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乱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味酒

    忽然,第五琦提议道:

    “回纥可汗磨延啜罗依靠我朝出兵才能顺利控制回纥诸部,何不命回纥部由天山北路南下,进击西域之乱胡,以缓解河西的危局呢”

    调回纥兵参战也是个法子,但秦晋却认为,这枚棋子需要用在更合适的地方。况且,回纥内部的叛乱刚刚平定,磨延啜罗也刚刚夺得了可汗之位,统治并不是十分的稳固,现在就让他出兵面对强敌,一旦战败,甚至有可能重新激起草原上的叛乱,反而成为唐朝的麻烦。

    秦晋的担心,第五琦认为很有道理,可放着回纥这支奇兵不用,他终究觉得还是有点可惜。思来想去,也没有个好的主意,所幸自斟自饮,连喝了两大碗酒,又将案上盆中的羊肉撕下一块,放在口中机械的大嚼起来。

    “好了,第五相公也不必过于为此事忧心,朝廷的精力主要还须放在河北,切不可以为尽在掌握中就能掉以轻心!”

    第五琦有些醉了,便不以为然的道:

    “史贼思明一死,其子皆庸才,无一人可以服众,河北叛军必然再次分崩离析,还会有什么反复呢”

    ……

    河北,邢州苑乡土城。这里早就成为了一座死城,一个衣衫褴褛,须发肮脏蓬乱又骨瘦如柴的汉子正在一处墙角拼命的挖着,掘着……刚刚他发现了一直老鼠钻入墙角的洞中,只要将这只老鼠逮着,今日的吃食便有有了着落。

    这个为了一只老鼠而双眼冒光的狼狈汉子正是“大燕朝”皇帝史思明。史思明被儿子困在这座鸟不拉屎的土城里已经有半月时间,在众叛亲离之后,他唯一可做的就是活下去,为此他吃光了土城里残留的一切可以果腹的东西,包括唯一一个对他忠心耿耿的宦官,李狗儿。

    现在,史思明又盯住了这支倒霉的老鼠,很快墙角的土被挖开,土洞里隐约露出了老鼠的头,尖尖的头上有一双绿豆大小黑油油的眼珠,竟还闪着一丝恐惧,也许它已经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了吧。

    史思明没有半分犹豫,右手如闪电般的的抓了过去,随着一阵吱吱的惨叫,那只倒霉的老鼠甚至没来的及挣扎就被捏断了脖子。

    苑乡土城中没了人烟,就连这只老鼠都骨瘦如柴,但有的吃总比没得吃强,史思明用他那双肮脏污秽而又有力的大手将老鼠皮撕了下来,然后将血淋淋的一小团肉放在口中,囫囵嚼了几下便草草咽下肚中。




第一千九十八章:心中百味生
    每向前迈出一步,史思明觉得身体内的气力在一点点流失,但他憋着一口气,如果在天亮之前不能走进桑林,便一定会被苑乡城外那些巡逻的军卒发现。 一旦被发现,这最后的一点希望都会像火星一样破灭。

    一步,两步,三步,史思明已经用尽了所有的体力,可那片桑林却仍旧距离他有数里之遥,仿佛永远都走不到。终于,他再也坚持不住了,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

    体力渐渐不支,绝望弥漫了他的双眼。

    “不,不,我绝不能这么容易的死去,大丈夫顶天立地,算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

    史思明自言自语般,一遍又一遍的提醒着自己,然则人力终究有所不能及,他的眼前已经彻底陷入了无边的黑暗之,天的繁星也一个都看不到了,身体只在机械的,无意识的向前挪动着,挪动着,直到连思维都凝滞了,世界终于变成了一片死寂……

    “渴啊,渴……”

    史思明在恢复了意识的第一瞬间是自己渴到了极点,他砸吧着干裂的嘴唇,虚弱的呼唤着水。而迹也在他呼唤的同时发生了,一滴滴的水落在他干裂的嘴唇,舌头,喉咙里,生命的活力似乎也在这一刻一点点的又重回到他身体里。

    算眼睛睁不开,史思明也本能的伸出双手去,他摸到了一只粗陶大碗,和另一双粗糙的大手,便不顾一切的推着那双手,试图向口多灌点水。但那双手却缩了回去。

    没了水的凉润,史思明不安的叫着:

    “水,水……”

    “慢点喝,慢点喝,你昏睡了三天三夜,肚子里一点东西都没有,喝这么多水可不行!”

