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颜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上林春
同时他认为,萧巧娘嫁入李氏,显然千百倍于跟在杨彦身边当个小婢女。
不过萧业仍是迟疑道:“那杨彦之非是寻常人,于盐市街头颇有名望,当日去往五兵尚书府,有数百人相随,掠他婢女岂能干休况且葛稚川颇为器重他,此事不可鲁莽。“
萧业的大侄子萧仁哈哈笑道:”好教大伯得知,那杨彦之曾受台省刁公征辟不至,致使触怒刁公,早于月前就把巧娘托付给了葛稚川照料,自行往北地避难,至今未归,要照侄看,北上乃是自寻死路,此人多半已埋骨荒山,而巧娘归宗合乎情理,葛稚川如何强出头“
萧业三子萧谦也道:“阿翁,儿倒是纳闷的很,这杨彦之也是个奇葩,台省以秩比三百石之记室掾征辟不至,却偏偏沉溺于街头卖弄口舌,莫非是患了失心疯不成“
萧仁惋惜的叹了口气:”此等好事怎不落我萧氏头上,刁公亦是尘障迷眼,识人不明啊。“
“诶莫要妄议!”
坐上首的萧整摆了摆手,便问道:”书文(萧业表字),你意下如何“
萧业沉吟道:”自是可行,不过须小心谨慎,莫要仓促,也莫要让人认出是我萧家所为!“
萧绩拱了拱手:”请大兄放心,此事由弟操办,必滴水不漏!“
……
建康宫室本为吴宫,名太初宫,晋灭吴时,因吴主孙皓出降,未受破坏,但是在晋太安二年,张昌起兵称汉,以石冰攻掠扬州,太初宫亦遭焚毁,而后虽有重建,却不成规模,因此晋室沿用旧吴苑城,即带有宫室性质的皇家园林,复名太初。
在裴妃于瓜步耐心等待的第三日,苑城西苑乐贤堂,晋主司马睿招见刁协、荀崧、散骑常侍卞壶,另有太子司马绍作陪。
 
第七十一章 皇帝议杨彦
“哦”
司马绍一听是虞仡,立时笑道:“阿翁,必是已安置好了裴妃!”
司马睿则是眼皮一跳,杨彦确实没猜错,司马睿并不欢迎裴妃入京,除了欲与东海王越划清界限之外,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裴妃因其身份,注定了是个敏感人物,若为裴妃过继子嗣,就等于东海王越有后。
而司马睿的江山来自于东海王越,若是有人打着东海王的名号举兵,在当今朝庭势弱,政局不稳的大环境下,尤其显得危机四伏,因此侨置东海,把裴妃安置于海虞,放在吴人堆里,慢慢消磨影响力,实是出于司马睿的意思,只是他怕被人说闲话,不方便下敕,故授意刁协以尚书台的名义下达命令。
‘也罢,朕着地方官员多加看护便是!‘
司马睿暗暗叹了口气,便道:“宣!”
”诺!“
宦人退出,不片刻,虞仡与傅纯双双进殿,施礼:”臣虞仡,臣傅纯,参见陛下,太子殿下!“
”虞卿傅卿平身,赐坐!“
司马睿伸手一摆,有宦人在下首搭上几案,二人称谢落坐,司马睿又问道:”裴妃可满意“
”这……“
虞仡现出了气愤之色。
司马绍问道:“怎么可是裴妃生怨”
虞仡咬咬牙道:“陛下,太子殿下,王妃何止有怨,而是抗命不遵,她身边有一庶人杨彦之,受其幸佞,代王妃直指东海国仍在,尚书台侨置东海为乱命,故不从,并请诏于广陵为东海王越招魂,建衣冠冢,立庙祭祀,还威胁陛下,若是不准,便奉裴妃还郯城,自此不踏入江南半步,看陛下的脸面往哪儿搁!”
所谓好坏一张嘴,虞仡的奏报,与杨彦的原意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一听到杨彦之这个三个字,刁协顿时恨不打一处来,近来京中隐有传言,说他无容人之量,因杨彦之不从征辟,被逼离京远避,偏偏他还没法辩白,于是大怒道:“又是此子,臣请陛下发宿卫,将杨彦之捉回建康,斩首示众!”
