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脚的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关耳文
“查吧,细细的查!”郑文又一次肯定的说道。
“喏!”底下跪着的四人齐齐应声道。
……
而此时的刑部大牢中,礼部尚书钱昌和工部尚书孙化在一间相对不是那么简陋的牢房中相对而坐。
一时相顾无言。
过了一会儿,钱昌才忧心忡忡的说:“老孙啊,这次你我怕是要被牵连了,只可惜你我一身清誉了,搞不好这次是真正的清史留名了,只是大大的恶名,老头子对死倒不是那么可怕,只是还是顾及我这一身清誉的!”
孙化听了,摇了摇头,才开口道:“老钱你这是杞人忧天,我倒不这么认为!”
“哦,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钱昌听了,一脸不认同的说道。
“老钱啊,我觉得我们这次没事,整个朝野就没人比我两更干净的了。”孙化接口说道。
钱昌听了,点了点头,才压低声音开口说道:“这我知道,这件事的确不可能是我们做的,但毕竟是一件丑闻,这件事全在圣心,陛下怕是不会查,只能我们俩顶罪了!”
孙化听了,笑了笑,又摇了摇头,才开口说道:“老钱,你还是不了解陛下这个人!”
“陛下这个人,在我看来,是个明君,而且是个另类的明君!”
“他并不那么看重他个人的声誉,推崇实用,讲求实是求是。”
“就说这件事吧,在朝野大臣心中是天大的事,认为搞不好会有多少重臣丢官弃职。但在陛下心中,只怕是会以为这是有人给他故意添堵,他是不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了身誉就囫囵而过,他只会强硬的查下去。”
“而且,陛下这个人,是不会让大臣替他担下恶名的。你看着吧!”
钱昌听了,也不辩解,过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希望如此吧!”
孙化也沉默了一下,才有些担心的开口道:“只是
31.详情
而此时的山海关。
秋风习习,野草枯黄,天高云白,好一个秋日!
此时的忽必烈,正望着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博赤,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遂开口说道:“博赤,怎么样了”
博亦听了,遂开口道:“大汗,议和成了!这是和书。”说完就把协定递给了忽必烈。
忽必烈接过,仔细的看了看,才说道:“博赤,你很不错,看了这份协定,本汗很满意!”
“本汗决定任命你为札鲁忽赤,会决庶务。但是,与乾人的后续工作暂时交由你全权负责。本大汗今日就要返回蒙古了,你好好做。”
“是。”博赤满脸欣喜的开口说道,从今日起,他也算是蒙古的高层了。
但大汗怎么会这么着急会蒙古,肯定是蒙古出事了,但他却是不敢开口再问了。
……
忽必烈骑在马上,率领二十万铁骑,又转头看了一眼山海关。想来的时候是多么意气风发,回去的时候却是有些颓废,这次回去后不知道何时才能重回山海关了!
可是,他却是不知道,他今生再也没回过山海关!
“驾,驾,驾……”蒙古大军风驰电掣,呼啸而去。
而山海关的关楼上,吴勇看着呼啸而去的蒙古大军,呐呐的说了声“结束了”!
……
次日,燕京城。
大明宫,御书房。
郑文接见了刑部尚书周阔,督察院左督御史杨博,大理寺卿郭怀。
郑文率先开口问道:“各位爱卿,你们就马元一案查得如何了”
周阔就率先开口回答道:“陛下,这一次彻查马元一案,马元供认不讳,承认他伙同工部郎中朱安等三十七名工部官员倒卖工部材料、贪污工部各项工程款等,十余年间落到他手里就达到了五十余万两,至于其他官员,我们还在统计……”
“什么单他就达到了五十万两,我大乾朝竟有如此之巨贪,简直是闻所来闻,真是让朕大开眼界!”郑文一听,就勃然大怒,被刺激得一下子就打断了周阔的话。
甭说是郑文了,就是当初他们审问的时候,也是一脸的震惊,十余年间,他就获利五十多万白银,这简直是大乾朝第一巨贪了。
“你接着说。”郑文平复了一下心情,又才开口道。
周阔又开口道:“陛下,他还供认他的亲家户部右侍郎狄平,枢密副使夏永,他们三人在朝中组成了贪污网络,收受贿赂、卖官鬻爵、挪用军费等多项罪名,只是他也不是很清楚这其中的具体详情,请陛下示下!”
