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这片土地,之前确实算得上是鸡肋,所有人都没有想过还能弄出那么多钱来。可让赵悦这样一弄,似乎钱就不是钱了。

    德公公心里很想说皇上,这些钱,你也是有份的。不过,不用他提醒,元祐帝似乎想到了。他回头看着德公公问道:“朕记得不错的话,这片土地是内库的楼店务和赵悦一起弄的,朕的内库,占了几层股”

    德公公小心翼翼道:“回皇上,只有二成五的股份。”

    元祐帝哦了一下,扫视了一眼,自言自语道:“这里有二十套这样的宅子,一套三万,那就是价值六十万贯了。一套挣一万五千贯,信手就是三十万贯钱啊。”

    说到这里,元祐帝看向那边还在建设的商铺,再次道:“要是算上那商铺,又是多少钱”

    德公公和李诫都不敢轻易接话了。李诫的心里,此刻都是胆战心惊的。他没有想到,自己能在这里见到皇上。

    这时候,元祐帝再次道:“这赵悦,心儿可真大,如此挣钱的事儿,就给朕两成五的股。”

    李诫听着元祐帝这诛心的话,心里都发凉起来。德公公倒是小心翼翼提醒道:“皇上,这事儿,是何总管之前同意了的。”

    “哼!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家伙。”元祐帝哼了一声,显然对何总管很是不满意,道:“我看他是给那赵悦卖了,都还在帮着他数钱!”

    德公公心里忍不住腹议起来,在怎么说,赵家的赵悦,可不就是皇上您的驸马爷吗说来说去,您们这可都是一家子人呢。

    元祐帝似乎也只是哼了一下,并没有打算将何总管如何,随后叹了一口气道:“要是这赵悦能把心




第四百四十二章离京安排
    伴随距离离京的日子越来越近,赵家上下,终究也开始多了几抹愁绪。

    目前确定跟着赵悦前往江南的,有赵若兰和她的娘亲,赵若菊和她的娘亲。也就说,原来赵家的八个女人,现在有四个将要跟着赵悦前往江南。事实上,现在连上赵悦的两个妻妾,赵家目前已经有十个女人了。

    曾墨已经远在杭州,算上再去四个,那赵家是有一半的女人跟着赵悦去江南安家落户了。留在汴京的,是赵悦的母亲和赵若梅、赵若竹和一个姨娘,另外便是襄城公主了。

    襄城公主不走,是因为大着肚子,还有几个月就要生产了。长途奔波自然不好。赵悦母亲自然要留下来照看自己的儿媳。再加上她早已经习惯了汴京的生活,对去江南可没太大的兴致。

    赵若梅是赵悦早就定下未来会代表赵家留守汴京的人,她和武松会一直长留汴京。倒是赵若竹,因为招商钱庄很多事宜都需要他定夺,自然也不可能轻易离开。

    无论如何,马上要里分别,赵家上下除了在准备前往江南的各种家当,这家里自然显得有些愁绪。

    赵悦也是不得闲,这些日子,也开始大规模拜会朝堂和赵家交好的大臣以及同僚。没办法,赵悦这一去江南,最少一任,少则三年,多则数量都不可能再回汴京。走之前,不多联络感情,去了江南,就怕在朝堂少了奥援。

    一连数日,赵悦都是在密集拜会朝臣。走之前,赵悦还是抽时间来一趟红袖招。

    红袖招依然如往昔,生意红红火火,是汴京城最著名的销金窟。赵悦在红袖招的那点股份,看似不多,却也是一个下着金蛋的地方。

    在红袖招的后院,清幽之地,陆大家依然是那样风轻云淡。回汴京城的这些日子,赵悦只拜会过一次陆大家,也没怎么细聊。此次离京,他倒是抽时间好好来这里坐坐。

    东京剧院的事儿,在李师师跟着赵悦离京后,就交给了红袖招的秦起舞打理。事实上,现在东京剧院产权虽属于赵家,可经营权基本上都交给了红袖招这边了。

    靠着之前赵悦开创的分成模式,红袖招和汴京城诸多青楼都合作顺利,一起将东京剧院经营得红红火火。说起来,东京剧院每月的经营流水,都是丰厚的一大笔,着实让不少汴京的青楼吃得肥得流油。就是赵家,每月也能从东京剧院抽一大笔分红。

