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颜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上林春
第五五一章 刘曜气晕
(谢谢好友川流不不息的月票,好友神圣骑士团长的两张月票,好友一剑68的打赏)
关于刘曜掘了晋室五陵这事,刘曜身边的晋人,心里都挺不自在的,曹操平定北方,明明有大功于社稷,却为何士人大多对他大加贬斥
他的出身低是一方面,所推行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士人的利益,但根源,还是盗墓。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入土为安,先人的坟墓对子孙后代,具有着特殊的情结,历朝历代,盗墓都属于十恶不赦之罪,与谋反等同。
因此盗墓这种行为,是对价值观的挑战,杨彦直斥刘曜盗掘晋室五陵,就连游子远都无可分辩,只是暗暗叹了口气,他也是晋人啊。
杨彦冷眼一瞥,便道:“司马氏诸王争乱,祸国殃民,孤自微末而起,扫荡乾坤,收拾河山,但元帝对孤有知遇之恩,不能不报,故其先祖坟陵,孤有维护之责,其子孙后代,应使其香火不绝。
刘永明,你掘了晋室五陵,将来孤也必掘你家先祖五陵,挫骨扬灰,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你莫要怨我,实因你掘人坟陵,天怨人恨,非如此,如何慰藉死者在天之灵”
“你……好,老子等着你来关中!”
刘曜怒极,都忘了称朕,自称老子了,但同时,心里竟然有些发寒,如果杨彦真的入关呢
这个问题原本他是不会考虑的,不过今天在宛城脚下,明军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杨彦腹背受敌,都攻下了宛城,他领七万精骑过来,依然无功而果,就不得不考虑明军破关而入的问题了。
实际上刘曜也清楚关中的缺陷,虽然有四关,关关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只要有一关被破,那长安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孤城。
刘曜素以孝子的面目示人,其生父刘禄与生母胡氏皆厚葬于长安周边,如果被杨彦掘了父母的坟,他都不敢想象会怎么样。
他掘别人家的陵,心安理得,而轮到自己,又怎能接受
“哼!”
杨彦哼道:“刘永明,孤奉劝你,趁早把你父母的坟陵掘了,埋在一个孤找不到的地方,否则,孤必掘之,另孤在此正式召告天下,凡匈奴刘氏不复旧姓屠各者,将来孤入长安,诛满门,望好自为之,来人,把刘胤钉上十字架!”
“诺!”
几名千牛卫狞笑着施礼,随即把刘胤强按过去,铁钉对上手掌,硕大的铁锤高高举起。
刘曜脸胀的通红,自己的子嗣当着面上刑,这是怎样的一种屈辱偏偏他还无能为力,他觉得,自己亏欠了刘胤,同时他还渴盼刘胤能顶住,宁死不屈。
那长长的铁钉,直径约半寸,紧紧压在手掌心,刘胤只觉得半边身子都麻了,他遇上了与屠各朗同样的问题,就是在死之前,会把死想的很容易,而真轮到自己时,未必有勇气踏出那一步。
尤其是屠各朗年近四旬,该享受的早享受过了,可他才二十多啊,仪容丰美,未来还有美好的人生呢。
“阿翁,救我!”
刘胤大声呼救。
“诶!”
刘曜重重叹了口气,一脸羞恨,把头掉了过去。
刘胤绝望了,刘曜放弃了他,可是他不想放弃自己啊。
“慢着,我改,我改!”
刘胤凄厉的大叫。
顿时,现场一片安静,无数的目光望向了刘胤,刘朗只是刘曜的远房宗亲,改姓不算什么,而刘胤是刘曜亲子,是嫡长子啊,曾一度,刘曜想改立刘胤为太子,在诸子中,刘曜最为亏欠,也为宠溺的就是刘胤。
而此时,他听到了什么
“孽畜!“
刘曜手臂颤抖着,指向刘胤。
刘胤豁出去了,哈哈狂笑起来。
”阿翁救不了儿,可儿不想死,除了改姓,还有何法,儿或许给阿翁丢脸了,但儿不得不为之,儿留于长安的家小,倘若阿翁尚顾念半分亲情,还望给一口饭食,儿拜谢阿翁!“
”咚咚咚“
面向刘曜,刘胤重重磕了三个响头,便爬起来,深吸了口气道:“自今日起,我姓屠各,我叫屠各胤,啊啊啊”
刘胤仿佛疯了,撕心裂肺的惨叫,对面的赵军将士,无不现出了鄙夷与愤恨之色,如果不是刘胤是刘曜儿子的话,恐怕都要破口大骂了。
