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军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冼青竹

    虽然他现在依旧有着节制代王朱桂的权力,但这权力来自于他头上顶着的晋王封号,来自于先帝朱元璋的无上权




第六百六十章 削藩(十)
    然而代王府众人以为这件事只是发生在自己王府内,没有什么外人看见,再加上刚刚劝服了自家那暴脾气的王爷,心里才松了一口气的时候。

    却不知道整件事情原原本本的被人看在了眼里,更是极其细致的记录在册悄悄送出了代王府,送到了锦衣卫在大同府的一处据点当中,随之便是其他情报一同发往金陵城锦衣卫镇抚司衙门处,都指挥使蒋瓛的案己上。

    锦衣卫的职责是什么,监察天下,可不仅仅只是原来针对于朝廷文武百官了,大明各级地方的官员,而是真的在布控整个大明疆域之内。

    这项计划是当初朱元璋销毁锦衣卫刑具,减除锦衣卫缉捕审押诏狱职责以后,将明面上的锦衣卫转为隐藏在暗中由皇帝亲自掌管的情报势力之时制定的。

    也正是毛骧和蒋瓛权力交接的时候,顺便就完成了锦衣卫的转型。

    不过倒也算不上是改变了他的职责,因为锦衣卫原本就负责这方面的事情,再有原来的前身校检司更是专职于此类事务。

    要不是后来朝廷贪腐严重,官吏们自相庇护欺瞒天子,毛骧这才借势将校检司变成了锦衣卫,顺便让这个在暗中的衙门变成了明面上的皇帝直属,权力上更是有了极大的加强。

    而后来指挥使的变更,毛骧的退位归隐,再加上朝廷局面已经趋于稳定,不再需要锦衣卫扮演酷吏的角色,反而更需要隐藏在暗中观察一切,这才有了后来再次恢复原本校检司职责的一幕。

    不过这一次可不仅仅只是恢复原本,朱元璋当时的内心可有着不小的野望,他想要将锦衣卫布满天下,哪一出哪一方在暗中都有锦衣卫的人。

    也许是茶肆小二,也许是酒楼账房,看那路边乞丐,瞧那接头商贩,遍布于民生当中,才有真正监察天下的资格。

    至于这重点关注的百官府邸,地方官员府宅,豪门大户富商之家,还有这大明这么多的藩王府邸当中,尽皆有锦衣卫的棋子埋藏在内。

    所以别说是代王朱桂的府邸了,就是朱棣自己的燕王府,都要锦衣卫的人安插在其中。

    本来那是蒋瓛原本为了针对朱棣讨好新帝的一步棋,可现在他的心态变化,拥护忠诚的帝王并不在乎锦衣卫,也就让蒋瓛原本的目的有了改变,这步棋子的使命自然就和以往大不相同了。

    不过有特例的也仅仅只是蒋瓛看重的几位亲王而已,其中尤以燕王朱棣,宁王朱权最为重要。

    至于这代王朱桂,蒋瓛表示自己还真的没有把这个暴脾气的家伙放在眼里,原本安插的棋子依旧照常工作,没有任何的变化。

    之所以瞧不上朱桂此人,还不是因为他那臭脾气的问题,让这位势力不弱的藩王在蒋瓛,乃至在朱允炆眼中的威胁都没有太大。

    一个连自己情绪都没有办法很好控制的人,那将来能有多大的成就,更别说是渴望那九五之尊的位子了,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痴心妄想好吗。

    依着朱桂父皇朱元璋的说法,自己这十三子性格天生就有很大的缺陷,根本就不是做君王的人选,换做是征战一方的将军倒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待到了蒋瓛这里,那对朱桂的评价又是大大的贬低了一层,直接说朱桂仅仅只是仗着自己皇亲贵族的身份,摊上了一个做皇帝的老子才有的今日成就,不然哪能轮得到他坐到亲王这样的一等贵族。

    当然,



第六百六十一章 削藩(十一)
    实则对于周王府事件的态度,各个藩王们的反应也是大不相同的,可不是所有人都像代王朱桂那么火爆脾气什么都看不惯,反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还大有人在。

