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龙图传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女禾山鬼

    古罗版图上有不少的小洞天,其中为人所知最广的是古罗西部的那座破碎小洞天,其中前南山城城主所拥有的那件品佚极为不俗的轻甲的原材料之一、新笋初择之萚就是出自那座破碎凋敝的小洞天。

    在西部,还有一个声名远扬的“云壶洞天”被一座顶尖势力牢牢占据住,不容他人有任何的染指,甚至是有一丝非分之想都不行,那座势力的强大毋庸置疑,如果说在古罗西部疆域内寻找一座势力来与扶道宗掰掰手腕,那座云壶山无疑是首选。

    在南疆,令人问风丧胆的要数大观楼与藏王谷,而在古罗,无疑是镇南楼兰、扶道宗、和云壶别天这几尊势力了。

    根据修者人氏的口口相传和诸多典籍的记载,那处被云壶别天牢牢占据的云壶洞天是古罗一大景观,远负盛名,比之大观楼的那八百里滇池血海的可怖气息丝毫不遑多让。

    晨起滚流云,夜落苍壑间。

    人间起仙境,暮坠天涯接地远。

    天上采得云一片,化作云海一壶天。

    这是文人书生对于那座云壶山的评价,皆是赞美那座山上的云海瑰景。

    不过修者界对于那处云壶洞天有一个公认的说法,云滔撼海。

    仅此一词,却能够让人有无限的遐想,因为没人知道这个词到底是何意何解。

    一说是云滔极胜,接天连地,可与广阔大海相媲美,也有人说是古罗势力如海,一座云天尽撼之。

    眼下这处崖壁小洞天显然无法跟芥子洞天或云壶洞天相提并论,这只是一座负责转运一方山水灵韵的小小洞天。

    钟声依旧荡漾在山谷石壁间,悠悠深邃,空谷响彻。

    李洛龙跟随白衣僧人去了寺庙前殿,寺殿内一众僧人结痂趺坐,面目虔诚的听经闻法。寺殿最瞩目的位置,那个长眉僧人亦是结痂趺坐、双目微合,以一种不慢不快的语速在为座下弟子说法讲经,当两人走入恢宏殿堂时,长眉老僧与坐下弟子似乎并未察觉,依旧虔诚向佛。

    李洛龙脚步轻轻,生怕惊动了这些信徒,在走入殿堂时,少年郎便嗅到了一股浓厚的香火气息,香火气息扑面而来时,少年的精神都是为之一振。

    紧接着就是这座殿堂的文化厚重感,深沉且压抑。身处其中,会让人不自觉的多出几分虔诚之心,这种压抑深沉的厚重感仿佛如同古铅一样,在心头慢慢沉淀,慢慢凝聚出属于古铅特有的光泽。

    李洛龙是生平第一次进入这么庄严肃穆的寺庙,神情紧绷的同时,又忍不住四处打量这座殿堂。

    殿堂宽阔却并不给人空荡的感觉,两壁以平整高石垒砌而成。平整墙壁上并不像大户人家那般悬挂山水画卷或苍劲墨书,而是以整块墙壁为基底,镂刻佛家壁画,镌刻佛家典籍中的字眼。

    在这古朴的寺殿中,这些栩栩如生的壁画和神韵盎然的字眼显得神秘庄严,李洛龙脚步缓慢,认真打量着壁画,少年面上表情宛如虔诚信徒面对一本经卷那般的肃穆。

    这些壁画初看之时宛如市井街市中售卖的糖人那般,线条错综复杂,勾勒交织。细看之下,却能看到那些镂空的繁琐纹路,宛如悬浮于墙壁之上,给人一种缥缈的感觉。

    在镂空的线条中,光彩熠熠,像是被金粉粉饰而成一般。金辉光彩中,那些匀称的线条似乎活了起来,在闪烁的暗辉中,镂刻而成的线条如涧中缓慢流淌的小流,无声淌动。

    白衣僧人进入寺庙后,步伐不变,不多时已经走到殿内高堂上。白衣僧人站在高堂上,与金塑佛像并肩而立,若是此时有僧人抬头向上望去,就会发现,那些金箔凛然的高大佛塑在那个白衣僧人前,会显的有些渺小,威严亦是。

