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创里有作
关云天点点头,“高总对商业思维的诠释,让我开了眼界,不得不说,从事制造行业的人,确实缺乏这样的思维。毕竟一个项目从筹备,到投入运营,期间要经历很多艰难困苦,无论项目好坏,我们这些人对项目都是有感情的。”
老高直言:“这一点最让我无法理解,我们做商业经营的,为的是盈利,难道你们做实体制造业的,就完全为了安慰自己的感情,而置企业利益于不顾”
“高总不要误会,制造业同样强调企业利益,没有盈利,企业将失去继续前进的动力,任何企业都将难以为继,只不过我们对待一件事,跟商业领域的看法不完全相同。”关云天道。
“关总,你觉得咱们之间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老高试图弄清楚关云天的真实想法。
“相同点当然都是为了企业的利益,不同点在于思维方式不一样,在考虑利益的同时,我们还有个对待事情的感情问题。”
“这样看来,你我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既然有共同点,为什么咱们不能坐下来,对电话里我提到的那件事进行心平气和地商谈呢”绕老绕去,老高的目的从来未变。
“这个
第420章 不能意气用事
海天商务中心成了被收购的目标,这是关云天从来没想到的事,但是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对于这个投资巨大,收益甚微的鸡肋项目,有人青睐,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只不过昌达集团是闻名全省的大企业,旗下的公司被其他企业收购,感情上多少有点过不去,从某种意义上讲,关云天的脑子里还是残存了一些传统观念。
虽然没有说出来,在关云天的灵魂深处也许有这样的想法,昌达集团作为本地区名列前茅,闻名全省的大企业,可以出资收购别人的公司,自己的企业被别人收购,感觉很没面子。
老高的某些话,触动了关云天的敏感神经,他一直认为自己理念超前,观念新颖,在很多民营企业老板还不知道股份制为何物的时候,关云天就已经对昌达集团进行了较为彻底的股份制改造,构建了基本的公司治理结构,现在却被老高说成缺乏商业思维,这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方式也许存在某些不足。
关云天是个善于自省的人,连他自己都纳闷,为什么对待传统制造业敢于在适当的时候勇敢地舍去,对于如今的海天商务中心,却患得患失呢说白了,包括帘子布、轮胎制造和炼油石化等行业的传统制造业,因为面临越来越大的外界压力,那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无奈选择,现在的海天商务中心则不一样,虽然投资收益并不理想,但项目运行稳健,省城的鑫源控股公司上门收购,让关云天不自觉地产生了抵触情绪。
但是,经营管理不能意气用事,理智提醒关云天,对于鑫源控股公司的收购请求,应该理性对待,是否同意对方的收购请求是一回事,能不能坐下来跟老高心平气和地商谈,又是另一回事,这毕竟是一场生意,对待这件事的态度,不仅反映了关云天本人的商业素养,也是昌达集团对外形象的体现。
关云天往老高的杯子里添了些开水,重新坐到老高对面,“高总,你们前面考察了**个目标都不合适,难道海天商务中心就正好符合你们的收购要求吗事情竟然这么凑巧”
“关总,我很理解你的疑惑,但海天商务中心确实有一点令我们特别动心,因为海天商务中心是新企业,没有任何负担,这是其他任何一家企业也比不了的。”
“除此之外呢你说的企业负担指的是哪些方面”
“仅此一点就足够了!不知关总在国有控股企业工作过没有你对企业负担也许没有印象,但我们对此的体会实在太深刻了。我举个例子,跟海天商务中心规模差不多的老企业,起码有各类员工两三千人,老企业倒是愿意被收购或兼并,但首要一条,你要对企业的两三千职工做出妥善安排,这是让发起收购或兼并的企业最头疼的一件事。”老高道。
“我就不明白了,你们兼并收购以后,不是照样需要员工维持企业运转吗总不能把原单位的所有职工都打发回家吧单位职工怎么能成为企业负担呢”关云天非常不解。
“关总有所不知,但凡那样的老企业,都存在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问题,我们是上市公司,当然不能容忍这些现象的存在。刚才我说员工是企业负担,表达不准确,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老企业的部分员工是企业负担,像这种规模的商业企业,保持现有两三千员工的百分之六十,就足以维持企业运转了,多余这百分之四十的员工,要想把他们减下去,面对的阻力简直超乎想象!”