司马睿的脸面也隐现不快,毕竟这话谁听了都来火啊,更别提话还不是裴妃说的,而是一名小小庶人代她说。
“且慢!”
荀崧却是拦住,向上拱手道:“陛下,太子殿下,臣对此事略有了解,与虞侍郎所奏稍有出入,小女全程在场,已将经过详细写明,请陛下与太子殿下过目。”
说完,就从袖子里取出书信奉上。
荀崧昨天收到荀虎带回的书信,越看越是阵阵后怕。
杨彦曾救过他一命,但是与这次相比,荀崧才是真感激!
如果荀灌战死,可说死得其所,可是一旦被石瞻掠走,被迫嫁与石虎,甚至与石虎为妾,那就不仅仅是失去爱女,伤心欲绝的问题,而是整个荀氏的家声都被连累,他也将无颜脸居朝为官。
这并不是说荀崧薄情寡义,而是对时人来说,家族荣誉大于个人生死,杨彦大破石瞻,力挽败局,形同于挽救了荀氏的声望,因此一听刁协要公报私仇,荀崧当即把信拿出来,为杨彦正名。
司马绍也现出了沉吟之色,转头道:“阿翁,儿曾听说过杨彦之此人,虽为寒素之身,却精于曲乐,自创《临江仙》与《虞美人》,曲调优美,意境悠远,品之唇齿含香,于建康广为传唱,文君尤对虞美人赞不绝口,此人又于盐市街头开讲三国演义,盛时达数千人驻足聆听。”
司马睿向左右打了个眼色。
一名宦人从荀崧手里接过书信,铺于案前,司马睿不动声色的看着,渐渐地,内心暗惊,以三百骑大破石虎一千中军禁卫,要不是荀灌写的明明白白,条理清晰,怎么着他都不敢相信。
但纵是如此,字里行间也隐隐透出过程之凶险,只要稍有行差踏错,便是全军尽墨的结果。
再往后看,是裴妃之事,虽然荀灌所述与虞仡口说内容差不多,却是南辕北辙,杨彦指斥尚书台下的是乱命,不无维护他名声之意,而从虞仡嘴里说出,就是直接落他的脸了。
在荀灌与虞仡之间,司马睿倾向于荀灌,毕竟荀崧的操守值得肯定,有父如此,其女当不会差,而士人是个什么玩意儿,司马睿自然是清楚的。
最后一段是杨彦对东海王越的评价,这倒是让司马睿颇为动容,又暗暗冷笑。
&nbs
第七十二章 晋陵万户
这话一出,别说荀崧现出了明显的不快之色,就连卞壶和刁协都是眉头皱了皱,不过虞仡只是晚辈,换了虞潭在此,或许要辩一辩,跟虞仡争执,实是拉不下这张老脸。
司马睿和司马绍父子也不吱声,作为帝王,乐见臣属彼此不和。
但荀崧不能默认,他也拉不下脸与虞仡辩,只是向上拱手道:“小女已将首级与书信一并送回,臣验看过,当是羯胡无疑,改日臣将送入台省,为杨彦之议功。“
荀崧这样说,虞仡就不能纠缠了,否则是彻底撕破脸,他家老爹虞潭饶不了他,于是又哼道:”杨彦之未受诏命,恰逢其会耳,怎能议功,且身为寒门素人,怎配议功再有冒犯台省之举,不治他的罪,已是陛下仁厚!“
刁协也道:”杨彦之不受征辟,确是不能由朝庭为他议功,领军之人,乃荀家女郎,臣闻荀家女郎素有孙尚香之志,今次接回王妃,斩首近千,臣以为应加将军号,受宿卫之职,拱卫后宫!“
荀崧的脸冷了下来,让自家女儿抢杨彦的功劳,他耻为之,更何况受将军号,入宿卫拱卫后宫,不但不得自由,动辄引祸,还是终生都嫁不出去的节奏啊。
其实当时高门士男士女过了年龄未能婚配的比比皆是,首先是吴侨不婚,筑起了一道笆篱,其次是门不当户不对,高门与低门结亲,是自降逼格,低门攀高门,是对高门的羞侮,正如刘遐仅问了句荀灌是否婚配,荀华便怒不可歇,以刘遐的身份问出这种话,已经是对荀氏的羞侮了。
而且荀崧以儒学治家,不尚清谈,与王氏、羊氏、诸葛氏等侨姓大族没有共同语言,关系泛泛,没有联姻的必要。
最后就是荀灌自己的问题,刘玄德娶孙尚香,曾自嘲每每出入闺房,皆心惊胆战,荀灌一个女孩子家,舞枪弄棒,出行带刀侍婢前呼后拥,放言非英雄豪杰不嫁,谁敢娶她
虽然荀灌眉目如画,堪称绝色,可那时好男风,男人长的漂亮,才是真漂亮,拥有无数的粉丝,女人长的漂亮无非是流于歌舞姬妾,以色娱人罢了。
荀崧自己也清楚,荀灌的婚事是个老大难问题,却总是不死心,如果荀灌被授予将军号,谁家会吃饱了撑着娶个女将军回家这是彻底的嫁不出去!
