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训记
“朕不懂战事,然熊卿欲重兵于山海关及关内,则关外必然兵少,建奴来攻,如何应付”
见皇帝竟然没有斥责他的意思,熊廷弼的心安定了下来:“臣有罪,臣思之,若敌来攻,则可相机而动,敌多而猛,则可先撤其兵,等敌退则又据之,敌若少,则可攻之,等其援兵来,则又撤之。”说完跪在地上,不停地叩头。
朱由校想,如果是别的皇帝,当然不会同意他这么做,大臣也不会同意,因为这是**裸的畏敌呀。但是他知道,在野战中,明军想打赢建奴很难。既然如此,那当然就应当避其锋芒,他是知道游击战的,用游击战的方法来对付建奴,应该是个好办法。
“朕听说过一句话,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熊卿看来也很明白这个道理,那朕就放心了。不过朝廷已经从澳门购买大量红夷大炮,实为守城之无上利器,等大炮运来之后,卿可择一坚城,安置大量红夷大炮,以做固守。”
“陛下圣明,臣谢过陛下隆恩。”熊廷弼明白,皇帝是想用这个方法来堵住群臣的嘴。
“朕升卿为兵部尚书,经略辽东,卿当为朕守住广宁这一条线,广宁绝不可失,其余天津,登莱朕自有安排。卿欲用何人,尽可报来,朕赐你尚方剑,有专事之权,望卿毋让朕失望。”
熊廷弼请为监军道臣高出、胡嘉栋,督饷郎中傅国昭雪,恢复官职,让他们理事。建议启用辽人原赞画主事刘国缙为登莱招练副使,夔州同知佟卜年为登莱监军佥事,原临洮推官洪敷教为职方主事,军前赞画,用以收拢辽人的心,朱由校都同意了,并下旨升熊廷弼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驻于山海关经略辽东等处军务。
又下旨右佥都御史毕自严巡抚天津,升登州道按察使陶朗先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等处地方。沈有容升为总兵、都督佥事,主持登莱海防事宜。
天启元年七月初三,是熊廷弼启程的日子,朱由校赐给他一身麒麟服,四枚彩
第二十七章 初到辽东
问完后众人均沉默,杨光皋只好点名,结果大多数都是诉苦的,明军一般长途行军的速度不过是每天十里,这还算不错的,现在走了十五里,大家都觉得已经非常好了,不敢怪皇上定的要求太高,只好摆困难,说大家都已经尽力了,实在是只能走这么快。
等众人意见说得差不多了,杨光皋目示周遇吉,周遇吉站起来,先敬礼道:“我京营士兵一月一两五钱军饷,皇上还常有赏赐,行军之时,粮草和弹药都是辎重营用大车拉着的,大家都只是着甲拿武器,这样一天都只能走十五里,只怕有负皇上厚望吧。”
杨光皋直接做总结:“从明日起,也不管其他,以局为行军单位,最后面的一个局伙食减半,最后面一个局中最后一个司全员负责清理茅房,连续两次最后的局其长官军饷减半。”
第二天,部队前进了二十里,骑兵第三局走到了最后,只好大家都只吃个半饱,更惨的是骑兵第三局第三司,第二天行军之前又要负责拆掉清理好茅房。
这样大家的积极性终于被清理茅房给提起来了,一路上大家为了不落在最后,各局长召集属下想办法,出主意,行军速度逐日加快,终于在二十四的晚上赶到了广宁城外。十二天时间,走了三百七十多里路,平均速度已经超过了朱由校的要求。大家都累得够呛,吃了晚饭就早早睡了。
七月二十五,杨光皋进到广宁城拜见巡抚。王化贞热情地接待,在欢迎宴上,他给杨光皋一个个介绍在座的主客军官员将领:“这位是辽东巡按方震儒……这是平辽军中军游击祖大寿,这是平辽军中军游击孙得功……”。杨光皋与他们一一见礼,文官是作揖,武官则是跪拜,在跪倒时杨光皋立刻拉住,然后告诉他们,京营中不行跪拜礼,只行军礼,并示范给他们看。众武将都面有喜色,文官则不以为然。
宴会中,王化贞举杯开口道:“本抚历来以为,不战必不可守,不过河必不可战。经略却认为守都不可,何以言战,本抚却认为正因其不可守,方才要战,以战为守,只要我方一过河,则海州粮食尽为我所有,各地义民盼王师久矣,我军取下牛庄,定有人缚叛将来献。加上西虏提四十万大军策应,则辽东可一举荡平,诸君到时可一起痛饮,饮胜!”
