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颜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上林春
站他们的位置能看清楚了,火根本没烧到许杰,而是在四周预设下油料,鲍靓借着深厚的功力,于施礼时袖子一挥,把香炉中的火星扫了出来,引燃油料,烧成一圈,看上去火焰熊熊,其实只是在许杰的周围燃烧,况且他身上还穿了用石棉,当时叫做火浣布制做的衣服,就算有意外,也足以保障安全。
火浣布在汉朝曾有记载,是西域进献的神物,往后消失了,甚至在东汉时期,有一次朝会还亏门讨论世间是否有火浣布这等奇物,争论不休,连皇帝都参与讨论,最后不了了之。
真正重新出现,还要到南北朝时期,由于北魏的统一,与西域重开了商路,才以难以想象的天价买了火浣布回来。
许杰刚开始也紧张的很,但烧着烧着,诶没事,这火浣布确是神物,就这么坐在大火中,一点都不觉得灼热。
“嘿嘿,杨府君到底花样繁多,我一定要留下,跟他学习红尘炼心之法,绝不和大父回豫章的深山老林!‘
许杰一边念着经,一边暗暗念叨。
“小姑,我看到了什么,我真不敢相信,那人就坐在火里啊,一动都不动,该不是烧死了吧”
人群的角落,一辆不起眼的牛车上,顾燚拉着陆蕙芷放声叫唤。
陆蕙芷也是一眨不眨的看着火中那个青年道士,原来,世上真有神仙啊!
渐渐地,火势渐灭,许杰从火中站了起来,目中泛出威严,扫视着下方的人群,依然眉目清朗,浑身上下,没一点被火烧过的样子。
鲍靓、许逊、葛洪一家三口齐齐向许杰施礼:“弟子拜谢火德真君临凡赐福,现恭送真君回归天界!”
许杰突然一阵头晕目眩,扶着额头,身体一软,装晕了,许逊连忙把这孙儿扶在了怀里。
众人再次向南三叩首,祈福斋醮就此结束!
“鲍老神仙,鲍老神仙,弟子诚心皈依,求老神仙收下弟子,弟子愿出十万钱供奉三官帝君!”
“弟子愿以举家之财,奉老神仙为师!”
成百上千的人冲出人群,纷纷跪向了醮坛,磕头如捣蒜,显得虔诚之极。
鲍靓摆摆手道:“尔等有向道之心,三官帝君及诸位仙神皆有感念,但神仙普照天地,以慈悲为怀,吸食宇宙精气,怎会索取财货人间财货于神仙又有何用
与其供奉仙神,不妨拿出救济平民,修桥铺路,多做善事,积累功德,神仙自会赐福,若尔等诚心实意,择日老夫开坛讲道,授下仙法,感应天心,于冥冥中与仙神沟通,或有受符诏升仙之日。”
民众沸腾了,居然还有不要钱的老
第二七零章 小荀公
“杨郎啊,虽然老夫看不明白,但老夫心知,必是你做的手脚。”
荀邃指着杨彦,摇头叹气。
按理说,荀邃是大名士,在清谈界的名声甩了荀菘八条街都不止,本不该和杨彦这种人来往的,但杨彦看的很准,对于荀邃不能以常理度之。
与什么兖州八伯、江左八达等名人相比,荀邃是真洒脱,对功名利禄视若浮云,万事随心,换成现代话来形容,就是千金难买我乐意。
荀邃也搞不清自己是怎么看杨彦顺眼的,或许是杨彦在朝堂外公然啐了周札一脸,也可能是在送行的时候,被杨彦一顿抢白,还有可能是与送的马车和镜子有关,满足了我有你无的虚荣心,觉得这小子上道,甚至还有道玄公的称呼与荀灌的因素在里面。
