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脚的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关耳文
郑文越说,声音越高,也越激动。不知道是否是受后来明朝的影响,郑文心里对士大夫阶层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还是做皇帝的都是如此,郑文有些搞不明白!
但郑文只会把这个想法一生都摁在心里最深处,永远不会说出去。
郑一却听出了郑文话里有对文臣的一股不信任,心里虽然有些幸灾乐祸,但作为一个鹰犬头目,他知道自己的本分。
“喏!”郑一简洁干脆的应声道。
“嗯,下去办吧!”郑文又开口道。
郑一又对郑文行了一礼,遂离去了。
而郑文呢,坐在御书房的皇椅之上,思绪却在飘飞。
难道自己那好七哥是真的不甘寂寞了,想跳出来和自己扳扳手腕
不可能,他肯定有深层次的目的!
只是,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郑文一时也想不出来。
管他呢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自己接下就是。
遂又开始批起了奏章。
……
而此时,唐王府。
唐王郑郊和谢宇正相对而坐。
谢宇就率先开口说道:“王爷,你这次出手有些得不偿失了,无端损了一个工部侍郎,损失有些大了,陛下却毫发无伤,我们的势力损失有些大了。”
“大吗孤却不这样认为,况且马元可不算我们的势力,他只是一个墙头草而已,况且又有谁知道是我们出的手”郑郊一脸笑意的说道。
谢宇一脸不明其意,遂开口问道:“王爷,您这究竟是要做什么况且马元终究与我们有几分乡火情,在朝中有这样一个人,对我们终究是有几分好处的。”
郑郊听了,也不作解释,遂开口道:“好处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一位食餐素位之辈,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与他为伍,平白拉低了我们的格调,孤这是在帮小九清理朝堂的蛀虫啊!”
“哈哈哈哈,小九是不是该感谢孤啊!”
郑郊说着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谢宇听了,是一头雾水,更加迷糊了,遂开口问道:“王爷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也听也迷糊了。”
郑郊听了,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孤这是在清理孤的党羽啊!”
“小九登基之后,孤是渐渐看明白了,孤已经不需要那么大的党羽了!”
“想当初,孤有那么多的党羽,还不是第一时间就被排除在皇位争夺之外。”
“那一刻,孤就明白了,再大的党羽也无用,关键是得看人!”
“你再看看,刘健和秦飞,关键时候,敢光着膀子上,这才是人杰。”
 
29.帝陵
次日,一大早。
郑文带着先帝的诸妃、诸子,朝庭文武百官,由羽林军护着出了燕京城,直往帝陵而去。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蓝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
郑文携先帝的嫔妃、皇子、公主、文武百官跪在帝陵面前。
礼部尚书钱昌站在一角,双手捧着祭文,声音洪亮的念道:“苍天在上……”
底下跪着的人一脸肃穆,先帝的嫔妃更是露出一片悲伤的神色,而诸皇子们则是齐齐垂着头,让人看不清他们的脸色!
而郑文的脸色则是一脸的悲伤,一脸不舍的神色,仿佛先帝是一个好父亲,郑文对他一脸的不舍,表现出一脸孺慕之色,让不知道的人看了,一眼就信了!
其实,郑文心中并无多少悲伤,平平平静的,心中就像对待一个陌生人死去一样,毕竟算不得是郑文真正的亲人,身在皇家,又能有多少亲情呢
但郑文的脸上还是一脸悲伤,但这恰恰是政治的需要!
随着钱昌一声“封土”,开始了帝陵最后的封土工作。
至此,先帝的陵寝工作算得上是正式完工了。
而这时,突然“轰”的一声,只见神道旁一个巨大的石像一下子就倒在了地上。
场面一度极其混乱。
太后王氏脸色一阵苍白,双手捂着嘴,其他先帝的嫔妃脸色也极其不好,大声尖叫在一起,有的甚至偷偷哭了起来。
而护卫的羽林军则快速的围了过来,把众人护在了最里面,四处警戒着,防止意外的发生。
而诸皇子的脸色则是一片苍白。
而诸位大臣的情况却是非常的混乱,本来比较整齐的队列已非常散乱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而礼部尚书钱昌和工部尚书孙化,脸色更是惨白,身体都有些佝偻,仿佛一下子就苍老了几岁。
郑文看着这一切,面色冷峻,心里却是怒到了极点。
显然,这件事不是意外的,就是有预谋的!
但郑文暂时是管不了这么多了,只想事态平息下来!
于是,郑文大声开口说道:“慌什么不就是石像倒了一个,又没伤到人,慌慌张张,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但声音中却透出一股极大的怒气。
“李卫何在”
“臣在!”
“传令羽林军,封锁整个帝陵,朕要整个帝陵一只苍蝇也不许出入。”
“喏!”李卫应命而去。
“蒋空何在”
“臣在!”
“带着你的麾下,护卫着女眷幼儿回返皇宫。”
“诺!”蒋空也应命而去。
郑文才缓和语气的对王氏说:“母后,麻烦您了,让您带着女眷们先行返回皇宫了。皇儿还有事要处理!”
作为宫斗精英的王氏当然明白,帝陵石像的倒塌是一件大事,而且是一件政治大事,搞不好会血流成河的!
遂对郑文点了点头,开口道:“哀家知道了,你也要小心,无论如何也要给先帝一个交代!”
