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逸之
他已经将君雅带在身边培养,就等着适当的机会推荐给殷清风。等到他的次女与殷清风成亲,君雅就可以接替他的位置。
到那时,再一脚踢开许敬宗,永业集团在暗中必然要改姓武氏了!到那时,元庆之死带来的耻辱便能得以偿还!
所以,对殷清风极度不满的二兄和元爽必须要离开长安。他们借机回到祖地的任务,就是挑选可用之人再送到长安来。
但事情出现了他不愿看到的变化,殷清风竟然在加盟会之前临时改了主意。不管这是殷清风做的决定还是李世民做的决定,对他来说都不是一个好的决定。
而许敬宗在会前被殷清风派去送信就是另一个不好的征兆。
从山庄回来,他便急于想知道许敬宗的去向。可是许敬宗这一去便杳无音信。失去了一个消息的来源和盟友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担心殷清风察觉到了什么。
但是殷清风身边的人真的无法收买。就算是那些被发配到殷清风身边尚且不足一年的官奴也无法收买。没有可靠的消息,他真的无法判断殷清风真实的想法。
他只能先做好加盟会的事情,然后以不变应万变了。
虽然殷清风叫停了削弱世家的计划,但他可以暗中进行啊!反正这一切都可以推到殷清风身上的、反正殷清风最初的计划就是让那些世家加盟进来的。
当初许敬宗和他说起了一些殷清风的设想,或者殷清风没说得太多,或者殷清风想法有些粗糙,但他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只要他有足够的人手,再慢慢布置,或许,他比殷清风做得还好也说不定呢!
加盟会刚结束后的他还是很兴奋的。
这段时间,应国公府用门庭若市来形容真是一点也不过分。长安城里的、关东的客人是一波接着一波,让他一点清闲的时间都没有。
可是那些关东的客人一如他当初接触的一样,傲慢得不知所谓。还好,长安城里勋贵们,尤其是出身关中、代北和江左的勋贵们还能给他一些安慰。那些勋贵即使一家拿不出那么多的加盟金,但一两家联合起来拿下一个州的加盟还是没问题的。
到目前为止,除了关东一系的家族没有表态之外,其他人已经明确表示要加盟进来。这让他既兴奋又失望。没有那些士族的参与,又哪来的机会削弱他们呢
还好,今天他迎来了几个最重要的客人。
只要说服这些客人,他的计划依然可以完美的进行下去!
巳时末,武士彟等的客人到了:荥阳郑氏的郑元德、清河崔氏的崔声、博陵崔氏的崔征以及赵郡李氏的李守旦。
应国公府的大门外,相互见礼后,原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李守素的族兄李守旦笑呵呵的说道:“信翁,李某这次来长安,水泥路佐以四轮马车,出行真是便利啊”
武士彟微笑着拱拱手,“老夫企盼守旦兄日后多到长安来做客才好啊。”
赵郡李氏有六大祖房,李守旦的东祖房只是其中一支而已。
虽然李守旦作为全权代表,但他没必要太重视。就算李守旦今日承诺什么了,回到祖地后也未必获得其他族人的认可。他有时间和心情,不如用来说服两崔好了。
这四个人当中,真正能做主的只有崔声和崔征。
与赵郡李氏不同,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只有一个郡望也只有一个堂号,族长的意志就能代表整个家族。最关键的是,他俩的态度就将决定整个山东士族的进退。
今日到场的荥阳郑氏和赵郡李氏只不过是个陪衬罢了。
但武士彟一直奇怪的是,既然荥阳郑氏和赵郡李氏可以做陪衬,为什么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没有来呢这两门王氏和荥阳郑氏一样衰落了啊。
客客气气的迎到书房内,武士彟端起茶杯说道:“有客远至,请品尝一下永业集团的新茶。”
武士彟很愿意看到他们喝茶的样子。
加盟会那天,继墙壁上的瓷砖之后,新式茶杯和新式茶叶在会场上再次引起不小的轰动。粗鄙的武将们就不说了,新式茶杯和新式茶叶当场就获得了那些出身世家的人的认可。
他甚至听说,加盟会结束后,某些位置上的茶杯都不见了。
为此,他不得不钦佩殷清风那个什么广告的手段。
等到瓷器和茶叶问世的时候,必然要再次引起哄抢的。
各自小酌少许后,郑元德意犹未尽的说道:“哎终于再次饮到这清香的茶了。”
武士彟亲自给四位客人续上热水,“能得元德兄的认可,某荣幸之至啊。”
郑元德问道:“这新茶可是难得为何市面上不见有人贩卖”