“什么,怎么会如此难道我大乾朝的贪官污吏是如此之多了,朕真是有些不敢相信啊!”【… !免费阅读】
“朕还以为马元只是个小问题,我大乾朝终究是清官居多,没想到啊,这一连串的居然又牵扯这么多人,真是让朕心寒!”
“你们说说,朕该怎么办昨天的帝陵,今天的贪污,我大乾朝事情怎么如此之多,难道就不能好好的过日子吗”郑文有些疲惫的大声说道。
周阔三人急忙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郑文见此,郑文见此,遂开口说道:“三位爱卿,起来吧,朕也是有感而发,不怪你们!”
三人遂站起来,脸上却是一脸的严肃。
郑文见此,声音不带一丝感情的说道:“查吧!朕到要看看,又有多少人在其中涉案!”
左都御史杨博却出来,这是一个小老头,六十岁上下,身材有些矮小,开口就说道:“陛下,还是缓查吧!”
杨博的话,郑文知道,这是想让郑文推后,现在的朝局已是非常动荡了,再加上这个,无疑是更动荡了!
但郑文也是个意志坚定,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既决定了,就迅速做出决定,毫不拖泥带水的人!
于是,郑文不容置疑的说道:“不必再劝了,朕已经决定了。”
“诏令刑部尚书周阔为正,左都御使杨博和大理寺卿郭怀为副,并入工部马元一案,彻查此案!”
“喏!”“喏!”“喏!”三人齐齐应声道。
“你们去吧!朕会让羽林军随行的,勿失朕望!”
三人齐齐退下。
郑文坐在御座上,长长舒了口气,真是累啊!
郑文感觉到深深的疲惫,身累,心累,从未有过的累!
而这就是建启十六年末的“三大案”之一的工部弹劾案!
这个案子因为工部侍郎马元弹劾工部尚书孙化而倒台由此而引出的一系列案子,故此被史学家们称为“工部弹劾案”!
这个案子在大乾涉及范围之广,涉及官员之多,在大乾历史上开了先河,也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从中央到地方,黄河两岸,长江上下,几乎波及到了整个大乾统治区。
从部堂高官到地方县令,涉及有品级的官员就达两千余人,没有品级的更是高达上万!
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郑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士大夫心中,都是被黑成翔的。
但也由此拉开了大乾历史上最大的反贪治贪工作帷幕。
而这也是“建武新政”最大的成果之一,被后世的史书那是大书特书!
……
而此时的礼部大堂中,刘健,秦飞,燕王郑庄,正在秘密审讯帝陵一案涉案的官员。
当堂而立三张桌子,刘健正当堂而座,秦飞和郑庄正坐在他左右两侧稍靠后的桌子下。
刘健一拍佐朝纲,遂大声开口说道:“谢雄,你身为礼部右侍郎,许阳的上官,在帝陵一案中,你是否胁迫过许阳”
谢雄站在堂下,面无表情的说道:“宰相大人,我冤枉,我虽然是许阳的上官,也和他行从过密,但我从未胁迫过他”
“不是你,难道还是另有其人,他在自白书中提到的上官难道还另
32.扑朔迷离
而谁也没有想到,唐王郑郊竟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在场的人听得是目瞪口呆!
