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我在古代卖内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七月初九
    夜半时分,周围传来狂喜的呼喊声:“水退了……水退了!”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在黑暗中小心往岸边瞧去。

    不等胆小的行到岸边,胆大的已经跳进了水里跑动,鞋底击打水面的清亮声引的四周一片沸腾。

    水真的退了!

    一时几千人无一能淡定等天明,抱小扶老,挣扎着往各家方向而去。

    快到天明时,众人进了城门,听晓守城门的官兵说起,才知道这场洪灾的源头是暴雨与汛期叠加,河水冲垮了河岸。如今洪水过境暴雨停止,水位才退去。

    府衙大人已向朝廷发出灾情折子,最多一月,朝廷就会派来钦差。

    众人听闻唏嘘不已,又颇受振奋,鼓足干劲往自家而去。

    只是黄伢的归属成了难题。他才同阿水相熟,正是互相依恋的时候。

    惜红羽道:“要么我先抱去,他同如水年龄相当,两个人也算个伴……”

    可惜红羽家中只两个大人,哪里能将两个娃儿一起看顾了。

    哑妇将黄伢接到自己怀里,指了指黄伢,又指了指自己,示意她来照顾黄伢。

    石阿婆叹了口气:“石伢同黄伢一处里也能作伴。我老婆子赁的屋子塌了,只能厚脸皮住芸丫头家了……”

    各自说定了便四散开,各回了各家。

    永芳楼所处的地界要高一些,几人回了家中,见虽则家具等物都被水泡过,可放置在梁上的米面袋子却并未浸到水,心下当即松了口气。

    刘铁匠取了柜子劈开,将顶上未泡到水的木板取出劈成柴火。李氏烧火做了白饭,众人一口白饭一口白水吃饱,才七手八脚将各屋里床榻、衣柜、桌椅板凳等家具以及衣柜里被水泡过的衣裳被褥般出到院里晾晒。

    等将这些都搬出去,芸娘瞧见放在墙角的木箱子,打开看时,不免叹了口气。

    罗玉此前送她的好玩意儿,全都被水浸坏,皮影戏的纸人沾在一起,稍稍用手一剥,纸人的脸皮子跟着另一纸人而去。

    她拣出稍稍还能看出模样的玩意带去哑妇房中,黄伢正静悄悄睡着,脸上还挂着泪珠。他睡着的面目有些平淡,却也看的出黄家人的影子。他爹娘俱已去了,不知他阿姐黄花在这场洪水中是否逃得一命……

    到了午时,李家的诸事暂且归置好,刘铁匠向李阿婆道:“婶子,我去给大伙抓药,顺便回去我那窝里瞧瞧……”

    李氏听见,瞧了他一眼,鼓起勇气道:“晌午……过来吃饭……”

    她声如蚊蚋,刘铁匠却听的真真,不由的咧了嘴笑。

    笑过才想起回她:“嗳!”转身大步去了。

    刘铁匠出了李家一路往平日药铺而去,但见街面上所有铺子都大门紧闭,无一营业。

    失了家宅的难民随处可见,形容落拓,哭声震天,瞧见有人怀中似藏了吃食的样子便蜂拥着围上去,可怜的令人落泪,可怕的令人心惊。

    他往自家赁的打铁铺而去,但见远处有衙门的官差将散落的尸体堆成一排,有哪家认出来的便带回去掩埋发葬,没人认领的尸体,将会聚集到一处点上一把火了事。

    刘铁匠几步上前望过去,尸体们已被水泡的发胀,失了本来面目,阵阵尸臭引来大片大片的绿头苍蝇。

    没有认出来的人,他沉甸甸的心里有轻微的欣慰,仿佛他认得的人不在这里边,便说明没有死一般。

    打铁铺便在眼前。台阶上坐着个妇人,发髻凌乱,面色如土。

    妇人听到脚步声,惶惶然抬头看他,恍若一梦的一瞬间,原本悲切的面上便淌了泪,扑进他怀中,嚎啕大哭道:“我娘……没了……”

    刘铁匠一动不动,任她哭了半晌,这才扶她坐下。

    在生死面前,此时此刻,谁还来计较那些爱或不爱,厌烦与疏离。

    他的手久久的抚慰着她的背,令她从初丧亲人的寒冷中暖了过来。

    她抬头瞧着他,皴裂的嘴唇颤抖了再颤抖,鼓起勇气道:“你娶我吧!”