    离开之前,赵悦自然要好好见见陆大家,还有秦起舞。

    幽院之内,陆大家品着茶,看着赵悦,缓缓道:“听闻江南风华不下中原,那扬州城更号称天下第二城。你此番去江南,看赵家准备的样式和情形,莫不是想要扎根江南了”

    赵悦心里一惊,赵悦打算把赵家发展重心撤向江南,这事儿对于外界可没有任何提起的。除了赵家几个核心的女人知道他的心思,他没想到在红袖招,居然被陆大家一言道破了。

    他笑了笑,道:“陆大家那里的话,汴京还是赵家的根。只不过这一去数年,也只不过想要把赵家些许产业都发展到那边去而已。”

    对于赵悦的解释,陆大家也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她也不是一个多嘴的人,何况赵悦到底是什么样打算,她也只是猜测而已。

    别人不清楚,陆大家自然是清楚很多事儿的。就拿赵悦嫁大姐一事来说,她就可以看出很多端倪了。一想到赵悦能豪气将赵家在汴京城很多产业,都作为嫁妆全部陪嫁给自己的大姐,她隐隐就觉得,这里面没有那么简单。

    现在她随口一说,赵悦不肯承认,她也不想多问。她想了想,道:“你把东京剧院作为嫁妆给了你大姐,那以后这剧院的事儿,就让你大姐来管吧,我让小舞撤出来。”

    李师师走后,赵悦把东京剧院交给了秦起舞打理,秦起舞打理,也就是给了红袖招打理。这些日子,在秦起舞的打理下,东京剧院倒是越发红火。

    &



第四百四十三章庞大船队
    五月初的汴京,已经显得炎热起来。

    夜晚,躺在床上,赵悦和襄城公主依偎在一起,两人说着情话。伴随赵悦离京的日子越来越近,两人相处在一起,倒是越来越如胶似漆。

    表面看,襄城公主对赵悦离开表现十分平静,可也只有躺在船上,感受着她静静的心跳,让襄城公主依偎在自己身边,他才明白自己去江南,襄城公主并没有表现看起来那样风轻云淡。

    想想也是,新婚不过几月,而且还怀着孩子,赵悦这个丈夫就要去江南做官,这一去千里,是哪个女人心情都不可能高兴的。

    明日就要离京了,搂着襄城公主,感受到公主心情有些低落,赵悦便低声道:“也不过几个月,等你孩子生下来后,可以远行了,在带着孩子一起去江南。”

    襄城公主嗯了一下,没有接话。赵悦说的轻松,可就算孩子生下来,没有长到一定年龄,她敢带着孩子去江南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孩子太小,路上要是遇到什么风寒,都可能是个大问题。

    不过,她知道自己不说话,赵悦心情肯定也会不好受,便挤出笑容,低声道:“我自然是知道的。就是想着相公这一去,有些不舍罢了。”

    “嗯,我也不舍。可是没有办法啊。”赵悦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道:“就是不知道你肚子里是男孩还是女孩,等他出生的时候,我这座爹爹的也不能看上一眼,心里有些不甘心罢了。”

    襄城公主嗯了一下,低声道:“相公是想要男孩还是女孩”

    说到这里,襄城公主似乎自言自语道:“相公当然是希望男孩了。赵家人丁单薄,瑜儿早点给相公诞生香火才是。”

    赵悦刮了一下她的鼻子,轻笑道:“男孩女孩,不都是我老赵家的种。就算是女孩,咱们还年轻,以后还有大把机会,多多努力,生出一大堆来。”

