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乱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味酒

第四十章 名将两茫茫
    一瞬间的闪念使得李万忠惊出一身冷汗。

    “来人,快来人!”

    “镇将有何吩咐”帐外军卒慌慌张小跑了进来。李万忠刚刚来到岘山军营就杀了几个敢于顶撞的将校,现在所有人在他面前都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多出一下。

    “去,去把那个持金令牌的人带来中军帐……”李万忠又觉得不妥,便改口道:“他们现在何处召集值夜的将校,随一同我去看看!”

    李万忠来的时候身边仅带了百十个亲卫,所以身边亲信可用的人并不多。

    “回,回镇将的话,他们堪和了凭证,在粮仓提调粮食……”

    话音未落便听帐外陡起山呼海啸,李万忠气得咬牙切齿,也顾不得再询问士卒,甚至连鞋子都来不及穿上,便光着脚跑出了军帐。拢目望去,军营北边隐隐透出了明灭忽闪的火光。

    “救火,快救火!”

    那里正是粮仓的所在地,里面的粮食用来供应燕军弘农郡的五万人马,一旦被烧光,粮草接济不上,崔乾佑岂能饶了他一念及此,满腔的火气瞬间如被一盆冰水浇的透凉。继而代之的,则是深深的恐惧。

    李万忠提着横刀,光着脚踩在雪地上,直奔粮仓方向,一边跑还不停的狂吼下令,让所有人赶去救火。一名百人将突的从黑暗夜色中冲了出来,哭嚎道:“唐军偷营,镇将,那些人,那些人是唐军假冒的!关了草料场大门,兄弟们一时间攻不进……”

    尽管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从部下口中得到了证实以后,脑袋还是忍不住嗡嗡作响,愤怒与恐惧很快占据了脑袋里全部的空间。

    再抬头望时,火光已经升腾而起。

    “你们这帮蠢猪,竟被奸细再眼皮子地下把火烧了起来,都该杀,该杀!”

    暴怒之下,李万忠提刀劈头便砍了下去,那名来报讯的百人将反应不及,一颗头颅滚落当场,腔子里的暗红血液霎时间四处喷溅,淋了李万忠满身满脸。

    “老子要被你们这群无能之辈累死!都他娘的愣着作甚杀不干净奸细,老子就把你们杀干净!”

    军卒们都被李万忠吓傻了,然后又猛然反应过来,呼呼啦啦的往起火方向奔去。

    若在平时,即便主将不亲自过问,军营中的几名校尉也能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但偏偏几名掌兵的校尉都被李万忠借口杀了,下面的军卒没了指挥,又心有怨愤,自然就乱上加乱了。

    山谷内外到处都回荡着喊杀之声,很多人以为谷外来了大股唐军,营中的乱兵战意低落到了极点。好在李万忠还有百十个部众,纷纷驱赶乱作一团的军卒冲向草料场。

    然则却迟了,大火越烧越大,不过片刻功夫就冲天而起,眼见着是救不下来了。李万忠气恼极了,他就想不明白,唐军奸细是怎么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把火烧的这么大!

    李万忠眼睁睁看着冲向草料场的军卒像割韭菜一样倒了一片又一片!

    “是重弩,都小心了,唐军有重弩!”

    军中响起了绝望的呼喊,但李万忠的百十个部众手持钢刀弓箭,一旦发现有后腿逃跑的,不由分说就是乱砍乱射。乱兵只好再次冲向草料场的寨墙,但箭雨纷纷砸落,终是顶不住又溃了回来。

    一股又一股溃兵如退潮的海水回卷向督战的李万忠部众。李万忠的部众虽然勇悍,但毕竟人少,上千人不顾死活的一股脑涌了回来,立时就被淹没在人海当中。

    李万忠看着眼前熊熊燃烧的大伙,不分敌我的溃兵,胸中荡起了阵阵绝望。

    突然,草料场的两扇木门大开,当先冲出来了一个胡人,生的高大魁梧犹如天神下凡一样。正是同罗部的乌护怀恩。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乌护怀忠一眼便瞧见了害死吐迷度兄弟的李万忠,挥舞手中铁戟拍马直杀了过来。溃兵门竟不自觉的向两旁闪开,给乌护怀忠闪开了一条通路。

    李万忠惊魂回体,才意识到了危险近在眼前。

    “挡住他,射死他!”