各官员将领饮酒后尽皆称赞巡抚大人策略高明,杨光皋心中却不以为然,皇上说过的,辽东现在只能守,待兵练好后再战,现在连京营与建奴野战皇上都称之为送菜,而广宁军战斗力他们是知道的,很多都是刚从农民中选出来的,训练不足,这样的军队过河,可就真的是肉包子打狗了。
宴后杨光皋和王化贞单独在书房中说话。杨光皋道:“巡抚大人,光皋带京营来,是想让士兵适应辽东情况,并继续进行野营拉练,请给我们派几个向导,并提供十日粮草,我们准备一直走到辽河边上,操练几天后,就准备回去了。”
王化贞自然是无不允许,派了一个叫曹文诏的把总带了十个向导,并命令京营的辎重营自行去领取粮草。京营在广宁外休整了两天后,开始向辽河边进发。
第二十八章 威武曹文诏
一个斥候笑着拿弓一箭射来,箭从曹文诏旁边约一步的地方飞过,插在河边草地上。曹文诏吓得往旁边一滚,那狼狈的样子把对岸的后金斥候逗得大笑不止。曹文诏爬了起来,却不往后退,又有几个斥候上前拉弓向他射来,有两箭射在他的甲上,弹了一下,掉了下来。曹文诏却动也不动,等对方都上前走到河边时,抽出几支箭,插在旁边的沙土上,拿起铁弓,左一下右一下迅速地射出六支箭,将对岸的七个斥候中的六个射倒在地。
他用的是三石强弓,平日可以射到一百五十步外,身上穿的是杨光皋送给向导的铁鳞甲,对岸的后金斥候的箭射在身上只相当于挠痒痒,而他的箭射在只穿皮甲的后金斥候身上,那后果可想而知。
唯一没有中箭的后金斥候吓了一跳,连忙逃离河岸。大约一百步后才停了下来,想要过来救人又怕曹文诏的箭,所以在那里犹豫不决。曹文诏低低地骂了一句:“蠢猪,趴在地上来呀。”一挥手,骑兵队长立即骑马上前,曹文诏道:“我在这里监视那个建奴,你们找河防兵要船过去割首级牵马。”
骑兵队长立即回马,带着他的部下向河防所奔去。很快就找到一条中等大小的船,下马后大家上船向对岸划过去。这时后金斥候终于聪明起来了,趴在地上向倒地的斥候爬过去。船很快就到了对岸,队长带着部下拿着火铳向那个斥候跑去,那斥候才爬了几十步,见势不妙立即爬起来就向后跑,曹文诏的箭在他身边飞过,唬了他一跳,然后更加拼命地向后逃,等队长带人赶到倒地斥候处时,他已经跑到了马旁边,犹豫了一下是上马就跑呢还是拿弓来射呢,这时呯的一声响起,他倒在了地上。
队长得意地收起火铳,叫道:“李正王兵,你们俩去砍他的首级,这边快点砍完。”很快七个首级和几匹没有惊远的马到手,队长迅速带人撤回船上,向对岸划去。
杨光皋看到脚下的首级,听队长汇报了事情经过,对着曹文诏伸出了大拇指,周遇吉在旁边解释这是皇上说的做的好的意思。杨光皋道:“曹把总箭术惊人,有勇有谋,不知是否愿意来京营效力呀。”
曹文诏才来广宁不久,只是个小小把总,现在听得可以到京营中去,自然是求之不得。杨光皋答应等京营回去的时候会和王化贞说一下,现在命曹文诏暂时升为千总,领京营斥候队,战时带骑兵营一翼,等回到京师述功时再论功行赏。
八月初七,京营开始沿河向上游行去,曹文诏提出上游也有些地方河窄水浅,要防建奴偷渡,所以建议将斥候放远一些。杨光皋准了,将斥候派遣到向前四十里,向后三十里。
八月初九,到达柳河卫,大军扎好简营后,曹文诏来报,上游三十里处发现建奴船队,正在向这边驶来,只怕是针对京营的。不久又来报,敌军在上游二十里处开始下船,看旗号是镶白旗的,大约有一千披甲兵,二千无甲兵及两千汉兵。
&
第二十九章 初战(一)
汉军走到距离壕沟约一百步处,开始用火铳和弓箭攻击,他们用的火铳是老式的火绳枪,铳管细长,射速慢而且威力小,而汉军的箭术本来就非其所长,所以京营根本没有理他们,只是看着他们继续前进。汉军进到八十步时,后金甲兵开始进行抛射,攻击目标是壕沟里的明军,明军紧贴着沟壁,尽量减少受到攻击的面积,所以偶尔才会听到壕沟里传来的一声惨叫。
汉军到阵前五十步时,传令兵看到指挥旗开始挥动,于是大叫道:“将枪口对准前方,做好预备。”这时突然听到呯的一声,有个士兵因为紧张扣动了扳机,正好击中前面一个汉军,将他打翻到地上,其他士兵跟着一起开火,将前面的汉军扫掉了一片。
