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nbs




【江南,你好!】第九百零五章 请罪和追责
    大朝会在皇宫内的太极殿举行,里里外外,都站满了汴京城能够够格的文武官员和勋贵。

    端坐在龙椅,看着下方黑压压的一片人,感受着内心那种澎湃又带着激动的情感,熙宁皇帝稳了稳自己的情绪。

    直到现在,柴绍都有种做梦的感觉。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有一天能成为这个帝国的主宰,能成为这天下的九五之尊。

    收拾了一下心情,柴绍倒是显得平静了下来。别看坐上了皇帝,但此刻大权依然还掌握在政事堂里,再加上他在朝堂毫无根基,目前也只能算是一个橡皮图章的皇帝。

    好在,这是一切好的开始。柴绍暗暗给自己鼓气,等到下方的官员全部拜见行礼了之后,他才示意身边的许总管。

    伴随越王登基,原来越王府的一干人都全部鸡犬升天。元祐帝时代的大内总管德公公,在越王登基之后,就自动告老去给元祐帝守墓去了,柴绍也顺水推舟,准了德公公的请求。

    德公公的大内总管职位,转眼就被原来越王府的许总管担任了。换句话说,许总管一下子就成为这皇宫内实权人物。除了他之外,越王府的其他老人,几乎都得到了重用。

    许总管扯着嗓子,扫视了下方众人一眼,才缓缓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整个朝堂都显得安静无比,好一会,下方才有官员站出来。

    站出来的是吏部侍郎,他先给熙宁皇帝行礼,才开口道:“启禀皇上,臣有事请奏。”

    “爱卿讲。”

    吏部侍郎从袖中拿出一本奏章,道:“皇上,前番草原人南下,让我大周遭受重大损失。然这其中,有些地方官员未能尽到守土职责,也有一些官员为我大周尽忠尽责。有功者赏,有过者自然该罚,善罚分明乃我大周立国的根本。因此,经过吏部核准,臣要弹劾一批官员,也要请皇上封赏一批官员,这是臣的奏本,请皇上过目。”

    说完,这个吏部侍郎恭恭敬敬递出自己的奏本。很快,就有太监下来拿上了奏本,然后送到了熙宁皇帝的面前。

    吏部侍郎的话落下,朝会嗡嗡的发出了一些声音,但很快又安静了下来,绝大多数官员都看向了已经拿过奏本的熙宁皇帝,神色不一。

    政事堂的大佬,反而显得很平静。这个吏部官员的奏本,早已经在政事堂上经过了一番传阅和审议。换句话说,这封奏本是经过政事堂审议过了,现在只不过是要皇帝再看过,然后在这大朝会上准许便可。

    草原人南下,一路烧杀掠夺,确实给大周朝带来了非常坏的后果。草原骑兵南下期间,北方那些被侵略和掠夺的州府,有的城池是被攻破,当地官员死战而死,但也有不少官员选择了投降,更有不少官员直接选择了逃跑。

    战死的自然要抚恤和优待,投降和逃跑的自然要严惩。这些时日,吏部的人就是在忙着这些事。

    熙宁皇帝神色变得认真了起来,拿过奏本审阅着,不一会,神色就变得很难看了。

    按照这个吏部官员的奏本,北方一共有二十个州府被草原人光顾和侵略,其中绝大多数的城池都被攻破。其中大多数州府的官员都选择与城池共存亡而战死了,但还有部分弃城而逃,又或者投降了草原人。

    除了文官之外,武将基本上也是如此。总体来说,这时候的大周朝官员节操还是有的,至少在草原人面前,没有太丢了骨气。

    只是,现在的奖罚都没太多意义了。一下子二十多个州府需要填充官员,还要重建,一想着这些,熙宁皇帝就觉得头疼。

    柴绍确实觉得头疼,和



【江南,你好!】第九百零六章 还有一个人的功劳要算!
    卢国公的请罪,在朝堂上自然不可能得到熙宁皇帝的同意。还未坐稳江山的他,岂能把卢国公这样的军方大佬给开罪了。