    亲卫一面挡在李万忠身前,同时又有人弯弓箭指来袭之人。

    但乱军溃兵很快又混在一起,乌护怀忠被裹挟困在当中,寸步难行,眼看着李万忠在部众亲卫的护持下越走越远,便将手中铁戟奋力掷了出去。

    “乌护兄弟!来日方长,快走!”

    秦晋紧随其后从草料场中冲了出来,火借风势越来越大,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乌护怀忠不甘心的看了一眼乱哄哄的溃兵,那一枪究竟有没有投中仇人不得而知。他也知道,再不走,等着乱兵恢复过来,便插翅都难飞出去了。

    数百人袭破寨墙,蜂拥而出,营中兵只乱哄哄的呼喊了一阵,却并不卖力追击。他们被唐军的重弩吓怕了,没谁敢不要命的冲上去。

    ……

    就在岘山大火的同时,虢州城东北四十里外的崤底,一场大战拉开帷幕。一支规模超过五万人的大军从陕州开往虢州以解叛军之围,尽管唐军为了避开叛军耳目选择了夜间行军,最终还是遭遇了伏击。

    唐军的领兵主将李承光是个契丹人,颇得




第四十一章 忠魂草离离
    时间回溯到大战当夜,火烧草料粮仓后,秦晋与乌护怀忠破营而出。守仓叛军竟不敢追击,乌护怀忠大叹痛快,急于出谷与守在外面的边令诚汇合。

    秦晋却指着一条通往东面林地间的羊肠路道:“翻过岘山,往陕郡去!”

    “监门将军尚在外面断后……”

    乌护怀忠大惑不解,郑显礼却击掌称快,“如此甚好,阉竖聪明反被聪明误,把他留给叛军收拾正好!走,翻山去……”

    岘山并不似崤山、秦岭那般边沿上千里,只是崤山支脉位于弘农郡与陕郡交界地的一处高岭。翻过山梁,虽然并不容易,但也绝非是做不到的事情。

    见到秦晋与郑显礼似乎都对那监门将军不甚友善,乌护怀忠马上就明白,他们与边令诚不和,这种借刀杀人的伎俩燕军中也不少见。于是不以为然的撇撇嘴,“翻山就翻山,都别聒噪,等李万忠想的明白了,追出来可就大事不妙。”

    他打算烧掉崔乾佑的粮食,一来为了报复崔乾佑对同罗部的落井下石,二来也有为吐迷度复仇的心思。只没想到竟在此处遇见直接害了吐迷度的李万忠,那一铁戟投掷过去,不死也得让那厮没了半条命。

    郑显礼大声附和:“对,到陕郡去,投高大夫!”

    ……

    岘山林地外,边令诚与百十随从潜伏在一人多高的灌木丛中,陡见山谷内火光大起,心知秦晋和那蕃将已经事成。又等了半个时辰,火光早就冲天而起,秦晋等人却仍旧没有出来的迹象,甚至连半点消息都没有。

    忽然间,一支千人马队自黑暗中疾驰而出,出了驿道直往谷中而去。潜伏在山边灌木丛中的的唐军人人色变。

    边令诚望了一眼火光冲天的山谷,断然下令:“走,立刻撤出此地!”这么长时间,秦晋等人音讯皆无,十有是被困在了谷中不得脱身,现在叛军又有援兵赶到,他才不会冲进去接应。反正大火火势熊熊,再想扑灭难比登天。有了这桩战绩,正可将它窃为己有,圣人一高兴没准就赦免了丢失旌节敕书的罪责,甚至再多余封赏也未可知。

    毕竟失去粮草以后,崔乾佑在弘农郡的一切计划都将成为泡影,若不撤军就随时有被饿死的危险。

    “将军,秦长史还在谷中呢……”

    一名校尉惦记着陷在山谷中的秦晋,边令诚瞪了他一眼,阴阳怪气的说道:“秦长史力战殉国,某自会为他向圣人请功抚恤,都记下了哪个再聒噪,剜了舌头!”

