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好吧。郭明翰咬了咬牙,说,极限基地那边说,他们的难度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重新建设厂房和基础设施,需要五个亿的投入。其次是他们现在承接的这些任务,如果因为搬迁而耽误了,就必须转给其他企业去完成,而其他企业本身没有这样的能力,需要提升生产条件,此外,还会面临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所有这些所造成的成本,也在五亿左右。

    也就是说,会安市政府需要拿出十个亿来补偿他们?朱菊兰多聪明啊,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并直接帮郭明翰说了出来。

    郭明翰讷讷说:会安市政府肯定拿不出这些钱,所以,这些钱是需要算在土地出让金中的

    算在那四个亿里?朱菊兰问。极限基地周边的土地出让金标准是确定的,兰苑要拿极限基地的8000亩地,自然也要按这个标准付钱,这就是4个亿,这一点朱菊兰曾经和会安市政府沟通过,也表示愿意支付这些钱,所以她会有此一问。

    郭明翰说:是的,是算在土地出让金里。加上原来说过的4个亿,大约是14亿左右。

    这怎么可能?朱菊兰说,让极限基地搬家,是你们政府的事情,怎么能够让我们出钱?我们出的土地出让金,就是用来做拆迁的,你们没有收两次钱的道理吧?

    这就是我们的困难了。郭明翰说,如果兰苑看中的是其他的地,哪怕同样涉及到工厂搬迁,我们也会按照邻近的地价来计算出让金。但极限基地的情况和其他工厂不同,他们的搬迁成本的确是很大,我们如果不能做出补偿,他们是肯定不会走的。

    这明明就是讹诈嘛!什么厂房要五个亿,纯粹是坐地起价。还有,他们的任务完不成,让别的企业去做,他们最多也就是付一点违约金,还能到五个亿?拆迁的时候,哪家不是这样漫天要价的,我就不信你们没有一点办法。朱菊兰说。

    郭明翰说:朱总,你有所不知。极限基地是由国家装备公司牵头建起来的,国家装备公司的背后是国家发改委,来头很大,我们也不敢轻易地动他们,这和普通百姓拆迁完全不是一回事。

    既然是这样,那就算了。朱菊兰把眼皮往下一耷,懒懒地说:这个项目我们也不做了,金南市政府已经约我很多次了,让我把项目放到那边去。还有建陆也答应给我们一些优惠条件,我还让人给回了。现在看来,还是他们更有诚意一些

    朱总,你说这种气话就没必要了。郭明翰脸上堆着笑,会安这里风景优美,经济发达,离建陆和浦江都很近,腹地开阔,正适合朱总这样的商界豪杰大展身手。区区一个极限制造基地的问题,不应当成为朱总的拌脚石,我们想想办法,总是能够解决的。

    朱菊兰刚才的作派,就是要引出郭明翰这番话来。她提到金南和建陆,那两个城市也的确曾邀请过她去开发地产项目,但却缺乏像会安黄金滩这样一块好地。她是打算把黄金滩项目做成一个标志性项目,用以日后进行市场推广用的,但凡有一点办法,她也不会放弃这个项目。

    其实,郭明翰又何尝不知道朱菊兰的想法,还真把政府官员当成傻瓜了?如果朱菊兰真的能够轻易放弃黄金滩项目,她才不会坐在这里和郭明翰磨牙呢,直接拎包走人就是了。既然对方坐在这里,就说明这里有她想要得到的东西,而这就是对方谈判的基础。

    聪明人聊天其实是挺轻松的,一句话就能够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朱菊兰听郭明翰说软话,也不再耍性子,而是说道:郭市长,你说说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不能向极限基地施加太大的压力,而只能是和他们协商。前一段,他们的主任顾施健口风已经软了,但后来回了一趟京城之后,态度突然又变硬了。我们估计是装备公司方面给了他一些指示,甚至是国家发改委方面说了话也不一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继续向极限基地施压,就是和国家发改委对着干了,这是我们扛不起的。

    郭市长的意思是说,我们兰苑就能够扛得起?