当然了,不可否认的是,杨彦那层出不穷的本事与身为寒门,却不气馁,不自卑,奋发向上的精神也打动了他。
见着杨彦不说话装傻,荀邃望向了正拉着袁耽两个妹妹说说笑笑的荀灌,突然嘿嘿一笑:“老夫这大侄女与你颇为投契,可要老夫替你向景猷老儿保个媒那老儿虽迂腐,但由老夫出面,岂有不成之理,包保那老儿乖乖的把爱女嫁与你。“
荀灌顿时心脏猛的一抽,虽然她明知不可能,杨彦以慧娘为妻已不可逆转,同时她也不认为自己会嫁给杨彦,可那心脏就是猛抽了下,并竖起了耳朵。
杨彦看了眼背对自己的荀灌,暗道一声你这老家伙怎么不早说啊,这时只能拱手道:”我与女郎乃知交好友,谈婚论嫁唯恐亵渎了佳人,道玄公就莫拿我与女郎取笑了。“
荀灌心里一松,但芳心深处,总有是有种没来由的淡淡失落。
”哦“
荀邃讶道:”竟连老夫这大侄女都看不上,杨郎莫非心里另有了人“
”正有一事请道玄公出面……“
杨彦把葛洪将爱女许与自己说与了荀邃,并邀请荀邃作为自己的长辈行纳采之礼。
毕竟纳采是不能由本人出面的,杨彦正为这事头疼,从情理上讲,他可以请裴妃担当自己的长辈,可是他连荀华认裴妃作养母都横加阻挡,又怎么可能让裴妃作自己的长辈呢
至于荀菘,因着荀灌的关系,杨彦从来就没考虑过,其余温峤、卞壸不大熟,随便找个人身份上又不够,挑来捡去,没有比荀邃更合适的人选。
荀邃把目光移向了正走来的葛洪等人,在慧娘身上多望了两眼,捋须道:“葛稚川的爱女,倒也配你,只是……老夫那大侄女乃天下奇女子,杨郎放过就不惋惜要不二女共侍一夫,杨郎可有考虑虽然难办,不过老夫出马么,嘿嘿,让景猷老儿松口怎也有个几分把握。”
荀灌有种打人的冲动,拳头捏的紧紧的,她和荀菘一样,对这个便宜族叔从来就没有好感,要不是这老家伙姓荀,直接一通拳脚,教教他为老不尊四个字怎么写。
杨彦也是奇怪的看着荀邃,实际上他和荀灌都不了解的是,如果有机会把荀菘的名声搞臭,荀邃绝对会落井下石,在他看来,杨彦一个寒门子弟高攀荀灌,就是把荀菘名声搞臭的不二法门,说到底,还为了一口气。
同是颍川荀氏所出,荀邃祖荀爽曾为荀氏八龙之首,是大宗,哪怕到司马氏代魏,祖父荀勖亦与裴秀、羊祜齐名,可是到了他这一支,荀菘冒上来了,成了大宗,他这一支反而成了小宗,所以他不服气,一力搓合杨彦与荀灌,就是为了败坏荀菘的名声,或者看着这老儿气急败坏,跳脚骂娘心里也能爽上好一阵子。
“杨郎,如何”
荀邃嘿嘿直笑。
杨彦苦笑道:“道玄公莫要与我开玩笑了,杨某婚事还有赖道玄公义助啊!”
“哦”
荀邃指了指耳朵:“你唤老夫什么老夫耳背,没听清!”
杨彦暗骂一声老家伙,可是看在给自己保媒的份上,荀公就荀公吧。
“咳咳”
这时,荀灌轻咳两声,还狠狠瞪过来一眼。
“哼!”
荀邃则是袖子一甩,昂首冷哼。
杨彦暗感头疼,一老一小,两个都不省心啊,只得没什么底气的拱了拱手:“小荀公!”
“呃”
荀邃和荀灌均是一怔。
“哎”
荀邃又摇头叹了口气:“你这小郎君啊,不就是忌惮着老夫这大侄女么,算了,算了,老夫也不为难你,不然美人面前难交待,老夫理解啊,总有一日,老夫要你这小子,称我一声大荀公!”