传令兵们气急败坏,各部军官立刻发布命令:“装好火药,做好预备。”传令兵接着大叫:“没有命令,不准开火。”这时指挥旗又挥动了几下,传令兵道:“分三段射击。”各部军官立即开始接管指挥本部人马,“第一营第一司第一次攻击,听我指挥。开火!”“开始装药,等待第二次攻击命令。”……
第一次参加实战,有些士兵平时记得牢牢的操作过程这时候都成了脑中的一片空白,甚至有些士兵根本连第一枪都没有发出去,不过大部分士兵都能按照操典的要求来装药,射击,只不过速度比训练时要慢得多。
杨光皋拿着一支望远镜观察着敌军动向,当汉军离壕沟只有二十步时,他叫道“炮兵开火。”旁边的鼓手齐齐地敲了敲鼓的边缘,清脆的梆子声传出很远,炮兵军官齐声叫道:“开火。”前面壕沟中的火炮发出轰轰的怒吼,虎蹲炮中的小铅子呈扇形向前喷出,将最前面的两排汉军几乎一扫而空,后面的也有些受到波及,立时大量汉军倒在地上,当时死了的倒还好,那些没死的汉军捂着脸上或是身上的伤处,那叫的可真是凄惨。其他的汉军不敢再前进,有的向后跑去,被甲兵砍死几个后,就向两旁跑开。这次炮击至少撂倒了二百多人,比前面火铳放倒的总和还要多。
这时后金甲兵离得近了,都用弓箭进行抛射攻击,他们的弓箭功力比汉军强多了,再加上壕沟里的士兵因为站起来要射击或者装药,受到攻击的面积增大,所以取得的效果比汉军要强得多,明军的惨叫声明显增加了许多。
但离得近了,火铳的击中比率也大大增加,所以后金甲兵倒下的也在增多,这时,鼓手同时将鼓敲响三声,然后是一下一下地响起,离壕沟二十步的步兵方阵开始向前移动,鼓响一下,向前一步,后金甲兵开始向这边直射,不停地有士兵倒下,军官立即驱赶后面的士兵补上,杨光皋看到两者相距约三十多步时,叫道:“分段开火。”
鼓手重重敲了一声,步兵方阵停了下来,第一排士兵蹲下,第二三排士兵自动错开,又是重重地一响,三排士兵一齐发射,阵前瞬间被硝烟填满。这时前三排士兵都站立在原处,开始装
第三十章 初战(二)
白甲前进速度极快,方阵指挥官才下完命令,他们已经逼近到方阵前十步左右。而火铳的击中率一般来说较低,这是指在五十步左右时,而靠近了打,火铳却变得比弓箭还要精准,所以第一阵枪声响起时,大量靠近方阵的白甲倒在了阵前。而明军阵形没有乱,即使有白甲冲进来,杀了前面的一个士兵后,也很快被其它方向刺来的几把刺刀刺中,倒在了血泊中。
这时后面的汉军被逼着向前冲,可他们畏畏缩缩的样子,四处乱瞟的眼睛都预示着不可能给方阵造成什么威胁,果然,当方阵步兵都挺着刺刀向前走时,汉军很快崩溃,迅速向后逃去,后面的甲兵的刀砍也阻止不住向后的人流。
骑兵营一直在两翼随着方阵缓慢前进,这时左翼杨光皋手一挥,带着骑兵向溃逃的汉军冲去,右翼的曹文诏几乎与他同时行动,很快,汉军冲乱了后面的甲兵阵形,甲兵也开始向后逃亡。杜度长叹了一口气,也带着亲兵向后逃去。
这时鼓声连响八声,步兵停步警戒,稍事休息后再开始追击。辎重兵开始清扫战场,先将本方受伤士兵抬到后面医官处,再给未死的建奴补上一刀,斩下首级,将兵甲收好。最后一排没有参加战斗的步兵方阵向着前方便步追去。
骑兵营紧跟着建奴,火铳早已经扔在地上,每人都拿着马刀,跑过敌军身边时,将刀垂下,马的速度会让刀轻易地将建奴砍倒。追了大约十里后,杨光皋下令停止追击,因为前方出现了建奴的留守军队,阵形森然,前面还有陷马坑,只留了几个狭窄的通道让建奴败兵通过。
杨光皋还想看看有没有机会,对方一阵箭雨射来,射中了几个骑兵没有着甲的腿部,伤了几十匹马。骑兵没有远程火力,只好救起伤兵,缓缓后退。曹文诏不甘心,退出建奴射程之后,也不下马,就在马上左右开弓,连发十支箭,射中十个建奴,引得骑兵大声欢呼。
大家隔着一定距离僵持着,这时后金的船只从上游下来,缓缓靠在岸边。后金军开始分批上船,上完后迅速驶向对岸,下完人后又驶了过来。
这时,周遇吉带着步兵终于赶到了,杨光皋和曹文诏带着骑兵让开正面,向两翼展开,随时准备追逃。周遇吉下令:“三段射击。”然后亲自用鼓给步兵敲节奏。火铳在这平坦地方,射程和伤害力远远超过弓箭,再加上后金兵与明军在盔甲上的差距,使得收尾过程顺利无比,明军以极少的伤亡消灭了还来不及上船的大部分留守部队,以及部分已经上船的后金兵,曹文诏又展现了一次左右开弓的神技,八箭八人,而且是已经上船了的人,在明军的欢呼声中,曹文诏控制着自己颤抖的双手,缓缓地举起铁弓大呼:“一切为了大明,一切为了皇上。”