    你们是民营企业,又是全国知名企业,发改委轻易也不会责难你们。不过,你们向基地施压,有些师出无名,也找不到好的方法。

    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

    如果能够有一个名目,让市里能够从大局出发,要求极限基地搬走,那么我们的工作就比较好做了。就算国家发改委出面,我们也有个理由。最后我们在补偿方面再多做一点,我想装备公司也不好太强硬了。

    名目?朱菊兰看着郭明翰,有些不太理解他的意思。

    是的,名目!郭明翰正视着朱菊兰的眼睛,斩钉截铁地说道。




第八百零六章 有没有污染
    知道吗,陶港那边那个什么基地,是有毒的工厂!

    你说的是极限制造基地吧?那是一家机械厂,又不是化工厂,能有什么毒?

    机械厂就没毒了?我亲眼看到过他们往厂子里运化学原料的,拿大油罐车拉,上面画着骷髅头呢。

    那个好像是做酸洗用的原料吧?咱们会安好多厂子都用这些的。

    可是他们用得多啊。我看到一份绝密资料,说就是因为建了这个什么基地,这十几年时间,会安有十几种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了40多,这不是拿我们的命在换政府的gdp吗?

    绝密资料,你怎么看到的?

    我舅舅的连襟的二姑邻居家有个孩子的同学是国家高级保密单位的,他回来偷偷跟家里人说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会安的大街小巷里开始流传着一批与极限制造基地相关的小道消息,传话者一个个都言之凿凿,好像是他们亲眼看到了什么东西一般。当地的互联网论坛会安热线上也突然多了许多揭密帖子。有些是含沙射影,明着说一个什么乌鸡国,实际上谁都看得出是讲会安本地。还有一些就更直接了,指名道姓说极限制造基地如何如何,结论往往都是此基地不搬走,会安百姓将难逃劫数。

    网络舆论一起来,传统媒体哪里还能闲得住。先是本地媒体,接着是海东省的媒体,最后就是全国各地的媒体,全都涌到会安来了。顾施健一上班,办公楼下就堵了几十名记者,其中那些摄影记者手里的相机长得像炮筒似的,一看就极其专业。这倒不是说基地的门卫不尽职,这些记者都是拿着正式的记者证来采访的,门卫也拦不住他们。

    顾主任,目前有一种传闻,能不能请你证实一下

    顾主任,我刚才在基地门外亲眼看到了一辆运输有毒液体的油罐车进入基地,请问这种有毒液体叫什么名字,对人体和其他生物会造成什么损害?

    顾主任,您能不能从理论高度向我们解释一下,是人民的生命健康重要,还是gdp重要?

    顾主任,这种祸国殃民的企业为什么会建设在会安,而不是建设在京城?

    记者们的问题一个比一个犀利,录音话筒只差杵到顾施健嘴里去了,闪光灯此起彼伏,晃得顾施健有一种正在渡劫的错觉。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请安静。顾施健拼命地喊着,把大家的声音压下来,然后说:关于目前网络上对于极限制造基地的种种传言,基地的公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关于极限制造基地的生产活动对会安当地造成环境影响的说法,是完全不实的。极限制造基地从建设之初起,就贯彻着环保理念,我们的生产活动对于周围环境没有任何的负面影响。

    是吗?一位南方来的记者冷冷地说:顾主任,如果你的耳朵没有问题的话,现在应当能够听到你们基地里正在发出很大的噪音吧?

    这是我们的万吨水压机在进行锻压操作。顾施健说。

    顾主任的意思是说,噪音污染不算是污染吗?

    这顾施健一下子就被噎住了。噪音当然也算是一种污染,这一点顾施健是不敢否认的,否则人家就要发篇稿子,说某某主任称噪音不算污染,他以后就要落一个噪音哥的美誉了。但问题在于,他说的没有负面影响,是指网上说的那种什么有毒气体液体之类的,跟噪音完全是两码事啊。

    那位记者又岂能不知道顾施健的原意,但记者就是要抓住对方话里的破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利用对方慌不择言的机会,再找出更多的破绽,从而曝出一个大料来。

    受到前面这位记者的启发,另一位记者也补了一刀,指着一辆正拉着一个大换热器往基地外面走的大平板车,对顾施健问道:顾主任,那边那辆大车,也是你们基地的车吧?

