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状元相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三顾小姑娘
状元相公
作者:三顾小姑娘
唐婉秋内心是崩溃的,只是下楼吃个烧烤而已,就需要在这个没有鸟不拉屎的地方重头再来?好吧好吧,重头再来也行,幸好捡到她的是萌正太,养小正太做个小官,她做个逍遥的大地主也可以。什么?小官变大官?小正太是黑芝麻?怎么办?她也很绝望啊。



第一章 捡回一个仙子
    这是一个艳阳天,晴空万里,只听得见“知了知了”声。蓝天白云之下有一座寂静的青山,青山脚下杂草丛生,看得出平时没什么人从这里经过。

    远处一位小少年手持着根木棍,一边打草一边从远处走来,瘦瘦小小的个子,投着书生的呆气和白皙。少年走着走着停了下来,害怕的看着脚边一名躺着双目紧闭的女子。

    只见女子约莫十七八岁,全身穿着一件十分怪异的白裙子,露出了胳膊和小腿,十分不雅。但露出的胳膊和脚踝处皮肤细腻,带着金闪闪的镯子和脚链,又仿佛是家境良好。

    小少年警惕的看了看周围,没有其他人,连周围的草都没有被压平的痕迹。女子仿佛是凭空出现的,脑门上一个大包乌青一片还带着血丝,女子白皙的脸上划出一道血痕,身上还有些淤痕,可怕又可怜。小少年犹豫了下,扔下棍子,小心翼翼的背起女子把她带回了家。

    唐婉秋醒来的时候,只觉得头痛欲裂,被啤酒瓶底砸到的地方一阵一阵的胀痛。她用手轻轻碰了下被撞的脑门,“嘶”的一声,痛得她猛地睁开了眼。

    眼前一间完全陌生的房间,手下的床不是熟悉的席梦思,盖着也不是熟悉的空调被,摸着硬硬的竟是久违的木床,床上的被子竟还有补丁,床四周的柱子上漆有些斑驳,往里开的门是木制的,还有久违的门槛。门槛旁边有张桌子,桌子上放着几本书,还放着烛台,上面插了根白蜡烛。不像是病房,也不像是自己的小窝,空荡荡的房间透着诡异的古朴气息。

    唐婉秋只记得加班后,一时兴血来潮跑到小区后面的的街上吃烤串。正一手烤串一手啤酒吃的开心,不知哪里来一个瓶酒瓶飞过来。她只来得及看到瓶酒瓶底越来越大,接着眼一糊,头一疼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也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多久,怎么没有送到医院,躺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莫非是肇事者的家里

    正想着,从门里走来一名小少年,大约只有十二三岁,瘦瘦的,脸色苍白,眼睛明亮,五官倒是可以看出清秀。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头戴方巾,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长衫,她只在电视里看过的长衫!

    他端着一个碗,冒着热气,隔得老远闻道中药的苦味,跨过门槛,看见她醒了面露惊喜,一脸喜悦的说道:“姑娘,汝醒了。小生午时见到你昏迷于吾家附近草丛中,周围无人,不得已带汝入小生家中,姑娘一直未醒,小生十分担忧,现既已醒来,小生十分欣喜。不得已背汝进入小生家中,冒犯之处见谅!汝尽可放心,今日之事,小生将闭口不言。”

    唐婉秋听着这古香古色的一番话,每个字能听懂,连在一起她实在无法理解其中意思。她一脸懵逼的看着走到眼前的小朋友,问道:“你这是cospy”

    小少年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疑惑得看着眼前的女子,重复了一遍:“什么抠丝谱类以恕小生不明白其中意思。”

    脑门的包仿佛在闹独立,痛得唐婉秋半晌说不出话,也无法思考。她看着小少年疑惑的眼睛,再看看陌生的房间,无力的问道:“请问这是哪里”

    “小生家中。”

    “我知道是你家,你家是在哪里哪个省哪个市什么年代”唐婉秋抓狂的问道,声音不由得变得尖锐。

    小少年被唐婉秋尖锐的声音吓得往后一退,他怯怯的看了眼满脸愤怒的大姐姐,低下头不说话,过了一会,在唐婉秋感觉自己无法克制住自己努力的时候,小少年端着药的手勇敢的向前伸了伸,还未变声的童音底低的传来:“我家在河西府滦县吴家村,今年是启元十年。姐姐要不要先喝药”

