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德公公总算从懵中反应过来。元祐帝的玉玺一直都是他负责保管,颤颤巍巍拿出玉玺,最终在这一封旨意上盖好了玉玺。
“小德子,立即传旨意,宣越王火速入京。”
“是,皇上。”
当旨意盖好了玉玺大印,元祐帝似乎松了一口气。这一口气一松,整个人似乎都变得轻飘飘起来了。原本回光返照的神态,似乎转眼就要飘散云烟。
坐立着的身子,忽然一软,就朝着一边倒去。
“皇上!”
德公公失声喊道,甚至来不及扶助元祐帝,元祐帝就倒睡在了床上。
下一刻,他就看到元祐帝原本明亮的眼神,似乎开始变得黯淡起来,整个人瞬间就像是要失去了生气。
房间里的众人,一时间手忙脚乱起来朝着床边涌来。
“快传太医!”
德公公手忙脚乱把元祐帝扶助躺回床上,但一把脉,却发现元祐帝的气息开始变得越来越弱,就算用尽了力量,似乎也无法帮元祐帝顺下一口气了。
“朕归天后,越王未登位前,秘不发丧。”
元祐帝说完最
【江南,你好!】第九百零一章 秘不发丧
远在千里之外的赵悦,当然不会明白这个帝国即将变天。就算是明白了,按目前的情况,他也无力改变什么。
从海上归来之后,大周朝和草原人的战争也结束了,北部局势的缓和,他自然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一场草原南侵的大战,让大周朝元气大伤,但终究还是抗住了。
只要给时间给大周,赵悦相信大周终究能走出这个坎。在号召杭州城商家筹集了一大批物资银钱后,又派人准备给大周汴京中央朝廷输送一批从东瀛带回来的财富。
这批财富,足有八百万贯之多。在赵悦的坚持下,几乎都是从东瀛带回来的现银锭子。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地方盛产银,一个是南美的秘鲁,一个便是东瀛。赵悦从东瀛掠夺回来的财富,基本上都是以银为主,所以准备启运的这些财物,都是银两和各类银制品。
在船队启运之前,一封千里之外汴京城来的紧急信件,就到了他的手上。看过了信件,赵悦大吃一惊。
说起来,早两天他才接到汴京那边襄城公主。前面一封信的内容,自然是襄城公主希望赵悦同意赵家继续在北方州府扩大自己的生意。
对于襄城公主的打算,赵悦是欣慰之中,又带着顾虑。欣慰自然是因为襄城公主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不再拘束于自己设置的一些条条框框。顾虑的原因,自然是赵家继续在北方州府扩张生意的一些利弊。
这两日他都还在想着如何给自己的妻子回信,没想到就又接到了襄城公主的来信。更重要的是,这来信来得无比紧急,走得还是最快的传信通道。
一开始他还在疑惑襄城公主为什么会如此紧急又来信,看过信件后,他总算明白为什么会如此之快又接到襄城公主的这封信件了。
皇上嗝屁了看着这封紧急而来的信件,赵悦确实非常震惊,甚至整个人都瘫坐在椅子上,浑身有些发冷。
一直以来,他还真没想过元祐帝会死的,至少觉得皇帝还不会如此快就死去,他还有一些时间来布置一些事儿。然而,现在却是元祐帝死了。
早几天传来曾布被罢官的消息,都足够赵悦觉得有些头疼了。现在就连他最大的后台元祐帝都嗝屁了,对赵悦和整个赵家来说,还真是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了。
要说这个时代,能让赵悦这样快风生水起,又如此行事还没遭遇太多挫折的最大原因,不是因为曾布、王安石这些大佬和他亲近。最重要的是赵悦的真正后台乃是这个帝国真正的帝国掌权者,元祐帝,是元祐帝为他撑起了一片可以让他随意施展想法的天空。
也是在元祐帝的支持和默许下,他才能火速起来,才能在这江南风生水起,更抗住了朝堂上的一切风吹雨打,冷枪暗箭。不但升官发财,更成为了这个帝国新时代的伯爵。
某种程度上来说,元祐帝是赵悦的伯乐,也是赵悦最大的后盾。要知道赵悦曾经说的一些话,甚至做的一些事,可是得罪了这天下很多士大夫们的。
现在好了,元祐帝居然嗝屁了。一想到这里,赵悦整个人都感觉有些寒冷起来。他转眼之间,就能想到这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和影响。
皇帝死了,皇帝死了。在屋子里来回踱步,赵悦嘴上低声嘀咕着,脑子却在快速想着一些事。现在的情况是,不管后面到底谁当皇帝,恐怕都不可能再有元祐帝对自己这样的宠信了。
赵家何去何从一想到这些事儿,赵悦居然感觉到了有那么一丝棘手,更觉得有些
【江南,你好!】第九百零二章 越王急召
越王的封地,就在杭州府内的余杭县。说起来,距离杭州城都不算太远,快马加鞭,半日时间都能赶到了。
越王府就坐落在余杭县城之内,余杭县也算是杭州府下的一个大县,人口稠密,商业兴旺。只是一个小县城,恐怕都和大周西部那些荒凉的州府府城不相上下。
