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德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汤娘子

    这条路青草依依,桐花香弥,没有刀光血影与名利荆棘。

    秦霄贤十分欢喜,握着她的手想要带她走,带她一块儿登到高处,看风景如画。

    走到了一半儿,她累了。

    原本就不是同路人,该离开的还是要离开的,该独行的还是要独行的。

    他不该有不舍也不该有难过,应该含笑送别然后继续走自己的路才对。

    毕竟这么多年了,他身边总有许多人,也总是一个人;没什么可留恋的。

    可这一回,他走不下去了。

    一个人浑浑噩噩,半梦半醒,寻不到出路也走不到尽头。

    从前只觉得世事难料,无心所谓且看当下;如今却觉得,看什么当下未来的,都不如死了有意思。

    他往回走,唱着歌儿踏着花儿,胸膛尚有余香缭绕。

    他又回到了山下,看着眼前的景儿终于明白走不下去的原因了。

    原本不在的人来时,握着他的心,又走了。

    他丢了一颗心,所以失了三只魂。

    把故事写成书,客官们看得哭了、听得惜了,转过身儿来道一声珍重。

    于是他又剩一个人了。

    只字片语难言尽。

    前头的山他不想爬了,风景是否如画也不知了;那个能陪他看的人,已经不在了。

    昨夜星辰昨夜风,都是昨夜的。

    ——————

    九月又来了。

    去年九月,他身在榕城,百年来的儒林节诗文赛。

    去年九月,德云七堂,名动北直隶。

    去年九月,他留下婚书,定下誓约。

    去年九月,他打开锦盒喜袍加身。

    跳下梅岭后,他还活着吗活着呢,活了好久,一直活到了今年。

    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无奈死去,而是挣扎求活,时时刻刻不敢睡去。

    桐树下,有人说来世时,他才知道原来那个人一直忍着撑着就是想多陪他一会儿,起码陪他过完生辰。

    正月五生辰。

    他死了,死在正月六那日清晨。雪停时,七堂的桐花都不香了,于是他也跟着走了。

    三魂七魄,都没有了。

    又是九月。

    &nbs




第164章 始知相忆深(一百六十四)
    二爷的车驾出了京。

    军营里的事儿暂由咱们堂主大人掌管,只要不出什么大事儿,二爷是能领着杨九在天津城过上一大段舒心惬意地日子了。

    前半年真是忙得不行了,这一入秋来,天儿转凉了,该办的事儿也办得差不多了;少爷这几日忙得不见人就是为了把那些琐碎的事儿尽早都给忙活完了,早早儿空出闲暇来腻歪陶阳。

    每日里要是能睡得舒坦,醒了吃饭,逗鸟儿哼曲儿再上园子里听陶阳唱两句;真是想着就乐呵啊。

    今儿从书院回家早,往常天儿都黑了,今儿看看还能赶上吃饭的时候呢。

    乘着马车从书院半山下来时想着八成咱们陶大腕儿还没回去,少爷掀开了车帘儿吩咐了声儿去麒麟剧社。

    接了阿陶一块儿回家,要不就拐道儿去三庆酒楼吃醉鱼,再来一壶桃花酒,然后把陶崽儿扛回家。

    少爷手肘一屈,支着脑袋乐得像个孩子。

    马车在园子门前停下时,管事儿的正往外送客,一见咱们少爷的车驾停下了,这便上前来。

    少爷一撩帘子正要下车。

    “少爷来啦。”管事笑道,温和中带些憨厚:“好些日子没来了。”

    “您辛苦。”

    少爷道。

    “阿陶呢”

    “啊”管事一愣,原本想要问出口的话一愣;就说陶阳不在园子,咱大少爷怎么过来了呢

    敢情是不知道啊。

    “角儿不在。”管事笑着,眉眼里有些揶揄:“您是刚打书院儿来吧,角儿一个时辰前就走了。”