    是啊,怎么啦?顾施健懵懵懂懂地问。

    我注意到这辆车排出了很浓的尾气,请问这算不算污染?

    尾气顾施健连哭的心都有了。尼玛呀,你们呼吸空气还会污染环境呢,怎么不拿出来说?全会安的机动车不止10万辆了,我们的车排点尾气也犯法了?

    各位记者朋友,我承认,我们的确有一些噪音污染,但主要影响的就是厂区周边很小的一个范围。至于刚才这位记者朋友说的尾气污染,这是难免的,所有企业都要运输,运输就必然有尾气污染,这并非我们极限制造基地一家如此。顾施健只能改口。

    可是,刚才顾主任说你们的生产对周围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这怎么解释?

    这是我说话不够严谨,我道歉。

    那么顾主任刚才说网上的传言完全不实,是不是也不够严谨?

    这个嘛顾施健想了想,说:网上对我们的一些批评,比如说我们一些运输大型部件的车辆对会安的交通产生了影响,这是的确存在的,我们会在日后的工作中尽量改进。但说到我们企业的生产会排放有毒物质,影响会安群众的生命健康,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属实的。

    你确信你们的生产不会排放任何一点有毒物质吗?

    当然不是顾施健苦着脸说,任何企业的生产都无法做到零排放。比如我们做热处理的时候,会用到一些热处理液,其中有些是有毒性的。我们有非常先进的有毒气体回收设施,这种设施能够回收999的有毒气体,要说一点都不排放,肯定不确切,但排放出来的仅仅是01而已,经过空气稀释之后,对人体基本是无害的。

    好累啊,顾施健在心里暗叹着。对方就是存心来找茬的,自己任何一点不严谨的说法,都会被别人揪着辫子,所以只能是尽可能把话说得周全了。可一旦说得周全,似乎又处处都是破绽,就比较有毒气体回收这件事,泄漏出去的仅仅是01,而且也算不上是剧毒,甚至不比居民家里用的油烟净毒性更大,但你敢说完全无毒吗?你只要承认还有那么一点点毒性,人家就会说你承认排放毒气了,然后就会把这事炒得沸沸扬扬,让你下不来台。

    唉,自己当初为什么要争着来当这个主任啊,留在公司里,让神通广大的冯总罩着,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冯总,快来救救我吧!

    冯啸辰不是顾施健养的召唤兽,不可能他在心里喊一嗓子,冯啸辰就出现了。不过,基地办公室对于应付这样的事情还是有一些经验的,办公室主任杨媛从办公楼里出来,挡在顾施健的身前,对记者们喊道:

    各位记者朋友,京城来了一个很重要的电话,需要顾主任去接,请大家不要拦着顾主任。有关近期内网络上对于极限制造基地的一些传闻,我们会很快做出澄清,需要澄清公告的记者,请到我这里来登记一下信息,提供你们的电子邮箱地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向你们发送澄清公告的电子版。

    人家领导有重要电话,不管是不是真的,记者们也不便再纠缠下去了,否则人家就可以说你扰乱公务,这是上哪去都占着理的说法。顾施健逃回办公室,毫不犹豫地抓起电话,便拨通了京城冯啸辰的号码:

    冯总吗?我是顾施健啊。情况不好了

    放下听筒,冯啸辰的嘴角露出了一个轻蔑的笑容。自从上次顾施健和薛暮苍联合向他汇报了会安的事情之后,他就知道对方是不达目的不会罢休的。至于对方会采取什么手段,他一时猜不出来,但几个备选项是有的,其中也包括了对方打环保牌的这种做法。

    这几年,国人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了,这是一件好事情。任何东西只要受到了百姓的普遍关注,就能够成为有心人手中的武器,这是公共关系中的常识。冯啸辰过去也曾利用环保作为名义,向一些单位施加过压力,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一回,会安做的,与冯啸辰做过的事情没啥区别,只是动机完全相反罢了。