越王府占据着县城最好的位置,除了占地面积颇大之外,其余的都是按王爷的规制,规规矩矩。唯一和其他地方王府不一样的就是这里地处江南,建筑的风格自然带着江南水乡的味道。亭台楼阁,水榭园林,尽管外面便是大街闹市,王府内却是一番曲径通幽的好地方。
得到了越王府的传令,尽管和越王打交道时间不多,也基本上没太大交集,但赵悦也是不敢怠慢。想当初,越王还未来江南就藩的时候,在汴京都曾和赵悦抛过橄榄枝,希望赵悦成为越王府的长吏。来了江南,因为一些顾忌,双方也没太多的接触。
尽管接触不多,但越王府这几年借助赵悦的杭州市舶司,倒是暗地里弄了不少银钱。因此,还是有一些情分的。
前往王府的路上,赵悦暗地猜测,却也整不出太多的头绪。不过,有了襄城公主的紧急来信,他隐隐猜到了越王召见,恐怕和汴京城的局势有关。
快马加鞭来到余杭县,在王府门口,就有王府总管来迎接了。赵悦很客气,随着王府总管进入越王府。
一路走进去,发现越王府的气氛似乎不太对。特别是看着王府一个空地上,似乎王府的下人护卫正在准备着马车车队,看起来像是要远行。
“许总管,莫非王爷要出游”
赵悦跟着这个姓许的王府总管后面,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许总管没有回答赵悦的话,只是低声道:“赵大人,等会见了王爷,你就知道了。”
很快,许总管带着赵悦来到了王府会客大厅,让人上了茶水后,就去请越王去了。坐在椅子上,赵悦的心情反而变得平静下来了。
不管这越王殿下玩什么把戏,这些年来,倒也没交恶越王,而且暗地里还帮越王府赚了不少银钱贴补王府。
等待了一会,就听到了脚步声。转眼之间,就看到了越王的身影进入了大厅。赵悦连忙起身给对方行礼。
“下官见过越王殿下。”
越王年纪此刻都还不到二十岁,和大多数皇子一样,经过百年基因的改造,相貌都比较俊美。
他看到赵悦,露出一脸笑容,整个人都透出兴奋,那种兴奋和喜悦,根本就无法掩饰,显然是遇到了什么天大的好事。
“赵悦,不用客气。”
他挥着手示意赵悦坐下,然后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后,才道:“咱们就不用客气了,听说市舶司这边,又要准备输送一批财物到汴京给朝廷去”
这事儿,根本也不是什么秘密,赵悦点头,道:“回殿下,确实如此。市舶司从东瀛、高丽弄回来的财物,是要准备启运运回汴京,上交朝廷和皇上。”
越王嗯了一下,道:“很好。”
说到这里,他看着赵悦,说了一句赵悦都听不懂的夸奖话,“赵悦,你很好,做得很好。”
赵悦有些诧异,还真猜不出这越王殿下想要表达什么,倒是看明白了,显然越王的心情很好。
他笑了笑问道:“看王爷心情很好,莫非王府有什么喜事另外不知道王爷招下官来,有何要事”
越王笑了笑,指着赵悦问道:“赵悦啊,难道没事,就不能招你过来和聊聊天不成说起来,朕。”
说到这里,越王忽然掩饰了一下,接着道:“说起来,你也是本王的妹夫驸
【江南,你好!】第九百零三章 天下震惊
从越王府归来后,赵悦隐约猜到了一些可能,却是始终不敢相信自己的推测。
只是,汴京未能传来太多的消息,赵悦也不可能和人随意提起自己的推测,只能耐心的等待汴京那边再传消息来。
这种焦急等待之下,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不过,这种感觉并没有持续太久。
半月之后,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总算从汴京那边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杭州城。
这个消息,自然便是大周朝廷昭告天下,宣布元祐帝归天,昭告天下为元祐帝守节,同时新皇帝越王殿下登基称帝的消息。
越王柴绍,先皇第十位皇子,也是最小的皇子,接任第九代皇帝元祐帝之位,成为大周朝第十位皇帝,年号熙宁。
自从,大周朝从元祐帝时代,开始步入熙宁时代。新一代大周皇帝柴绍,开始莅临天下。
柴绍登基之后,先是宣布为大周先行皇帝元祐帝柴雄守节,随后便是大赫天下。
新皇登基的消息,伴随大周朝朝廷的公文,传遍整个天下。一时间,天下震惊,一片哗然。
整个皇位交接的过程中,由于大周朝廷政事堂的强力掌控,再加上采取了保密的措施,又火速召越王归京,并没有掀起太多的波澜。甚至说,这一次皇位交接,几乎没有出现流血,是在一种无比平静又平和的状态,就完成了一次皇权的交接。
一直到越王登基称帝,完成了真正的权力交接后,那些还在外地就潘的皇子们才反应过来。到了这个时候,越王成为大周皇帝便已经成为事实,纵然这些皇子想要反对,都改变不了了。
赵悦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纵然做好了心理准备,可真正确认这是真的消息后,也感觉到了有些荒谬,更觉得无法理解。
