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永世帝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逸之

    但是,中秋节作为一个节日现在还没有固定下来,后世熟知的月饼也没有问世。

    在现代,烛光晚宴是很浪漫的事情,可是在天天都点蜡烛的唐朝,哪里有什么浪漫可言。但,办法总是有的。

    殷清风和四个小姑娘在院子里的大圆桌上和四周都摆上燃烧的蜡烛。这个场景一布置出来,引得美妞儿们欢呼跳跃。除了极度奢侈的家里,没人一下子点这么多蜡烛出来。

    除了这浪漫的烛光之外,桌子中间还有插满各色月季的花瓶。

    等都落了座,殷清风说道:“我之前一直疏忽了一件事儿,这事我得赶紧补偿你们的。”

    殷清风的言论让众美不解:“补偿我们郎君之一对我们很好啊需要什么补偿”“就是啊,月丽在这里很快活呢。”“我们也是啊。”

    殷清风回答了她们的疑惑:“月眉和我同一天生辰,可你们的我都没问过关心过。这对于一个立志成为一个好男人来说,这是天大的罪过啊!必须补偿你们。”

    一边说着一边还做出一副罪孽深重的样子。

    “郎君....”“哥哥........”

    结果众美被殷清风放的大招给击倒了。

    “好啦,这有啥激动的。都是我的人嘛,不对你们好,我对谁好来,月丽妹妹,过来哥哥抱抱你。别哭!”

    惹出祸事出来的殷清风,“手忙脚乱”的趁机吃豆腐。

    “来月眉帮我记一下每个人的生日。”

    繁星是二月初一、月丽是五月十六、鱼娘是十月十四。

    “好羡慕月眉姐姐啊。”“月眉姐姐和郎君有缘嘛。”“哥哥,月丽也想和哥哥一起过。”

    怀里的襄城一边说,还扭来扭去的。

    “好好好,别扭了。”

    “嘻嘻嘻。”

    殷清风问道:“你们可知这瓶中的花朵代表的含义吗”

    四个丫头一起摇头,“不知道”

    “让郎君来告诉你们啊这红色代表热情、爱恋;粉红代表感动和喜欢你那灿烂的笑容;白色代表天真、纯洁、尊敬、谦卑;花苞代表美丽和青春。

    我祝福你们永远热情、快乐、天真、美丽!更祝愿你们青春永在、笑口常开!”

    说些,殷清风将插满鲜花的花瓶拿在手中,大声喊道:“你们想要什么颜色的!”

    “白的!”“红的好看!”“都是月丽的”

    平安了三日后,韩起带着样板来到山庄。

    早就一心盼望着的殷清风强忍着好奇心,直到月眉下课了,才让人把箱子打开。

    箱子里的瓷砖一共十块,每两块之间是一层层秸秆。

    当第一块摆在桌子上,就赢得一片惊呼声。

    青色的瓷砖大约三厘米厚,上面是一个浅浮雕的凰首图案。

    凤与凰是后世人熟知的一种吉祥图案,而且并不太过仔细的区分凤与凰。

    “萧韶九成,凤凰来仪”,东汉的郑玄读“仪”为“偶”,谓“仪,言其相乘匹。”即凤凰成双而来,来而跳舞。

    由于凤凰以善舞而闻名,故在《山海经》中又被称作“舞鸟”。

    《山海经南山经》:“有鸟焉,其形如鹤...名曰凤凰...是鸟也,自饮自食,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对于凤凰最早的记载,出自商周时期甲骨文和金文中。这两种文字中的凤字几乎都作花冠状,丰满的翅膀和长长的尾羽,宽大有力的爪,显示出一派勇武健硕的情态。

    商周青铜器上的凤纹:凤冠分多齿冠、长冠和花冠三种,凡有勾喙的鸟体都可称之为凤,且绝大部分鸟喙呈闭合的弯钩形。头部的眼大多为正圆或椭圆形,凤体作鸟体或鸡体型。

    富有变化的是尾羽,有长尾、垂尾、分尾和对称连尾等形式。长尾凤纹的尾部最长的可达鸟体的四分之三。

    这个时期的凤纹,大多以雄浑、肃穆、稳健而见胜,显示了奴隶制社会的等级森严、凝重保守的风气和当时的审美情趣。不仅作为一种实用图腾标记,而且逐渐推广而成美的艺术形象。

    到了战国时期,凤纹开始变得婉曲秀丽,妩媚多姿,姿态柔美。

    秦代时期凤纹气质刚健,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其形象或高傲阔步、或气宇轩昂、或挺胸展翅、表现出的是一种流动的、健壮的、生机勃勃的活力。从过去以抽象线条为主逐渐发展为形象的具体刻画,所以日益趋向写实;从过去神秘色彩较浓厚的形式,增添了不少生活情趣和装饰性。

