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盛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闲听落花

    等姚老夫人把李老太爷那座奢华套院抄了个底朝天,折腾了小半个月一无所获时,大夫宣布:先头诊错了,小妾是因为一直郁结恐惧,郁结于身,经血不行,脉象和有孕一样,其实是血块,是病了。

    姚老夫人一口气松下来,李老太爷却爆开了,他心爱的美人儿这是郁结,这是吓的,他堂堂一个伯爷,有头有脸,他生出来的子孙个个出息,竟然护不住一个小妾,对着哭成一棵带雨梨花树的小妾,李老太爷再次雄心,拎着棍子将姚老夫人上房砸了个稀烂。

    小妾病着,姚老夫人病了,李老太爷用劲太猛岔了气儿,也病了……

    李老太爷和姚老夫人都是过了七十的人了,常年病着太正常不过,严夫人眼皮不抬,只管打发人一天一趟的请大夫过府诊病,和徐太太,郭二太太一人轮一天的往姚老夫人处一天一趟的请个安。

    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李老太爷和姚老夫人也各自愤恨着对方,病着不出院门。

    永宁伯府这个年,过的分外轻松喜庆。

    年前好些天,徐太太就打发人跟霍老太太说了,初二她就不回娘家了,在家里等着冬姐儿回娘家,严夫人也没回娘家,打发几个媳妇回娘家好好消散一天。

    正月初二一大清早,天还没亮透,阮十七就骑马到了永宁伯府,见了严夫人,连连长揖,“冬姐儿昨天晚上吐的厉害,她说没事,谁知道半夜里又吐了……”

    “怀上了”不等阮十七说完,严夫人立刻问道。

    “呃,是。”阮十七被严夫人这一问问的又噎又闪,顿了顿,才接着道:“大夫说脉象还浅,他不是很确定,说要再过个十来天,才能诊确实了,我问了丫头,说是这个月月信是迟了,可还没迟几天,迟几天这事又常有,怀没怀上,还不敢说,我是想着……”

    “我知道我知道,从今儿起,让她静养,别出门了,好在你们府上过年清静,初九你们府上待客的事,也别待客了,就说冬姐儿病了,一会儿……我先不过去了,月份小不声张最好,让冬姐儿阿娘走一趟,悄悄儿的去看看。”

    严夫人赶紧交待阮十七,阮十七连声答应了,再次长揖,“那就烦劳大伯娘跟阿娘说一声,我去趟柳太医府上,请他走一趟,再诊一诊,柳太医诊这个最拿手。”

    “你赶紧去吧,别急,稳着点儿。”严夫人交待了一句,看着阮十七三步两步出了门,忙让人去请徐太太。

    徐太太听严夫人说完,脸先白了,头生孩子是道鬼门关……

    “你瞧瞧你,大喜的事儿。”严夫人看着徐太太苍白的脸,微微一怔就明白了,“这是京城,守着太医院呢,你赶紧收拾收拾,先去一趟徐家,给老太太报个喜,再跟老太太悄悄去一趟阮家,看看冬姐儿身边人手够不够……算了,这些不急,先去看看吧,有你们老太太呢。”

    严夫人话没说完,徐太太就急急站起来,冲严夫人急急摆着手,赶紧换了衣服,赶紧往徐家过去,会合了霍老太太,赶往阮府。

    阮十七请了柳太医回到阮府时,徐太太和霍老太太已经到了。

    柳太医是妇科圣手,




第三百七四章 生计艰难啊
    离上元节还有好几天,李文楠打发丫头和李夏以及李文梅宣布,第一她要好好念几天书,第二上元节她还没想好去不去看灯,十有**不去了。

    李夏笑着挥手示意丫头她知道了,再打发人去告诉李文梅,上元节那天,她要去陪阮夫人看灯说话,请李文梅自便,李文梅抿着笑打发走李文楠的丫头,接着又得了李夏的传话,呆站着出了半天神,这是她定亲之后的第一个上元节。