    唐婉秋看着装药的碗上硕大一个缺口,依稀可以看黑黑的边沿,只觉得心里哽了哽,火气反而降了下来。她冲一个孩子发什么火呢,如果真如这个孩子所说,还是他救了自己呢。只是还是不死心的问道:“你,你真的没骗我”

    小少年满脸茫然的摇摇头,又把药举了举,小声说道:“姐姐,药再不喝就凉了,会更苦的。”

    “这是什么药”唐婉秋定定神,接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唐婉秋,你家里大人呢想着刚进门的时候,小少年装大人一板一眼的话,又想起这么久都没有大人过来,莫不是一个留守儿童,中二期吧。唐婉秋说,“你家只有你一个人吗”

    “小生…”

    “停!直接点说,别小生了,毛都没张齐的小屁孩!”唐婉秋满脸不耐烦的打住,她实在没办法接受小少年一口一个的小生。

    小少年涨红了脸,有点



第二章 仙子很绝望
    这几日唐婉秋也从小少年嘴里套出了他家里的情况。说来刘明也是个苦命孩子,他六岁前还是官宦子弟,只是父亲官位不高。只因嫡脉获罪被牵连,官位丢了家财也被没收。父母不知为何没有和嫡系一起回族里,单独带着刘明到吴家村落户。

    靠着母亲不多的嫁妆,也置办了几亩地,起了这砖瓦房。只是父亲生病,为了给父亲寻医问药,耗尽家财,10岁时父亲去世后,母亲把家里仅剩的一位婢女嫁到同村,带着刘明闭门度日。

    13岁时母亲也病倒了,刘明才知道家里已经没什么钱了,为给母亲治病,他学母亲卖了五亩地,放下书本照顾母亲。可是母亲还是病逝了,他那时不过是个孩子,又从小只被母亲教导读书一心考取科举,不知道俗事。

    幸好嫁出去的王婶主动帮忙把丧事办妥,还时常过来照看刘明。但为办理母亲丧事家里余钱也消耗差不多,刘明还小,又秉承着母亲的教导,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只靠着剩下的四亩地租子生存,日子过得就有些艰难。据刘明嘴里出来,母亲去世后,佃户来过两次,都对他说日子艰难,他一时心软就免了租子,就更加掣襟露肘了。

    想到此处唐婉秋忍不住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刘明,这孩子也被教的太不知人心险恶良善了些。不过若非如此,自己也不可能跟大爷一样躺着床上被个孩子伺候。

    说来也奇怪,除开头上的包像是被之前的啤酒瓶底撞乌青的,身上也有些乌青,全身无力,仿佛是生了重病一样。躺了这几天才终于可以将将下地,还无法走出房门就气息急促,手脚发软了。

    看来还是要养,坚定了养伤补充营养的唐婉秋一言难尽的看着那清晰可见米粒的稀粥,问到刘明:“家里还有多少钱”

    刘明愣了愣,有些羞愧的低下头:“家里还剩下50文,你放心,我会找王婶借一些来的。”

    50文唐婉秋虽不大了解这个架空的熙朝物价,但也看过几集电视,50文一听就很少,又听到傻小子说去借银钱,翻了翻白眼说:“你怎么还呢”

    “...当…当东西。”刘明结结巴巴的说道,不舍的从怀里掏出一块莹白无暇的玉佩,反复的用手摩挲着,低下头难过的说,“这是爹留下唯一的东西了。”

    唐婉秋看着小孩子一脸难过的表情只觉得眼睛疼,心里不是滋味。她是典型的南方人,最喜欢金银饰品,手腕上戴着一串细金镯子,脚踝上的银脚链,都是无袖长裙遮不住的。

    这傻小子性格软得像包子,弱得像一点韧性都无,自己日子都过不好,还对陌生人掏心掏肺,毫无防备,曾经是她最不喜欢的性格。

    可是苍白的小脸是为了她粘上锅灰,明亮完全不懂得反抗的眼睛对她全然信赖,即使困顿至此也对她身上的金银不动分毫,这让她在现代已经硬如钢铁的心都忍不住软了。

    感谢她爱金银饰品的嗜好,在她绞尽脑汁还想不出生存之道的时候,起码燃眉之急可解。想着唐婉秋努力撑起来接下脚上的银链子递给刘明:“这是我住在这里的医药费,你拿这个去当,别借人钱。还有如今我们两个人生活,当东西只能解燃眉之急,却不是长久之道,还需找个生财之道。”

    刘明本欲拒绝,被唐婉秋一瞪,登时拽着银链子收回伸出去的手,诺诺的点点头。明亮的大眼镜里含了一泡泪,一脸欲言又止。

    唐婉秋无奈的看着他:“怎么了你说吧。”