武士彟一边留意着崔声和崔征的表情,一边说道:“这制茶的方法,是匠户们最近才想到的,还算不上真正的好茶。想要得到真正的好茶,要等到明年的清明才可以。”
武士彟的话,立刻引起了客人的兴趣,包括一直不动声色的崔征和崔声也做出倾听的样子。
他们不是没试着改进饮茶的方式,但都以失败告终。添加香料少了,茶本身的生味和涩味让人难以入口。添加香料多了,又失去饮茶的本意。现在听说武士彟这里不但能制出他们梦寐以求的新茶,还因时令的原因而没能制出更好的新茶,他们当然有些期待了。
武士彟将殷清风说
第二百四十一章:勉强接受
正因为难以抉择,他们才会滞留在长安城这么久。
起初,他们对什么加盟会,只当做一场闹剧来看待。但,每过一日,他们的想法就动摇一分。
他们当中,哪怕是最衰弱的荥阳郑氏,都有超过一千的族人,如果再算上那些依附过来的姻亲,这个数字还要增加两倍。而李氏和两门崔氏呢,起步就是两千人。
无论辈分也无论嫡庶,两三千人每年下来的零用钱都超过四十万贯!读书呢衣衫呢宴请呢礼尚往来呢没有两百万还能保住门楣的颜面吗
原先以为,几十万倾的土地和一些商铺足够他们一族的开销了。可细心打探滋味楼和仙居坊之后他们才明白,原来在土地之外,还另有一条生财之道。
但古语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么好的敛财之道为何要拱手让人人手不足一个族子领一群奴婢不就行了吗怎么会不足呢大唐这么多的州,挑出最繁华的那些地方开设商铺,才需要多少族子反正这事儿放他们身上,他们是坚决不会让出去的,哪怕是姻亲都不行!更何况是外族人!
在加盟会场时虽然各自都没说破,但再次聚会时他们都认为这是一个阴谋。无论滋味楼还是仙居坊那都是日进斗金的产业,为何平白无故的让他们来参与,就为了那几十万贯的加盟金有点儿可笑吧。
那么阴谋会在哪里设下陷阱呢
他们逐个逐个分析。
首先是滋味楼。
加盟滋味楼的条款有:一,交足加盟金后,滋味楼负责培训庖厨。保证将所有的菜品都传授给那些庖厨,并且每年保证增加最少两个菜品;如果加盟者愿意将这两道菜品增加到其经营的酒肆里,需要另行付费,每道菜品一万贯。
二,各地的滋味楼必须按照长安滋味楼的样式建造和装修。
三,加盟者在经营时,不得在滋味楼内增加乐妓和女妓。
四,加盟者必须要和善经营,不得出现店大欺客现象。
五,违反第二、第三、第四条款者,解除加盟关系。解除加盟关系后,不得再使用滋味楼为酒肆的招牌。
所有人逐字逐句的分析,找不到任何破绽。
先说第一条,每年新增加的菜品要收取一万贯。但决定权在加盟者的手里,滋味楼并不强行要请求加盟者非增加不可。
第二条,按照长安滋味楼的样式建造和装修。这一条他们非但不会反对反而希望能像长安的滋味楼的样式进行建造和装修。
滋味楼是用水泥建造的,不但牢固而且防火。如果他们家族也用水泥建造房屋,即使有一天战乱再起,他们也足够自保。
而且,滋味楼墙壁是上贴的的那些瓷砖,在别处更本找不到。
这一条款,无非就是让他们再出些钱财罢了。
第三条:不得在滋味楼内增加乐妓和女妓。
这一点他们完全可以做到。实在不行,他们自行培养一些庖厨,然后安排到他们经营的青楼去就可以了,没必要非得将女妓引到滋味楼去。
第四条,不得店大欺客。
既然要经营滋味楼,当然不希望得罪每个客人了。只有源源不断的客人到滋味楼去,他们才能收回当初的投入和获得钱财了。所以,他们一定会严格要求负责经营的子弟管理好那些店员的。
第五条,如果终止加盟关系,他们完全可以另起炉灶嘛,差别只在每年的新菜品而已。这一点,他们之间完全可以互通有无嘛。
如此看来,加盟滋味楼完全没有问题。
再来分析加盟水泥是否有陷阱。
武士彟说,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建造水泥窑,他需要派人出去探查合适的建窑的地方,所以他们需要等待。这一点,他们能理解也等得起。
而加盟水泥只有两个条件:如果朝堂要铺路需要向他们购买是,价格不得超过每石三百文、并且需要他们送货上门。
武士彟说,他们向朝堂出售的水泥的价格是每石两百文,并且也是送货上门的。
如此看来,他们并没有被苛待。
加盟水泥的生产,不但有利可图,而且他们本身也需要水泥。
他们的族人,少则居住在一县之地,多则五六个县。这么多族人的房屋都需要用水泥来建造或改造,他们不可能由别人来提供水泥。谁也不敢保证别人提供的水泥是否牢固。
所以,水泥生产他们必须要加盟。
仙居坊...