    不但没降罪,反而还嘉奖枢密院以及那些有功之臣。因为卢国公的爵位实在太高了,再升只能是王爵,同时现在又是枢密院的大佬,已经不适合加官进爵。所以,熙宁皇帝直接给卢国公加封了一个太子太保,又赏赐了一大批金银财宝,以示恩宠。

    除了卢国公,这一次抵抗草原骑兵功劳最大的曹侯,直接就从侯爵升了国公,被封为曹国公,同时一样被加封为太子少师,又赏赐了一大批金银财宝。

    除了曹侯,还有不少将领官员都得到了升迁,一些功劳较大的,甚至还得了爵位。比如皇帝的舅舅,已经升任汴京禁军大统领的宋清河,就被封了侯爵。

    林林总总,这一次大朝会上,基本上贬了和免职了一批官员和将领,又晋升了一批官员。也正是因为草原南侵,让刚刚登基的熙宁皇帝有了天赐的大好机会,直接提拔又或者任用了一批自己看顺眼的官员。

    朝会到了后面,熙宁皇帝忽然开口道:“好像政事堂和吏部这边,似乎漏了一个有功的人了。”

    下方的官员有些面面相觑,王槐问道:“皇上,不知道你指得是谁还请皇上明示。”

    熙宁皇帝笑着道:“按枢密院的意思,这一次能在汴京城下大败鞑子,又在相州城下击败击退草原鞑子,和枢密院提的一种神武大炮有关系,这没错吧卢爱卿”

    卢国公站出来点头道:“的确如此。天佑我大周,让我大周有了神武大炮这样对付草原鞑子骑兵的利器,能击退击败鞑子,神武大炮功不可没。”

    就算在场的官员不愿意说,但心里也不得不承认,卢国公这话确实没错。这一次能击败草原人,逼得草原人退出长城,还真亏了神武大炮。

    不管是汴京城下,还是在相州城下,神武大炮打得鞑子骑兵魂飞魄散,可谓的居功至伟。

    “既然如此,要是朕没有记错的话,这神威大炮还是江南杭州市舶司主事赵悦提供给朝廷的吧朕还听说,这一次杭州市舶司也派出了勤王军队,也就是现在朕设置的神机营,这数千勤王的神机营将士,在相州城下用神武大炮可是攻下了相州城墙的。这份功劳,好事吏部和政事堂这边,没有提”

    王槐脸色有些不好看,吏部之前当然也有提这事儿,可被王槐直接摁下了。现在熙宁皇帝主动提起来,要给赵悦算功劳,这就让他这个政事堂执政有些不好过了。

    沉默了一下,王槐才站出来道:“皇上,赵悦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介平民百姓成为了我大周的四品官员,还主掌了杭州市舶司这样的重要职位,此外还封了伯。可算是受尽了皇家的恩典了,这一次与鞑子作战,尽管神武大炮功不可没,但老臣认为和赵悦作用并不大,再给他加官进爵,实在是不妥。”

    “哦,王大人觉得不妥”

    熙宁皇帝没太多意外,事实上,赵悦不讨朝中大多数官员喜欢,这都是天下共知的事儿。就连之前远在江南的他,都曾经听说王槐似乎和赵悦很不对付。现在王槐这样说,他并不奇怪王槐的态度。

    “是,臣觉得再给赵悦加功,实属不妥。”

    熙宁皇帝点点头,看向其他官员问道:“其他人的意见呢”

    王安石站了出来,道:“皇上,臣反对王大人意见。神武



【江南,你好!】第九百零七章 够封侯资格吗?
    整个朝堂上,只留下熙宁皇帝的余音,却振聋发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场大周抵抗草原南侵的战争,一开始打得大周朝手足无措,草原人长驱直入,打到大周朝汴京城下,差点都要灭了大周了。

    战争打的就是银钱,有钱才能筹措粮草,才能调动兵马进行征战。如果不是朝廷手中有足够的银钱粮饷,能快速从全国各地筹集物资,又征召勤王大军解围,大周朝还真不一定能这样快将草原人击退。