士兵也一起大叫:“一切为了大明,一切为了皇上。”河对岸的杜度端详着自己左臂的弹孔,听着这震耳欲聋的喊声,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汗王这次会如何惩罚自己呢天呀,连京营都这么能打了,这世界还有天理吗。
第十五章
战场打扫完毕,本次战斗,共杀敌一千四百三十七人,其中建奴六百一十三人,没
第三十一章 辽东局势
众人皆跪拜接旨,然后召开司以上军官大会,讨论近卫军改制的事宜。
前面杨光皋等人已经将战事过程详细上奏给了皇帝,并且指出了现在军队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白刃战有待加强,特别是多人对付一人的攻法,而且敌人攻击一强就会出现溃散现象,二是指挥方法有待改进,三是医官数量太少。朱由校强调,针对这些问题,各位军官要群策群力,一起提出意见,汇总以后再报来。现在这份建议书已经交上来了,所以这次改制其实是近卫军各级军官的集体意见的结果。
朱由校宣布道:“近卫军全部重新打乱编排,保证每个参加过辽河战役的老兵带一到两个未参战的新兵,并选五百名习水性的士兵编成水营,前往泉州帮助张千方。淘汰一部分战兵进入辎重营,每旗配备一个信号兵,营及以上军官配备多个信号兵,各级军官和信号兵统一集中学习信号指挥的细则。近卫军改编成步兵营五个,骑兵营三个,炮兵营两个,每个战兵司设医官两名,另每营加设医官两名,重新编营以后,于京师附近进行野营拉练,并进行白刃对战训练。”
等大会散了以后,朱由校和近卫军几个营长以上的军官开始开小会。首先,他拿出一支怀表道:“这是西方的计时之器,叫做怀表,把每天十二个时辰分二十四个小时,然后每小时分六十分钟,每分钟分六十秒,朕这里有一箱子,你们先拿去,局以上军官均要配备,至于使用方法朕会让孙郎中的手下告诉大家的。”众将大喜过望,时间的精确性使得战术的运用可以更加多姿多彩,平日的计时方法复杂而且不精确,这种怀表的使用,能够大大增强军队战力。
朱由校又取出一个望远镜,让军官们试看了一下,然后满意地看着啧啧称奇的军官说道:“这个叫望远镜,可以看远物,在行军侦查作战时都有很大作用,这个营以上军官配备,斥候旗长也要配备,方法也让兵仗局的人讲解。这两样物事,对作战当然是有极大好处的,但是要注意,最重要的是人,带刺刀的燧发步兵只要阵形不乱,在相当甚至更多的敌人面前都是无敌的,所以阵形还要练,多练下行军和作战时的阵形变换,然后这次作战中乱跑的士兵给他们一个机会,就不再用军规处罚了,换一种方式,召集士兵开会,在会中必须要狠狠批评他们,让他们自己做检讨,绝对不能再出现溃逃的情况,燧发兵溃逃后,战场上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此事交待后,朱由校开始询问大家对辽东局势的看法。
杨光皋首先发言:“王巡抚曾言,如若过河,则军粮可取自海州,河东义民则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且西虏可提兵四十万而夹击建奴。以臣等所见,广宁军装备不齐,训练不足,如若过河,其败可期。至于义民缚敌将以迎王师只怕未必,臣可听说沈阳之汉民可是盛装打扮将建奴迎接进城的。西虏哪来四十万精兵,何况其狡诈异常,只想要朝廷赏银,不足为信。”
第三十二章 经抚之争
而这时叶向高终于到了京师,进了内阁,当然,和历史稍有不同的是,首辅还是方从哲,叶向高为次辅,再加上刘一燝和韩爌两位阁员,内阁一共是四个人。叶向高是王化贞的座师,当然支持他,而这时的兵部尚书张鹤鸣和熊廷弼关系很不好(当然,朝中和熊廷弼关系好的很少,包括楚党中人,因为熊廷弼嘴巴太臭,得罪人太多),因为熊廷弼曾经骂过他和叶向高不懂军事,是两个大草包。他很欣赏王化贞,在他的纵容之下,朝中已经有人放出风声,认为应该让熊廷弼下台,让王化贞去当经略,总领辽东事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