他就不明白了,一向不显山露水的越王,怎么就被元祐帝选为了接班人,然后成为了新皇帝
杭州府衙内,赵悦和曾永相视而坐。自从接到了朝廷的邸报公文,赵悦就来杭州府衙和曾永碰头了。显然,改朝换代的大事,就算远离朝廷中枢,也得参谋参谋,合计合计这朝局接下来的变化。
两人此时已经坐了好一会了,慢慢的品着茶,都在消化越王成为新皇帝的消息。
皇帝的死,是大事。但谁成为新皇帝,更是重中之重的大事。现在,一个出人意料的皇子成为了新皇帝,两人都要好好思索,这将意味着什么。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新皇帝是从他们的辖地走出去的。在未曾鱼跃龙门的时候,他们都还和新皇帝有过一些不错的“交情”。
“没想到居然是越王登基了,这算不算是好事”
不知道过了多久,还是曾永开口。他看着赵悦,带着一丝感叹,又觉得不可思议的表情说道。
“好坏不说,对我们来说,至少要比其他皇子登基要强吧”
曾永默然,赵悦的话自然是不错的。越王就在他的治下生活了几年,逢年过节,他还都去拜见,也给越王府开了不少便利。这样来说的话,他与新皇帝的香火情,还是很深厚的。
“但愿吧,只是越王登基,恐怕会引得其他皇子不满,哎,恐怕又会掀起一些波澜呐。”
赵悦倒是没曾永这样的担心,现在越王当皇帝已经成为了事实,就算其他皇子不满,甚至不甘心,那又怎么样
【江南,你好!】第九百零四章 朝局变化
赵悦看着曾永,笑着问道:“叔父,你的位置是不是也应该挪一下了要是没记错,这几年叔父每年在吏部的品级中,可都是上上呐。”
曾永嗯了一下,倒是很认真看着赵悦,带着一丝感激道:“叔父每年能拿一个上上,也都亏了贤侄你了。没有你的杭州市舶司,这杭州府也没今日这景象。”
说到这里,曾永很深情道:“叔父代表杭州府下所有百姓感谢你和杭州市舶司。”
赵悦摆摆手,笑着道:“叔父重了,今日杭州府能有这样的景象,也是叔父的功劳。我和杭州市舶司,最多也只是小小推了一把而已。”
曾永没再矫情,只是感叹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来这杭州府,总算没辱没了皇上给予的信任,也没有辱没这数十万百姓的厚望。总而之,也还是感谢贤侄了。”
赵悦呵呵笑了笑,杭州府的变化,当然有他和杭州市舶司的功劳。不过在曾永的面前,也没太多必要邀功了。他现在想的是,曾永三年大考之后,到底又会去向何方是入京呢,还是换一个地方,升迁一步,然后依然在地方任职
大周官员的考核尽管是三年一评,但每年吏部都会对官员进行评级,查看官员的政绩,以便给官员在三年一大考核中给出参照。每年的评级,一般分为下下,中下,中中,中上和上上五个等级。
规规矩矩的又没太多政绩的官员,一般都是中中,要是官员有犯错,一般都是中下或是下下。如果被评为了下下或是中下,那三年一考核中,基本上都是升迁无望了。评为中上或是上上,则有希望获得升迁。
曾永来杭州做知府的这三年,因为有赵悦和杭州市舶司的存在,杭州府这几年的变化非常大,曾永的这个杭州知府的政绩无比亮眼。在三年每年的评级中,基本上都是被评为上上。
曾永能被评为上上,原因一点也不奇怪。就拿教育来说,目前在杭州府治下,有赵家和市舶司这边的巨量资金资助,受学儿童得以普及,几乎每个村落都举办了小学堂,儿童入学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大周朝本来就文风极盛,特别是江南地区更如此。不管是朝堂还是民间,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几乎深入人心,但就算如此,江南这样富泽的地方,适学儿童能读书的,在此之前都不会高,在曾永担任知府之前,也不过百分之二十多到三十左右。
就如在临近的苏州府,此刻的适龄学生入学率也不过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但就是这样的入学率,在大周朝的所有州府里,都已经算是非常高的了。现在和杭州府一比,那又弱太多了。除了这低等的教育,现在杭州府又还新建了一所更高级的江南学院,现在江南学院的名声已经慢慢的打了出去,影响力日益剧增。
所以就教育这一块的政绩,曾永这个当地知府的政绩就足够亮眼,都能让吏部的官员给出一个上上了。
另外因为赵悦的市舶司带来了巨量的财富,不管是官府还是民间,都很有钱。有钱之下,不仅官府出面,甚至民间也大力出钱,通力合作大力铺桥修路,极大改善了杭州府下的各种道路情况,这又是一个巨大的亮眼政绩。
总而之,杭州府受益于杭州市舶司带回来的巨量财富,官府有钱,民间安居乐业,这治下政绩自然成绩斐然。所以,曾永每年的礼部评级都是上上。现在三年一大考核,没出什么意外,要换一下位置,更上一层楼,还真不是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