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铁鹞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平凡之狐狸

    违制营建赫拉山城,便是此番征伐明面




第三十八章 周丘初战
    陈翔跟随这神武左卫的部队,一同埋伏在山谷的西侧。

    比起从征之前,陈翔的胸口明显厚了一圈。军医上药之后,简单地用干净的布条包裹这他前胸和后心的伤口。呼吸得稍微用力一些,就感觉到胸口有些刺痛,再加上左肩好像伤到了骨头,他有好一段时间都需要不能动刀动枪。至于还有没有战斗力,是不是要作为伤兵回去,这就要等晋王的中军来了以后再做定夺。毕竟,从严格意义上说,他是属于平辽都督府直管的序列。

    因此,暂时属于伤兵的陈翔,自然跟随着这支部队的临时中军,也就是神武左卫一起行动。吴楷运气差些,积功提拔之后,他还在太原屯骑的序列,也就是说,得完成这次行动最危险的部分,冲阵。

    当然,最危险的还是二哥,陈昂。因为听说他已经被选定为冲阵的箭头人物,负责突破阵型,撕裂对手。这确实是个容易捞取军功的位置,也是最容易死亡的位置。

    “担心你的二哥吗”谢玉成有战前巡视全军的习惯,看到陈翔在那愁眉苦脸的,问道。

    陈翔行了一礼,说道:“让统领见笑了。”

    谢玉成说:“你那二哥,我也听说过。能挡得了杨玄羽的人,你应该为他的敌人担忧才是。”

    看着依旧有些紧张的陈翔,谢玉成多说了几句。

    “你是头一次上战场是吧。之前的斥候小队搏杀,死了很多人,难免会让你夸大对于战场的凶险。实际上,对于一个全身重甲、武艺高强的骑士来说,只要他自己不犯傻,不恋战,全身而退不敢说,活着离开战场还是有把握的。早年杨玄羽也是冲阵第一人,以郑国公的老于行伍,如果真的那么危险,又怎么敢让自己的长子去搏命呢”

    陈翔拱手:“多谢统领,这么一说我就放心多了。”

    “兄弟同军嘛,这个我理解。对了,你们兄弟,是来自太原郡的……祁县”

    “是的。”陈翔抬头。祁县陈氏的名气不大,按理来说,像是谢玉成这样的关中军门,应该是不知道、也不会关注祁县陈的。

    “我认知一个年轻人,也姓陈,单名一个越字,也来自太原郡祁县。是个温润如玉的如斐君子,在长安当一个教书匠,我儿子很喜欢他。”谢玉成有些怀念地说道。

    “那正是家兄。”

    谢玉成点了点头:“难怪,我觉得你和陈昂有些面善。也对,都是祁县陈。不过你们兄弟三人,倒真的是各不相同啊。”

    陈翔笑了:“如果统领见过家父,想必都会怀疑,我们是不是一家人。”

    谢玉成说:“令尊,是哪位被称作伪齐储相的陈瑜,对吗不必惊讶,我此番从征之前,去齐王府中还是打探过一些河北俊杰的。”

    陈翔点了点头。

    “河北何其多士啊,小小的一个祁县,一门之内,父子四人具为英才。”谢玉成感慨道。“真可谓兰枝玉树满阶,桃李芬芳遍地啊。也对,如果不是河北多英杰,伪齐又凭什么和我大周相抗数十载,不落下风呢”

    陈翔咽了口口水,谢玉成说的这个话题有些微妙了,他作为根正苗红的大周将门可以随便说,自己可不能随便搭话。

    好在谢玉成也没有指望陈翔在这个话题上说什么,只是自顾自地继续感慨.

    “然而,伪齐能得人,却不能用人。秦嗣同天下良相,死于政争;胡锋光军中柱石,自坏长城。得其人而不能尽其才,此最终伪齐破灭之由也。”

    陈翔附和地点了点头,谢玉成这番感慨,很“安全”。河北士人是有能力的,只是因为君王不能用,所以才败给了大周。这反衬出大周的君王是英明神武,招贤若渴的,没问题。

    “然而,我大周如今尽得河北之人,却真的能尽河北英才之用了吗”谢玉成目光炯炯,盯着陈翔。

    “大周混一宇内,席卷八方,河北士人早已心悦诚服,愿竭诚为人主效力。”陈翔说。

    “是啊,河北士人乐为大周所用,可大周能尽用否”谢玉成靠近了陈翔,小声地说。

    陈翔一惊,直愣愣地盯着谢玉成。

    “能用。”谢玉成说道:“天下多事,军中求贤,唯患智勇不足,何必门户之见。”