    可以说,大周朝与草原人打了大半年战争,耗资巨大。而所耗费的银粮钱财,绝大多数都来自杭州市舶司之前送来的那些银钱。一想到这里,在场的官员更是羞愧到了极点。

    熙宁皇帝直接掀开了这个盖子,此刻王槐都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如果没有之前杭州市舶司送来的这些巨量的钱财存在朝廷的银库里,大周朝恐怕真有可能被草原人给灭国了。

    这样的功劳,难道还不要算王槐心里纵然千般不愿意,熙宁皇帝金口一开,这事实就不能选择无视了。

    熙宁皇帝看着下方众人的表情,心中冷笑着。在场的这些人,心里到底打什么主意,他都猜到了。不过,他也乐得其见看到这样的情况。众人不喜欢赵悦,他反而更想要重用赵悦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悦只能死心塌地忠于自己这个皇帝才能立足这朝堂了。赵悦这样的人,只放在江南一隅,实在是有些浪费啦。

    想着这些,熙宁皇帝再次开口道:“现在大家觉得赵悦有没有功劳,朕要不要封赏了”

    王槐动了动嘴巴,却始终没有开口了,只是微微低下头,不在语。就算心里承认了这个事实,但要让他主动在皇帝的面前给赵悦加官进爵,他还是不愿意去做的。

    王槐不开口,自然有人开口。卢国公就先站出来了。相对其他的官员,作为枢密院军方的大佬,又属于将门世家,卢国公对赵悦还是很有好感的。

    他站出来道:“皇上所极是,赵悦尽管远在江南,但在这对草原鞑子的战争中,也是有功于社稷,有功于大周江山的。臣认为,赵悦当赏!”

    熙宁皇帝微微颔首,笑着看着卢国公问道:“那卢爱卿认为赵悦该如何封赏”

    一时间,所有人都看向了卢国公。

    卢国公几乎没太多的犹豫,拱拱手道:“皇上,老臣认为赵悦可封侯!”

    封侯,这话一出,整个朝堂轰然一声再次爆发议论起来。要知道,封侯在大周朝代表的意义,那绝对不一般的。

    现在在大周朝,想要获得爵位,就已经非常难了。就算有功劳,能封爵的,基本上都是男爵,子爵。到伯爵,基本上都得要立下了天大功劳才可能获得。

    至于侯爵位,除了大周朝立国的时候分封了一批开国公侯爵之外。这百多年来,都再也没有一人能获得这样的爵位。因为,在大周朝立国之后,就规定了一个规矩,非莫大军功者,不得封侯以上。

    曹侯能加官进爵,从侯爵升国公,那是因为他负责了这一次对草原鞑子的全部作战,解救大周朝于水火,不但保住了汴京,还成功逼得草原鞑子退出大周。这样的天大功劳,才勉强让朝廷诸公和皇上同意曹侯封公。

    现在倒好,远离战争之地千里之外的赵悦,竟然要封侯凭什么难道就凭刚刚皇帝说的那些,就这样要封侯

    朝堂大厅里,一时间各种议论。很快,就有官员站出来反对了。显然,对卢国公这样抬举和封赏赵悦,这些人肯定不乐意看到了。

    &n



【江南,你好!】第九百零八章 新武威侯
    卢国公不紧不慢,声音在整个朝会大厅响起。

    “皇上,赵悦的军功,来自海外。”

    卢国公这样一说,熙宁皇帝顿时就反应过来了。他一拍自己的大腿,指着卢国公道:“朕知道了,你是说赵悦带兵出海,前去东瀛和高丽征战的这功劳。”

    赵悦当初带着市舶司的舰队前去东瀛、高丽处理大周商人被扣押的事,这可是得到朝廷允许,并让赵悦代表大周朝廷前去的。

    说起来,赵悦带舰队出海,还动员了杭州府内的各大家族出钱出力和市舶司一共出海远征。当初的熙宁皇帝没登基之前,还是越王的时候,都曾秘密派出了几十个王府的护卫加入赵悦的这一次远征舰队。