    上元节,午后刚过,李文楠和李文梅由婆子丫头围着,各自出门,严夫人照例去了严尚书家灯棚,和嫂子说闲话消闲半天,徐太太则陪着霍老太太去了唐尚书家灯棚,赵大奶奶带着孩子到娘家灯棚玩乐,李文栎一家自己去逛。

    恒哥儿小不能出门,唐家瑞在家带孩子,李文山在家陪媳妇,李文松也在家陪不好出门的姚四奶奶,李文林自己出门找乐子。

    李老爷则和李文岚、郭胜和徐焕一起,往大相国寺看诗看文看热闹。

    李夏走的最晚,天落黑了,才上车出门,慢慢悠悠往陆仪那座离宣德楼不远不近的灯棚过去。

    今年皇上又大讲孝道,秦王大约要在宫里奉承到明天一早了。

    今年她不准备往任何地方闲逛,和阮氏说说话看看灯,应个景儿,就回去歇下了,上元节一过,正月就快了,出了正月,今年一年,可并不怎么太平……

    阮夫人站在楼梯口,看着李夏上来,笑着曲膝见礼,李夏忙紧走几步上来,赶紧还礼,“不敢当。”

    “怎么不敢当”阮夫人一边往里让李夏,一边笑道:“论国礼当得,论家礼更当得。”

    李夏也笑起来,都是托了阮十七的福。

    “前儿见唐夫人,我和她还拿这个说笑呢,若从李五爷论起,唐夫人跟你五嫂是姐妹,可若从王爷那头论起,你就高了唐夫人一辈,再多论,就全乱了。”阮夫人一边让李夏坐,接过杯茶递给她,一边说笑不停。

    “那我们只管论我们自己的,多谢姐姐,姐姐坐。”李夏接过茶,欠身谢道。

    阮夫人笑出了声,在李夏旁边坐了,“还有个笑话儿呢,十七叔这几天,找了将军好几趟了,说他总觉得这孩子脾气性子得随他,他愁得不行,将军劝他:他就是这么长大过来的,孩子再淘,也瞒不过他,他又占着当爹的便宜,到时候管教起来,比我翁翁必定事半功倍,容易得多。”

    李夏想了想,噗一声笑起来,“将军怎么这么促狭,这么一劝,你十七叔更得愁了。”

    “可不是,十七叔当时就叫起来了,说我翁翁可从来没能管得了他过。”阮夫人笑个不停,“人家都说养儿方知报母恩,十七叔比别人聪明多了,孩子还没生出来呢,他就知道当爹娘那份不容易了。”

    李夏和阮夫人说笑了没几句,承影的禀报声从楼梯口传进来,两人一起住了笑声,齐齐看过去。

    承影掀帘进来,垂手禀报:“姑娘,夫人,爷刚从宫里散了出来。”

    李夏目光一沉,怎么这么早就散了

    “将军也在”阮夫人忙问了句,承影答是。

    “我去看看。”李夏站起来,从端砚手里接过斗蓬披上,示意阮夫人不用送,下了楼梯,就看到秦王穿着件缂丝蟒纹面黑貂斗蓬,站在阴影中,看着她从灯棚上下来,脸上露出笑意。陆仪站在秦王侧后,微微欠身致意。

    “今天散得早,我陪你去看灯。”看着李夏下来,秦王迎前几步,低头笑道。

    李夏伸手拉了下他身上的蟒纹黑貂斗蓬,“你这一身大礼服,太显眼了,街上人太多了,到处都是人,咱们还是在灯棚里看看最好,这里,或是你家灯棚。”

    “这里吧,咱们那个,太近了。”秦王看着李夏抓着他斗蓬的两只手,心情松缓下来。

    不等秦王吩咐,陆仪示意承影,几个小厮急忙上去,重新张挂帘子,排布灯盏,楼下,承影忙带人布防。

    李夏在前,秦王紧跟在后面,重又上了灯棚,阮夫人曲膝见了礼,退站在灯棚一角,等陆仪上来,似隔非隔的分了两处,各自坐着说话。



第三百七五章 各有艰难
    说了没多长时候,承影上来,俯耳和陆仪说了几句,陆仪皱起眉头,轻轻握了握阮夫人的手,示意她安心,用力咳了一声,放重脚步走到秦王和李夏旁边,微微欠身低声道:“皇上口谕,让您即刻进宫,说是,太后年迈,王爷要多尽孝心,不要总想着自己玩笑取乐。”

