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颜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上林春
骑兵和男亲卫策马沿河行进,女亲卫和杨彦坐船,其中含四十名胡女,都将留在建康,做为裴妃的守护力量,剩下几个最漂亮,身材最火爆的胡女,杨彦留在了郯城,毕竟别人不觉胡女美,他却看着养眼。
崔玲则暂代巧娘,替杨彦管理内宅,这让崔玲那小小的芳心里,有种怪怪的感觉,自己又不是杨彦的什么人,干嘛要替他管理内宅
管理内宅就相当于杨彦的半个贴心人,能参预很多机密,还要随叫随到,时常伴在杨彦身边,只是巧娘和荀华都和杨彦走了,除了自己,好象没有别人更合适,再考虑到杨彦并不在郯城,用不着接触,于是勉强应下。
实际上管理内宅,就是管理歌舞姬,严防偷人,这倒不是说杨彦把这些美女视为己有,又或者残忍到自己不沾,也不让别人沾的地步,空致蹉跎岁月,坐看红颜逝去。
而是不允许给人做妾,只能为妻,如果男女双方情投意合,除了怜香被内定为妾,兮香与菱香还处于考验期,其余的他乐见其成,并会奉上祝福。
当然,紫精之王杨彦不会忘记,这是他特意为裴妃准备的。
这次回江东,杨彦没有刻意张扬,虽然他料定郯城乡豪不可能于冬季动手,但小心点总是无碍,同时他也留有了一面红黄间色旗给崔访,以备万一。
他对崔访还是很信任的,况且军中另有荀虎、荀豹等人掌军,倒不虞出乱子。
北风呼啸,天寒地冻,但风推船行,第五天,舰队便抵达了淮泗口。
郑观、秦牧、孟谌、周兴、许怿等富临县乡豪早于坞堡外迎接,于情于理,杨彦都该与之见个面,目前双方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他倒不担心被暗算,不过为防意外,还是带了百名亲卫前去。
一番寒暄之后,杨彦等人被迎入了坞堡,这几家为经营淮泗口,把大部分的力量都转移了过来,堡中有兵近三千,又临着淮水,只要粮草充足,哪怕数万大军围攻,轻易都不得破。
几人异常热情,把杨彦请入了正堂,郑观笑道:“杨府君日前托人叮嘱之事,我等牢记于心,恰月前有郗鉴使者途经淮泗,被老夫扣下,府君请看!”
郑观掏出一封信鉴,奉给杨彦,又招了招手,有军卒推出了两个五花大绑的汉子。
杨彦先打开信鉴,嘴角渐渐浮现出了一抹笑意,郗鉴对王导的语气,近乎于卑躬屈膝,这从侧面反应出了郗鉴的恶劣处境,也让他多了几分把握。
“有劳诸公了,他日必有后报!”
杨彦点了点头,便又问道:“郑明府欲如何处置这两人”
郑观道:“正要交给府君!”
杨彦明白郑观的意思,无非是不想沾染上麻烦而己,不过这也恰合他意,于是向后挥了挥手。
两名亲卫拨出佩剑,一人一个,当胸刺死!
“这……”
厅内诸人均是嘴角跳了跳,杀人对于他们不算什么,可杀人能杀得如杨彦这般利索,也确是罕见,至少换了旁人,或会探问些情况,或者说些废话,而杨彦什么都不说,直接杀了。
有军卒上前,把尸体抬了出去,另有人洗刷地面,郑观这才叹道:“杀了也好啊,免得留手上日久事败,府君既过路淮泗,不妨暂留下由我等做东,明日再走也不迟。“
杨彦拱手道:“鲍老神仙将于下月初一升仙,杨彦有幸得邀观礼,唯恐赶之不及,郑明府与诸公的好意杨某心领便是,他日若有机会,定当登门拜访。”
“哦可是有素有神仙太守之称的鲍靓鲍老神仙”
郑观连忙问道。
“正是!”
杨彦笑着点了点头。
顿时,厅内议论四起,每个人都现出了羡慕之色。
郑观也屈指赞道:“杨府君好福气啊,竟得鲍老神仙青睐,观礼事大,我等不敢相扰,杨府君请慢行!”
“下次归来,杨某再与诸君把酒言欢,告辞!”
杨彦重重一抱拳,
第二四五章 刘氏低头
不片刻,刘氏步入屋内,向上施礼:“妾拜见阿翁,见过夫郎、小舅!”
萧整笑着摆了摆手:“自家人不必多礼,今请你来,是你儿有书信送到。”
“哦可说了什么”
刘氏大喜,脸面不假掩饰的现出了思念之色。
萧鎋暗暗叹了口气,把信递了过去。
刘氏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渐渐地,她的面色愈发阴沉,信中通篇夸耀杨彦的功绩,又重点突出了葛洪收巧娘为养女这个关键,她哪能看不出言下之意
许久,刘氏放下信,施礼道:“阿翁叫媳妇来,就是为了巧娘之事妾也颇为喜爱巧娘,可由妾收巧娘为养女,岂不是胜过便宜了葛家“
”这……“
父子三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读出了无奈,凭着良心说,这确实是一条可行之计,但是杨彦不答应啊,如果能成,早就成了,又何必把巧娘的名份拖到现在
“书文你来说罢。”
萧整很不仗义的把萧鎋推了出来。
萧鎋苦笑道:“怕是事情没那么简单,也是为夫当年一时胡涂……哎,此事不提也罢,杨府君的意思是把巧娘之母丽娘骨骸迁来武进重新下葬,并以……并以正妻之礼入我宗谱。”
“什么”
刘氏如被踩着了尾巴的母猫,猛的瞪向了萧鎋!