“是啊,虽然昌达集团未曾兼并或收购过别的企业,但我们曾参与过地方企业的改制,说实话,最不容易的还是企业职工,尤其是那些效益不好的企业员工,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妥善安置,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应该感到很内疚。”
“哈哈哈!关总,你还真是悲天悯人,极富同情心啊!不过,从道义上讲,也应该给那些减下来的员工一个交代,但是,那样做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所以,你们对那样的目标不感兴趣”
“当然,兼并收购属于纯粹的商业行为,自然要核算成本,如果付出的代价跟得到的收益不成正比,表面看上去再好的目标,我们也不会动心。”
无意中的交谈,抬高了海天商务中心的价值,关云天不动声色,继续闲聊,“高总,除了富余人员是企业负担,老企业还有哪些不利因素”
“当然有,一般的老企业都是债务缠身,他们的银行贷款,跟其他企业之间的债务往来,说不清道不明。”
“但是,我们的海天商务中心这两种负担都没有,一无富余人员,二无债务缠身,可以说浑身轻松。”关云天道。
“对,这正是我们苦苦追求海天商务中心的主要原因。”
关云天会心地笑了,“我要是你,对海天商务中心这种优质资产也会感兴趣。”
“关总,原因知道了,接下来咱们是不是可以就海天商务中心的未来,进行实质性探讨了”老高认为关云天逐渐接受了现实,他要把事情往前推进。
“实质性探讨可以,从哪里谈起呢”
“你此前拒绝了鑫源商业参股海天商务中心的请求,要是我们提出收购请求,希望你能予以考虑。”
“收购海天商务中心----,”尽管已经想通了,也有了思想准备,真正面对这件事,关云天还是不那么痛快,“高总,海天商务中心是昌达集团的优质资产,要说愉快接受你们的请求,那不是事实,但我也知道这就是生意,只要条件合适,你们的请求也可以考虑。”
“你说的条件,不就是价格吗”
“价格是
第421章 那是老黄历了
关云天突然提出海天商务中心这件事,董事会成员们感到唐突,他让大家发表意见,高管们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大家首先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在对海天商务中心的运行效率作了一番评价后,关云天继续说道:“总体看来,这个项目投资收益率太低,很有些出乎预料,与其让十亿资金在那里沉淀,我的看法是,如果价格合适,海天商务中心并不是昌达集团的非卖品。”
知道董事长的想法后,老薛故意问道:“关总,从考虑接手原来的海天商务中心烂尾工程,到正式接手,再到后来的续建装修,筹备运营,你在这上面费了不少心血,如今,这份资产到昌达集团名下才三年左右,就要将其剥离,你不觉得心疼吗”
“心疼开始时确实有过这种感觉,甚至感到面子上过不去,但咱们做企业为的是利益,而不是照顾哪个人的感情和面子,对于一个投资收益率太低,十年都不能回收全部投资的项目,即使跟它感情再深,该放弃就得放弃,否则就是置公司利益于不顾,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关云天坦诚道。
“海天商务中心确实投资收益率不高,即使按照第二年头三季度的利润率,要想收回全部投资,起码也需要十五年以上。”其实,财务总监老丁,早就做过这方面计算。
“既然如此,继续持有这份资产,确实对集团公司没有任何好处,现在正好有企业提出收购要约,在价格合适的情况下,趁此机会将其剥离,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叶佳怡道。
“你们几位呢有什么看法都说出来听听。”
老徐和老薛都没什么可说的,“对于效益不好的项目,该放弃就果断放弃。”
“关总,这海天购物广场开业一年多,听说经营的都是中高档商品,还没来得及去那里购物,就要往外转让,这心里真有些不舍啊!”主管销售的沈悦虹不无遗憾地说。
“哈哈,仅仅是转让出去,海天商务中心依然存在,对你去那里购物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呀!”关云天道。
“也许是一种心理作用吧,海天商务中心在昌达集团名下,去那里购物就是去自家商场,转让出去后,感觉可能会不一样,其实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买同一种商品,还不是花一样的钱。你说得对,做企业不能凭感受,要以企业利益为重。”
第八天上午九点左右,关云天接到省城鑫源商业公司老高的电话,“关总,今天给你打电话,没有打扰你吧”
“没有,高总有什么指示”
“哪敢有什么指示呀,关总,上次咱们不是约定七天后联系吗今天是第八天了,我想问问,你们的董事会开了吗”
“开了。”
“怎么样董事会取得一致意见了吗”老高在鑫源公司也是董事长,他理解股份制企业的决策过程。
“董事会成员们虽然觉得很突然,但最终同意就这件事继续跟你们接触。”
“很好,咱们下一次商谈定在什么时间地点在你们那里,还是来我们公司”
“既不在你们那里,也不来昌达集团,我提个建议,把下次商谈地点定在我们的省城办事处,时间嘛,你们确定吧。”
“这个主意好!地点就在你们的省城办事处,关总要是近期有空,咱们三天以后见,你觉得怎么样”
“好吧,那就一言为定。”既然已经决定跟对方继续接触,关云天不打算拖泥带水,他想尽快谈出个结果。
所谓下次商谈,就是关于海天商务中心资产转让的正式谈判,双方的出席人员当然不能只是关云天跟老高了,昌达集团这边,除了关云天自己,他还打算让集团公司总经理叶佳怡和财务总监老丁出席,鑫源商业公司那边,就不得而知了。