    说着,谢玉成拍了拍陈翔的肩膀,“只是,需要时间,无论是你,还是朝廷。要有信心,对自己,对未来,对朝廷,明白吗”

    此时此刻,陈翔猛然意识到,这位儒雅谦逊的将军方才是如此地和自己推心置腹了一番。他不仅仅意识到了自己明面上为自家二哥的焦虑,更是察觉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焦虑。

    思虑周全,善解人意,如沐春风,礼贤下士,大周的军中竟然还有这样一员儒将。难怪他声明不显,却能够稳稳站住神武左卫统领的位置,甚至是压上威名赫赫的杨玄羽一头。若自己是君王,也希望让这样的人物为自己统领禁卫。

    难怪他会认识我大哥,他们真的很相似,无法想象如果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共事,会是个怎么样的场面。

    这时远处的士兵急匆匆地跑过来传信,谢玉成轻笑着,翻身上马。

    “跟我一起来吧,让你看看真正的战场。”

    谢玉成说着,在亲卫的簇拥之下向着山间的一处高地奔去,显然,那是早先选定好的指挥之处。既为山谷,有谷底自然也有相对的高峰,而谢玉成选定的指挥处就是一处靠近山峰的平坦地形,排列着金鼓和旗帜。

    陈翔随着谢玉成远远望去,只见天边迎面而来的是一抹有些明暗不同的红色,追着那一抹红色的,则是一些更加纷繁杂乱的斑驳色泽。

    大周崇尚火德,将士铠甲的颜色以红色为主,色调上稍微有些区别。天子三军的禁军红莲甲色泽如火之明艳,更有红色流苏装点的兵戈之上,更显得夺目。而太原屯骑身上的色彩就暗淡了许多。黯红色的披风隐藏着些许疲惫与落寞,也昭示着他们相对落魄的状况。

    肃慎的诸多部落本来就分属不同的头人管辖,没有统一衣着的必要,当然,当地也没有出产这么多布料和染料的能力。兽皮的黄褐色、铁甲的灰黑与红锈也许还有些奇奇怪怪的杂染。也许是因为追击,这只行进中的部队阵型散乱,让种种色块更加的斑驳无序。

    “不同的统帅有不同的喜好,杨玄羽喜欢身先士卒鼓舞士气,而我更习惯坐镇后方高处,掌握战场的形势然后发出指令。”谢玉成说着,向旁边的鼓手发出指令。

    咚咚咚,悲壮的战鼓响起,早就准备好的骑士们纷纷翻身上马,如流水一般向前涌过去。

    马蹄急,马槊利,两只骑兵犹如两支锋利的长槊从侧面冲出,捅穿了



第三十九章 玉汝于成
    “为什么撤退”杨玄羽冲进谢玉成的营中质问。

    “那个时候肃慎的精锐步兵已经来到战场摆下阵型,穷追无益。”谢玉成缓缓收拾起手中的文书,口中说着,却没有看向杨玄羽。

    “失去了骑兵遮蔽两翼的步兵就是一盘菜,我们完全可以从步兵的侧翼突击,凿穿,破坏他们的阵型。一遍,两遍,不用几轮冲锋,他们的阵型就会自己奔溃。”杨玄羽夺过文书,目光炯炯地盯着谢玉成。

    “那是肃慎步兵中的精锐,我们的人数有限,侧击的效果未必那么好。敌人的援军会从远处不断集结,投入战场。如果陷入阵中失去速度,那么就太过危险了。”谢玉成解释道,脸上写着无奈和不情愿。

    “危险失去速度我们是谁,我们是大周的神武军!还有能困得住我们的步兵再说,我马上就能完成右卫的整队,随时可以支援左卫,只要再稍稍坚持一会儿。”谢玉成的态度仿佛激怒了杨玄羽,让他更加焦躁。

    “等到你完成整队了以后,人家肃慎的骑兵有没有可能完成了整队如果我们在步兵阵中的时候,人家骑兵从两翼包过来,那么再想突围可就不容易了。”谢玉成压住烦躁,耐心的解释。