于是拱手道:“小女奉王妃回京,乃应有之义,不敢受封。“
司马睿略一寻思,也理解了荀崧的难处,摆摆手道:“杨彦之之事日后再议,裴妃欲为东海王越招魂,立衣冠冢,建庙祭祀众卿以为如何“
太常博士傅纯立刻道:”圣人制礼,以事缘情,设冢椁以藏形,而事之以凶,立庙祧以安神,而奉之以吉,送形而往,迎精而还,违礼制义,莫大于此,请陛下与太子殿下三思!“
太常博士掌引导乘舆,撰定五礼仪注,监视仪物,议定王公大臣谥法等事,凡是与礼法有关,都是他的本职工作,虞仡特意拉傅纯过来,就是以专家的角度封止裴妃为东海王越招魂立庙。
当然了,最关键之处还在于东海王越身份敏感,是公认的天下罪人,如果朝庭不阻止的话,自会民愤四起,在明年即将推行土断的关键时刻,更不能让这事发生。
司马睿点点头道:“傅卿言之有理,劳请虞卿再跑一趟瓜步,宣朕敕令,并着裴妃暂先返京,再论其余。”
虞仡暗暗道了苦,正要出列,卞壶却是道:“陛下,还是由臣跑一遭罢,臣与河东裴氏颇有些交情,早年于洛阳,臣也曾见过裴妃几面,或能劝说一二。“
司马绍也道:”既是卞公愿往,自是最佳,另杨彦之为东海王正名,虽不免穿凿附会,强辞夺理,却也令人哀叹,且东海王与我朝有香火之情,以五百户奉裴妃实是不妥,应以宗王之礼厚待。“
说着,便向司马睿拱手道:”儿请以晋陵万户奉裴妃,待安置下来,再由宗室择一子与东海王为嗣!“
卞壶抚掌赞道:“太子宅心仁厚,裴妃必感念其恩,天下人也将交
第七十三章 印象恶劣
杨彦心中微动!
他暂时没刁协考虑的那么通透,食邑万户,还是在侨人的地盘,这份待遇不可谓不优厚,他真怕裴妃抵不住诱惑,向朝庭低头。
荀灌、荀华与荀虎也是相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目中读出了一丝焦急,可是在裴妃没表态之前,也不好多说。
卞壸捋着胡须,微微笑看着裴妃,朝庭厚恩,裴妃该当感激泣零啊!
实际上,裴妃也有了刹那的心动,食邑万户,可保她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但是她还记得与杨彦订下的协议,如果自己受封去了晋陵,杨彦不能就藩郯城,无从施展抱负,自己岂不是成了见利忘义的小人
荀灌和荀华又会如何看待自己
在裴妃的潜意识中,对杨彦有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依赖,连她自己都不明白,就好象此生再也离不了杨彦一样。
而且她也不愿与荀灌荀华反目,更不可能背负上一个见利忘义的恶名。?裴妃美眸一转,瞥了眼杨彦,却见杨彦并不是如她所想的那样紧张的看着自己,只是嘴角淡淡含着笑,这让她的心里很不舒服。
‘装!’