    用环保来说话,符合程序正确的原则,但动机则属于实质正确的部分。如果一味要从程序正确出发,不考虑实质正确,那么会安的举动是无懈可击的,他们会在民意充分发酵之后,以尊重民意为名,迫使极限基地搬迁,届时装备公司和发改委也不好多说什么。

    但冯啸辰是个不信邪的人,他不相信程序正确能够超越实质正确,出来卖就是出来卖,立再多的牌坊也改变不了这个实质。国家的工业化目标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企图动摇这一目标的人,都是国家公敌,冯啸辰有一百种办法让他们生不如死。中国不是西方那种一根筋追求程序正确的国家,想钻程序的空子,没那么容易。

    蒙洋,你去请王总到我这里来一下。

    冯啸辰向秘书蒙洋下达了指令。



第八百零七章 杀鸡儆猴
    冯啸辰说的王总,正是王根基,在公司原来一位副总经理退休之后,王根基接替了他的位置,也进入了总的序列。不过,王根基即便是当了副总,也依然是一副大大喇喇的模样,与公司另一位素有冷面阎王之称的副总郝亚威形成了鲜明对照。

    听说冯啸辰找自己,王根基端着自己那泡了枸杞的保温杯便晃荡过来了,一进门就问:怎么,啸辰,又出啥乐子了?

    乐子大了。冯啸辰知道这位爷的脾气,便笑着应了一声,然后招呼王根基坐下,接着便向他通报了会安那边的消息。

    环保?王根基嘟囔了一声,问:你估计,这消息是谁放出来的,是会安市政府,还是兰苑地产?

    放风的估计是兰苑地产吧,毕竟政府那边没这么强的舆论操纵能力。冯啸辰评论说。

    王根基点点头:没错,不是每个官员都像你啸辰一样的。

    这是什么话?冯啸辰不满地斥道。

    王根基笑道:我是说,如果换成你啸辰去操纵舆论,兰苑那两下子连当你的学生都不够呢。

    我在你心目中就是这样的形象吗?冯啸辰质问了一句,没等王根基回答,便又切回了正题,说:不过,这件事肯定是他们双方商议好的,兰苑不可能擅自行动,因为这样也会让会安政府陷入被动。另外,负面舆论闹腾得这么厉害,会安市政府一直无动于衷,这不是反常吗?如果说他们不是事先知情,那就怪了。

    这帮孙子,想造反呢!王根基愤愤然地说。

    赚了点钱,就开始膨胀了。冯啸辰叹道,日本就是因为经济脱实向虚,大家都去搞房地产,实体经济一天不如一天。池谷制作所如果能够多投一些资金在科研上,也不至于在煤制油的项目上被我们全面碾压。现在可好,咱们还没发达到日本的程度,人家的好东西我们还没学完,坏的就已经开始学了。

    我听说,各地现在都把房地产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上。有些民营企业也把资金抽出来炒房,这个苗头如果不刹住,咱们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的成果,就要化为乌有了。王根基说。

    冯啸辰点点头,说:这个问题,回头我整理一个材料送给韩主任,让发改委向中央提一下。眼前这件事情,咱们需要合计合计,看看怎么破局。

    上次薛暮苍和顾施健来找过冯啸辰之后,冯啸辰就把有关情况在公司内部进行了通报,王根基也是知道此事的。此时听冯啸辰一说,他满不在乎地回答道:这个也简单,找个人敲打一下会安市就可以了。那个兰苑地产也是一样,实在不行让发改委找朱菊兰谈一谈,她真以为自己有点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还是需要师出有名吧。冯啸辰说,目前我们还只有一些猜测,不能确定就是他们搞出来的事情。另外,这件事情到目前为止也只是舆论而已,会安市政府没有什么表示,咱们让人去敲打他们,他们随便找个理由就能脱身,我们却反而被动了,你说是不是?

    你啊,就是太清高!王根基不屑地评论了一句。以他的想法,敲打一个地方政府还需要什么证据吗,体制内的人谁都不傻,会安唱的是一出什么戏,大家都能看得出来。装备公司也不是没有背景的单位,会安欺负到装备公司的头上,装备公司找人敲打会安,太正常不过了,还说什么要师出有名。
1...405406407408409...4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