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铁血残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柯山梦

    ……

    安庆守备府外一片喧哗,许多人从各处赶来,围观一辆正在通过枞阳门大街的炮车。

    庞雨在府门前迎接,他特意让炮车从盛唐门入城,在城里绕行一圈,这样能让更多人看到,可以对他的信用有所提升。

    炮车终于到达府门前,卫兵将人群隔开,露出变瘦了的薄钰,他自己没有拉炮车,却也满头大汗。

    一见到薄钰,庞雨便先拱手道,“薄先生一路辛苦。”

    薄钰正在擦汗,见了庞雨连忙见礼,“将军客气。”

    他回头一指身后道,“在下已经按将军所说,改了一个车架。”

    “如此巨炮,由先生自行运送,路上可还顺利。”

    “多亏了码头上的挑夫帮忙,比在苏州上船时候好多了。幸不辱命,总算把铜炮送到了。”薄钰在疲惫中带有一点激动。

    庞雨走下台阶,眼前的铜炮确实比上次改进了不少,加上了两个更大的车轮,后面还有一个尾轮,炮身固定在炮架上,与那些大将军相比,更接近庞雨心中的火炮形象。

    “大人你看,炮身还是你见过那门,但车架已经更换,属下专程过江到**一趟,量过江北官道的轨距,应当跟安庆是一般长短。”

    庞雨笑着点点头,他走过江浦至庐州的官道,官道上的车辙印大致相当,只要是江北的车架,应该是相差不多的。

    “本官准备再向先生订购几门炮,前提是这门炮能达到本官要求,若是有所不足,好加以改进,”

    薄钰听到庞雨准备再买炮,毕竟这是大生意,眼睛立刻一亮,“那在下马上去码头请人送信,让苏州的匠人做些预备。”

    庞雨赶紧拦着他,“先生不用着急,咱们首要做的,是把此门旧炮验收,若是发现有些不足之处,先生才改进新炮。”

    薄钰愕然道,“何谓验收?”

    “薄先生不要见怪,军中之器不必衣衫鞋帽,但凡有些不足,便要人命去补,所以本官一定要确定它达到了要求。正好我营将开展行军演练,请先生带此门铜炮跟随演练,陆行至望江县后船运,途中将在不同地形试射,若是打放和运输皆顺利,本官便验收合格。”

    “这…将军的意思,在下还要跟着去?”

    庞雨笑眯眯的看着薄钰,“当然,只有先生亲自参与,才能真正明白火炮在我营中如何运用。”

    薄钰呆了片刻,他本意是来安庆结账的,找到庞雨就交炮走人,现在看起来似乎要多耽搁几天,毕竟这门炮已经投入很多成本。

    “那在下便跟大军走一趟。”薄钰说罢从怀中摸出一封信,“临行去拜见马先生,他托在下带给庞将军的。”

    庞雨赶紧接了,又让亲兵跟薄钰一起先运送火炮入营房,自己入了守备府中,就站在门内打开了信封,仔细的阅读起来。

    庞丁就在身边伺候,等了好一会之后,庞雨把信收了起来。

    “望江演练让蒋国用带队。”

    庞丁惊讶的看着庞雨,这次演练因为涉及水运,庞雨已经准备了很久,现在却突然要改由王增禄带队。

    “马先生说啥了?”

    庞雨又把信纸拿起看了一眼,“王公弼外调了,新任安池兵备道即将到任,我要去一趟池州。”

    “新兵备道是谁,少爷你认识?”

    “江西布政司右参政,史可法。”庞雨长长出一口气,“不认识,但我竟然听说过。”




第一百八十二章 暴雨
    网状的闪电撕开乌沉沉的天空,大地短暂的光亮,随即又回归阴沉。

    大雨磅礴而下,天地间充斥着轰轰的雨声。

    (《国榷》:崇祯八年六月,安庆大水。

    )盛唐门城楼上,连绵不断的水滴如同珠帘一般挂在屋檐下。

    庞雨透过珠帘看着暴雨下朦胧的江面。

    江水汹涌的翻滚,激流中扭动着湍急的旋涡。

    大江水位正在上涨,已经接近上层台阶。

    码头上还有挑夫冒雨奔走,将沿江店铺的货物往城里运送。

    码头上只剩下几艘船,其他的都已经进入了支流汊港。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破了庞雨的行军演练计划,连日常训练也无法保证。

    “二哥,我去问了,在岸的船家都不敢载客,有一家说银子够多便能走,但小人十分担心。”

    何仙崖对着面前的庞雨道,“这雨势历年少见,江上凶险万分,二哥还是暂时不去池州的好。”