暗暗啐了声,裴妃也淡然一笑:“国家制度初立,颇多困窘,主上与太子殿下却厚待孤,孤何德何能,岂敢当之,若是朝庭因此招来怨念,皆是孤之罪,请望之兄代孤谢过主上与太子殿下,孤愧不敢当。
“王妃!”
卞壸愕然看着裴妃。
裴妃又道:“民间尚不禁为亡者招魂,为何孤为亡夫招魂独得朝庭阻拦或许朝庭有其考量,但孤仅为不忍亡夫魂无归处,请朝庭体恤一孤寡妇人,也请望之兄如实回报。“
“王妃,何至于此啊!”
卞壸急的顿足。
裴妃望向滔滔大江,叹了口气:“永平元年,亡夫因诛杀杨骏有功,实封东海王,至今已三十载,虽人已逝,国却仍在,时石贼相逼甚紧,孤不忍亡夫遗业陷入敌手,欲重振东海,若是望之兄念及家兄恩义,尚请助孤一臂之力。“
”这……“
卞壸目瞪口呆,竟然不顾礼仪的用手指着裴妃道:“阿媛啊阿媛,一别十载,你还是那副脾气,虽然这些年来你颠簸于外,朝庭未能及时寻你确是理亏,但朝庭由王氏当权,主上与太子无兵无粮,也就是这一两年,处境才稍有好转,朝庭有朝庭的难处啊,你何必耿耿于怀呢“
阿媛是裴妃的小名,卞壸直呼小名,显示内心已震骇到了极点,裴妃也不说话,只是笑着望向卞壸。
裴妃出身于河东裴氏,要说门第,比荀灌还要高些,是当之无愧的顶级门阀,自有一股颐指气使作派,还在洛阳的时候,裴妃便颇有决断,这些卞壸都是清楚的,在连叹了好几口气之后,又道:“阿媛啊,东海国户民,十之五六已南奔,官牙僚属全无,地方豪强无法无天。
纵然你有心重振东海郯城,但裴氏远在河东,于石氏淫威下喑声自保,哪能予你臂助,朝中公卿,谁愿再返青徐入王府效力况且朝庭窘困,又哪有兵马钱粮助你以此孤城,如何收人心,如何拒石氏
你之心意,愚兄理解,却不能意气用事啊!”
裴妃纤纤素手向杨彦一指,笑道:“孤暂不回郯城,已有合适人选替孤打理东海国,杨家郎君,请与望之兄见礼。”
杨彦迈步上前,拱手道:“彦之见过卞公!”
卞壸看着杨彦,眼里精光一闪,他全明白了。
必然是这个杨彦之不知天高地厚,妄佞裴妃,欲求两千石方伯,好于人前夸耀,而妇道人家耳根子软,听不得好话,在软磨硬泡之下,欲以杨彦之为东海国相,这成何体统
&nbs
第七十四章 收割之道
裴妃与荀灌,均是又气又急,这说的是什么浑话啊一时之间,连打眼色过去。
卞壸更是给气笑了,捋着须哈哈大笑道:“好一个狂悖之徒,自以为有些薄才便不知天高地厚,一国之相位同于一郡太守,你连胥吏浊官都未曾担当,身边更无一人相助,治国岂能如儿戏“
杨彦不急不忙道:”老子有云:治大国者,如烹小鲜,暗合大司徒不为察察之明,不过杨某以为,烹小鲜者,应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兢兢业业,不敢有怠。
为政者不应断民财路,却应尽量掠民浮财,免得衣食丰足不思进取,无论士庶,唯使其常感朝不保夕,家道势危,才会有上进之心,为家族生计耽精日虑,但手段务须隐秘,不为民察之,也不可轻越底限,至民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怨念丛生,反玩火**。
不知卞公可曾采摘过韭长出一茬,收割一茬,而不伤其根,烹小鲜亦如种韭菜,一割一养之间张驰有道,二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