但想想,在政治的角度上完全有可能的。
场上是一片沉默。
但燕王郑庄却不可能沉默,一沉默不就是默认了吗
所以,郑庄直接开口说道:“孤的好弟弟啊,你这是黔驴技穷了,在孤看来,你这完全是在狡辩,你不能自证清白,就想把孤和二弟拖下水,你这是休想。”
郑庄的一席话是直指核心,道出了郑郊的尴尬与目的。
郑郊听了,心中是一阵恼怒,面上却是不显,回避的说道:“孤的好哥哥,难道孤说错了吗在这件事情上,也就我们三人能做到,当然是我们三人都有嫌疑,你们两也不能自证清白,孤认为这是你们两在污陷孤,这何错之有”
郑郊有些胡搅蛮缠的说道,显然他是故意忽略了所谓的证据。
当然,除了这三人之外,还有一人,但都被他们排除在外了。
郑庄听了,是忽的一笑,才开口说道:“孤的好弟弟,没想到你口才这么好,忽悠得大家都有些相信了。但是你故意忽略了许阳和李康的自白书,他们的自白书里明明说的就是你,而也只有你有能力让他们这么做,而帝陵一案显然就是你做的,你不用在狡辩了,承认了就是!”郑庄的话直指证据。
而郑郊却是直接站起来,恼怒的说道:“孤的好大哥,你这明明是在把所谓的证据**裸的按在孤头上,在这里的人都知道这些所谓的证据并不那么可信,孤看这件事多么是你做的,故意污陷于孤。”
郑郊是死缠烂打,既然扯破了脸波,就不要脸的往郑庄身上扯。
“你说什么你居然敢不敬兄长,孤身为先帝的长子,怎么会做这件事,明明是你做,各种证据也是表明你做的。”郑庄脸上有些潮红,站起来说道。
“怎么可能是孤孤可是先帝最爱的儿子,孤又怎么会做这件事,孤又怎么会做对不起先帝的事。”
“孤看,这件事十有**是你做的,你是不忿父皇对孤的喜欢,不忿父皇对你的打压,所以你才做这件事。”
郑郊也是急了,有些语无伦次的叫嚷道。
而郑庄,更是气急,直接冲到郑郊面前,给了他一响亮的耳光,郑郊的右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的肿了起来。
而郑庄的口中还叫着:“叫你不敬孤,孤可是你大哥,你这个……”
在场的人可是目瞪口呆,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众人急忙上前,把两人分开,怕两人打起来。
只是这样一来,严肃的气氛就变得尴尬了。
刘健只好说道:“退堂,明天再审!”
而这件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而到底是谁做的呢
……
而此时的户部,右侍郎狄平正在向一个小吏吩咐着什么。
一队羽林军冲进来,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出列说道:“谁是狄平”
狄平听了,遂开口说道:“本官就是,有什么事吗”
那军官看了看,才说道:“你就是狄平你的事发了,来人,带走!”
两个羽林军士卒急忙上前架着狄平就走,而狄平的脸色瞬间就变得苍白。
而枢密副使则是在家中被抓获的。
而这一天,京城中有不少人都被抓进了刑部大牢。
……
而此时燕王郑庄也回到了燕王府,并召见了他的心腹谋士孙晓。
郑庄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遂笑着说道:“先生,你不知道啊孤今天可是很高兴啊!孤今天在礼部大堂可是狠狠的扇了孤那好弟弟郑郊一大耳光。孤早想扇他了,孤现在是兴奋得不得了!”郑庄说的话里都透着一股兴奋。
孙晓听了,心中却是很好奇,遂开口问道:“王爷是怎么扇了唐王爷的”
郑庄脸上透着笑意,心里却不动声色的说:“先生,你是不知道啊,这帝陵一案明明是孤的好七弟干的,但他还死不承认,还妄想拖孤下水,被孤抓住机会狠狠的扇了一耳光,孤现在是兴奋得不得了!”
孙晓听了,沉默了一下,才开口说道:“按理说,这件事不该是唐王爷干的啊,他可是深受先帝的宠爱啊!”
郑庄听了,沉默了一下,才开口道:“不错,孤开始想得和你一样,但是留下的两封自白书,却是明显指向他,就是不是屎也是屎了,孤今天看了,他是无法自证清白,还妄想拖孤与那好二弟下水,孤看他是想搅乱局势,好混水摸鱼。”
“只是这可能吗死的人都是他的,孤看他这次得栽。”
“你说,这次的事会不会是孤那好二弟干的”
孙晓听了,摇了摇头,才开口道:“不像,也不应该啊!按理说这段时间,周王爷应该沉寂下去才对啊!”
郑庄听了,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才说道:“跟孤想得差不多,你说会不会是,孤那好二弟在陛下登基之后就策划的,而后遭到打击,来不及停下来,正好在昨天爆发的。”
孙晓听了,沉思了好大一会儿,才开口说道:“王爷,却是有这种可能。但可能性不大。但这件事,无论是谁做的,我看最大的输家无疑是唐王爷了!”
其实孙晓心里有些怀
33.两场大案
次日清晨,燕京城的天气,阴沉沉的,太阳被厚厚的乌云掩盖着。
又正值秋日,怕是要下雨,郑文也穿着厚实的大衣,一个人在御书房里,正在批阅奏折,但他的心思并不再这上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