    李夏极轻的哈了一声,站起来,从可喜手里拿过斗蓬,秦王也站了起来,曲膝弯腰让她给他披上斗蓬,低头看着她,“等我回来……”

    “也许要到明天早上了,一会儿我就回去了,今年人这么多,花灯也不好看。”李夏将斗蓬带子塞到秦王手里,让他自己系。

    秦王笑着点头,“人多,回去路上当心些,有什么想吃的没有”

    “没有。”李夏一边说着,一边推着秦王,秦王转个身,走到楼梯口,顿步回头看了眼,才下楼走了。

    李夏重又坐下,暗暗叹了口气,在皇上面前有多艰难,没有人比她更知道了,因为这个,她一直极其佩服金相,能自始至终侍候在皇上面前的,他是唯一一个。

    李老爷一行人刚到大相国寺门口,就碰到了鸿胪寺几个官堂,拉着李老爷一处喝酒看灯,李老爷推脱不开,和一群同僚去了旁边会仙楼,李文岚跟着郭胜、徐焕,接着逛大相国寺。

    李文岚的兴致全在灯笼上的诗词上,一边看一边评一边乐,郭胜的兴致却在看灯笼的人上,今年的士子比去年可多了不少啊。

    徐焕有几分心不在焉,转着折扇,一会儿跟在李文岚后头看几句诗词,一会儿跟着郭胜看几个人,再出一会儿神。

    走了小半个大相国寺,郭胜眼风扫到前面的李文楠和唐家贤,急忙顿住,抬胳膊拦住一左一右的李文岚和徐焕。

    李文岚眼尖,郭胜刚抬起胳膊,他就看到前面的李文楠和唐家贤了,呵了一声,“那是七郎,他不是说他今年不出来看灯了吗我请他跟我一起到大相国寺,他说……”

    李文岚的话没说完,就被郭胜一脸的你是不是傻的表情给瞪回去了,“……那个,我是说……”

    “一年就一个上元节!”郭胜一根指头竖在李文岚面前,徐焕也探头过来,“是啊,一年就一个上元节。”

    “我没说别的。”李文岚一脸讪讪,“那个灯笼不错!”

    郭胜哼了一声,抖开折扇晃着,接着看人。

    走了半个大相国寺了,他竟然没看到苏烨苏大公子。

    苏烨可是年年到这大相国寺闲逛看灯的,成亲后,年年都要带着柏氏来招摇一番,今年,这会儿正是人最多的时候……

    “银贵,”郭胜招手叫银贵,等他靠近,低低道:“往那边看看,找找苏大公子。”

    银贵答应一声,往另一边过去。

    “你找他干什么”徐焕离得近,又踮着脚凑了凑,听到郭胜的吩咐,奇怪问道。

    “士子领袖么。”郭胜嘿笑了几声,没答徐焕的话。

    又往前走了一段,大相国寺后面一片灯笼闲人都略为稀疏的地方,银贵赶上来回话,他没找到苏大公子,徐焕呆站着愣住了。

    “这苏烨真是刁滑。”郭胜听了银贵的禀报,撇着嘴和徐焕嘀咕了一句,徐焕呆呆愣愣的看着前面树影下,没听到郭胜的话。

    郭胜顺着徐焕的目光,看到树影下垂头站着的姜尚文,和姜尚文旁边,双手叉腰瞪着徐焕的姜尚武,哈了一声,招手叫姜尚武,“尚武,过来!”