    一个时辰前

    少爷嘟嘟嘴儿,有些小失落;想想也没什么,难得阿陶早些回家,否则又是累得瘦一圈儿还得招人心疼。

    少爷与管事道了别,这车驾就往回走了。

    父亲还在书院里和几位叔伯商量着设教的事儿;少爷转去玫瑰园和母亲请了安这才回了自个院子。

    这么来来回回地天儿也黑了,少爷回自个院子时,这屋里还是黑的,里头的桌椅泛着秋意凉。

    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灯暗屋凉的场面了。

    眉心一皱,这心里头酸酸涩涩地有些莫名其妙。

    小厮从怀里掏出火信来,赶紧就上前去点了灯烛。

    道:“陶爷八成是有事儿,您先歇着呗。”

    “下去吧。”少爷看着烛火,心里头有些说不出的感觉。

    他往日没回来时,阿陶也是这样点起一盏灯,披上披风倚靠在床边看书,等着他回来。

    这烛火正明,摇曳生姿如秋画。

    “什么时候回来的”

    也不知发呆了多久,耳边一句话把少爷从思绪里拉回来,转过头来看陶阳正脱下外衣挂上,倒了杯茶喝着。

    这傻少爷看着和往日不同,神色有些恍惚,一缓过神儿来还盯着他看愣了,眉眼里居然还有点悲伤的味儿。

    陶阳喝了茶,原本温和的笑意被少爷看着有些发毛儿;平日里这时候不得站起来抱他一下子,然后委屈巴巴地说着今儿有多累吗

    “怎么了”陶阳问道,不知为何心里莫名有些没底气。

    这秋天就是容易悲春伤秋的吧。

    “没有。”少爷摇摇头,道:“你去哪儿了”

    “我…”原本都想好怎么说了,猛得这么一问,再细看这少爷的神色;陶阳抿抿唇,心里头突然有些忐忑起来。

    少爷只是觉得累了,身子一侧把陶阳抱住,一如既往地把脑袋埋在他颈窝。

    “少爷。”陶阳叹了口气,无奈里有些心疼,道:“怪我怪我,你别想多了。”

    少爷没听明白,只是安静地窝着。

    “我也不是想瞒着你,就是怕你多想。”

    “人虽然是过分了点儿,但好歹最后浪子回头了不是”

    “你看,他都不知道咱们的计划,清扫叛党那天他以为徐晓雨出尔反尔要来杀我,赶过来通风报信,结果把自个儿给伤了。”

    陶阳一句一句解释着,生怕咱少爷的心里头有半点儿不高兴生着闷气憋着一个人哭起来了。

    少爷原本那点儿伤感是没了,越听越觉得不对劲;这说的什么呢这是

    徐晓雨忽悠了个大傻子去找陶阳的麻烦,就是为了激怒咱们少爷,矛盾一起把两人弄牢里去,还能少个人给二爷帮忙。

    谁知咱们少爷压根不上当还被陶阳给拦住了,转身找人揍了一顿就算了事解气。

    中秋那天大傻子才明白过来徐晓雨不是帮忙弄死郭齐麟的,是想弄死所有人,冒着生命危险过来通报的。

    徐晓雨安排了人对陶阳动手,但因为早有防备,被二爷的人一举拿下;混乱之中那个人受了伤。

    少爷这是越听越不对劲,前后这么一回想,腾地一下子就直起身儿来。

    眯着眼儿,恶狠狠道:“你不会去看姓魏的那混蛋了吧!”

    “你不知道啊…”陶阳一愣,随即一副咬碎了牙的懊恼样儿。

    失策啊,失策。

    “你!”少爷气得一下子拍案而起,指着陶阳又气又委屈,半天儿说不出话来。

    “你!”

    “哎呀,我的好少爷啊。”陶阳这是真急了,你说这嘴皮子怎么就这么快呢!

    &nbs



第165章 夜已凉(一百六十五)
    因为出门的早,天黑时二爷的车驾就进了天津城;父母一向休息得早,这会儿八成已经在耳房沐浴了。

    相比起南方那些仍带着暑气的暖城,九月的天津城已经有了些微寒;白日还好些,只是有些秋凉,这一入了夜就更冷些,夜风吹的杨九打了个冷颤。

    “怎么了多穿一件。”

    二爷说着,随手用披风把杨九裹了个严严实实。

    或许是因为怀孕畏寒又或是一路睡着,这一醒过来就有些怕凉,杨九精神头儿都不好,脸色有些白,倚在二爷肩上嘟嘟囔囔地。

    “好饿呀…”