    “...姐,姐…不能要你的东西,况这是你贴身之物,恐有损你名节…”

    “饭都吃不上了,还想什么名节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这是我贴身之物小孩子哪那么迂腐。”唐婉秋还未躺平,听到刘明的话,气笑了,索性坐起身来,示意小少年把枕头竖在背后,才说道,“你既叫我一声姐姐,姐姐今天教给你一个道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规矩是为了让大家活得更舒服,不是用规矩把自己束缚死的。我们不能守着名节白白饿死,既然不损害他人,不损害自己,就无愧于心。”

    唐婉秋不放心的让叮嘱刘明吃过饭就去当了银链子,记得买一些肉回来补一补。说着她困意上涌,挥挥手让刘明出去就睡了。

    再次醒来暮色已深,她隐隐听到外面有说话声,刘明的声音有



第三章 仙子变成表姐
    因此王婶也知道了唐婉秋为刘明表姐,幼时关系十分紧密。后来出嫁到远地去了,前段时日与夫家和离,过来投奔幼时表弟一家。没想到叔叔婶婶均已过世,一时经受不住打击摔了一跤,只好这几日在家养伤,等伤好之后再出来跟村里人见面。

    王婶见唐婉秋谈吐不凡,又对表弟十分怜惜。心里十分欣喜,想着唐婉秋若留下来必定会与刘明相依为命,以后刘明以后也算有个人照看。半年前自己生了个儿子,自己的孩子本就照顾不过来,可夫人的恩情又不能不报,正十分为难。如果有唐婉秋照顾,必定比自己见识的多,照顾得更好。

    正想着,唐婉秋挣扎的给王婶行了一礼说道:“之前感激王婶对明儿的照看,王婶日后不必再自称奴婢,我听闻婶婶已经给您放籍了,我们就如同乡邻一样走动即可,否则婉秋听着也十分难受。二则我听闻王婶的孩儿还小,之前明儿无人照顾,现如今我来了,这段时日必定会好好看护这孩子,王婶此时有事尽可去忙。只是婉秋初来乍到,对于村里很多事还不太了解,还请王婶帮忙告知就是大恩了。”

    王婶连忙站起来,连连摆手:“应该的,应该的。表小姐不必客气。”

    唐婉秋闻言苦笑,满脸苦涩的对王婶说:“千万莫要再唤表小姐,也不要再喊明儿叫哥儿。现在哪还有什么小姐哥儿呢,都不过是吴家村的村民罢了。王婶再这样喊,就真的是不把婉秋和明儿当自己人了。”

    “使不得使不得!”王婶满脸涨红,可是看着唐婉秋态度坚决后,只得应下,以后对他们就如同一般村民。

    唐婉秋等王婶走后,心里思索了片刻,喊来刘明,问到:“我自称你表姐,你可有意见”

    刘明摇摇头,递过两个小小的银块给唐婉秋说:“姐姐,这是当银链的钱。给你。”

    “给我做什么,你拿着当家用啊。”唐婉秋没接银块,“当了多少钱”

    “5…5两”刘明小小声的说道,小鹿一般的眼睛再次看了眼唐婉秋。

    唐婉秋没有注意到刘明的眼神,只换算了下王婶对她说的物价,王婶说普通一家人一年的嚼头是3两银子,5两理论上一年是不用愁,但是她还在吃药,他还是长个子的年纪,5两是万万不够的。

    看来还是得赚钱。

    而且得考科举。

    时局重文轻武,考科举是普通人跃龙门的唯一机会。至少要考到举人,君不见范进中举就欢喜得疯了。举人就可以做官,王婶称呼举人为举人老爷,十分崇敬。

    她并不是那等有想搞风搞雨,在新时代做出一番惊天事业的人。在现代的时候一路奋斗也不过是想让自己过好点,过更舒适一点,实现财务自由。在这个坑爹的时代,她没有任何技能,成不了大家,经商也好,做地主也好,都是需要靠山。否则你是无权无势的肥羊,不宰你宰谁,这是贯穿古今的常识啊。

    唐婉秋看着眼前眉清目秀的小少年,虽性格怯弱,有些迂腐不知世事,但胜在目光澄明,秉性善良,乖巧听话。看过书桌上的少年的字迹,也是秀丽颀长、行云流水。字如其人,从这一手好字上看也是有几分基础的。胜在年纪小,可塑性强。