    这是个老妇人的声音,听起来十分的苍老,史思明现在才意识到,自己没有死,也没有被那忤逆子的人马捉到,难道自己已经得救了

    “敢问,敢问,这是何处”

    只听那老妇人答道:

    “俺家三郎是山猎户,三日前在一片桑林发现了你,他以为你一定是饿死的难民,想着不能让你朴实荒野,想着好歹也得让你入土为安,可折腾了一阵又发现你还活着,这不,把你又背了回来,现在好了,总算将你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啊弥陀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老妇人显然是虔诚的佛家子弟,她的祷告声落在史思明耳朵里竟直如天籁一般,实属此生罕见。

    “敢问这里居苑乡多远距赵州又有多远”

    “老婆子没见过世面,不知道赵州在哪里,苑乡倒是听过,去年闹饥荒,人早走空了……咦,听三郎说,是在苑乡发现的你,难道,难道还要回去不成”

    史思明心道:

    自己当然不能回去,否则那个忤逆子不定还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苦于老妇人不知道赵州在哪里,但以此推断,老妇人既然听过苑乡,而不知道赵州,想必这里距离苑乡是很近的,距离赵州则应该在百里之。

    史思明本想拜托老妇人去赵州给他的亲信送信,但一想到这只是个没见过世面的老妇人,又怎么可以托付呢

    想到这一点,史思明终是忍不住又暗叹了一下,能够躲过一劫而不是已经是托天之福了,再有更多的奢望怕是连老天都会反对吧。

    经历过大生打死的史思明的确豁达了不少,所幸便做好了养伤待机的准备。可谁知道,第二日一早便隐隐听到外面响起了急促而又嘈杂的马蹄声。史思明费力的从胡床做起来,那个被老妇人乘坐三郎的猎户急惶惶跑进了屋。

    “天杀的胡兵又来捉壮丁了,阿娘快跟儿子到山去躲一躲。”

    老妇人道:

    “三郎,你先背着这个可怜人,为娘能走得动……”

    娘俩正在说话的当口,马蹄声已经到了院门口,李虎双目通红,知道想走也是来不及了。

    “今日胡兵来的如何这么快连避走山的时间都没有!”

    猎户三郎连连的顿足捶胸,仿佛遇到了令人绝望的事情。史思明觉得怪,便问道:

    “哪里的胡兵捉壮丁”

    只听那老妇人咒骂道:

    “还能是哪个胡兵了前几年姓安,这两年姓史,不管姓什么,都没有一个是好东西,不是他们作乱造反,俺的大郎和二郎又何至于到现在还生死未卜呢”

    原来,老妇人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早在三年前一齐被捉了壮丁去为所谓的大燕朝廷打仗,到现在已经整整三年没有音信了,以史思明推测,怕也是凶多吉少,但又不好明说,只能安慰着她:

    “说不定今年会有消息了呢……”

    老妇人泪流满面,捂脸哽咽。

    “怕只怕等来的是大郎与二郎的死讯啊!”