    监门将军如此说,那校尉便吓得再不言声,但心里总觉得如此做对不住那以身犯险的秦长史,奈何监门将军圣恩在身,谁又敢忤逆了他

    ……

    整整一夜时间,秦晋才带着部众绕出了岘山,身后是滚滚浓烟,谁都没想到一场大火引燃了岘山的林地,火借风势之下迅速蔓延,竟席卷了整个岘山山梁。

    而岘山林密草盛,这场大火不知要烧到何时才能算完。

    “乌护兄弟,秦某从来不会强人所难,昨夜招安之说也是因为边令诚在,不得已而为之,若无归顺唐朝之心,现在尽可以领着部众离去。”

    秦晋知道,乌护怀忠和他的同罗部在唐军手中吃了大亏,不可能心甘情愿的归顺唐朝,与其强求将来酿成祸患,不如现在就摊开来说个明白。至少有着两次并肩作战的经历,他还不想现在就翻脸。

    乌护怀忠的回应毫不犹豫。

    “当俺同罗部勇士做甚了说出去的话就再没有更改的道理!”

    秦晋并没有放弃,盯着乌护怀忠的眼睛一字一顿道:“乌护兄弟可知道,秦某此前在何处为官”

    乌护怀忠纳闷道:“在何处为官与俺何干”

    “新安!”

    轻轻吐出了两个,一块堵在秦晋胸口的巨石,仿佛也随之消失。

    听到新安两个字,乌护怀忠先是一愣,继而又大笑起来。

    “秦兄弟莫非就是那声威赫赫的新安县尉”随即他又一拍脑袋,“如此智计勇武,除了秦兄弟还能有谁”

    这回反而轮到秦晋有些迷惑,眼前这个胡人为了给吐迷度报仇敢和崔乾佑翻脸,如何同罗部的首领咄莫死在他手中,此人竟似混不在意一般

    “秦兄弟想岔了,吐迷度兄弟于俺有恩,为他报仇责无旁贷。崔乾佑于李万忠趁人之危,欺凌按同罗部太甚,害了吐迷度兄弟,这是私仇。新安一战,俺与秦兄弟各有其主,公战而死,堂堂正正,私仇公战绝不能混为一谈。同罗部勇士素来敬服强者,能在秦兄弟麾下效命,正是俺们求之不得的。”

    说罢,乌护怀忠回头问了一句:“秦长史就是在新安大败俺同罗部的县尉,诸位可愿听从号令”

    “愿意!愿意!”

    这种变故让秦晋实在难于理解,唐军对付叛军胡兵的手段不可谓不狠,但这些人似乎并不记恨袍泽死伤的仇恨,听说可以在他麾下效力,反而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兴奋。

    秦晋有个习惯,但凡有疑虑的事情,就不肯轻下决定,因此竟罕见的沉吟不决了。还是一旁的郑显礼,轻轻拉了一下他的衣袖,小声提醒道:“少府君不必疑虑,很多胡人性子简单,崇尚强者,没汉人肚子里那些弯弯虫子。以下走之见,乌护怀忠和他的部众可以信任!”



第四十二章 狂犬吠监门
    最初秦晋并不急于赶赴陕郡到高仙芝那里,但在目睹冰湖数万唐军尸体后,他就恨不得生出双翅来飞过去。自洛阳陷落后,唐军面对安禄山叛军已经如惊弓之鸟。陕郡地势开阔,水陆交通发达,本就无险可守,太原仓设在这里就是为了方便沟通南北,在太平盛世自然方便极了,可一旦大战降临,叛军大兵压境,仅靠那些市井贩夫临时拼凑的唐军,又能挺住几日

    现在崔乾佑在崤底一战杀唐军数万人,高仙芝为了保存实力,将有很大可能转移大军,大军既然要走,太原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肯定不能留给安禄山叛军,一把火烧掉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在秦晋熟知的历史上,高仙芝在面对咄咄逼人的崔乾佑大军时,的确做了这种选择,一把火烧掉了唐朝经营近百年的太原仓,退守潼关。这在军事战略上肯定无可厚非,可是于朝局人心上的影响,却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后果。 同时也为李隆基杀掉封高二人,奉上了一个绝佳的借口。