    刘铁匠将她从怀中挪开,起身开了自家铺子,抬腿进去,将柜里的散随银子收起来,将能带搬出去的搬出,丢掉的丢掉,该换置的也有了计划。

    妇人靠在门边,瞧着他健壮的身形渐渐又有了悲泣。

    如若有他在,她阿娘说不定不会被洪水冲走,不会像现下这般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是她力竭才没拉住阿娘的手,眼睁睁看着阿娘被浪头卷走。

    她凭着仅存的一点子力气向他冲过去,抱着他的腰身,任他如何挣扎都不缩手。她撕扯着自己泥泞的衣裙,想将清白的自己给他。现在,就给他!

    刘铁匠一把将她扯开,掼到地上,怒吼一声:“你疯了!”

    她收不住身子,后脑重重撞在打铁台子上,鲜血当即淌了下来。

    他嘴唇翕动半晌,一撩衣袍,撕下一片内里丢在她身边,起身出了门外。

    待里间传出响动时,他推开铺门,见她已是穿好了衣裳,静静靠在打铁台上,面色比此前更为苍白,后脑伤处已被包好。

    他走过去,将身上的银子通通给她:“这几日,你若无地方去,便躲在铺子里。外面不要随意出去。这些银子,够你两个月的花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她的目光看着他,渐渐落到了那银子上,面上浮起一个自嘲的笑:“她给你灌了何种汤,我竟万般抵不上她……”

    刘铁匠回到李家时,李氏正到处翻腾,指望边角处能寻见未被洪水冲走的香料。

    家




第121章 寻粮(二更)
    班香楼死气沉沉。

    楼上的姑娘们偶有人探头,只鬼鬼祟祟的往外瞧了一眼,便仓皇的缩回脑袋。

    赵蕊儿瞪大眼睛,瞧着芸娘这一副打扮,一连几日忧愁的面上终于浮现一丝笑意。

    “李东家,你这幅尊荣,还真的不好认出来……”

    静寂的楼里,她每说一句话,便似能传来回声一般。

    几人的脚步声在楼上更显的令人心惊。

    有其他姐儿的丫头出门打水,正好撞见芸娘一行,只惊的错手摔了盆子,扑爬连天的躲回房中。

    赵蕊儿叹道:“前日里有流民窜进来,姐儿们受惊不小。发洪水时没怎么死人,前儿流民和龟公起了冲突,倒死了四五个人……”

    芸娘听的一声冷汗。

    跟在芸娘身后的石伢忍着哭腔,唤着芸娘:“阿姐,我怕!”

    芸娘回头牵了他手,安慰道:“莫怕,就要有吃食了呢……”

    几人静悄悄进了赵蕊儿房里。

    门刚关上,从门后便闪出了一个人影。

    芸娘几乎惊叫出声,那人影极快上前便捂住了芸娘同石伢的嘴。

    屋里光线晦暗,窗帘拉的不留一条缝。芸娘适应了光线眯眼瞧去,眼前人是一个高大斯文的汉子。

    即便是捂着两人的嘴,他面上神情与他捧着圣贤书时的样子也并无多大的不同。

    她一把拂开他的手,吃惊道:“卢方义你怎的在此处”

    卢方义面上便有些窘迫。

    他的窘迫并不只是因为让芸娘发现他出现在赵蕊儿的房里。

    两年前他曾说过的四个“未曾亵渎,未曾轻视,未曾肖想,未曾利用”仿佛还历历在耳。

    然而那话说出口没多久,他便“肖想”了赵蕊儿。

    虽然他依然“未曾亵渎”、“未曾轻视”、“未曾利用”,然而到了芸娘面前,他心里就十分理亏。

    过去两年,因着这理亏,他已经十分注意与芸娘保持距离。

    譬如芸娘寻他画图册时,他便不苟言笑的接了活,只听了她寥寥之言便极快离开,回去后才细细揣摩芸娘对他说的都是些什么要求。

    自然他不是芸娘腹中的虫,对她的要求揣测错了,便要被她罚工钱。

    可这活计他还不能不接。

    他得存钱赎赵蕊儿。

    他接一些活计赚银子,等他考中了进士,再慢慢攒些银钱。只要赵蕊儿愿意等他,他总有一日能将银子攒够,赎她出来,让她再不用抛头露面再受委屈。

    此时芸娘狐疑的瞧着他,再往床榻上看去,眉尾一提:“你们……你们睡一起了”

    赵蕊儿忙忙为卢方义开解:“没有没有,他睡地上来着……他住的屋子被水冲垮……”

    芸娘往四处一打量,见这屋里并无春意,桌上还摆了两本圣贤书,正翻在中间一页。

    她便转了话题:“快,食物、盐巴、草药,不拘哪个我都要!”