    寺庙外的一条曲静小径上,有一位头上没点的小和尚在低头扫地,手中笤帚几乎与这个小和尚等高,一条通幽小径从入寺的阶梯起便开始分成多条支径,在寺庙门口开始向外虬乱蔓延,小径越过寺庙,又往远处通去,穿过那片禅房,通到一片花枝茂盛的桃林,又往远处蔓延,直到被高深林木掩去。

    这些错综小径,衔接着寺庙、禅房、桃林、藏经阁楼等等,宛如寺殿中那些镂刻线条组成了一面面精美的壁画般,这条小径将佛教建筑完美的衔接而起。在其他僧人眼中,这些小径,不过是每日修佛念经的必经之路罢了,不过对这位




第153章 好风流
    南山上,来了一尊大佛。

    一位浓眉密髯的年轻僧人站在山巅,俯瞰这片油绿葱茏山地,衣袂飘飘,宛如神人。

    南山作为一线气运的发源地,本身就是气运充沛,这股子气运就像南边江南古镇中的充沛雨水般,默默孕养着南山寺和南山城,由于这股子气运的存在,使得南山寺能够孕育出一条品佚不俗的山精,得以开辟出一处小小的洞藏小天地,还有在古寺香火不断凋零的情况下,依旧能够维持那座承载着古寺的山脉的钟灵毓秀。同样,对于南山城裨益也不算小,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禄家,破落后迁居于此,多半是看中了这线在古罗为数不多的一线气运,当然还有那个南山寺那尊大佛的报身!

    一个替南山小僧人承受红尘轮回的报身。

    佛家典籍上有记载关于报身的篇幅,在这页篇幅上,详细记载了三种佛身,法身、报身和化身。

    这佛家三身有些极为隐秘且深厚的关联,法身为本,佛陀的立身之本,同样法身也是另外两身的源头,因为另外两身是依据法身而存,这种对应关系就如水月镜花,一旦将天上月和镜前花移除,那么水中月和镜中花也会顷刻间随之消失。

    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把法身看成一束花朵,那么报身则是光线投射在花束上时映照在地面上的影像,而化身则是镜中的镜像。

    其中有两物最容易被人忽视,也最为关键,无论是影像还是镜像,其能否形成的关健所在还要看那束光线和那面镜子,若是缺少这两样,任你有通天的本领也难以呈现这两身。

    所以在佛教中,这两样分别对应着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这两乘佛法,是两身能否形成的跟脚所在。

    此时站在南山山巅的这位僧人曾感叹过一句话,“天下佛法皆小乘,唯独我师是大乘!”

    这不是年轻僧人的溢美之词,这句话说的本本分分,没有任何夸大成分存在其中。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牵扯到佛家金身法相的塑造,就算这个常把“出家人是不经常打诳语的”话挂在嘴边的年轻僧人在关乎到佛家金身法相上一事,也是如履薄冰,丝毫不敢有亵渎之心。

    南山小僧人与那个灵气孩童的关系,长眉老僧洞悉的很清楚,所以他才会知道“各扫门前雪,就看谁先扫清自己门前的积雪了”这句话对于南山小僧人和那个灵气孩童是多么重要,一个法身,一个报身,这两个佛家身相,最终会融为一体,为南山寺铸就一尊真正的大佛!

    长眉老僧是看好自己曾经的师父的,也就是南山小僧人,不过有一件事,长眉老僧到现在都不知道,那就是现今还留在南山城内的那个中年掌柜,任六儿的爹任五儿!

    大乘佛家金身法相,在古罗只有一个人具有,那就是身怀大乘佛法的白衣僧人。因为他早已经融合了法身、报身与化身。而南山小僧人在报身跌落轮回中时,八世皆是一人现世,直到最后两世,竟然出现了父子同人的局面,再联想到法身、报身和化身之间的关系,这就绝非偶然,而是南山小僧人在跌落轮回之前刻意而为,因为想要铸就大乘金身法相,法身、报身和后化身势必要完全熔铸才能做到。

    所以,现今还在那座古朴小客栈中讨生活的中年掌柜任五儿毫无疑问会是南山小僧人跌落轮回前遗留下来的化身!

    因此,将来在三人熔铸佛家大乘金身法相时,势必是三人之争!三人仅存一人!

