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颜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上林春
”好,袁耽,我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
杨彦目中现出了鼓励之色,招了招手:”光靠樗蒲、弹棋、藏钩等项目,难以吸引到足够的客源,必须出奇制胜,我教你些新奇赌术,你且听我说“
从骰子到牌九,从俄罗斯大转盘到叶子牌,林林总总十余种,杨彦倾囊相授,还特别引进了荷官的概念,袁耽不愧为赌徒,别人尚还听的一头雾水,他居然仅凭口述就明白了,还能举一反三,这份天资,让杨彦不由暗道一声,技能树点歪了啊。
其他人也是膛目结
第五二七章 桓彝
谢谢好友罗贤超字匡济的打赏和月票
很明显,江袁娱乐的逼格要远远高于袁记赌档,就连一向对杨彦不假辞色的荀灌都难得的表示了赞同之意,名称就这么定下来了。
实际上从名称就可以看出,杨彦不是单纯的让袁耽开赌场,而是打造一个娱乐集团,赌业只是其中的一环,包括戏剧和文化传播,故名娱乐。
当天晚上,桓温回到家里,把与袁女皇订亲的喜讯告之了父亲桓彝,桓彝自然欢喜,本来以他的刑家出身,桓温是娶不上袁氏女儿的,因此他也没找人去为桓温提亲,毕竟结亲不是开玩笑,家世身份配不上就冒冒然提亲,很可能会让对方觉得羞侮,平白竖敌。
可这事偏偏成了,龙亢桓氏攀上了汝南袁氏,可谓意外之喜,不过他也清楚,从此之后,桓温就绑上了大明的战车,如果大明取大晋而代之,桓氏自然水涨船高,一旦杨彦失败,桓氏也要被清算。
但桓彝能捏着鼻子与阮孚等放浪形骸之流为伍,闯出江左八达的美名,也非凡俗之辈,自然清楚大风险蕴含着大机遇的道理,最坏的结果,也就是他这十来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并非不可承受。
他只是有些犹豫要不要与杨彦见一面,于是向桓温道出。
桓温沉吟道:“阿翁,儿觉得暂时没这个必要,将军自来建康之后,闭门不出,从未外出访友,既未去虞家探望堪称知己的虞喜,也未去钟山拜见与他有故旧之谊的许逊真人,这并非不念旧情,而是建康局势扑朔迷离。
朝庭、丞相、将军三方互有顾忌,目前尚能勉强维持着均势,可一旦将军回返江北,对刘曜和石勒作战节节胜利,在自危之下,朝庭与丞相未必就没有联手的可能,到那时,将军留下的兵力能护得住府邸与覆舟山已是勉强,又哪来余力守护更多的亲友故为免授人口实,将军索性不再出门,免得陷亲友于险境。“
”嗯“
桓彝援着胡须,点点头道:”杨府君有心了,那你呢莫非你就不怕遭受报复“
桓温摇摇头道:”许老神仙性情恬淡,一心向道,虞袁醉心于天文,将军不愿使其卷入是非,而儿不同,儿已经上了将军的船,自然要同舟共济,若是连些许风浪都躲避,将来还如何助将军成就大业
咱们桓氏乃刑家,为家业振兴,阿翁忍辱含羞,不惜与羊曼、际孚、毕卓之流鬼混,江左八达,呵呵儿永远都忘不了“
”别说了!“
桓彝突然厉斥。
他也忘不了,曾有一次,他受胡毋辅之邀请,过府宴饮,另有谢鲲、阮放、毕卓、羊曼和阮孚在场,席中阮孚提议脱光衣物喝,虽然桓彝是假旷达,并不愿意,但为了旷达之名,还是脱了。
这一喝,就是连着好几日不出门,七个大男人不穿衣服,醉了睡,醒了喝,日复一日,后来另一达光逸前来,守门者不让进,光逸于是在门外脱的光光,从狗洞里伸头往里面汪汪大叫。
胡毋辅之听到狗吠,惊叫道:“他人决不能这样做,一定是光逸。”随即吩咐开门让他进入,大家一起喝酒,不舍昼夜。
这样的经历不止一次,每次桓彝都深以为耻,可是为了家业,又能怎么样呢
“哎”
桓彝叹了口气,萧瑟道:“元子,成了家你就是成人,想做什么你放手去做,无论怎样,为父都承担得起,虽说杨府君有心,但到底是为你保了媒,为父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这样罢,咱们家里有一幅伯玉卫灌公的字,改日你拿去给杨府君,以表谢意。”
“阿翁”
桓温猛的抬头,卫灌的字,在建康至少价值千金。
其实桓温看过杨彦的字,凭着良心说,不比卫灌差,甚至在新奇方面更有甚之,但杨彦的字不值钱,一方面是杨彦不靠书法出名,士人对他的字看不入眼,另一方面,就是杨彦出的书籍都是他的字体,过滥过多,再好也不值钱。
桓彝摆了摆手,又道:“咱们家也没什么拿得出来的,就这幅字了,算是答谢杨府君的保媒之情,至于你的婚事,明日开始,为父为你准备聘礼,再择一吉日请温太真为你行纳采之礼,你且安心便是,那袁彦道虽有钱,为父也必不叫你在他袁家面前失了脸面。”
“阿翁!”