    大明这么的亲王,可不是所有人都相亲相爱好的不分彼此似的,真正两位亲王之间有很深厚的感情那也只会发生在同母所出的亲兄弟身上,像朱棣和朱橚两人的关系在亲王当中都属于十分少见的一幕。

    况且说了,就算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也不见得这关系就会有多好。

    比方说已经逝去的初代秦王朱樉,这位在大明二代皇族里排行老二的亲王,就和自己这些血脉兄弟没有多少关系,甚至老四朱棣都比较厌烦他这个二哥,就连什么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老三晋王朱棡都对秦王朱樉不怎么感冒。

    而且这不眼前还有一个特别显眼的例子吗,周王府嫡次子朱有爋为了一己私利,心中狭隘不可理喻,直接将自己的长兄和父王给出卖了。

    当然,最终倒霉的还是周王朱橚,朱有炖到是什么事也没有,还提前了很多年便承袭周王的爵位。

    可如果事情能有选择的余地,朱有炖打死都不会选择现在就担负起周王府的重担,更不想自己的父王被剥夺皇室身份徙移偏远云南蒙化。

    所以啊,这周王府的消息已经扩散开来,各路藩王的态度表现还真的各有不同千奇百怪。

    焦虑者有之,惊疑不定者有之,愤怒不信者,淡然好似无事发生者,什么样的反应都有,但最多的还是事不关己冷漠无情的态度,还真的应了那句皇家冷血亲情无缘啊。

    甚至就算有些人外表表现出来一些愤怒,那也仅仅只是故意表现出来给人看的,其内心哪里会在乎离着他们很远的周王朱橚,反正事情也没有落到自己的头上,也先别说那传出来的阴谋论消息真假与否,但是这件事本身和他们的关系就不大。

    这些就是目光短浅且和朱橚毫无关系的亲王想法,真实却又显得很冷漠无情,毕竟他们身上虽然都有这老朱家的血脉,可实际上朱元璋这么多的儿子,相互之间真正了解的,真正能有相处机会互相深交的还真的没有几个。

    所以现在出现这样的反应倒也不足为奇,更是早就在黄子澄,方孝孺他们的意料当中,像这等情报,基本上就是匆匆一眼而过不会放在心上。

    真正能让黄子澄,方孝孺关注,让朱允炆在心里惦记的还是那些威胁很大手中兵马过多权力威望过盛的大明亲王。

    代王朱桂算一个,且再加上这回锦衣卫的密报,朱允炆在心里已经是将这位皇叔给画上了一个大大的一笔,盘算着迟早要收拾掉这口无遮拦的皇叔。

    而另外的几位,辽王朱植,谷王朱橞,宁王朱权,还有最忌惮的燕王朱棣等亲王,这些人的反应情况也是需要朱允炆时刻关注的。

    尤其是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这两位皇叔,最是让朱允炆忌惮和担忧。

    一个是在北平驻守多年,巡边北伐多次,手中百战精锐数万,麾下钱粮车马无数,更有大明一等一的火器部署,势力为天下亲王之冠。

    另一个则在兵力上比朱棣还要多上一分,更有大明关内最稀缺的战马资源,且家底异常的雄厚,更是节制掌握着朵颜三卫数万精骑,论到真正的战力可能只有朱棣能与之相抗衡吧,要不是朱权就藩时日尚短,再加上这关外差不多已经被大明给清理收拾的很安分了,用不着他带兵出征,反倒是没有多少用武之地,这名



第六百六十二章 削藩(十二)
    不过蒋瓛能伪造一份情报,这也只是因为情报来源是他的手下,全由锦衣卫负责,而且朱允炆还没有发现他早已经变了心,这才能如此轻易的让人相信。