    “哎呦喂…”二爷忍不住笑了出来,原以为她会说哪不舒服呢,原来是觉得饿了。

    这傻媳妇儿。

    “拐过这街口儿咱就到家了,回家吃好吃的去。”二爷在杨九脸上掐了一把,低声儿哄着。

    就像翻了番儿,从前可都是杨九一昧地顺着咱家爷,但凡爷开了口那是半句反驳都没有的。

    这马车拐过了街口真就到了,停在了云家大门口儿,小厮眉开眼笑地迎了上来,扶着二爷下了车,再看他拥着杨九进了门。

    管家当下就让后厨赶紧备吃的去了,这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都交代得仔仔细细。

    以为爹娘快休息了,毕竟老人家都歇得早,二爷也不打算去打扰。

    自家爹娘有什么好客套的,明儿一早再请安也是一样的。

    谁知小两口回院子里刚沏了杯茶的空,二老就亲自来了。

    二爷吓的一激灵,连忙起身行礼;这都硬着头皮要听训了,张口刚要喊声爹娘,却看二老都冲着杨九来的。

    夫人一进屋就是喜上眉梢的样儿,握着杨九的手问了一句又一句,既欢喜又心疼。

    “这都要七个月了吧”

    夫人在杨九的腰上抚了抚。

    “六个月多些。”杨九笑道,扶着母亲落座,抬手要给二老倒茶:“让您担心了,只是盛京一直走不开才没早些回来。”

    夫人一把按下杨九的动作不让她忙活,握在掌心暖和着,像是给她温暖。

    “哎呀,不渴不渴。你现在啊,都得好好养着,这些琐碎事就别管了。”

    原本的宝贝儿子就被晾在了一边儿,二爷规规矩矩站着有些孩子气的委屈,又有些将为人父的欣慰。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怎么都是欢喜的。

    这刚自顾自想着,二爷后脑一凉,一抬眼和父亲的眼神撞了个相对。

    原本父亲也是欢喜而来,虽然不像母亲一般显露在面上,但二爷知道。

    父亲正皱着眉,下巴一动对着桌上的茶壶冲他努了努嘴。

    敢情是让他倒茶啊。

    二爷小嘴一瘪,无奈笑着摇了摇头,在一旁坐下给倒了茶。

    唉,想想往前回家父母多是关心他身体的,在不就是盛京局势多变,嘱咐着多加当心。

    玩笑归玩笑,坐在一旁听着母亲说话唠叨,听她说起这这话来眉眼中的慈爱与欢喜,二爷这心里头就柔软得不行了。

    母亲一直等着他们回家,等了好久好久。

    二老走时是已经夜深了,看着杨九喝下了一碗多的粥,那用骨汤熬成的粥喝得杨九是又撑又腻,偏偏老人家心疼也不好驳面子去。

    直到送爹娘出了院子,两人这才揉了揉一路车马而来



第166章 早去早回(一百六十六)
    九月中旬圣旨就下来了,孟鹤堂作为钦使巡视西北边境,这一回还带上了刘筱亭一块儿。

    七堂的事儿就交由咱们周爷看着可。

    原本堂主去哪都带着九良的,没有必要的事儿两人必定同行,这一回却把人给留下了。

    陛下确实没有旨意让周九良同行,但要带上谁还得是堂主定不是

    打接了旨,咱周爷就气了一整天;这三天是话也不说,小眼神瞥都不给瞥一下。

    行礼都收拾好了,出使的护卫队以及天津的淏城军也都整装待发,明儿一早就能走了。

    “就别生气了,我明儿就走,看你!”

    堂主笑着,往桌案边一靠。

    周九良放下笔收拾着书文,不爱搭理他,转过身来在拿着三弦儿擦了起来。

    没好脸地:“哪敢呐,您该忙啥忙啥去,我一介布衣可不敢得罪您这未来的大将军。”

    堂主笑得眉眼弯弯,又是无奈又是好笑。从前只觉着是养了个长不大的小孩儿,现在看是供了个得罪不起的祖宗啊。

    “陛下这回让我去,是有事儿。又不是去游玩,这些你都知道的。”
1...5859606162...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