游子远的心里却是有些寒意,很明显,这种事情放在晋家儿郎身上,是绝不可能发生,宁死也不会给父亲丢脸,更不可能让家族蒙羞,而刘胤作为刘曜事实上的嫡长子,居然改姓了,这说明匈奴人果然是蛮夷,哪怕饱读诗书,无论刘元海还是石勒,对汉人的名
第五五二章 任让毒计
(谢谢好友看书者001的月票)
任让依然跟在杨彦身边,杨彦称王了,他还是担任军师祭酒,要说不急是不可能,不过他确实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功劳,实在是作为杨彦的谋士,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这时便是凝眉思忖,暗暗推衍着接下来的行程,看看能否对明军攻取关中有所帮助,突然一条毒计迸出了脑海。
只是这种计策颇为难以启齿,因此表现在神态上,便是犹犹豫豫,魂不守舍。
杨彦留意到了任让的异常,转头问道:“可是有话要说但说无妨。”
“那……臣就冒昧了。”
任让猛一咬牙,便道:“此趟刘曜败走,必攻洛阳,其主力大半在关外,若是洛阳能成功拖住刘曜的话,臣以为……大王若破了武关,臣愿替大王奔赴长安,长安守军必不敢出城,臣……臣愿掘去刘曜父母之陵。“
”哦“
杨彦眼睛一眯,他是有掘刘曜父母祖坟的意思,以此警告胡虏,中原不是你们为所欲为的地方,作为现代人,自然清楚对于某些种族,一味的怀柔施恩是没有用的,畏威而不畏德,欺软怕硬是普遍写照,不过他预设的时间不是现在,而是在真正兵发关中的时候,如此才稳妥,于是问道:”为何要冒险提前掘陵“
任让观察着杨彦的神色变化,见并无不快之意,才拱手道:“刘曜以至孝标榜,若父母坟陵被掘,必大怒回返,而那时臣已经离开了关中,他无从发泄之下,必迁怒于旁人,只怕长安要人头滚滚,其中应以关中晋人和羌氐为主,此二者怎甘心引颈受戮或有所反抗,引得双方相互仇杀。
再退一步说,关中大族既便伏低做小,含辱偷生,刘曜也有可能性情大变,喜怒无常,动辄杀人泄愤,加深与羌氐及晋人之间的裂痕,双方埋下仇恨的种子,互不信任,刘曜亦将离心离德,乃至众叛亲离。“
杨彦表面上神色不变,心里却不由赞叹,好一条毒计啊,他发现任让颇有毒士贾诩的风采,而且这条毒计也并非不可行,关键就是刘曜的主力在关外,只要不是头脑发热去攻打长安,基本的安全还是能保证的。
柳兰子从旁哼道:”大王,妾以为任先生之计可行,刘曜能于关中立足,关中晋人难辞其疚,在妾看来,江东的高门大族再不堪,但好歹没为胡虏卖命,仅凭此点,就强过北方大族,而任先生此策,或可挑起双方内斗,至不济,亦可借刘曜之手,铲除关中诸族,为将来大王在关中推行占田制奠定基础。“
荀虎点点头道:“这些世家大族,引狼入室,岂不料狼有吞人之心,壮大之后,又腆颜事奴,末将最看不起北方大族,既便刘曜灭不了他们,也能使其元气大伤,这是他们自找的。”
南渡侨人除了看不起吴姓貉子,还看不起留在河北和关中的大族,在他们眼里,事奴辈是没有气节的表现,荀虎原是荀崧的家奴,思想上受荀菘影响,也很不待见北方大族。
“好!”
杨彦也点了点头:“任让你暂代孤主持宛城,过几年回京再行任用,走罢,现在回城。”
“多谢大王!”
任让大喜施礼,很明显,自己被外放了,哪怕不是荆州刺史,也是宛城太守。
……
约摸过去了一个多时辰,刘曜幽幽醒转,看了看左右,发现自己身处于一架简易的步撵上,由八名健壮的军卒抬着,行走如风,稳稳当当,于是问道:“此地何处”
游子远道:“陛下突然晕劂,军心浮动,实不宜再战,故臣斗胆,先让全军回返渑池,再从长计议。“
”杨彦之,朕不将你寸磔脔割,难解心头之恨!“
刘曜回想起那滔天的屈辱,咬牙切齿,满脸愤恨。
游子远暗暗摇了摇头,说这种气话有什么意义呢,只会让人觉得肤浅,胸无城府。
“陛下,陛下,明军追来了!”
这时,一名亲随策马来报。
“什么他还敢追”
刘曜更加愤怒,撑起半边身子道:“扶朕起来,给朕备马!”
“陛下,明军追赶,不外乎阻挠陛下回返渑池,进而拖延攻打洛阳之期,末将倒不信他真敢来攻。”
“陛下,您身体要紧啊,些许藓芥之患,由末将们为陛下解决。”
群臣众将七嘴八舌的劝说,但刘曜听的很不舒服,尤其是藓芥之患,更是戳中了他的痛脚,如果明军是藓芥之患,那他在藓芥手上吃了大亏,他又算什么
更何况他是雄主,是强人,怎能在部下面前表现出虚弱的
第五五三章 攻心为上
(谢谢好友罗贤超字匡济和好友鬼口的月票)
“备战!”