在跟老丁和叶佳怡商量谈判策略时,他们根据昌达集团对海天商务中心的直接投资和其他一些因素,确定了昌达集团对海天商务中心的要价。
三人头天下午提前来到昌达地产公司驻省城办事处,当天晚上坐在一起,又对第二天的谈判做了布置。
第二天上午八点左右,以老高为首的一行四人来到昌达地产公司驻省城办事处,见面后,关云天领着老高一行进入会议室,双方在一张长方形会议桌的两边面对面坐下来,关云天和老高分别向对方介绍了各自的随员。
寒暄一番后,谈判正式开始,“高总,这件事因你们而起,还是从你开始吧。”关云天道。
老高端起面前的茶杯呷了一口,“好吧。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鑫源公司通过二级市场融得一笔资金,原打算用来开发一个新项目,因为一些客观原因,那个项目不能做了,这笔钱就成了闲散资金,但长此以往对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和投资者都没法交代,我们打算用这笔资金做商业扩张,在考察了省城的多家商业企业后,都没找到合适的目标,市商业局的一位领导,向我们推荐了海天商务中心。”
老高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首先声明,鑫源商业公司对海天商务中心的收购请求,跟股市上那种恶意收购完全不一样,第一,我们收购海天商务中心,与竞争无关,更没有吃掉对方的企图,因为海天商务中心的母公司昌达集团,不以商业为
第422章 谈判高手
当天下午,谈判继续举行,双方围绕海天商务中心的增殖因数进行了认真磋商,但是,直到下班前,也没有在任何一项细节上达成共识。
对于涉及一项价值十多亿的资产转让,要想在一天半天达成协议,确实不切实际。毕竟,买卖双方都想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买方想省钱,卖方又想把自己的资产卖个好价钱,双方的拉锯回合肯定少不了,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正因为双方有分歧,才需要坐下来谈,商务谈判不就是这样嘛,在分歧中找共识,只要双方愿意谈判,就说明其中存在某种共识,通过谈判,在接近达成共识的过程中,逐渐缩小双方的分歧,一旦达成共识,分歧也就弥合了。
虽然第一天的谈判一无所获,下午结束前,双方还是决定第二天继续。
晚饭后,见时间还早,关云天回到办公室准备处理一些公务,他刚坐下,放在办公桌上的手机响起了铃声,来电显示的是省城的电话号码,但关云天对这个手机号一点也不熟悉,他拿起手机接了起来,“你好!请问你是哪位”
“你是关总吧我是市商业局的老方。”除了对方的说话声,电话里还有其他人的杂音,对方好像在酒店吃饭。
“市商业局老方......,哎哟,我一时还想不起来呢。”
“海天商务中心购物广场开业那天,咱们在开业仪式上见过面,当时还交谈过几句,想起来了吗”
关云天快速搜索着记忆深处的信息,大约十几秒后,他想起购物广场开业那天,好像是有这么一位,只因那人是商业企业的职能部门领导,的确跟他攀谈过几句,对他多少留下了一点印象。“哦----,你是方局吧想起来了,时间有点长,你别介意啊!方局,请问你有什么指示”
“哪有什么指示呀!听说省城的鑫源控股公司想要收购你们的海天商务中心,目前正在谈判,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是有这么回事儿,刚开始谈判,今天谈了一天,双方分歧比较大,现在还谈不上什么进展。”
“关总,我对鑫源公司比较熟悉,在省城毕竟他们是商业行业的老大嘛,刚才听他们说,你们要价很高啊!”
关云天好像感觉到了什么,“方局,这你都知道了不愧是领导,消息很灵通呀!我们的要价由多项因素构成,每一项都有凭有据,要价很高吗我怎么没感觉出来!”关云天坦承道。
“关总,鑫源商业公司是省城商业系统的国有控股企业,作为主管部门,我们大力支持他们做大做强的宏伟计划,现在全国都在倡导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你们海天商务中心是省城商业领域的新军,要是能为鑫源公司做大做强提供一些便利,也算是对省城的一份贡献。”
“这......,”关云天本想感叹这叫泥玛什么论调!但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鑫源公司做大做强完全是一种企业行为,即使应该得到支持鼓励,那也是你们职能部门的事,跟其他企业有一毛钱关系吗关云天感慨,幸好不是那个年代了,否则,你还打算把别的企业强行划转给鑫源公司不成
“方局,我们双方正在谈判,有些事最好还是让当事双方自主商定为好。我们之间正在进行的纯粹是一桩生
意上的交易,这跟鑫源公司做大做强的宏伟规划和我们对省城的贡献,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呀!”关云天无奈地说。
“哎哟,听说光是海天商务中心那块地皮,你们就把地价上涨了将近百分之五十,还有什么海天商务中心的几大优势,都被你们赋予了很高的价值,这是不是太离谱了”
“方局,你打这个电话的意思......,就想说这些吗”
“我的意思,整个海天商务中心,你们一共才投资十来个亿,要价十五亿,是不是太多了”
“那你认为我们应该要价多少呢”关云天没好气地问。
这位方局真把自己当成大领导了,竟然想替企业做主,“顶多十一亿,不能再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