“呸!就你也配”
荀灌暗啐,也不知是为荀邃拿自己与杨彦说事,还是不齿于这老家伙的不自量力!
……
待葛洪等人回来之后,分别寒喧了一番,就各自离去,毕竟除夕夜,还是要吃团圆饭的,荀灌想和裴妃荀华一起,可她家在荀府,只得和荀菘回家,桓
第二七一章 新立道门
自从进入膳堂,杨彦再也没出现过,他让人把需要的食材送来,然后把厨子、下手之类的全赶了出去,紧闭门窗,非常神秘。
袁女正和袁女皇心内好奇,不时就凑过去,想看看这家伙究竟在忙活些什么,可门窗紧闭,又不好意思敲门,虽是心痒难耐,却没丝毫办法,只得一次又一次的好奇而来,悻悻离去。
过了片刻,膳堂里开始有丝丝缕缕的香气顺着门窗缝隙飘了出来,那肚子简直是咕噜咕噜,一串串的叫。
当天际最后一抹鱼腹白消失在地平线的时候,所有人已在正殿落坐,女亲卫把一份份的菜式端到各人面前,光是那鲜艳的色彩,就令人食欲大增,更提直往鼻子里钻的香气了。
裴妃仔细观察着满满一几案的菜式,材料还是那些常见的材料,但给她的感觉就是新奇。
比如那清蒸鲈鱼,这是道老菜,本应是雪白的鱼肉,撒些姜片、蒜瓣及葱条等等去腥辅料,如今却成了枣木颜色,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酒香,没任何鱼腥味。
这是现代名菜,酒糟鱼。
又见另一盘,以梨块、柰子块、柑桔瓣、脆萝卜条、胡瓜条等多种瓜果淋盖着乳白色粘稠状液体混合搅拌在一起,色泽缤纷,蔬果香中夹杂着淡淡的蛋奶香味,令人唇齿生津,一口口的口水直住下咽。
奈子搁现代叫做花红,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小苹果。
另有一大碗丸子汤,丸子白里透红,散发出泌人心脾的肉香,汤里点缀着碧绿蒜叶子,清爽而又诱人,裴妃都有了种捞一个放嘴里尝尝的冲动!
其他菜肴也各具特色,都是以她从没见过的烹饪方式制做,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材料原有的色彩,鲜嫩异常,林林总总,每人面前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
由于荀华有孕在身,吃不得荦腥,为了这一餐,杨彦花了大力气,当时流行的五味脯,跳丸炙等名菜一个都没做,全部是现代菜式,以清淡为主,注重色和香的搭配,辅以水果色拉及煲汤。
当然,由于原料限制,色拉酱不可能如现代那般丰富,只能以蛋黄、糖、白醋和鲜奶调配,好在色拉酱的火候在于搅拌,经他那纯熟的手法搅拌,味道也独具一格。
荀华心里甜甜的,菜一端上来,她就知道是为自己做的,或许也有在王妃跟前露一手的意思,可不管怎么说,是以自己为主。
这一席菜,确实出乎了众人的意料,许杰便是问道:“杨郎,这都是什么我怎么从没见过莫非北方常吃这些不对啊,北方哪有如此精致的菜式”
精致是许杰所能想出的唯一形容词,他觉得一道道菜式有如一件件艺术品,当得起精致二字!
“嗯!”
葛慧娘和袁耽两个妹妹连连点头,尤其是葛慧娘想到自己以后有口福了,不禁羞羞的瞥了杨彦一眼。
那个时代,男性钻厨房并不丢人,甚至于拥有一手好厨艺也是傲啸士林的资本之一,在士人之间,我有你无,我会你不会,就是值得夸耀的资本。
荀华也瞥了眼慧娘,笑道:“时候差不多了,请王妃开始吧。”
这个家是杨彦的家,本应由杨彦至开场辞,但老丈人和丈母娘都在,轮不到他说话,而裴妃在名义上是杨彦的主君,由裴妃主持最合适。
“那孤不客气了!”