冯莫突与张伏利度急声呼喝,顿时,身后的骑士纷纷勒上马僵,抄起兵器,作好冲锋的准备,不仅姚弋仲和蒲洪目光炯炯,就连刘曜也回头望来。
正如明军,有评价赵军骑兵真实战斗力的意愿,赵军也有同样的需求。
两支军队在开阔地带打遭遇战,如果一方缺乏对另一方的压倒性绝对优势,通常不会一窝蜂蛮干,而是反复试探,各种恐吓和讹诈齐出,待了解到对方的虚实之后,才会决定下一步的行止。
随着距离渐近,冯莫突越发的疑窦,这一小队骑兵慢悠悠的冲自己而来,完全搞不明白要做什么,偏偏刘曜又有试探为主的命令,他不好乱动,只能看着。
待得还有一百五十步左右,对面的骑兵陆续停住,几乎是呈一条直线,哪怕是站在敌对的立场,也不得不暗赞一声,至少他自己就做不到。
实际上那时的骑兵很少有队列方面的严格训练,骑兵讲究的是冲击力与迅疾如风,对队列的要求不是太高,来来去去,也就是较为松散的鱼鳞阵或锋矢阵。
“不好,快退!”
可就在这时,明军骑兵从马鞍后一抄,人手一把弩,全都挂了弦,上了矢,端起就射,冯莫突顿时毛骨耸然,急声呼喝。
却是迟了,密密麻麻的短矢迎面射来,一百五十步,正是神臂弩发挥最大威力的射程,矢的初速又要快过弓箭,不用瞄准,端平了射即可。
冯莫突是鲜卑人,没有蹬里藏身的意识,本能的拨出佩箭去格挡,但短矢实在太多了,他又披着明光铠,一看就是级别较高的将领,不射他射谁
转眼间,冯莫突右脸颊一痛,一根短矢从右脸贯穿而入,再从后脑射出,不禁痛的惨叫,意识也飞速消散,栽落马下。
“冯将军!”
张伏利度大叫尖叫,只一个照面,冯莫突就被射落,多半是完了,虽然冯莫突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将领,只是两军还未交战,就折损大将,这明显是不好的兆头,再一看战场,竟然被射翻了六百来骑!
一轮弩箭射过之后,冯莫突部乱了,因为首领意外身亡,又有皇帝在后注视,天然紧张,思维应对大失水准,没有人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于是,有挥舞手臂,大呼为冯将军报仇,有向后退却,还有骑士本能的朝张伏利度部靠近。
于药看到这情况,就觉得心痒难耐,这正是挥军进击的大好时机啊,但不远处有严阵以待的羌氐骑兵,还有已经勒转过了马头的刘曜本部,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毕竟明军的建军时间太短,根基薄弱,承受不起较大的损失,于药不敢由着自己的性子乱来。
“退!”
于药无奈挥手。
阵前的郭诵部果然是射一箭,一箭之后,勒转马头奔回,偶有个别追击的,也被接应的那八千骑兵乱箭射回。
刘曜见着这一幕,又急又怒,恨不能挥军强攻,以报这一箭之仇,但是他也有顾忌啊,他顾忌的就是羌氐,昔日的部下与战友,随着实力对比的微妙变化,相互之间已经产生了猜疑,甚至他算了笔细帐,如果剔除羌氐,他的实力并不强于明军,也就是说,羌氏成了决定胜败的一股重要力量。
当然了,这只是相对于他,在明军的假想敌中,羌氐暂时列于敌人,作战计划自然包含羌氐,刘曜突然发现,自己竟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
打吧,心存顾忌,生怕羌氐背后捅刀子。
不打吧,被对面一轮箭矢,射杀了领军大将与六百余骑,心里别提多憋屈了,更何况看明军这架式,摆明了有机会就会再来捅一下。
别小看一次死几百人,从该处到伏牛山,还有百来里,如果再来个十次八次,几千人被偷袭致死,他还有什么脸当这个大赵皇帝
对付刘曜和石勒,杨彦各有不同的策略,对于石勒,因为石勒和石虎叔侄的残暴,河北晋人不是被杀,就是南逃,留在当地的也畏畏缩缩,不敢反抗,力量极其薄弱,翻不出浪花,这没的说,只能强攻硬打,但刘曜的情况更加复杂,刘曜继承了刘渊所独有的虚伪,又极好面子,对关中秦雍的各部势力以压服为主,而不是直接打服,这样在短期见效快,却也埋下了隐患。
如凉州张茂,刘曜御驾亲征,率二十来万大军进攻姑臧,张茂自知不敌,上表称臣,刘曜欣
第五五四章 一视同仁
(谢谢好友东海令狐冲与好友大隋后裔的月票)
羌人的装备很原始,披甲率不足一成,绝大部分身着粗布麻衣,也有个别人不嫌天气炎热,还裹着羊皮袄,武器则是以角弓和长矛为主,佩刀佩剑的极少,由此显示出了羌人严重缺铁,部族处于极度贫困的状况。
不过羌人身上有一种草原骑兵所独有的野性和爆发力,虽然全军乱糟糟不成阵形,策马前冲之时,却居然带有一往无回的气势。
于药不由现出了凝重之色,转回头道:“羌人倒不容小觑,难怪大王如此重视。”
郭诵附合道:“大王曾说,羌氐并非天性凶残之辈,且与我晋民有着深刻渊源,故不应列于诸胡,今见其虽狂野难驯,却是果不其然,于将军不妨再劝说一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