    史思明还想安慰一下老妇人,但嘴巴张合了好一阵竟没说出话来,他觉得此时任何的安慰之辞都是苍白无力的。

    几句话的功夫,柴门已经被拍的啪啪直响。

    “有没有人,有没有人啊”

    猎户三郎



第一千九十九章:奇耻大辱也
    史思明和张三郎都被吓得不轻,原本以为捉壮丁的军卒带走了老妇人以后不会回来了,可他们还是大意了,被杀了个回马枪。事已至此,史思明便认命了,一旦外面的那些人认出了他,大不了豁出去性命,拼个你死我活。

    倒是张三郎还存了逃跑或是躲避的心思。

    “不,不能这么等死,到了胡兵军,不但要杀人,还要被人杀人。阿娘说过,让俺给张家留后,按现在还没有婆娘呢,不能这么死了……”

    说话间,张三郎便急急的打算翻房顶,然后从房顶跃下,逃到院子后面,以做最后的挣扎。可他刚刚攀去半个身子,便有一支羽箭疾射过来,如果不是他反应快,差点射了他的身体。

    但也因为这一箭,张三郎从房檐摔了下来,摔了个四脚朝天。

    紧接着,院门被从外面粗暴的踹开,一扇柴门禁不住大力,竟直直的倒在了地。

    果然是刚刚那些捉壮丁的胡兵又杀回来了,他们一个个面带着嘲弄的笑容。

    “镇将猜的果然没错,这山间的猎户庄院里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孤老婆子呢”

    其一个头目模样的人又指着从地爬起来的张三郎,“你,是你,伸手不错嘛,跟着俺,做俺的骑从如何”

    张三郎见逃跑无望,愤怒便再也无可遏制,怒骂道:

    “胡狗,休想,三年前你们捉走了俺的两个哥哥,到现在还生死未卜,今天又掳走了俺阿娘,现在又像让俺做你的骑从,你不怕俺杀了你,为俺的两个哥哥报仇吗”

    那头目哈哈大笑起来。

    “还是个硬骨头,俺喜欢你这样的。讲道理说,你的两个兄长又不是俺捉了去的,你这憨头为甚把帐算在俺身”

    张三郎可不管那么许多,恨恨道:

    “俺找不到捉俺哥哥的人,反正你们胡兵都是一丘之貉,这笔帐不找你算,还找谁算去”

    那头目居然也不恼怒,反而还饶有兴致的说道:

    “三年前天下还是姓安的,这笔帐你得着姓安的去算啊而今,大燕皇帝姓史,这笔帐却是算不到俺们头吧”

    岂料,不说大燕皇帝姓史还好,说了反而引得张三郎一口浓痰重重的吐在地。

    “如今这姓史的姓安的还不堪呢,姓安的也仅仅是背叛了唐朝,姓史的先叛唐,又叛燕,这等三姓家奴人人得而唾弃……”

    看不出来,生的魁梧的张三郎竟是个伶牙俐齿的人,骂起来便不停口,一旁史思明倒是听得又气又恼。他虽然不在乎名声,但被人当着面骂做三姓家奴还是头一次,感觉的确不好过。

    如果在以往,史思明早翻脸将骂自己的人杀死了,可现在虎落平阳,又不知道捉壮丁的这伙人归何人统属,也只能装作听不见。

    那头目竟然很是赞同张三郎的话,点头道:

    “姓史的确实不如姓安的,史朝义听了那些汉人的聒噪,非要不见血的害了皇帝,围在苑乡城,不知道多少日才能饿死……”

    闻言,史思明心一片冰凉,他知道这些人一定是史朝义那个逆子留下来的兵马,只不知逆子领着大队人马去了何处。其实不用说他也知道,史朝义之所以急着撤兵,应该是北范阳和他的弟弟争夺皇位去了。

    史思明虽然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枭雄,但是自己还没死,两个亲生儿子开始为了皇位争得你死我活,心难免有些愤怒和伤心。

    终于,那胡兵头目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史思明的身,当头目的目光扫过来时,史思明是心虚的,他生怕被认出来,毕竟自己经常在人前露脸,这个头目如果认出来也不怪。