    想好了的唐婉秋摸摸刘明的脑袋,刘明下意识的蹭了蹭,透过那双温柔的手热度传到心里。幼年的父亲是严父,母亲忙于管家,照顾父亲,只叫自己读书。只有自己背诵好文章,父亲才会嘉许的摸摸他的头,后来母亲只会更加严厉的要求自己。

    接着刘明猛得往后一退,低着头瓮声瓮气的说:“男人头不能摸的。”

    唐婉秋一笑,没回答刘明的话,接着跟刘明说道:“既然我自称你表姐,你没有意见的话以后村里人问起来就直接回答。就说从小两家比较亲近,后来我出嫁比较远与夫家和离来投奔你家。过来后发现你父母不在了,你一个人过比较可怜,遂我留下来和你相依为命。”

    刘明一边听,一边惊喜得抬起头,说:“唐姐姐要和我一起生活吗”一双明亮的大眼镜流彩闪烁,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

    唐婉秋被他真挚的喜悦所感动,原来被别人如此肯定的喜悦如此动人,她微微笑着说:“是啊,以后刘明小哥莫要嫌弃姐姐白吃白住。”

    刘明一个劲的摇头:“



第四章 仙子入人间
    是的,伤好后,唐婉秋就出门开始溜达了。

    之前来自于王婶的一些信息完全不够,她需要知晓更多民俗和周围的人际关系。村民对于刘家突然多了一个姑娘早就议论纷纷,有一些风言风语传出。后面有王婶提供消息是投奔来的表姐,这个表姐又很快出现在众人面前。

    她跟刘家人一样满是书香气,举手投足温文尔雅,说话也是轻言细语,明显跟村里不太一样。但她见着谁都笑着点头,跟谁都聊得来,东边村头的刘家嫂子聊地里收成不好,村里有名的嘴碎妇人拉着她讲话她也笑着听一点都不敷衍,偶尔她还带着自己做的小点心给大家尝尝。久而久之大家也都知道了刘家表姐是个可怜人,特别好相处,有一手还不错的厨艺。

    村民又听说刘明现在可以帮忙代写书信,之前听王婶说大家都还不敢相信。对于刘家,他们一直觉得十分有神秘感,刘父当年还会出入村庄,刘父去世后,刘家闭门度日,村里很多人只在帮忙处理丧事的时候见过刘明。对刘明的感觉就是清高不合群。

    唐婉秋十分替善良纯真的刘明感到可惜,难怪母亲去世后,只有曾经奴仆的王婶偶尔过来照看他,村民则一个都没有。

    当第一个村民走进刘家让刘明帮忙代写书信后,慢慢的其他人也尝试着去找刘明写信了。虽说他代写书信也收两文钱,但比起其他人的三四文钱要便宜很多,而且吴家村里无人代写书信,若家里有人识字还好,若没有,写一封信还得专门跑去县城。

    村里又有几个识字的呢当然,吴家村除了刘明,也有几个读书人,都是在县城私塾里面上学的。但一般能够上学的读书人,一般要么都是家境比较富裕,不缺这么几文钱的。毕竟孩子读书的花销一般村里人也负担不起,一个人读书到考科举往往要花十几年的时间,不光是束脩,还有笔墨纸砚,书籍都是十分珍贵的。再者,读了书的人往往都有点清高的毛病,不说视金钱如粪土,但提钱就俗气,为了几文钱代写书信有失读书人的身份。

    其实一开始刘明也是抗拒的,唐婉秋给了他两个选择,不写书信,跟以前一样喝粥饿肚子,代写信,给他做喜欢的炒猪肠。小少年立刻就屈服了,不光是屈服,还一丝不苟的执行了唐婉秋的要求。

    渐渐的,村里人越发觉得刘明代写的书信好。虽说收两文钱吧,大家都知道他家情况,父母没有了,现在还添了表姐这张嘴,收钱也能理解。而且他收的钱比别人家便宜,但是写出来的信比别人家的厚。那些县城或者其他代写书信的人,听他们念叨半天,才写了一张纸,文绉绉的不太懂意思。刘明听他们唠叨,写信全是大白话,一点不怕费纸。写完还大声给他们读一遍,他们也知道刘明把唠叨的话全了写进去。

    不出几日,村里但凡写信和读信的,都来找刘明了。虽然刘明总是一本正经,一丝笑容都没有,但都觉得小孩不容易,人家孩子爹妈都没了,当然不爱笑。以前那是看起来清高,不懂得和人相处,看人家一点读书人架子都没有,十分和气。
12345...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