    “如果如果如果,那蛮夷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战力,这是战场上我们试出来的结果,怎么,你看不出来吗这点判断力,你没有吗”杨玄羽扯着谢玉成的衣领,逼问。

    “杨玄羽,放肆!”谢玉成提起剑鞘,扫开了杨玄羽揪着衣领的手。然后冷笑一声,看着这位已毫无为将体面的同僚,将剑鞘扔在了地上,铿然作响。

    “你认为你认为你认为,这都是你的个人臆断,你冲过肃慎精锐的步兵阵列吗当时你看到人家步兵的召集速度和列阵速度吗一直在前军冲锋陷阵的你,看到了肃慎骑兵再被冲散之后依旧强烈的作战**了吗是啊,人家阵列不齐,但是如果我们失去了速度,人家涌上来和你打乱仗,阵列是否整齐就没有意义了!”

    “可这样的机会我们再也找不到了,肃慎近万的骑兵被我们打崩,对方的步兵飞速驰援战场,劲者前,弱者后,步兵精锐和大部队被拉开了距离。只要我们打崩他们的步兵精锐,摧其首脑,然后席卷裹挟着肃慎的败兵冲到人家的步兵大部中,就能一击把肃慎整只部队给彻底打崩。这样我们一路绞杀下去,肃慎将无匹马能够逃回辽河东岸!这样的良机,我们凭什么不赌!”开始说的时候,杨玄羽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激动,有些哀求的语气。但是说着说着却又激动了起来。

    “赌、赌、赌,这就是你的为将之道吗如果败了的话呢当然我们即使被包围依旧能够突围,但是我们将势必伤亡惨重,短时间内失去战斗能力。肃慎可以选择从容地将全军撤回辽河东岸。我们必须保留足够的战斗力,将肃慎部牢牢黏在辽河西岸,等待晋王大军的汇合。”

    “可如果我们赢了呢,我们赢了的话就……”

    “赢了那又如何!”谢玉成一声断呵。

    “我大周动员了两万精骑,四万虎贲,年且七十的宗室老王亲自挂帅,让海内知名的名将作为辅佐,动用了近百艘巨舰和不下十万的民夫来作为后勤,要以狮子搏兔之姿绞杀肃慎的松阳五部,结果,由我们一只不足一万五千人的偏师骑兵在辽河西岸彻底将肃慎部队的主力打崩。是啊,你厉害啊,紫衣轻侯,刺击之冠,你让年事已高万里跋涉赶赴前线的晋王干什么你让苦心孤诣几十年想要一战封国公的路昭明怎么做你让压抑已久想要建功立业的河北四十七军府的河北健儿们怎么想!”

    “你……我……”杨玄羽愣住了,呆呆地看着谢玉成。

    谢玉成只是缓缓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你……你这是不是想太多了,啊”杨玄羽有些小心地问。

    谢玉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你啊,想得太少



第四十章 计划与举荐
    谢玉成和杨玄羽之间的争论,陈翔并不了解。

    在和晋王大军汇合之前,他正在和自家二哥商讨着最近的情况和将来的打算。

    “那个吴楷,冲阵的时候立功了,再加上周丘大捷,作为探知地方主力动向也立了功。刚巧之前冲阵的时候有曲长阵亡了,他的功劳、资历都够了,就直接顶替当了临时的曲长。”

    “那个张相,后来找到了。听说他醒来之后靠在山洞里动弹不得,靠着你们留下的食水坚持了两天。不过后来血腥味还是吸引来了一头饿狼,他凭借火堆和战刀,和饿狼对峙了半个时辰,等到了救援。现在因为伤重正在修养,等到下一批补给送过来的时候,应该会送回去到后方休养。可惜啊,虽然分了点军功,不过就这样回去也失去了立功的机会。”

    陈翔看着喋喋不休的自家二哥,手头上不停地收拾着自己的行李。等到陈昂说得差不多了,再慢悠悠地说一句。

    “你呢你怎么样冲阵你也立功了吧。”

    陈昂挠了挠头:“我冲阵三次,夺旗两面,现在是实授的老军候的亲兵百夫长了。”