    庞雨轻轻叹口气,拜见史可法是他第一要紧的事情。

    因为云际寺的疑云,他与王公弼的关系一直不佳,即便王公弼知道张国维颇为赏识庞雨。

    军饷和本色倒不拖欠,但克扣比例不小,武备器械则补充甚少,特别是庞雨急需的铠甲和合格火器。

    南京周边的军卫庞大,制造铠甲和火器的匠户很多,除了铠甲外,庞雨还希望能获得一些可用的鸟铳,火枪兵的体能要求就不必像弓箭手那么强,打击力却更强。

    江南火药行业也十分发达,如果能从兵备道那里获得,庞雨就能节约不少的物料银子,因为火器部队的训练需要大量火药。

    另外钢铁、硝磺、铜料也都是他需要的,最后就是马匹,眼下都靠他自己购买,但马匹的价格昂贵,还不易买到战马,这种东西不从朝廷那里获得的话,在江北江南都很难筹措。

    所以庞雨现在急需和新任的兵备道拉近关系,他原定出行日期就是今日,昨日看水势还没有这么凶猛,庞雨宁愿冒一点险,也要赶到池州拜见史可法,建立一个好印象,岂知就能遇上这场罕见的暴雨。

    庞雨不甘心的看了一眼,江面上汹涌的水流中夹杂着上游冲下来的木材、破损的家具,在江水中时隐时现,水面甚至还有几具尸体。

    安庆下游不远就有一片礁石,此时水位上涨,淹没了部分礁石,加上如此罕见的暴雨,船工未必能避开那些礁石,此时航行就是高风险行业。

    “罢了,等洪峰过了再去池州。”

    庞雨觉得还是不能拿自己小命冒险。

    何仙崖观察了一下庞雨的脸色道,“这位史道台是从江西调任来的,这么大的水,他也去不了池州,所以二哥不用急着赶去。”

    庞雨摇摇头,“他是从江南去的,史可法职衔是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但他不是江西调任来的,一直就在张国维那里任职。”

    何仙崖呆了一下,庞雨解释道,“任兵备道之前,必须先历任布政司参政,南直隶没有布政司,所以道台都挂靠在临近的布政司,安池兵备就是挂靠的江西。”

    “原来如此。”

    何仙崖还有些理解不了,他虽然是衙门中人,知道兵备道、巡抚什么的,但那些都是高官,作为县衙的帮闲,何仙崖以前从未了解过这些细节。

    庞雨倒是不难理解挂职,但大明朝有些事情确实让人费解,张国维这样管军事的一方巡抚,正式官职却是都察院的佥都御使,也就是一个言官头子,封疆大员和言官本应该是互相制衡,现在却混为一体。

    “池州不去了,但还是可以做点别的。”

    庞雨转头看向身后的郭奉友,“帮我记下,等雨小些,咱们去刘府一趟。”

    郭奉友立刻道,“是,大人。”

    何仙崖有点好奇庞雨突然提到刘家,但庞雨不说,他也不好问,就这么陪庞雨站着,一时有点沉默。

    庞雨看着他笑笑道,“史可法就任安池兵备道,是刘若宰向皇上举荐的,算是史可法的恩人,所以这个刘家,咱们要关照一下。”

    何仙崖听了恍然,刘家大部分已经搬迁去了南京,但还有少数人在安庆,史可法是肯定要给与关照的,庞雨自然要做在前面。

    “说起来这位史兵备跟安庆的渊源不浅,特别是桐城。”

    “跟咱们桐城还有渊源?”

    “左光斗是他的座师。”

    庞雨下意识的摸了摸怀中的书信,马先生在那封信中向庞雨介绍了史可法的背景,几次的孝敬银子没有白花。

    说话间,江帆的身影从雨雾中穿出,不等何仙崖再问,庞雨转过身来,“左右这两日得闲,你再把首创刊的版面再调整一下,尽量精致些。”

    何仙崖知道他们有事要说,马上拿了伞出门去了。

    江帆对着何仙崖躬身,等他走了之后才来到庞雨身边。

    “刘秀才和方应乾都在安庆,昨晚焦国柞与他们在集贤门内的如意楼见面,伺候酒水的婢女是漕帮一个兄弟的亲妹,她在门外听到一些,刘秀才提到桐城的免火银,又说想要在码头牙行占一份,若是大人不答应。

    否则便要向应天巡按检举。”

    庞雨点点头,现在桐城生意不好做,连赌场也赚不到多少钱,码头和牙行算是安庆的优质资产,看来想动脑筋的人不少。

    “焦国柞怎么说的。”

    “他似乎不太敢,但从刘秀才言语中可知,他这几月输了许多银两,刘秀才和方应乾都认定他私分了免火银,才有这许多银子参赌。”

    江帆埋着头,庞雨没有说话,但江帆猜也猜得到肯定是拿了,否则庞雨当班头的时候哪有那许多银子养壮班,桐城百顺堂的本钱又从何而来。

    “还说了什么。”

