无论做什么,在当今陛下的心中,始终会被放大,会被怀疑,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对于已然放弃皇位争夺的自己,是存在不利之处的。

    自己计划的今后步入朝堂、建立一番功业的计划,怕是会有重重阻挠,只是在这件事情上,自己放过了发声露脸的机会,自己还是不甘心啊!

    此时郑庄的脸上是阴晴不定,良久,方才开口说道:“先生,本王还是不甘心啊,要错过了这次机会,冷眼旁观,沉寂下来,再不发声,孤的那些党羽怕是把孤都忘了吧,这对本王是大大不利。”

    孙晓听了,点了点头,方才开口说道:“王爷所说的倒也不错,王爷在朝堂上的势力还是不小的,所谓人走茶凉,王爷不发声,时间长了,他们怕是会各有心思,只是王爷考虑清楚了吗此次王爷出手,显然是弊大于利呀,王爷今后怕是会有不少对手,毕竟世家可不是省油的灯。”

    “哪有如何本就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得罪了又如何大乾只能是郑家的大乾,跳梁小丑,但足道哉!”听了孙晓的话,郑庄是霸气的说道。

    望着满荷塘的池水,他是又才开口说道:“本王身为太祖的子孙,血液里流淌着郑氏的血脉,这大乾的万里江山,是皇郑历代先祖抛头颅洒热血而建成的,本王有责任有义务守护着这大乾的万里江山,又岂容北地世家这些小丑践踏皇权!”

    此时的郑庄,平静的脸上,那是豪情万丈,放下了所有野心,他也是一个热血豪杰!

    突然,漂浮在池水上的白色羽毛猛的向下沉去,郑庄见了,捏着钓杆,就向上一提,一条大鱼咬着鱼钩被跃出了水面。
1...48495051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