    可关于之后诏令各藩王府世子入京的事情,就不是蒋瓛能够作为的了,他再怎么掩盖也绝对不可能干涉的了朱棣自己的想法啊。

    更别说什么主动出面表示我很看好你,我想激起你和朱允炆之间的恶劣关系,然后顺势推你做大明的皇帝。

    这话除非蒋瓛是脑子被人锤傻了才会说出来,不然这辈子就只能压在自己心底作为隐藏起来的秘密,哪怕将来真的是朱棣成事了,他也绝对不会透漏半分。

    而且蒋瓛还发现,其实一直被朱允炆忌惮,被黄子澄,方孝孺,齐泰他们顾忌针针对待的朱棣,竟然是这些藩王当中少有的偏向朱允炆一方的。

    要知道那些对于周王事件表现漠不关心的亲王,他们也只是对周王朱橚的遭遇不在乎,没有放在心上,可这不代表他们对自己的权力也不放在心上啊。

    将来如果出现涉及到己身权力问题,有害于自身的政策,这些个亲王肯定不会还像今日这般淡定,甚至都有可能集体炸锅了都说不准。

    而朱棣却不然,从那份真实情报中完全可以看出,这失望的情绪表露无疑。

    那为谁失望,总不可能是被陷害的周王朱橚吧,更不会是那个没有父兄观念的朱有爋吧,也就只能是大明天子朱允炆能让朱棣失望了。

    如此确定以后,蒋瓛还真的是出了一身的冷汗,万分庆幸自己决定将周王府事件的实情泄露出去,不然这朱棣肯定不会如此快的就对朱允炆报以失望的看法,将来定然有更多的波折变化,反倒还不如现在失望的越早越好呢。

    所以蒋瓛这里是即庆幸又觉得安慰,反正只要朱棣之里不出什么问题就是好事,宁王朱权他是指望不上了,也就只能看看燕王朱棣的了。

    原本蒋瓛还想着分散投资,多方观察,可最后也只能是将宝押在朱棣一个人的身上了,朱权那边根本放不下心,如果将锦衣卫的希望寄托于这位醉心学术的亲王,可能他宁王的爵位被人夺去了对锦衣卫都没有什么改变呢。

    所以现在,蒋瓛算是将一切的中心都放在了朱棣的身上,所有有利的资源全都向朱棣倾斜。

    当然了,这种事情需要做的隐秘,不能被朱允炆察觉,也更加不能比朱棣所察觉,这是最起码的保障。

    如果将来朱棣起兵争夺皇位,那知道身边一直藏着一个势力在暗中照拂自己,这换了是谁都会觉得不安稳,哪怕是锦衣卫不会让朱棣有什么好的想法,反而还会加深对锦衣卫的忌惮之意,说不定还会对蒋瓛的计划起到极大的反效果,如此一来之前那番工作大费周折的,又是何必呢。

    所以保密是要严格的,哪能像朱允炆这里什么事都得被泄露出去个四五成乃至七八成的样子。

    虽然有几次是故意被人泄露,可其他的呢,蒋瓛也不是一开始就没有了忠心失去了对朱允炆的耐心。

    那之前的消息走漏就能怪的了谁,还不是朱允炆他们自己的问题。

    真的以为靠着三个士子文人就能治理好一个诺大的帝国吗,这件事就是痴心妄想的事情。

    别说过于理想化的儒家思维国度,但是朝堂上风风雨雨的变化,百姓民



第六百六十三章 削藩(十三)
    大明北平布政司北平城燕王府

    朱棣这两天被接二连三的消息是搞得头疼不已,心情极度的烦躁,就连王府的几位世子殿下都一个个没少挨骂,成了朱棣的出气筒。

    而这火气的来源,还不是因为他那个坐在皇位上的大侄子,真的是一点都不安分,更加枉顾皇族亲情。

    堂堂一位大明王爷,就这样轻易的被人定罪缉捕,乃至处罚徙移云南蒙化,其中最令朱棣生气的还是朱橚被剥夺了皇族身份这件事。

    血亲血亲,朱棣生于战乱时期,那个时候最看重的就是血亲关系,也只有家族成员才在乱世中最被值得信赖。

    和生于和平时期帝王家的朱允炆不同,朱棣本身的家族观念就非常的强,这也是他为什么现在心里仍然对朱允炆的帝位保持尊崇的原因,也是蒋瓛所看出来的那一点没错。

    可恰恰朱允炆所具备的正是帝王无情皇室冷血的特性,或者说这位天子陛下心中对大明藩王制度的不满已经达到了极点,对这些有能力威胁皇权,威胁他帝位的皇叔们十分的厌恶排斥。