桓温虎目渗出了泪水,父亲虽言辞平淡,可其中蕴含的舔犊之情比山高,比海深!
第二天跑过步,桓温就把卫灌的字带了过来,是一篇奏章,名为请除九品用土断疏,以行草书写,也就是现代人最普遍使用的行书的鼻祖。
“嗯”
杨彦看的直点头
第五二八章 陶侃的难处
钱凤心里微寒,沈充虽然死在了杨彦手上,但其中未必没有王敦纵容的原因,无非是王敦失算了,沈充没有能力去撼动杨彦,死的太不值。
固然沈充之死有他自己的原因,但被王敦当作弃子抛出,也难免让人心寒,作为沈充的发小,钱凤并不恨杨彦,毕竟本就是敌对的立场,双方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他反而对王敦的作为有些怨言。
只是此时此刻,王敦的发问没法敷衍,钱凤平复下情绪,答道:“丞相若以水军入后湖,须由幕府山脚水道进入,此段水道最宽处不过十里,水军难以展开布阵,并不能发挥出船多势众的优势,冒然争战,胜负难料。
再退一步说,既使荆襄水军成功进入后湖,但东海水军可以凭着湖岸作为倚仗,这与以水军攻打陆地无甚区别,纵胜也是惨胜,倘若水军损耗过大,陶侃北来,如何抵挡请恕凤直言,若无万全把握,丞相还是莫要轻动刀兵的好。”
“嗯”
王敦出奇的并未发作,摇摇头道:“是寡人小看了杨彦之啊,士仪说的也是,那老奚狗快来了,我若再败一场,未必能压服他,小不忍则乱大谋,也罢,杨彦之留给那老奚狗头疼,我坐观成败,士仪以为如何”
钱凤道:“杨彦之在等着丞相与陶公火拼,而丞相又指着杨彦之与陶公生出争端,建康士人或许巴不得三败俱伤,相互算计之下,彼此投鼠忌器,很可能最后反而便宜了陶公,令其在建康站稳阵脚,丞相不可不防。”
“哦”
王敦动容道:“士仪可有万全之策”
钱凤摇摇头道:“凤算计别人,别人亦在算计丞相,哪敢言万全,不过凤以为,建康已成是非之地,丞相勿再轻入,陶公若要站稳,最少需时两三年,杨彦之尚有刘曜与石勒两大敌手,不会在江东久留,丞相不妨趁这时间,攻打李雄,收复益州,将来万一事有不逮,亦可以大江上游作为万世之资。“
王敦眉心一拧,捋着胡须沉默不语。
按钱凤的规划,分明是在为将来三分天下作准备,杨彦占据江北,是为魏,他据荆襄与益州,是为蜀,陶侃占江东,是为吴,这个结果让王敦难以接受。
他的最低心理期望值,是与杨彦划江而治,南北对恃,将来寻找北伐的机会,可如今生生挤进来一个陶侃,那陶侃什么玩意儿
说句现实话,如果江东本地出了英才,与之三分天下,他心里还好受些,但是让陶侃那条老奚狗占据江东,他过不了自己那关。
王敦摆摆手道:”陶士行据建康,怕是士庶未必心服,或许不久便有动乱发生,我若大军陷在西蜀,只怕会白白便宜那条老奚狗,先静观局势再说罢,此事容后再议。“
钱凤默然,他理解王敦,不据建康实在心气难平,否则当初就该在武昌立国了,又何必南下,但是如不留退路,万一兵败,天下之大,又何处可去
最终钱凤叹了口气,没再多说。
“禀丞相,邓岳率部已至姑孰城南三十里。”
这时,一名亲随来报。
“哦”
王敦脸沉了下来,目中隐现怒容。
邓岳与杜弘的不战而降曾令他震怒,足足两万多人啊,投降了杨彦,不仅让他实力大损,军心还起了动荡,刹那间,他都有调集大军去把邓岳捉来的冲动了。
钱凤从旁劝道:“丞相,邓将军素以忠义闻名,个中必有隐情,凤愿替丞相去会一会,看看邓将军有何说辞,或能劝得邓将军回头是岸。”
“嗯也罢。”
王敦点了点头。
……
实际上邓岳非常不愿从姑孰附近经过,但那时并没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尤其是江南,多低山丘陵,很多地方没有路,只能从即定的路径通过。
全军赶着骡马,默不作声,快速赶路,同时内松外紧,以防王敦发兵前来。
“将军,快看!”
一名部将突然向北面一指,十来骑疾驰而来。
邓岳并未管大军,只是自己及身边诸将勒马停住,不片刻,来骑渐渐清晰,是以钱凤为首的十余骑,邓岳不由暗叹一声。
钱凤遥遥拱手:“凤见过邓将军!”