“是,皇儿我会妥善办理的。”郑文应声道。
不一会儿,载着这些女眷的马车就往燕京城驶去。
郑文站在高处,望着跪在地上的大臣们,心中是一阵恼怒。
昨天才刚刚发生的工部弹劾大案,今天又发生帝陵石像倒塌事件。
不管是不是意外,这都是天大的政治事件,显然这些大臣们也知道,故而都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郑文也不管他们,平复了一下自己心中的怒火,才厉声喝问道:“都说说吧!这事情怎么办”
这是一件历史丑闻呢!
跪着的大臣们也都知道,搞不好他们都会青史留名,当然是恶名。
“都说说吧!”郑文又开口说道。
底下的大臣依旧跪着,一言不发!
“都给朕玩沉默是吧!刘健你说。”
刘健也不起身,跪在地上说道:“唯陛下圣裁!臣不敢有意见。”
“秦飞,你说!”
“唯陛下圣裁!”秦飞依旧跪在地上,干脆利落的回答道。
“燕王,你说!”
“唯陛下圣裁!”燕王郑庄依旧跪在地上开口说道。
“说啊,都说说啊,平时不是都挺能说的,给朕也说说啊!朕也听听你们的意见!”郑文依旧不管不顾的说道。
底下跪着的大臣心中也是一阵无语,这种事情是他们作为臣子能够说的吗
就连先帝的儿子们,都不能在这件事情上发表意见!
也只能作为皇帝的郑文,才能发表意见。
场面一度极其寂静,只剩下蓝天下的白云还那么飘着!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郑文才开口说道:“朕不管这件事是意外,还是有预谋的,朕都会查清楚的。”
“如果这件事情是意外,那么这就是你们工部和礼部的渎职,就是朕不说,你们也知道后果的!”
“如果是有预谋的,你们更会知道其中的下场的!”
“起来吧!”
“郑一何在”
“臣在!”
“着令锦衣卫封锁礼部和工部,任何人不许出入。”
“喏!”
“刘健,燕王,秦飞,何在”
“臣在!”“臣在!”“臣在!”
“着令刘健为正使,燕王和秦飞为副使,锦衣卫协助,彻查帝陵一案!”
“喏!”三人齐齐应声。
“着刑部监押工部尚书孙化和礼部尚书钱昌,至于两部其他人则监押在两部,无诏不得出入!”
“喏!”
“都去办吧!朕也累了。”
这就是著名的建启十六年末“三大案”之一的“帝陵案”,在
30.到底是谁?
此时的帝陵一案,是扑朔迷离!
但到底是谁做的呢
……
此时的御书房中,刘健、燕王郑庄、秦飞、郑一正齐齐的跪在地上,皆一言不发!
而郑文正坐在御座之上,看着刘健等人呈交的这两封许阳和李康的自白书!
郑文知道他们的意思,他们把这两封书信呈交给郑文,却跪着一言不发!
是在告诉郑文,这个事情太大了,是一件皇家丑闻,他们不敢再查了,也恳求陛下揭过不要再查了。
郑文是怒极发笑,他看了这两封信,当然知道这确确实实是一件皇家丑闻,但他同时也知道,这是有人再打他的脸。
如果不再查下去,只能当作意外,那么就只能让工部尚书孙化和礼部尚书钱昌来顶罪,来揭过这件大案!
但显然,郑文的心里并不认可,也不能这样做!
来自后世的郑文,心里还是有朴素的是非观,是就是,非就非!
他心里并不认可,把这种事情强行推到两位无辜大臣身上。
而显然,在押的工部尚书孙化和礼部尚书钱昌是无辜的,他们并不敢这样做。
而跪着的四位大臣也知道,整个朝野也知道!
所以他不认可这样做。
也不能这样做!
如果他这样做了。
他怕是会在史书上留下“刻薄寡恩”,“不明是非”这样的标签。【!… …免费阅读】
而眼下的朝野,怕是会让诸多朝庭大臣们寒心的。
而礼部还就罢了。
而工部正是改革的关键时期,牵连了工部尚书孙化,郑文在工部的改革怕是会胎死腹中,这是自斩臂膀的事。
所以他不能这样做!
郑文怒极反笑,带着笑意的说道:“怎么了跪着干什么都起来吧!”
又说道:“接着查吧!不就死了几个小卒子吗怕什么接着查。”
刚要起身的四人,听了是面色一阵苍白,吓得都不敢起身了,齐齐出声道:“请陛下三思!”
郑文听了,看着他们说道:“朕知道你们的意思,也是为了朕好!”
“这毕竟是一件皇室丑闻,闹大了对朕不好,对皇室也不好,这些朕都知道!”
“但朕这个人,说一就是一,说二就二,对是是非非分得很清楚。”
“在朕眼里,是非从来都是那么清楚,不存在混淆是非的说法。”
“对于皇室丑闻,朕不怕!”
“而工部尚书孙化和礼部尚书钱昌,朕都知道这两位老大人,是忠贞为国的,是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整个朝野也知道。”
“朕不能让忠臣蒙不白之冤,让忠臣寒心,让天下臣工寒心!”
“所以,查吧!”
刘健听了,是眼眶一红,身体是激动得直擅抖,皇帝的话让他深受感动。多少年了,步入政坛数十年,这是他听过最暖人心的话了!
其实,刘健在拿到这两封信的时候,心中也以为孙化和钱昌怕是要完了,只怕一生声誉都要蒙尘,心里也替他们惋惜。
几次做出“劝陛下三思”的举动,只不过是身为宰相的劝谏职责所在罢了。他心里还是希望陛下能够查下去的,还两位老大人一身清誉!
当郑文一而再的做出“查下去”的举动,他的内心是激动的,也是感激的!
而秦飞和郑一脸上的表情也差不多,只是燕王脸上露出一丝诧异。
郑文见了,也不以为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