    这事儿,熙宁皇帝当然清楚了。要知道当初的越王府在赵悦舰队归来的时候,都还获得了一笔丰厚的回报。现在卢国公这样一提起,他顿时就反应过来了。

    他看向吏部尚书,随后问道:“爱卿,朕要是没记错的话,赵悦带兵从东瀛、高丽归来之后,可是有和朝廷这边交过函的,里面也有随军一起出征的监军记录的一切功劳,这事儿,莫非吏部这边没统计”

    被皇帝这样一问,吏部尚书顿时感觉后背有些凉起来,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赵悦回到杭州后,确实有送公文回汴京,将整个东瀛、高丽的行程和发生的重点事记录,伴随监军的功劳簿一起送来了,送到了政事堂。

    这函件送到汴京,在政事堂可是引起很大哗然,几乎都没有人相信,再加上这样的事,还得做最终确认核实,所以这函件就先被压了下来。再加上整个大周朝廷这些时日几乎都在忙着处理草原人退走带来的后遗症,随后又是老皇帝死,新皇帝登基的事。总之,这事在吏部这边,还真没引起重视。

    现在皇帝一问,吏部尚书好一会才开口道:“皇上,这事儿,吏部这边还未核实。”

    吏部尚书打了一个马虎眼,不承认也不否认,只说还未核实,就开脱了吏部这边没重视处理这事的责任。

    好在熙宁皇上也没注意这些细节,更一时半会没看出这些朝堂老狐狸的狡黠。他听到对方的话,直接开口道:“这事儿不用核实,的的确确都是真的,朕是知道的。赵悦带兵出海和归来,包括在东瀛和高丽做的一切,朕都清楚得很,所以,赵悦确实是有巨大军功的。”

    说到这里,熙宁皇帝更带着一丝笑意,扫视了下方群臣,带着一点得意道:“恐怕大家很多人也还不清楚吧,赵悦这一趟带兵去东瀛和高丽,可没有空手而回。这可又是一次满载而归的大丰收之旅。你们等着吧,不用多少时日,赵悦的杭州市舶司,恐怕又会给朝廷送来一大笔银钱了!”

    元祐帝都这样开了金口,还主动给赵悦的军功做背书了,下面的吏部尚书还能说什么。他看了一眼一边的王槐,发现王槐都沉默不语。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王槐都不站出来说话,又看皇上似乎铁了心要封赏赵悦,这吏部尚书最终只能硬着头皮道:“皇上,要是真如江南那边送来的函件所说的,那赵悦这一次的军功,确实可以封侯了。”

    熙宁皇帝嗯了一下,点点头随后问道:“要是朕没有记错的话,赵悦的先祖还是我大周的开国公候,是什么侯来着”

    吏部尚书再次道:“皇上,赵悦的祖上便是我大周开国侯武威侯赵匡胤。”

    “嗯,既然



【江南,你好!】第九百零九章 有轨马车
    在汴京朝堂召开大朝会的时候,千里之外的杭州城外,江南学院的一个操场内,赵悦正和几个学生在试验着一辆交通工具。

    从江南学院成立之初,就已经摆明态度,并不一定是一所要追求圣贤书求得仕途功名的学校。再加上学校开办的学科和对学生学业的态度,经过时间的发展,开始逐渐显露出一些成绩出来。

    比如之前的自行车,便是江南学院的一个学生创造,然后经过赵悦指点最终改良成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产品。现在仅仅靠着这自行车的生产和买卖,江南学院每年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而发明自行车的学生,更直接摇身一变,成为家财万贯的大亨。

    在这样成功的例子激励下,极大的提高了整个江南学院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让江南学院扩大了名声,不少应试无望,科举未能成功的学子也加入了学院。目前为止,江南学院在学的学生已经接近九百人,学生比开张时候足足扩大了三倍有余。

    这样的就学规模,放在江南都算是一流的书院了,至少和扬州书院、寒山书院都不相上下。

    因为有钱,所以江南学院学校的占地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有充足银钱支持,相比之前的校园面积,已经扩大了数倍,从西湖边上,一直到灵隐山,足足圈了一大片土地。
1...2102112122132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