    “泛酸了,嫉妒了,立功之后还是亲兵百夫长”陈翔说着,带着一点兄弟之间特有的调笑。

    “还不至于,老军候应该有他的考虑。只是有点羡慕吴楷,能够独当一面,统帅部下,为将者谁不想如此”陈昂也过来帮着自己的弟弟收拾起来,他知道,随着晋王大军的到来,自己的这位弟弟肯定得回去复命。而军中禁制严格,以后相见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是老军候和杨统领的用心良苦啊。为了方便你转到神武军序列,你就必须在太原屯骑中积累足够的功劳。骑兵的功劳,从来都是冲阵第一。太原屯骑最精锐的亲兵一共两个百人队,一个老军候留着护身,一个交给你去冲阵,这固然是人尽其用,也是在方便你立功啊。太原骑的军职都是临时职务,日后若是退役,都是降一级转入郡兵体系或者散官武职。神武军都是正式军职,作为天子亲军,哪怕是外放到地方普遍也得多升上一级。你现在多立下功劳,进神武军体系后再当屯长也不迟啊。”

    陈翔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对于自家的这位二哥,他的内心确实很复杂。

    一方面,他嫉妒这位二哥。天生神力,武学奇才,是难以磨灭的真金,越是在战火中就能够熠熠生辉,光芒夺目。他自己,资质平平,每日刻苦的练习,却依旧无法在这位二哥的手底下多撑几招,无论骑战还是步战。某种程度上,自己之所以对射术最为下心思,或许也正是因为射术是少数陈昂无法凭借天资迅速掌握的技艺。

    另一方面,他对于这位二哥的成就也很欣慰和支持。且不说自幼的兄弟情谊,就说是个人利害关系的角度来说,一个前途远大的嫡亲哥哥永远是自己重要的助力。更现实一些,如今家中特别是嫡母对于自己这位庶子相对来说宽松,还不是因为两位嫡子本身出类拔萃,惊才艳艳,不至于让嫡母产生尾大不掉的担忧,反倒是希望自己能够早早成家立业,帮助两位兄长,做一个辅弼之才。

    “那你呢,回去以后你怎么办现在有想法了吗”陈昂问。他似乎没有陈翔这么多的小心思,只是有些担心被扔到太原屯骑之中的陈翔要怎么再回晋王幕中。

    “我我回去之后想必是进入某个录事参军的手下,做些文书工作,安安稳稳混到远征结束,然后凭借在斥候队的军功和晋王幕中的经历,可以在晋王的推荐下谋取一个九品乃至于八品的边郡官职。战后辽河流域肯定多事,我的新职务最好是在这儿附近,凭借军中的关系,从太原招徕一些老朋友,在加上晋王府的出身,三年、五年,我就能凭借优异的考评,去长安的吏部述职,领取七品顶戴了。”

    陈翔从容地说道,很明显,在养伤的这些时日中,他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中。

    “当初你过来就是有人从中



第四十一章 晋王元帅
    晋王大军来了,带着六千骑兵,四万步兵和更多的民夫来了。

    随同他们来的,还有逆辽河而上的白帆,密密麻麻,仿佛能够铺满了江面。

    这些船只,从各个港口出发,汇集起大周东部各个郡县粮仓处的粮食,度过茫茫的大海,将这些珍贵的物资和补给运送到辽东,作为支撑这场战事的后勤保障。

    这个时候,陈翔才终于意识到,肃慎诸部成功地逃回辽河的东岸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如果此时肃慎的部队还在辽河西岸,那么这些船只将化身成河上的堡垒,阻断所有搭建浮桥的努力,将迫使肃慎主力在后援断绝的情况下,和两倍与自己的大周军主力展开会战。而结果,不问可知。

    可惜了,这些船只此时此刻只能继续履行自己作为运输船的作用。

    步骑汇合,水陆并进,大周的这只东征之师,跨过了辽河,正沿着松河逆流而上,兵锋所向,正是此次征伐的最终目的,赫拉山城。

    两军汇合之后,陈翔又回到了苏庭越的麾下,重新做起了抄抄写写的文书工作。

    赫拉山城,并不是一座山城,相反,它耸立在松河北岸,一条名叫乌尔河的支流从它的东边流过,是典型的河口平原城。自然,它的建立耗费了忽都部大量的心血,深山的石材通过简陋的木筏,沿着乌尔河运到城基,大量的部民放下手中的工作日以继夜的辛勤劳作,仓储的粮食不停地消耗,觊觎和担忧的目光不停汇聚。最终,它成功的建立了起来,部落的头人用肃慎传说中的圣山“赫拉山”为它命名,希望这座城市能作为肃慎兴起的象征。
1...1718192021...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