    赵蕊儿同卢方义双双松一口气,没人意识到芸娘并不是他俩谁的亲娘,实则管不到谁的头上。

    赵蕊儿往床榻而去,将将弯了身子,卢方义便上前钻进榻下,拉出来一个木盆。

    木盆被什么东西堆的高高,其上用两件冬季胸衣盖住,显得十分神秘。

    卢方义将将把手盖在胸衣上,面色一红,瞧了赵蕊儿一眼。

    赵蕊儿面上即刻闪出羞臊之色,上前将胸衣取开,从下翻出个布包。

    待她再将布包里的物件掏出来,芸娘“嗷呜”一声扑上前,一把将几个点抢在手中,自家先咬上一口,再忙忙塞给石伢几个。

    赵蕊儿怜惜道:“吃慢些,小姑奶奶,仔细噎着……”

    芸娘直着颈子将点心咽下去,又将点心渣子舔净,再次挤上前将木盆端到自己面前。

    茶叶……她将一个小布包扔给石伢:“拿着!”

    枸杞……“拿着!”

    一小包盐巴……“拿着!”

    一大包核桃仁……“拿着!”

    ……

    惜红羽忙忙上前拦着芸娘:“给我留点,我这有三个人,不知要熬到哪日……”

    “三人”芸娘四处一瞧,不是你们两个人吗

    正在这时,房门一连响了三下。

    卢方义忙去躲在门后。

    惜红羽谨慎上前,出声问道:“谁”

    “你老母!”门外传来另一个压低的声音。

    惜红羽放下心来,忙忙上前开了门,她的丫头一身臃肿、腿脚迟钝的从门外进来,瞧见当地站的两个灾民,大惊失色下转身就逃。

    她的动作太快,衣裳里藏的东西一时跟不及,纷纷从她衣裙里撒了出来。

    包子馒头

    不等那丫头回身想抢回来,石伢已经一个纵使跳上前五体投地将馒头包子压在身下。

    惜红羽忙忙关了门,轻声对丫头道:“是李掌柜……”

    丫头松了口气,不免心疼起被石伢压在身下的干粮:“可惜了包子……”

    石伢一个翻身,举起一个包子给丫头瞧:“没压烂,囫囵的!”

    他啊呜一口咬下去,举着包子一溜烟的跑到芸娘身旁,惊喜道:“阿姐,大肉包子!”

    芸娘一步窜到丫头身前:“哪来的带我去!”

    丫头摇头叹道:“那些厨子偷藏在伙房里吃独食,被我瞧见。这些便是我方才敲来的。我已是打草惊蛇,他们定已将干粮和粮食转移了位置,偷不来了……”

    她行到榻前,解开外袍,袍下包子馒头淌了半张榻。

    赵蕊儿赞道:“好丫头,竟敲了这许多!”

    那丫头得意道:“他们的事若是被妈妈瞧见,不得几板子打死。我自然得多敲一些。他们蒸了三大笼



第122章 一场进行到中途的婚礼(一更)
    多了一只狗,不算多大的负担。

    然而多了的并不只是一只狗。

    两人回去时,屋子里多出好些人来。

    柳香君主仆、惜红羽一家三口被刘铁匠接到了李家。

    一同亲历了洪水的几人,又聚到了一处。

    “外间大乱,我们住在一处人,人多!”李氏解释道。

    然而食物却一点都不够。

    其他人来时,未带一点子吃食。

    城里的小户人家和平民原本就无存粮的习惯,大多是随吃随买。

    经历了这一场灾难,远比乡下农户还要贫穷很多。

    如此,芸娘同石伢带回来的包子馒头就大大的不够了。

    众人分了包子馒头,默默吃过,便各自寻个地方躺尸。

    然而躺尸也是躺不好的。

    周边日日都传来哪家被抢、被杀的消息。刘铁匠便同李大山商量好,每个夜里都轮着守夜,避免有贼盗趁夜闯入。

    到了晚间,天已大黑,便听得院门上传来几声敲门声。

    众人纷纷一惊,顿时吹熄了油灯。

    然而那敲门声非但不停止,还越来越快。

    刘铁匠安慰众人:“莫怕,如若是灾民闯入,不会敲门,直接翻墙而入了。”

    话虽如此,几人心中惧怕,各自取了棍棒板凳在手,藏在大门后,如若有任何端倪便打算痛下杀手。
1...5556575859...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