    长眉老僧之所以看好南山小僧人,是因为他信任南山小僧人的佛法,两人之争,无疑会是南山小僧人的胜算更大,可若是中途再横插进来一个身为化身身份的任五儿呢

    报身与化身同出一脉,甚至有着无比亲和力的血缘关系,那法身与报身、化身之争又会是什么样的“厮杀”局面

    这一点连身为三身根源的南山小僧人都无法估量到!

    佛家三身,仅是适用于佛教信徒,但在别的一些宗派,同样能看到这种影子的存在,这种“三身成大佛”的法门似乎并不是佛教独有的。

    道家也有类似法门,就是让道家信徒忌讳莫深的上古术法,一气化三清。

    同样,兵家也有这种划分,众所周知,兵家能够请敕亡灵战魂,但是对于亡灵战魂的分门别类却是少有提及,其实兵家亡灵战魂可以分为两类——阴灵和阳灵!

    而请敕之人的本体,则是被习惯性的称之为本灵!

    本灵、阴灵和阳灵三者的关系,刚好与佛家法门中的法身、报身和化身对子对应。

    还有三家不得不提,即炼体者、剑修和元修。

    炼体者讲究体格、体魄和体力,剑修讲究剑意、剑术和剑道,元修讲究精、气、神。

    这些都是巧合么

    浓眉密髯的年轻僧人依旧站在山巅,口齿微动,似乎在诉说什么,其脚下的大山,随着年轻僧人微动的唇齿,灵意愈发盎然,他似乎是在征求某人的同意,又像是将一件事娓娓道来,说与人听。

    下一刻,这座山体中的茂密茶树陡然焕发出盎然生机,宛如凝聚出了意识一般。

    年轻僧人见到这一幕后,才停下微动的唇齿,然后缓慢移步入茶从,暗自摇头,似诉苦道:“遇人不淑啊,香火本源受损还来不及修缮,现在又要当农家术士中的采茶农和阴阳家术士中的敕神人,师父,弟子命苦啊...”

    抱怨了一句后,年轻僧人从怀中摸出一本典籍,翻了翻,嚼不出啥味道,随手将那部名为《神农采茶术》的典籍塞入宽大袖筒,说道:“陆先生,听说你喝惯了苦涩的茶水,所以贫僧也就不强人所难了,随便采采可否”

    等了半晌,四下依旧无任何动静,年轻僧人这才屁颠屁颠的去采茶。

    至于那本《神农采茶术》,完全是年轻僧人做做样子,他会屁的采茶术,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去研究这本在农家术士中地位极高的典籍,也没打算要保留这片茶树上的精气神中夹杂的那丝兵家灵识……

    南山城内这几天传出了一个沸沸扬扬的消息,经过几天的发酵后,现在已经满城皆知了。

    南山城换了一个城主府大人,据说新任城主府还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年轻书生,不过据小道消息所说,这个城主府大人长的有点太磕碜了,有点像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在门前的门神。

    新任城主府大人通眉长爪,骨瘦嶙峋,颧骨高凸,看着挺渗人的,在少数百姓眼中,这个年轻书生的长相连个门神都不如,毕竟门神还有几丝凛然气魄和威严气势。不过听说新任城主府身边的那个小书童长的还不错,人高马大,体格壮硕,很对那些丰腴妇人和老寡妇们的胃口,真真是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有劲儿”。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小书童呆头呆脑的,这么壮硕的体格,居然是满身的孩子气,入驻城主府后,跟个没事的人一样,整日满街晃荡,还听说这个小书童最爱吃糖葫芦。

    这让一些原本懒得出门的丰腴妇人和不爱出门的寡妇们有些蠢蠢欲动了,这几天也不叫自家孩童跑去打酱油了,而是自己拖着臃肿肥胖的身子满大街的去逛酱油铺子,一家一家的逛。这家酱油寡淡了,那家酱油太咸了,找着理由的将整条街上的酱油铺子给逛遍了,就是期望能够遇到那个在街头晃荡的壮硕书童…随着挑刺的妇人寡妇增多,酱油铺子倒是热闹了不少,同时,街上扛着一



第154章 故地重游
    薛倌儿站在气势恢宏的城主府门前,任凭微风拂动鬓角青丝,面色无动于衷。

    这段时间,薛倌儿既没有在南山城内逗留,也没有急着动身去往南山寺,而是先去了趟那座南山,借助那条浅溪中仅剩不多的冰冷灵意,砥砺、淬炼那把还不曾名动古罗的本命剑——十四州。