    汉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成时期,凤文化在这一时期获得了较大发展。

    从文化上看,独尊儒术、汉继楚绪和道家思想的弥漫,使汉代的精神文化中带有贵玉、崇凤的文化基因,这成为汉代玉凤纹流行的动因。

    《汉书》载,汉宣帝时“凤皇神爵数集”,鸟身“高五、六尺”。《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一》载:“建武十七年,有五凤皇见于颖川之陕县”。注引《东观汉记》曰:“凤高八尺”。而据《京房易传》:“凤皇高丈二。”

    汉代人所描绘的凤凰形体特征,有一个共同之处,这就是凤凰体型的奇大:由身高五、六尺直到一丈以上。

    汉画像石墓中,墓门铺首之上所刻对称鸟兽,其鸟具冠展翼,若凤凰者,即取意于重明鸟也,认为她能驱退鬼蜮魑魅,故用以装饰拱卫墓门和龙纹一样。

    这些凤鸟形体大方,挺胸展翅,高视阔步,气宇轩昂。汉代的凤鸟图案,充分流露出形象的动态与气势,处处表现出整体的容量感、线形的速度,以及变化的力量。

    汉代的凤纹大都按不同的装饰物应用而采用适合的造型。

    从风格特征上看,汉代玉凤纹既稳定了战国时期玉凤纹的典型特征,又在造型、纹饰上打破陈规,巧妙地将汉代的艺术风格渗透其中。具象凤纹稳中有变,多元并存;抽象凤纹大胆创新,更加写意。二者之间虚实相应、相辅相成。

    东晋王嘉《拾遗记》中记述:“尧在位七十年……有祗支之国,献重明之鸟,……状如鸡,鸣似凤,能抟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害...其未至之时,国人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则魑魅丑类自然退。”

    到了唐代,凤纹的造型更加“鸟体”化,许多铜镜上的凤纹都轻歌漫舞、生意盎然,充满快乐情趣。

    成双成对带有本土神仙意味的“鸾凤”,嘴上衔着一条打有“同心结”的飘带或瑞草,和鸣祝颂,象征着美满幸福,这自然和辉煌的盛唐的物质文化生话息息相关,反映出歌舞升平的气象。

    另外,从唐代头饰及敦煌佛窟中出现的凤鸟图案上可看到唐代凤纹进一步与人们的生活情趣相和合的现象。如女性头部装饰的金钗花冠上,凤纹以特有的丰腴的容姿,反映出时代的品味。

    而宋代装饰艺术在观念形态上偏重寓意,凤鸟纹样便也多吉庆如意的民俗思想愿望和气息,如政和年间的“凤戏牡丹”、“百年好和”、“喜相逢”图案已渐渐地成为程式化的表现方式,凤凰寓意美好的内涵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发挥。

    宋代凤纹比较清秀,比较写实细腻,喜用柔和的线条,显示怡然自得的情调。具体表现在凤鸟头上的冠是如意形的,嘴巴短粗,眼睛细长,长腿,散条长尾,每片鳞羽都细致地描绘出来。

    明清时期的凤鸟又不同了。

    这个时期的凤鸟是在朱雀和鸷凤的基础上,以鸟为原形加以变异的。长足蛇颈,嘴显然是鹰化,目光锐利,肉状雄鸡冠,孔雀状三翎巨尾。后来经过发展变化,又将雄鸳鸯翼侧耸立状羽毛附于凤的同等部位等,成为今天的凤凰形象。

    在丝绸装饰题材有云凤、团凤、穿花凤等,并将他它们与吉祥的寓意联系在一起,以寄托美好的愿望。

    在漫长的几千年里,凤与凰因为人们审美的变化,出现了不同的造型,但古人到底是根据什么才演化出来它们的呢

    关于凤凰所谓“戴德、负仁、报忠、挟义”之说,对此,《抱朴子》中却有一种解释:

    “夫木行为仁,为青。凤头上青,故曰戴仁也。

    金行为义,为白。凤颈白,故曰缨义也。

    火行为礼,为赤。凤嘴赤,故曰负礼也。

    水行为智,为黑,凤胸黑,故曰尚知也。

    土行为信,为黄。凤足下黄,故曰蹈信也。”

    据此,汉代经学家的那些神秘说法,就不过是以儒家的五行符号,对凤鸟身体各部不同颜色的一种描写罢了。即:头部呈青色,颈部呈白色,喙部呈赤色,胸、背部呈黑色,趾、爪呈黄色。

    后人比较了一下鸵鸟与凤凰的异同:

    一:澳洲鸵鸟脚部有三趾。足,趾古字通。这可以解释通三足乌的由来。

    二:凤有五色,色彩以黑为主,亦区别不同种而间杂有灰、青、白褐、红诸色。而以黑、青色为主,故在古代又称作“青鸟”。

    鸵鸟的色彩以黑为主,间杂有灰、青、白、褐、红诸色。

    三:凤鸟体态高大,在七八尺左右。大鸵鸟成体亦高达二点七五米同样是七到八尺左右。

    四:鸵鸟雌、雄体色不同。雄性苍青色。雌鸟则以褐黄色为主。传说中的凤鸟雄性为青绿色。雌性则为黄色,故称“凰”,凰者,黄也。

    五:鸵鸟厚蹄可防止传热,使足部不致被热沙所烫灼。古中国人也认为凤鸟是一种“阳乌”和“火之精鸟”,更有凤凰涅槃的传说。

    六:据动物学家报道,鸵鸟爱听音乐,对音乐节律有极高的辨赏力。并且极善于舞蹈。其日常行走步态,昂首阔步有如倨傲的绅士。而每到求偶期,雄鸵鸟与雌鸵鸟一定要进行长时间仪态万方的周旋舞蹈。因此我认为,鸵鸟也正是传说中那种“自歌自舞”的“五彩凤鸟”。