把杜丽娘扶正,自己算什么自己还没死啊,死了随你怎么弄,现在活生生的大活人就站在你面前啊!
萧鎋颇为难以启齿,看了眼老父与三弟,见二人都没有开口的意思,只得干笑道:“你且听我说完,许丽娘以正妻名份自是委屈了你,可与你地位并无影响,难道你就眼睁睁的看着大好姻亲便宜了他人你又何必与一名死去多年的女子计较呢你始终是萧家的主母!“
刘氏正色道:”若是夫郎真如此着想,那妾不妨直言,夫郎此举,与宠妾灭妻有何区别妾是明媒正娶入了萧家,而那杜丽娘只是别宅妇,虽说给一名份于妾无妨,但名份事关根本,若让外人得知,难免会议论我萧家附炎趋势,不惜把别宅妇扶正求得富贵,夫郎岂可因小利而失大义,妇人浅见,望夫郎三思。“
萧鎋原以为刘氏会哭闹,但是刘氏和他说理,这让他头疼的很,于是耐心再劝:“你虽言之有理,可我萧家若不与杨府君结为姻亲,还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出头。
此事并非你想的那般严重,以建康士人来说,很多都收受寒门巨额钱财,助其冒认祖宗,假称士族,他们的眼里哪有大义,就不怕风评受损他能做得,为何我做不得“
刘氏道:”夫郎所虑,无非是萧家前途,想我刘氏,乃彭城望族,族兄刘大连,历任御史中丞、侍中、丹阳尹,封都乡侯,现以镇北将军坐镇淮阴,督青徐幽平四州诸军事……“
听到妻子吹嘘自己的娘家,萧鎋顿觉不耐,挥手打断道:“刘大连再是风光,与我萧家何干他若把我当姻亲,这些年来何至于不闻不问,况此人素有至察无徒之名,就算你我腆颜上门求他,怕是谋一面亦不可得!”
刘氏的脸色难看之极,深吸了口气道:“夫郎如此诋毁妾家,难道是铁了心要与那杨彦之攀亲“
萧鎋反问道:“巧娘本就是我的女儿,你儿、你大侄又皆于杨府君公府听用,他日前程受阻,你可甘心名份就如此重要”
“妾……”
刘氏刹那间脸面涨的通红,泪水在眼眶打起了转,这话字字诛心啊!
屋子里笼罩着一层紧张的气氛,刘氏掩面流泪,心里委屈。
其实她也知道自己的娘家靠不上,主要是刘隗颇有些霍光风范,一丝不苟,眼里揉不得沙子,这种人其实是很难相处的,别说在外面罪人累累,哪怕自家亲族,都不愿与之过多来往。
但是把一个别宅妇扶正,凭什么
萧绩望向老父,眼里隐含焦急之色。
“哎”
萧整叹了口气:“书文休得无理,你妻自入我家,谨守妇道,相夫教子,从无差池,按理说,不该再给予外妇名份,但萧家也有难处啊,去年乡里定品,仅你三侄一人勉强定了个卑流五品,其余几个孙儿竟连卑流都定不上,难道真是才学不如
第二四六章 许老神仙
杨彦在某种意义上,属于裴妃的家臣,君召见臣,合情合理,又有着自行填写的裴妃手令,江乘守将倒没刁难,据杨彦猜测,可能也与自己一方人多势众有关,不提骑兵,仅水军就盔甲鲜明,刀枪雪亮,可不是开玩笑的,守将不愿多事,若是引发冲突,第一个死的就是他。
哪怕自己日后被朝庭惩处,可他死都死了,自己领的处罚他看不到。
其实带如此之多的兵马随行有悖于律令,但人都有欺软怕硬的心理,有手令,能糊弄过去就行,出了问题,自有裴妃担待。
下船已有了一段时间,萧巧娘仍是头晕目眩,俏面煞白,抱怨道:“真不该坐船来,妾宁可骑马走陆路呢。”
荀华也是虚弱的哎声叹气道:“妾也从未想过坐船会如此恐怖,本以为风平浪静,能舒舒服服休息一阵子了,哎,别提了,这几日妾一点胃口都没有,难怪舟船几乎不入海呢。“
杨彦笑着摇了摇头:”谁说船不入海,否则沈充的钱粮如何运向兰陵,你再看看水军战士,又有几个晕了船
晕船多是由惧怕而来,要想克服并不难,不要惧怕大海,要有迎风浪前行的勇气,战胜自己,才能战胜晕船。
“噢!”