    听着赵悦这不要脸的话,襄城公主脸色红彤彤的,要不是在黑暗里看不清,她估计都羞涩死了。翻了白眼道:“谁要和你生一堆呢。”

    有了这样的插曲,这离别的情绪,自然是淡了不少。两人又说了一会情话,天色已晚,赵悦哄了一下襄城公主,她便是慢慢沉睡了过去。

    等到公主睡过去,赵悦才长叹了一声。要说,他也是有些舍不得离开这汴京城的。

    无他,这座城市,这这时代最繁华也最有活力的地方。除了政治氛围太浓烈之外,这里已经算得上是这时代生活条件最好的地方了。

    窗外,月光穿过开着的窗子,银白色的光辉,挥洒在房间里面,把床帐和桌椅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银装。

    看着身边熟睡了的美娇娘,赵悦心里满满的平静下来。老婆孩子热炕头,或许这样的生活,也是不错,只是可惜,想要在这时代生活得更好,自己不得不努力打拼。

    去江南,代表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但愿这一趟江南,能给赵家打拼几世荣华富贵出来。

    汴京城外,十里长亭。

    自从赵悦一首《长亭送别》出世后,一些多事之人,就在汴京城外的主要道路上,都修建起了长亭,名曰离别亭。

    不得不说,这时代的文人骚客确实没事儿也能弄出事儿来。赵悦一首《长亭送别》,直接倾诉了多少离别之人的衷肠。所以,这些十里长亭,每天都会上演几码离别的戏码。

    五月的汴京城外,春末夏初,草长莺飞,绿油油的一片。在这样的情景下离别,倒是冲淡了不少伤感情绪。

    今日,便是赵悦离京的日子。十里长亭,好不热



第四百四十四章两淮水寇
    漕运在大周朝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通往汴京城的,总计有四条漕运路线,日夜不停的转运各路物资来往于汴京,形成了以汴京为中心的漕运网络,供养整座帝都极其周边。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由汴河转淮河,前往江南的东南漕运。

    这条路线,几乎占了漕运全年各类物资输送的一半还要多。因为全国最富庶的东南六路淮南路,江南东、西路,荆湖南、北路,两浙路,几乎都在这条漕运的路线上,所谓“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可以说,汴京城内外数十万驻军、数十百万户居民,几乎都得仰给在此一渠。五月,汴河和淮河水涨,河面宽阔起来,更是开始了这条线路最繁忙的季节。运河之上,各类漕船来往左右,极其热闹。

    赵悦一行船,数十艘一路南下,虽引人注目,却也没有太让人。毕竟,在运河上,他们这样的船队规模,只能说是常见,而没有罕见的地步。

    赵悦带着的这数十艘船,都是漕船,船上除了人之外,最多的还是各类物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银钱。在赵悦身边的几艘船只上,足足装载了一百万贯银钱。

    这些银钱,都是招商钱庄这一次启运江南,准备在江南开展业务的本钱。两淮及江南,富泽天下,数个大城都是大周朝最繁华的城市,招商钱庄今年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在江南地区进行扩展。

    因此,除了携带大量本钱之外,这一次还带着数十位经过几个月培训的掌柜和管事、柜员一起南下江南。

    当然,携带大量银钱南下江南,这事儿几乎只有很少人知道。除了赵悦和赵若竹以及两个核心掌柜之外,包括赵若兰几个人,都不甚清楚。

    没办法,事关重大,越少人知道自然是越好的。

    船队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出了汴京地域,途经应天府,又一路南下,连续数日航行,因为是顺丰顺水,走起来自然不慢,数日之后,最终一路相安无事,到达泗州。

    泗州是汴河和淮河交接地方。到了这里,就马上要从汴河转入淮河了。到了淮河上,河面自然更加宽阔起来。

    第一次出京的赵若兰和赵若菊姐妹,最开始的时候一路上可兴奋得不得了。说来也怪,她们两个姨娘一上船后,就晕船晕得厉害,躲在船舱里,都不敢出来。反倒是这两个丫头上了船后,一点事儿都没有,兴奋的在船只上来来往往。