    六:考古发现。

    (一)内蒙古阴山—狼山地区、阿拉善旗地区发现大批史前原始岩画,其中就有鸵鸟形象的岩画。

    (二)从古生物材料看,鸵鸟及鸵鸟卵的化石,在中国的古地层中具有广泛存在。例如著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不仅出土过鸵鸟蛋,而且发现过鸵鸟腿骨化石。

    据古动物学家报道:“鸵鸟是我国北方更新世晚期地层中最丰富的化石种之一。鸵鸟蛋化石遍及于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陕民、内蒙古、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北京等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发现的完整的蛋化石,至少有七十处。有蛋片化石的地点不下上千处,可以想象当时鸵鸟之繁盛。在我国北方,几乎所有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都有鸵鸟化石。”

    七、古史书中西域入贡鸵鸟的记载。

    《史记大宛列传》记,汉武帝元朔年间,当时被称为安息的波斯人入贡大鸟卵:“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汉使还,而后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

    《东观汉记》:汉和帝永元十三年,安息国来献条支大雀。

    条支大雀,指产于条支的大雀,即鸵鸟。条支,即析支。据西籍记载,其地在安息西,临西海,既今天的波斯湾,唐代称大食。

    所以,综合考证之后,现代学者的结论是:凤凰的原型是...鸵鸟!

    殷清风不在乎凤凰是不是鸵鸟演化来的,他只要确定将带有凤凰图案的瓷砖贴到长孙氏的浴室里能获得赞美就可以了。

    唐代以前,人们不轻易以凤喻人,偶尔能够被美喻为凤凰的仅为君王、圣贤或是超群拔俗之人,被喻为凰的女性更是寥寥无几。然而到了唐代,凤凰喻人被人们使用得自由而随意。

    殷清风正是赶在凤凰被世俗化之前,将这最高的比喻送给长孙氏。

    在验收合格后,殷清风立刻把完成任务的任五叫了过来,然后将所有要用的东西装车后出发。

    想要裴氏甘心做煤黑子,就要让他们见到利益。蜂窝煤只是最低端的应用,简易锅炉加上浴室以及土暖气才显得高大上。

    简易锅炉只需要一个燃烧室、一个加热舱、一




第两百一十七章:挥起屠刀
    绘画需要工具,更需要媒介。

    所以,“纸”作为绘画的媒介才是绘画兴旺与否的基础。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

    方絮被人们意识到可以在上面写字后,便被人们主动制造出来,但由于其成本相对竹简和丝帛来说还是太高,所以只被上层阶级所掌握和使用。东汉蔡伦正是根方絮的产生方式据改进了造纸术。

    从此以后,以麻纤维为主的纸张代替了丝纤维的方絮。

    纸,作为四大发明之一,在问世之后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因为掌握了大量竹简,也就是书籍的那些家族立刻将造纸术据为己有。他们很清楚,一旦纸质的书籍大量出现后,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都会受到严重的挑战。

    他们一面自行培养造纸的工匠以供自家使用,一边严谨技术泄露。所以,蔡侯发明的纸张依然不被世人熟知。

    上层阶级的贪婪导致了东汉的覆灭,造纸的工匠们随之逃离了那些家族的控制。于是,到了三国时期,重见天日的造纸术开始大放光彩。书法与绘画也因此有了真正的基础媒介,中华文明也有了新的传播方式。

    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方面的变化更多的是体现在书法艺术方面---楷书真正出现了。

    同时,画家这一身份逐渐地进入了历史书籍的撰写之中,开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这个时期的绘画以人物画,包括佛教人物画和肖像画以及走兽画为主。后世最受推崇的山水画的技巧,直到南北朝后期也趋于完成。不得不说,国人的智慧是无可比拟的。

    在此以前,绘画主要由无名画工承担,作品不署名款,毋须辨真伪。至六朝则涌现出一大批出身于士大夫阶层、专志于绘画,并取得杰出成就的有名画家,这些人地位显赫、画艺精湛、声誉卓著,深受时人推崇,其作品也为人们欣赏、收藏和流传,随之也出现了仿制品,于是就有了鉴定问题。

    在瓷器上作画,或者说将瓷器作为绘画的媒介要等到宋青花出现以后才真正趋于成熟。

    所以,当长孙氏在面对为她精心准备的浴室时,立刻就沉浸在这充满艺术气息的世界里了。
1...7576777879...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