荀华点点头道:“将军你说的是有道理,但若有一丝可能,妾宁可与敌人搏杀,也不愿在风浪中拼搏。“
杨彦耐心劝道:”水底下是另外一个世界,日后有机会,我带你去南海,那里海水清澈透明,水底生长着成片的珊瑚,有着各种彩色的鱼儿,偶尔还有玳瑁游过,你若是去了,会发现大海并非想象中的可怕,反而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界。“
荀华没有吱声,和萧巧娘各自撇了撇嘴。
杨彦扫兴的摇了摇头。
……
第二天,骑兵全部过江,杨彦把水军留在江乘,领着骑兵和亲卫向南行去,又过两日,赶到了鲍家庄。
如今整个庄子,道幡飘扬,漆黑的幡底,上面绣着各种玄奥的符文,庄里也洋溢着一股喜气洋洋的气氛,葛洪、鲍姑与葛慧娘均于庄门出迎。
“拜见世叔,世叔母!”
杨彦领着萧巧娘躬身施礼,又情不自禁的多看了两眼葛慧娘,毕竟葛慧娘极有可能成为他的妻子。
葛慧娘与萧巧娘同龄,身形差不多,容貌上巧娘继承了萧家的基因,随着年龄渐长,愈发的秀美了,而葛慧娘的相貌完全是葛洪与鲍姑的结合体,面庞略有些方,不是巧娘的瓜子脸,虽欠了几分灵秀,却显得端庄,如果非要与巧娘比较的话,应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能同得慧娘与巧娘为妻,倒是三生有幸啊!
杨彦毫无身为渣男的觉悟,暗暗点着头。
葛慧娘也迎上了杨彦的目光,俏面微红,羞不自禁,微微垂下了脑袋。
葛洪和鲍姑则是神色复杂的看着杨彦,因着消息的闭塞,对郯城乃至淮北的情况并不是太了解,但杨彦的气质发生了剧变,整个人如同一把出鞘的宝剑,寒光逼人,举手投足,带着强大的自信,一行一止,自有一种上位者的气概。
“嗯”
夫妻俩满意的相视一眼,在淮北整整一年的磨砺,正将杨彦由一块璞石,渐渐地雕琢成了美玉。
“快过去,愣着作甚”
鲍姑轻声催促葛洪,便把萧巧娘拉去了一边。
葛洪大步上前,握住杨彦的手腕笑道:“自家人不必客气,贤侄先随老夫去拜见老神仙。“
一行人向庄内走去,骑兵交由部曲安置,一路上,都有宾客向葛洪夫妇打招呼,也不乏有些诧异的目光打量向杨彦。
萧巧娘早已被葛慧娘缠着,讲诉着近一年来的经历,葛洪夫妇用心听着,越听越惊讶,均是禁不住的频频望向杨彦。
鲍姑注意到,杨彦似乎对宾客较为感兴趣,于是笑道:“今次家翁升仙,道门同道多来观礼,有于吴中大名鼎鼎的陆老神仙,有来自于巴蜀的张昭成老神仙,此人乃是张师君后人,受蜀主李雄信重,于范长生升仙之后,敬为国师,还有来自于北地范阳的卢老神仙……“
鲍姑一一介绍着来宾,都是天师道中人,其他人杨彦没什么印象,但是卢老神仙让他怔了怔,范阳卢氏,不就是卢循的长辈么
卢循是百年后孙恩之乱的第二号人物,也因孙恩之乱,成就了刘裕。
“其中道行最深者,乃是许逊许老神仙,创太上灵宝净明法,时年八十有余,却身轻体健,修为高深。“
”哦许老神仙“
杨彦讶道。
许逊他是听说过的,史书记载,生于东吴赤乌二年,活了136岁,于东晋宁康二年携全家42人举霞飞升,这事如果属实,那在杨彦的理解中,多半是吃了野蘑菇或者冬天烧炭集体中毒,全家玩完,成仙当个笑话听听就行了。
即便杨彦的魂穿没法用科学来解释,他也不相信有成仙一事,再说句不中听的话,如果真能成仙,那还争夺什么天下,直接钻深山老林里修仙了。
鲍姑点点头道:“许老神仙乃家君至交,听闻家君即将升仙,特意由豫章净明真院赶来观礼,那,前面那片草芦就是了!“
不远处是一座草芦,以篆字上书虚罗太符居。
葛洪夫妻在前,葛慧娘扯着萧巧娘,荀华陪着杨彦走了进去。
整个草芦是一片茅草建筑群,三三两两的草屋点缀在山水小品之间,虽是隆冬,地面却绿草成荫,有白兔瑟缩在寒风中,互相挤在一起取暖,小眼睛里充满着无助无力,还有白鹤十来只,稍微比兔子好一些,但那洁白的羽毛仍被寒风吹拂的阵阵抖动。
杨彦同情的摇了摇
第二四七章 何为仙
(谢谢好友天定一笑的两张月票,好友东海令狐冲的月票)
葛洪与鲍姑相视一眼,对杨彦所谓的讨教并不在意,杨彦的种种本领,夫妻俩虽颇觉惊艳,可要说杨彦对道法也有涉猎,这也太扯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