    “还提到叶家老宅曾关了一个人…”天空中又一道闪电划过,沉闷的雷声随即滚滚而来。

    庞雨眼睛眯起,江帆静静的候着。

    他们两人都是此事知情者,叶家老宅曾关过的人,涉及到陈仕辅,会牵连出庞雨勒索官员,并帮助包庇罪行,罪名远远比私吞免火银要大。

    现在庞雨在安庆的事情推动顺利,与皮应举和陈仕辅的支持密切相关,特别是码头事务,全靠陈仕辅的出力,一旦有人开始留意此事,就是极大的风险。

    而这个消息,毫无疑问是从焦国柞那里流出的。

    半晌之后,庞雨淡淡道,“刘秀才和方应乾既然来了安庆,就让他留在这里。”

    “属下已经挑选了三十名漕工中勇悍者,与城中青皮喇唬群殴还行,但若是要讲刺杀,恐怕还不足。”

    “此次不用漕帮动手,由郭奉友执行,但江帆你要参加谋划。”

    “那焦国柞…”“焦国柞由军中处置。”

    “他虽是大人结拜兄弟,但留着终是隐忧。”

    “本官说了,焦国柞由军中处置。”

    江帆低声应了,抬头看了郭奉友一眼。

    “还有一事要请大人相助。

    安庆沿江的老人说,这水可能要涨到城墙,漕帮的人基本都住在城池东的西两侧沿江地方,这两日暴雨后,皆积水难以居住。

    城中各寺庙庵堂大多已经注满,还有七百多漕帮中徒众无处落脚。”

    庞雨点点头,如果江帆能处理好这件事,将会迅速的获得漕帮的凝聚力,但漕帮眼下七百多人,好些都拖家带口,加起来恐怕会超过两千。

    “此事我来解决,你尽快统计一下需要安置多少人。”

    庞雨转头对郭奉友道,“记一下,让人把守备府的房屋收拾收拾,尽量空出来接纳漕帮。”

    郭奉友立刻应道,“是,大人…要收拾哪些房屋。”

    “除了武库和我的卧室之外,所有的房屋,包括后衙。

    若是还不够的,让军队腾挪,一定要把所有漕帮的人安置进去。

    粮食从军中调用。”

    庞雨说罢又看着江帆,“每个人要先说到,守备府是临时给他们救急,不是让他们长住的。”

    “属下明白了。”

    “此事回去交代给你的手下办,你午后便过来,办那刘秀才方应乾的事。”

    ……大江上游的暴雨到了第三天,江水漫过了码头,沿江房屋多被水浸泡,江水从城门进入城内,街道上开始积水。

    有楼层的民居人满为患,城中居民都找附近的高楼落脚,一些无处可去的百姓只得拖着家当上了城墙,搭建起简陋的窝棚草厂,苦苦忍受着风吹雨打。

    黄昏时雨稍稍小了一些,到夜幕降临时雨势增强,还伴随着大风,风雨继续在安庆的土地上肆虐。

    雨点拍打着万千瓦顶,积水的街道上水花四溅。

    全城没有一个更夫巡夜,夜幕下的安庆一片漆黑,唯有集贤门内的如意楼上,有几扇窗户还透出些亮光。

    如意楼外风雨交加的街道上,出现了几道黑色的人影。



第一百八十三章 雷鸣
    电光划破夜空,安庆城内重重叠叠的屋顶亮如白昼,照出街中积水里漂浮的杂物,天空随即又回归黑暗,片刻后震耳的雷声冲击而来,似乎整个大地都在震动。

    四个身穿蓑衣斗笠的人影趟着街中齐膝的积水,来到如意楼外,门前屋檐下的灯笼在风雨中摇摆,四人从灯笼下经过,来到如意楼大门前。

    一楼大门已经泡在水中,里面没有丝毫光亮,领头者在门上轻轻敲了几下,等了片刻功夫后,里面的门闩发出轻微的响动。

    领头者往外看了一眼,刚好一道闪电划过,照出斗笠下郭奉友的面孔。

    门页轻轻往里开了,在积水中划出一道弧形的水纹,露出里面开门的人,他是下午就入住了如意楼,便于晚上接应潜入,看到郭奉友后,此人朝着大堂中间指点了一下。

    郭奉友不急进去,在门前探头一看,往日应该有伙计和掌柜值守的大堂中满是积水,一名伙计用两张吃饭的方桌拼了一个床,正发出均匀的鼾声。

    几张长条凳依次摆放在水中,从方桌延伸到楼梯的位置。大约是那伙计从楼梯到方桌的通道,以免把裤腿弄湿。
1...8586878889...1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