    随着泥菩萨被南山寺取走,那条曾经孕育一方山地的浅溪中的灵意在女子离开之时已经全无,再也孕育不出能让茶树、稻田茂密丰硕的淤泥了。

    不过那条溪流也没有因此断流,那堵石壁在那场争夺战中已经被破开,形成了一个幽深洞口,因此那条水流依然能够源源不断的向外流淌。得益于那面被破开的石壁,原本流淌缓慢的浅溪这段时间势头迅猛了许多,河床河道也变得宽阔了许多,溪水向外蔓延,润湿四周草地。那些靠近河床的劲草如今看来起没有以往那般“精神”了,不过在河床数里外,因为水汽充沛的缘故,原本干燥山石地上蔫儿吧唧的草木也是泛起了勃然生机,使得整片山地看起来愈发的氤氲温润。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水中灵意虽然尽失,但是那堵被破开的石壁却是让地下水源毫无阻塞的流淌了出来,因此可以孕育更多的草木。在以往,那条浅溪中的灵意终究只能惠及到两岸的草木,如今却能照顾到一座山头,等时日再长一些,水渍渗透岩石,或许正座南山上的水汽都会十分充沛。

    灵意虽好,但它却不能惠泽整座体头的草木,终究只是临者受益,不临者远观,如今却是惠及整座山体,是福。

    这片山地就像古罗的一个缩影,古罗龙脉气运溃散,化轻烟散入市井家,让那些原本天赋极佳的少年能够依靠自己去攥住流窜在天地间的气运,走出一条出人头地的路子。

    他们不再是远看气运望而失叹,而是能够依靠自己的心性、毅力去与他人争夺气运。

    气运溃散的结果,是王朝政权的动摇,同样,它也能促进、发展百家各教的文化交流与碰撞的繁荣景象。

    从南山下来后,薛倌儿又去了一趟北边的春韭城,去找那两位席卷城主府珍库的老人,也不算是分赃,就是拿回了一些相对廉价的通灵玉石,至于那两副说书老人极为看重的、其中以字化甲士的书画字帖,薛倌儿没有讨要回来,那两幅书画字帖对她裨益不大。红娘那边女子没有多理会,一个只是求财换丹的可怜女子,本身身世就挺凄惨,一个可怜的伶人,如今又失去了姣好容颜,没必要故意刁难。

    薛倌儿抚了抚腰间的那把玉剑,碧绿玉剑上荧光流转,夹杂着丝丝冷意。

    这把剑看起来品佚要比以前提升了不少,遍体通透,在阳光下,看起来就像是一片温润玉条,藏锋不露。

    女子之所以去春韭城拿回些通灵玉石,就是为了淬炼这把剑,在十四州不曾真正出世前,这把剑会一直陪伴着她。

    对于淬炼剑条一事,女子有着自己独到的心得,行走古罗大山大河这么多年,女子从来没有停止过淬剑,这位女子淬剑的手法和技巧,俨然已有工匠大师风范。

    女子又抚过手中那把剑条,抹去玉剑上的温润荧光,而后身躯一抖,那袭散发着淡金色光辉的长裙黯然失色,与寻常女子长裙无异。

    求人办事,总要先敛去自身锋芒,才有可能成功。这个道理,女子一直都懂。

    薛倌儿抬头看着面前的恢宏建筑,这处建筑的气派,在南山城算是独树一帜,再寻不出第二座如此奢华的建筑,所以当年建造城主府时,必然是极土木之盛。

    故地重游的女子面色依旧冷漠,这栋府邸,算不得什么伤心地,同样也没留下什么美好的回忆。

    女子嘴角轻轻翘起,似乎藏着一丝讥讽,“侍玉郎”

    而后她又轻轻摇头,“再也不是了,我是风华绝代...”

    尚未说完,女子轻轻探出一指,一抹锋锐剑气在柔韧指尖凝聚而出,而后女子屈指一弹,一缕剑气一分为二,射向府邸门前的两座栩栩如生的狮子镇石。

    女子再抬眼看向那两座用以镇压府邸风水气运的狮子镇石时,那两座狮子镇石已经化为齑粉,簌簌落下,宛如一团灰色的积雪被人抖落。

1...6263646566...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