    当然,从一天两天的兴奋尽头过后,后面的数日她们倒是消停下来。不过,淮河后,看到淮河宽阔的江面,这两个丫头又再次兴奋起来。

    特别是两岸更为繁忙的江面,以及不同汴河一样的景色,可让这两女真的又像是活过来了一样。

    赵若菊拉着赵悦的手,兴奋的在船头指着淮河高兴道:“哥哥,这条河好宽啊。”

    赵悦有些溺爱的摸了摸自己妹妹的头,这几日可被这小丫头烦得不得了。说起来,小孩子就是小孩子,看着能和姨娘哥哥姐姐一起出去,根本不管这次是去那,天天缠着赵悦。

    事实上,赵悦在汴京城的日子,能陪着她的时间根本不多。每日在外面忙碌,有时候还真忽略了这小家伙的。此刻能和哥哥呆在一起,缺少父爱的她,可真缠着赵悦不行。

    “小菊啊,这条河啊,还不算宽哦。再过几日,等外面到了长江上,那河面才是宽阔呢。等到了杭州,哥哥带你坐海船出海,海上一望无际,那才是宽呢。”

     



第四百四十五章财帛动人心
    赵悦皱眉,带着杨志和护卫,从船舱里走出来,登上了高台。

    赵悦的船队,数十艘船只还是不少的,在淮河上拉成一条长长的线。船队到了淮河上,赵悦乘坐的船只已经变回到了船队的中间。

    在护卫的指点下,赵悦看着船队末尾,确实远远吊着几艘小船。

    “大人,那几艘小船,之前曾经在我们的船队周围来回穿梭,最后才吊在末尾跟着的。是几艘小的快船。”

    赵悦有些遗憾,此刻手中没有望远镜。要是有望远镜,倒是可以看得清楚后面尾随的船只了。说来,到了江南,要把玻璃搞出来,争取把望远镜这种航海利器搞出来。

    “确定这几艘小船可疑”

    护卫点头,很肯定道:“大人,的确可疑。这几艘快船曾经赶超我们的船队,但不知道怎么就在船队周围转了一圈,最后就落在了后面跟着。这些船过来的时候,船上都是汉子。”

    赵悦看了看天色,按照太阳的位置,已经差不多下午四五点钟了。没有两个时辰,这天色就要黑下去。

    赵悦想了想,问道:“从这里到楚州,还有多久”

    “大人,最少还要大半日,晚上在淮河行船不安全,在过两个时辰,我们需要靠岸停泊休息一晚上,等到第二天才能继续行船了。”

    “要是我没有记错的话,天黑之前我们刚到停泊行船的地方,叫做风陵渡”

    身边的护卫点头,这护卫也是两淮人士,对这片区域还是非常熟悉的,道:“回大人,的确如此。我们今晚上,就是要在风陵渡停泊。”

    风陵渡,是一个小镇和码头。紧靠淮河,是来往两淮流域上大多数船只停靠休息的地方。这一路上,赵悦早已经把线路上重要的地方都熟知了。

    赵悦想了想,再次问道:“我们的旗帜打出去了没有”

    赵悦说的旗帜,是自己官职的官旗。一般官员出行,都会升起旗帜,以代表自己是官方人物,是在公干。这样的好处便是,盗贼、匪寇一般看到有官旗的车队船队,大多数会选择让行和停止打劫的。

    毕竟,打劫这些的船队,那就是和朝廷和官府作对。引来的动静和影响还是不小的。一般的盗贼都会考虑值不值得打劫这些人。

    “回大人,按照你的吩咐,从出发开始,我们都已经打了旗帜了。”

    听着这话,赵悦稍微放心了一些。再次看了远处那远远吊着的船队,赵悦想了想道:“暂时不要理会,小心谨慎,提高警惕。”
1...103104105106107...2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