    也就极大地加深了朱允炆对皇族血亲的不重视,乃至漠视的地步。

    不然何以至于如此对待周王朱橚,何以在朱橚到了金陵城以后居然连一面都不相见,又怎么可能认同齐泰当初的计划,在金陵外城门处阻拦朱棣,而且还要打算遣射手强弓伏杀朱棣于城门之下。

    这等冷血无视皇族血亲的计划,朱允炆居然能够准许执行,且还亲身到场,这里面无不体现了他对自己这些皇亲叔伯们的态度低劣。

    而这一次周王事件的发生,再加上蒋瓛故意泄露出来的真相事情,可以说是一记重拳狠狠的打在了朱棣的心上,让他难以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随之而来的就是无尽的怒火和痛心的失落。

    朱棣本身是十分尊重自己父皇的决定,就连当初在二选一的时候也没有主动站出来争取储君的位置,反而变相的没有表现出争夺意向,有意无意的在和自己皇侄儿之间的竞争当中处在了弱势谦让的位置。

    这样的结果就是朱允炆顺利得到储君大位,朱元璋带着一些愧疚之意让朱棣回了北平,却也奠定了大明未来的动向。

    可现在朱棣觉得有些后悔了,他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不作为,为什么不去争一争这储君的位置。

    当初何必要顾忌朱允炆是长兄朱标之子,为了那么一点点的叔侄情谊又有自己父皇朱元璋的意向取决,让朱棣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也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的决定。

    朱棣如今的心境其实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原因就是周王事件的发生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使得他原本对上位皇帝朱允炆的尊敬之心变成了现在的失望甚至还有一丝的冷眼相对之意。

    其实这不仅仅是周王事件的独立因素,还有之前先帝殡天之后的种种。

    仓促下葬,飞速登基,拦下朱棣不准其进入金陵城,乃至竟然还要在城外设伏袭杀。

    虽然事后朱棣为了大明稳定,为了不让这刚刚经历波折更换帝王的国家趋于平稳,让这自己父皇苦心经营半生,还有那前半生的战场厮杀才换来的帝国能够长治久安,所以朱棣选择了退让和隐忍。

    却没有换来朱允炆哪怕半点恻隐之心,事后除了方孝孺出面意外,竟无半点表态的意思,就算不能明面上说些什么,可是哪怕连暗示的意思都没有,好似完完全全没有发



第六百六十四章 削藩(十四)
    北平庆寿寺,始建于金章宗大定二十六年间,寺有双塔而闻名,分别将建于蒙古国蒙哥可汗年间,是庆寿寺最为壮丽的一景。

    寺庙本身历经多朝,历时两百余年,其间多有损毁却也多次被重修补建,也使得庆寿寺也发的绮丽多彩,却又有佛门庄严肃穆之意,是为北平内外众多寺庙之首。

    姚广孝在南京被朱棣请到北平以后,便一直挂单居住在这庆寿寺之内礼佛诵经,也是因为这庆寿寺离着燕王府很近,姚广孝每每来往于寺庙和王府之间,给朱棣出谋划策排解疑难问题。

    其实原本朱棣的打算是将姚广孝安排为庆寿寺主持,不过姚广孝本人却见庆寿寺现任主持年老持重是一位高僧,不愿抢夺他人之位,甘愿等到老僧坐化之后再行接受主持之位。

    对此,朱棣也只好随其所愿,不再强求,但是其本人对姚广孝的重视程度却一日接着一日的增加,乃至彻底将姚广孝作为自己的幕僚中心,庭中倚重,和张枫这位宿卫统领一文一武是为王府两大心腹。

    平常要是朱棣有什么小事需要姚广孝出谋划策,那基本上派人传讯即可,但今日却事出紧急,朱棣也顾不得什么礼节注意,匆匆忙忙的便来到了庆寿寺内。

    庆寿寺后禅房,离着主持的房间也不过是一墙之隔,着实体现了姚广孝的地位不凡,只不过此时这禅房却被戒严了起来。

    由张枫亲自带人把守在门外院落各处,以防被隔墙有耳。

    寺庙里的僧人对此到是见怪不怪了,他们早就知道道衍大师和燕王殿下之间关系匪浅,且能随意出入燕王府,又时候燕王殿下还会来到他们庆寿寺拜谒道衍大师。
1...144145146147148...1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