    秦晋就怕高仙芝已经做了这种决定,现在的情况已经与此前大为不同,就算崔乾佑在崤底一战斩杀了数万唐军,可他突施奇兵,孤军深入弘农郡,岘山粮草被烧后,他将面临断粮的局面。只要高仙芝能够调动大军,稳住局面,无须与之决战,仅仅依托崤山将他死死的困在弘农郡,不出七日,叛军必然会不战而自溃。

    然而,想法是好的,却奈何信息不对称。只怕高仙芝并未得知岘山粮草被烧的消息,且以崔乾佑的才智,也必会严加封锁消息。也许只要慢上一步,就有可能步步皆慢。

    秦晋频频催促胯下战马,奈何雪深草密,战马经过连续奔跑,早就筋疲力尽,累的直打响鼻。很快,已经陆续有战马不堪疲累而倒毙,但他已经顾不得心疼战马,什么都比不上尽快将消息送到高仙芝军中重要。

    “秦长史,咱们歇一歇吧,再如此跑下去,战马都要被累死!”

    边令诚曾介绍秦晋以北天子任命为弘农郡长史,所以乌护怀忠便一直以长史相称。他看着不断倒毙的战马心头犹如在滴血,胡人多生在戈壁草原,战马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乌护兄弟,再坚持一下,同罗部死了多少战马,到时秦某加倍补给你便是!”

    天空灰暗阴沉,一直若有若无飘散的清雪,在此时竟陡然转大,这使得秦晋等人在雪地密草间更是寸步难行。但鹅毛大雪也使得能见度下降到极点,秦晋断然下令,“往驿道上去!”

    大雪虽然使行军会变得苦难,但同样也为身在一片坦途的驿道上的秦晋等人提供了天然的掩护和遮蔽,只要里许之外,叛军游骑就绝难发现他们的形迹。

    ……

    潼水在秦汉时曾是一条大河,自秦岭发轫而注入汤汤渭水之中,数百年后这条大河逐渐干涸萎缩,在昔日的河道上仅仅剩下了一条北依黄河,南靠秦岭的河谷。取代函谷关的潼关,便在这篇河谷上悚然而起。

    自汉末曹魏时代至今数百年间,潼关关城虽几度移位,“三秦锁钥”的地位却从未动摇过,时至隋唐,位于渭水平原的长安城成为全国中心,这座关城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天下第一关城。

    开元天宝盛世,潼关曾整日敞开关城,供经由此关东去西入的商旅通行。时隔不过三两月,此时的潼关外已经换了模样,宽十数步,深达丈余的深沟横亘在雄伟的关城前。

    在已经修整好的护城深沟之外,民夫们又再挖掘第二道深沟,加强潼关的关防,以抵御有可能到来的叛军兵锋。成群的民夫在监工的呵斥下,以镐头费力的刨着已经冻成石头一般坚硬的土地。

    “贼乞丐看甚也想挖沟不成”

    民夫们累的苦不堪言,但仍旧有成百上千道羡慕的目光落在他们身上,毕竟有了这公家的活计,至少每日能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许多西进逃难的难民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幸事。而那些体弱老残的人被筛选淘汰掉后,又不甘心离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其他人一下下轮着铁镐,可以换取每日两三块冰冷的馍饼。

    监工呵斥一名试图靠近的老丐后退,这种讨便宜的人每日见的多了,不给他们一顿鞭子,尝到疼,总会凑上来摇尾乞怜。

    但面前的这位老丐一张口却让那监工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某乃监门将军边令诚是也!”

    “哈哈!你是监门将军俺还是杨相公呢!”杨相公指的的是身兼四十余职的天子宠臣杨国忠,这个老丐是得了失心疯们,以为冒充边将军就能还口冷馍吃吗“快滚,再来聒噪,叫你吃鞭子!”

    那老丐后退几步,显然不肯放弃,继续说道:“让潼关守将田建业出来一见,自然就会证实某的身份!”

    监工冷笑两声,谁不知道潼关守将是田建业,以为能叫出他的名字就会得到有待想得倒美!监工失去了耐心,狠狠一鞭子抽了过去,老丐身上污秽残破的衣服立时就烂了两条口子,随即又响起杀猪一样的惨叫。
1...1213141516...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