裴妃端起酒盅,笑道:“废话不多说,仅以此杯贺鲍老神仙与许老神仙大获全胜,未来一统道门!“
两个老神仙的眼里,都有了些迷糊,是啊,一统道门是每一位师君的愿望,却因着黄巾之乱,已经不可能了,任何当权者不会任由道门一统,重蹈黄巾之乱的覆辙。
鲍靓暗暗叹了口气,举杯笑道:“谢王妃吉言!“
众人均是一饮而尽。
席中其乐融融,都对这满席珍肴赞不绝口,尤其是袁耽两个妹妹。
虽然有了钱,但袁耽并不是个细心的主,两个妹妹吃饱穿暖,他已经觉得尽到了一个兄长的责任,怎可能费尽心思弄些美食去讨两个妹妹的欢心
平时家里吃的还是老一套,只是多了些鱼肉,而今天这一席,真真开了眼界,每个人都开怀大吃,唯有许杰,仿似心事重重,不时向杨彦敬酒,说话三分,摆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今天他从大父嘴里得到确切消息,为杨彦保了媒之后,就回庐山,从此不履凡尘。
许逊虽清心寡欲,却心志坚定,作下的决定,轻易不得更改,而今晚是劝说的最好机会,原本他打算请杨彦帮忙,可杨彦一回府就钻进了膳堂,照不到面,这时唯盼杨彦能读懂他的心声。
杨彦前世是当老师的,老师不能死当,面对的不是知识份子,就是主管领导,说话也是三分,留七分自己琢磨,许杰的心思不难猜。
于是向鲍靓拱了拱手:“不知老神仙对道门所知可多”
鲍靓眼里精
第二七二章 道名正一
(谢谢好友乾坤雍德的打赏)
这一讲,足足讲了一个多时辰,旁人完全插不上嘴,几案上的酒菜,凉了又温,女亲卫都端上来好几次了,好不容易,杨彦才意犹未尽的收了口,问道:“此为小子浅见,不知两位老神仙有何看法”
“慢着,慢着!”
鲍靓连连挥着手道:“彦之啊,依你之意,新开道门确是面目一新,亦符老君本意,但老夫就想知道,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成套体系“
杨彦暗暗一笑。
他改造天师道倒不是为己所用,政权与教派相结合是非常恐怖的,也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大忌,杨彦自然不会例外,他的目地有三。
一是天师道的祭酒世袭制在本质上是秘密结社的性质,放在后世,凡是不经朝庭认可的都是邪教,道官必须要由官方任命,控制在手。
现在有佛道二教看上去温和,一副老好人模样,但在更早的时候,是能要人命的,道教有黄巾之乱,孙恩起义,还有很多假托李弘之名的零散起义,多不胜数,而佛教在刚传入中原时,也是两手血腥,北魏时期曾有僧兵作乱,聚五万光头,破州灭郡,一时威风无两。
李弘就是道典中的救世真君。
其二是弘扬行善积德,修桥铺路,敬老爱幼,逐渐消灭以符水治病的陋习,以新道代替旧道,既起教化作用,也给予民众精神上的寄托。
其三是弘扬道门,禁绝沙门。
道门再有不好,至少修今生,而沙门玄玄虚虚,好吹牛比,教人不思上进,鼓吹来世,这全是从身毒传来的恶习,绝对于社会有害,趁着现在沙门影响力不强,正是铲除的好时机,即便实在铲除不了,杨彦也不允许沙门拥有庙产,更不允许广蓄奴仆,沙门只能走大悲寺的道路,过午不食,不沾金银,一切生活所需皆靠乞讨得来。
裴妃也目含深意的笑道:“杨郎,你在郯城有郯子给你托梦,但郯子还在老子之前,总不会托《老子五千言》给你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