    姜尚武不情不愿的放下胳膊,不情不愿的挪到郭胜面前,揖了一礼,脖子拧到一边,一幅不打算和郭胜说话的模样。

    “过去说几句话,把话说清楚。”郭胜抬手推了徐焕一把,低低道。

    徐焕嗯了一声,往树影下过去。

    “你是姜尚武姜大郎先生和我说过你,我姓李,名文岚,行六。”李文岚冲姜尚武拱着手,好奇的上下打量着他。

    姜尚武斜着李文岚,“我知道你,我当值的时候,见过你好几回。”

    “咦真的哪几回我怎么没看到你”李文岚惊讶了。

    “你当然看不到我,我是最外头的护卫……”

    ……

    郭胜没多理会说的十分开心的李文岚和姜尚武,只远远看着树影下,低头看着姜尚文的徐焕,和低头看着自己脚尖的姜尚文。

    树影下,徐焕呆看了好一会儿,才声音干巴巴的问道:“你在这里,等我”

    “嗯。”姜尚文低着头,认的爽利无比。

     



第三百七六章 一堆儿连环坑
    京城的士子比往常多了许多,这文会自然也多了许多。

    上元节过后,还没出正月,李文岚就去了四五场推脱不得的文会。

    这天,李文岚从文会回来,进了永宁伯府二门,问了郭先生不在府里,呆站了一会儿,转身出门,吩咐去秦王府。

    到了秦王府,李文岚站在二门里,也不往里进,让人请了郭胜出来,和郭胜进了门房小间,低声道:“先生,有件事,我越想越觉得不踏实,得赶紧跟先生说一声。”

    “什么事你说。”郭胜示意他。

    “今天文会上,有几个太原学子,当初我阿爹在太原府学时,教过他们几年,还有些江南路的士子,说起恩科的事,到现在还没有动静,大家都很着急,就说……”

    李文岚有些期期艾艾起来,“就说……那个,问我能不能请苏大公子,还有古六少爷他们,问一声,上个折子什么的……”

    “让你出面呼吁一声恩科的事,是吧你答应了”郭胜一听就明白了。

    “没算答应,也没回死,我当时就觉得有点儿不妥,没敢答应,不过……”李文岚有些忐忑,直觉中,他觉得这件事十分不妥,当时他被拥在中间,那么多热切急切,他实在没办法一口回绝。

    “那你自己觉得呢该不该替他们呼吁一声”郭胜上上下下打量着他,眯出一眼的笑意,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我自己……”李文岚凝神想了想,“先生,我也觉得,是该开一科恩科,皇上登基以来,就算开国以来,这样的大捷,都不多见,曲指可数,前朝不如这样的大捷,都开了恩科。”

    “去年春闱,可比平时多取了不少士子,足足多出将近一半,不就算是加了恩科了”郭胜看着他问道。

    “这倒也是。”李文岚有点儿挠头了,“先生,说到这个,我是有点儿想不通,多取士子和开恩科比,当然是开恩科更隆重,更显的皇恩浩荡,就算是去年多取了五成士子,今年再开恩科,少取些人就是了,历年恩科,本来取士就不如正科多,皇上真不开恩科吗”

    “不知道。”郭胜笑眯眯看着李文岚,“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的话吗我不在身边,遇事不决怎么办”

    “听自己的。”李文岚答的极快。

    “嗯,这件事,也听你自己的,你要是觉得该呼吁几声,你就去,你要是觉得不合适,那就不去,这不是大事。只不过。”

    郭胜顿了顿,“你一个举人,父兄都在五品以下,人小言微,发了声也没人理会,这件事,你想呼吁,也有心无力。”

    李文岚不停的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不是我不肯,而是没用。”

    “不过,”郭胜话锋一转,“那些士子都是人精,肯定比你知道你人小言微,说话没用,他们找你,不过是让你牵个线,找几个说话有用的出来,比如,”

    郭胜顿了片刻,慢吞吞道:“苏大公子。这事,有苏大公子一个就够了,至于古六,他也没考出进士呢,跟你一样一个举人,古家再怎么有声势,也落不到他头上,他就算了,苏大公子那边,你能想想办法,就替他们想想办法,要是不能,也就算了。”
1...9899100101102...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