武士彟说,除了香皂之外,他会将所有货殖的生产方式都传授给他们的工匠。而且,也保证每年最少增加两种新的货殖。条件同样是每种新货殖需要他们另行付费一万贯。
妩媚坊...
条件与仙居坊相似,只不过另行付费是一千贯。
本来他们是不在意这个只贩卖女娘衣裙的产业,可后来想想,他们家族里的那些大小女娘们每年置办的衣裙的钱财,并不比加盟妩媚坊的加盟金还要少。而且,加盟之后将妩媚坊交给族里的娘子们去经营,也算给她们找一些事情做。
分析来分析去,他们找到任何可疑之处。
就像其中一个族长说的那样:永业集团的这四种产业能日进斗金的缘故,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别人没有的匠术。现在,只要他们拿出加盟金,这些匠术就是他们的了。
这加盟金看似很多,或许他们要经营多年才能赚回来,但之后的几十年几百年,这些匠术就会为他们的家族赚取源源不断的钱财。所以,根本不用在意什么取消加盟关系,也不用理会这里面是否有陷阱。
......
所有人都赞同加盟。
但,他们都在等待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和太原王氏的决定。
王度到了洛阳和来到长安之后,很少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似乎更满足做一个看客。但太原王氏就是太原王氏,没人能忽略他的存在。何况,他还是上次齐聚洛阳的发起人呢。
虽然众人口头上没有说,但崔征和崔声二人在实质上就是他们这群人的领袖。他二人不发话,他们即使想加盟也无用。
崔声和崔征交换了一下意见后,崔声对他们说,让他们分别去武士彟那里打探消息。至于单云英那里,他们这次来,都没有带女眷,而以他们的身份又不允许他们去和一个妇人去计较什么。
也有人提议是不是把殷清风那小子叫来,毕竟他才是永业集团真正的主人。结果,这人在一片注视中讪讪的闭上了嘴。
他们是什么身份殷清风又是什么身份说是叫他过来问话,在外人看来他们这是在仗势欺人、亦或是他们勘不破人家设下的局在变相的求饶!
所以,他们除了去武士彟那里打探消息,没有别的选择。难道,他们还能指望李世民能对他们说实话不成
说到李世民,聚在一起的各个族长又议论了起来。
李世民在征讨刘黑闼的时候,曾想获得他们的支持。
在他们的眼里,刘黑闼也好李世民也好,甚至更早的鲜卑人也好,都是这里的过客。只有他们,才是那片土地的主人。
但他们没有拒绝对在粮草方面对李世民进行支持,只是避而不见罢了。他们的打算很简单:不管谁取胜,都留下再相见的余地。
虽然他们对李世民避而不见,但关于李世民的消息他们还是要了解的。不过他们对李世民和李唐了解越多,他们对李唐就越没有信心。
这个没信心来自于几个比较。
杨广十三岁时封为晋王,官拜柱国、并州总管。后。又授任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等。
武德元年,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时年十九岁。
杨广任扬州总管,坐镇江都。
李世民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坐镇洛阳。
隋朝兴兵平陈,刚二十岁的杨广是领衔的统帅,真正指挥全军的是高颎,在前线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
太子杨勇坐龙庭。
李唐征讨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由李世民担任统帅并亲自杀敌。
李建成,同样坐于龙庭内。
杨坚四十岁为帝,崩六十三。杨广三十五为帝,寿四十九。
李渊,五十二为帝....
&nbs
第二百四十二章:羞于启齿
客人走了,武士彟回到书房发呆。
在殷清风已经终止的计划里,诱使别人来加盟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加盟者的加盟地,也就是加盟了之后要在哪里经营,不是加盟者说的算,而是通过抽签来决定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