邓岳苦笑道:“士仪何必如此,可是丞相让你前来”
钱凤直言问道:“丞相待公不薄,公为何弃之”
邓岳也不隐瞒,直接讲诉了与东海水军的交战经过,以及杨彦劝降不成,改为释放,又赠送粮草,助其归家,钱凤听的倒吸了口凉气。
这不仅仅是东海水军攻破覆舟山的过程让
第五二九章 去留
一方面是群情难逆,另一方面是自寒末起家,步步力争,经数十年培养出的威严不容悖逆,陶侃很想强行下令不去建康赴任,却又担心麾下将士不满。
毕竟在广州一呆快三年了,相当一部分的将士因疫病而亡,还有些被毒虫叮咬,皮肤溃烂,浑身红肿,另有些人因天气闷热,身上生疮,饱受病痛的折磨,如有机会离开广州,谁不愿意走呢
很多人的忍耐已经达到了极限,个人的魅力也总有耗尽之时,如不顾军心强留在番禺,后果他都没法想象,但是陶侃有自知之明,去了建康,会成为士族的眼中钉,肉中刺,又要与王敦为敌,还要防着杨彦背后捅刀,几乎不可能善终,更何况他也不想向部下低头,这让他恨不能把杨彦揪来,非烹食之难解心头之恨。
“诸君如何看待,都议一议!”
陶侃深吸了口气,鹰目四顾。
跟随陶侃时间的幕僚,都清楚陶侃一言九鼎的作风,既然陶侃已经表达了不愿往建康赴任的意思,如强行顶撞,只会触怒陶侃,因此如何劝说非常重要。
阶下众人又相互看了看,暗暗寻思。
一名叫王佑的僚属拱手道:“属下以为,使君当去。”
“哦为何”
陶侃眼神一眯,现出了不悦之色。
王佑不为所动,又道:“杨府君行废立,虽有弄权之嫌,但东海王一脉非是晋统,杨府君废伪主,立新君,使晋统重归元帝,实有大功,故满朝公卿无一反对,新主顺利登陆,也因此,朝庭法度不容质疑,今使者宣敕书,玺印皆全,辞之难免有抗命之嫌。”
“哼,老子身体不适,怎么算抗命”
陶侃哼道:“继续说。”
王偌却现出了为难之色,吞吞吐吐道:“属下不敢说。”
“跟老子耍什么花枪,说!”
陶侃目中精光一闪。
‘那……那属下就冒犯了!”
王佑猛一咬牙,便道:“使君明轻重进退,不愿卷入朝堂之争,但……但诸位郎君,怕不是这样想,有使君在朝堂坐镇,诸郎君或会有所收敛,否则一旦闹出乱子,恐怕还得由使君来担待,请使君明鉴!“
“砰!”
陶侃狠狠一掌击上了几案,破口大骂:”竖子害我!”
也确实,人都道多子多福,可这话绝对不适用于陶侃,世人对陶侃诸子的评价是豺狼愈甚,肆纵丑言,无所顾忌,这个评价显然是低到不能再低,陶侃虽愤怒,但事实如此。
他十七子,除了一两个,其余皆是性情凶暴,无一能担当大器,每每让陶侃痛心不己,甚至他不止一次的想,如果哪天自己不在了,恐怕诸子自相残杀都是轻的,为祸一方也很可能。
王佑这话的意思是朝庭封了陶侃诸子,以其禀性,必赴任,陶侃如果不去坐镇中枢,就无人能制得了他的那些子嗣,或有可能惹出大祸。
“杨彦之,老子和你有何仇怨”
陶侃咆哮。
他简直是愤怒到了极点,通过加封他的子嗣,逼迫他去建康赴任,他还没办法抽身,这是明知火坑也要往里面跳。
一名部将神色古怪道:“使君,据末将向使者了解,此事还不能全怨杨府君,事因杨府君攻占下邳,二郎君担心东海军会继续南下攻打广陵,是以推举杨府君为盟主,共抗丞相,解广陵之危……“
这名部将虽然把打探来的情况如实道出,但陶侃仍是恨恨道:“那也是杨彦之之过,若非他威胁广陵,二儿怎会行此下策”
众将其实都能看出,陶侃的立场已经松动了,均是暗舒了口气,无论建康的局面多么复杂,也没人愿意在广州呆着,目前只差最后一把火,也就是给陶侃一个台阶下。
王佑继续劝道:“使君,依着二郎君的禀性,既受封丹阳尹与中领军将军,断无不允之理,其余各位郎君得到朝庭封赏,怕也是各自准备,年后将会一一赴任,使君不可犹豫啊。
其实建康形势未必那般糟糕,丞相、使君与杨府君三足鼎立,必有可资之处,再看那些士人,属下以为,不会有哪一家盼望改朝换代,如此一来,使君的重要性将不言而喻,倘若那些士人不识好歹,使君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再回广州,静观天下变化,他日新朝建立,必有使君的一席之地,使君又有何担心“
”哈哈哈哈“
陶侃仰天大笑道:”娘老子的,那老子就去建康走一遭,告诉朝庭来使,老夫稍做准备,即往建康赴任!“
”诺!“
一名亲随快步而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