    很显然,史思明想多了,他现在早饿的脱了相,一脸的络腮胡子又脏又乱,算还有几分原来的样貌,又怎么会让人将眼前这个邋遢的乞丐流民与九五之尊的大燕皇帝联系到一起呢

    “这个病秧子带去也是累赘,今日俺心情好,便留你一命……”

    话音未落,那头目身后的随从出言喝斥:

    “没听到俺们镇将发话了吗还没赶紧磕头谢恩,逃命去”

    史思明连见安禄山都不跪,又怎么可能贵这个不知名姓的小角色算虎落平阳,也不意味着他的心气也一并没了,可以任人欺侮!

    然则,史思明的抗拒举动显然激怒了那头目身后的随从,当即便有两人冲了过来,其一人挥拳打,正砸了他的面门。史思明只觉得眼冒金星,天旋地转。如果是平时,他可以轻而易举的躲开这一拳,然后从容的反击,将这个不开眼的东西打到在地,但现在的他毕竟身体虚弱,不但躲不开这一拳,还被当场打倒在地,满脸鲜血。

    紧接着那两个随从一脚又一脚的踢在了史思明的身,同时还不满的骂着:

    “你这没长眼睛的夯货,俺们镇将平日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今日放你一条狗命居然还不知感恩,真是找死……”

    咒骂的同死,另一人已经将腰间的马刀抽了出来,作势要砍。史思明屈辱的承受着两个无名小卒的踢打,又见马刀已然出鞘,知道今日断无幸免之理,不禁万念俱灰,难道要这么可耻的落幕了吗

    史思明不怕死,但如此窝囊的死在两个无名小卒手里,而且这两个无名小卒还是大燕朝的军卒,将来传出去不被人笑掉大牙才怪……较而言,他倒宁愿被亲儿子饿死!

    “你敢杀我知道俺是谁吗”

    &n



第一千一百章:坐守已七日
    “俺们一家连累了你,后生……”

    “阿娘,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婆婆妈妈,再不走,等着胡兵击退了突袭的兵马,咱们想走也走不得了!”

    张三郎果断的打断了老妇人歉意的说话,她显然已经看到了史思明额头烫出的印记疤痕,虽然是自家的三郎救了他,可终究是又落得耻大辱,不知如何才能安心。

    史思明心五味杂陈,在愤怒与后悔当,他恨不得要杀人泄愤,可看到老妇人这般模样,竟忍不住心生恻隐。实在想象不到,这个普普通通的山民老妇居然有这般良善和厚道。当然,这对母子口口声声称呼大燕军为“胡兵”,显然是对他们充满了恶意和仇视。第一次,史思明觉得有些在意民间对自己的看法了。

    “还能跑吗一会咱们瞅准了间隙,逃出军营,怕是要跑一段距离,俺背着阿娘,兄弟只能……”

    张三郎说话时有些踌躇,史思明自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放心吧,君尽管去便是,俺也一定会跟的!”

    史思明不愿意再拖累这对母子,至于他自己是死是活,完全看老天是否眷顾了。再者,他接连遭逢惨痛打击,现实亲自意欲弑父自立,接着又以九五之尊的身份被几个无名小卒在额头烫了奴隶的印记,算戎马半生的枭雄也难免生出软弱来。

    张三郎终究是个厚道的人,犹豫了好一阵,才背起老妇人,猫着腰,趁乱从一处寨墙的口子溜了出去。史思明并没有跟着出去,他要等等看,等着攻守双方两败俱伤时,再逃出去,如此一来,混在溃兵之才是最安全的。

    而张三郎背着老妇人如此出去,一定会遇燕军游骑的,这些游骑一旦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又岂会轻易的放过他们

    念及此,史思明的眸子里凸显出阵阵寒光,他暗暗的发着誓,所有见过自己丑态的人都得去死,在这种扭曲的愤怒驱使下,他甚至不顾及张三郎母子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1...400401402403404...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