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密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秦兮
郑王正好来拜见卫老太太,跟卫阳清和卫三老爷二老爷提起此事,只摇摇头:“倒是不曾再往下牵连。”
总共才追回来了三四百万两银子,还有巨大的亏空,按理本来无论如何也该再往前头查的,可是到底就这么结案了。
这毕竟是大事,他们这些在三司外头的,根本摸不着边际,此刻听见郑王这么说,才互相看了一眼,由三老爷问了出来:“这回闹的这么厉害,可是”
一百七十三·冷战
方家到底是没安静过多久,嫁了女儿之后,紧锣密鼓的又张罗起给方正荣造宅子的事来,之前的承恩伯府被收回去了,方大老爷既不想分出钱去给方正荣,想了又想,便觉得能让方老太太再往凤仪宫去说项,再怎么样,好歹把爵位还回来。
把爵位还回来了,以后再补给方正荣一笔银子,就让他自己过日子,也就当甩脱了这个尾巴了。
方大夫人正试自己新裁制的衣裳,是黑色的缎子,摸上去便水润透亮,上头拿金线绣了大朵大朵盛开的牡丹花,走动间便觉得金光闪动。
她看了看自己新让人去炸过的首饰,选了一只赤金镶红宝的簪子戴了,回头见了方大老爷,便蹙眉问:“老爷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方大老爷险些被她的穿戴晃花了眼,见她抬手露出几只赤金刻牡丹花纹的开口镯子,便道:“有件事交代你。”
方大夫人便嗯了一声,见周围伺候的人尽数退了下去,心不在焉的扶正了自己头上的凤凰宝钿垂下来的米粒儿大小的珠子,问他:“什么事,您说”
她今天是要进宫去的,方皇后病了,她们要进宫探视去。
方大老爷咳嗽了一声,把自己的来意说了,又道:“你让娘告诉娘娘,这事儿趁早,等正荣回来,可不能让他再惹祸患了,这也不好听。”
方大夫人听见是这事儿,再没有不愿意的,立即便答应了,想了想还点头:“您说的是,也该趁着这时节说。”
方正荣到底之前是犯了隆庆帝的忌讳了,所以才被赶回了老家去,连爵位都给夺了。现在趁着方皇后病了,她说什么,圣上肯定都是肯听的。
这样最好了。
她答应了下来,扶着方老太太进了宫,递了牌子便被领着往凤仪宫去。
凤仪宫里早已经换了装扮,出了端午便觉得热了,到处都摆着看着清爽的摆件,连屏风也换成了玻璃罩,里头画着山水的大屏风。方皇后正靠在床上逗弄小皇子,见了她们来,脸上笑意便有一瞬间的凝滞,停了停,才点了点头,等她们请了安,才让她们坐。
方老太太便先去看小皇子,笑着夸赞:“小皇子腿脚有力呢!”
小皇子正不断蹬腿儿,他不要旁人抱,只认方皇后一个,方皇后搂了他露出一个笑意来:“可不是,如今都快能坐了。”
算一算时间,也六个月余了,可不是能坐了,方老太太见方皇后把他放在床上,他能软趴趴的坐一会儿,笑的皱纹都堆在一起:“再好没有了,咱们小皇子真是聪明伶俐,果然不愧是龙子凤孙!往后可要带一连串弟弟来的!”
方皇后一面轻轻抚着儿子的背,嘴角的笑意深了些许。
方大夫人只是陪笑,并不如何接话。
方老太太见方皇后精神倒好,不像是生了病的模样,便斟酌着问:“娘娘这是怎么了既身子好了,怎么还任由那一个”
她知道皇后寝宫里俱都是她自己人,便也不如何避讳:“怎么还任由那一个出了头掌着宫务她眼看着过几个月就要生了的,怎么还抓着不放”
前几回她们想进宫来,还要先往德妃那里报备才成,因着是德妃掌着宫务。
方皇后便皱了眉头,瞥了一眼伺候的人,见肖姑让宫娥都退了下去,才冷笑了一声:“惯会讨好卖乖赔小心的,这个时候,我做什么讨那个没趣儿”
这话一听就知道是有缘故的,方大夫人觉出不对来,抬头看了方皇后一眼。
听这意思,莫不是德妃在中间使了什么小巧,所以方皇后才病的不成
连方老太太也皱起了眉头,既然连宫娥都退
一百七十七·靠拢
到底是多年的夫妻,陈夫人想了一晚上,也就把丈夫的意思理解的差不多了-----丈夫连她娘家都撇开了关系,就是怕站队。
能光身一个,不搅合进这趟浑水里,是最好的。
而好事是,卫家也是这样的----卫家如今明面上,谁都靠不着,安安分分的。
可卫家私底下却是极有打算的,所以把女儿家去卫家,跟卫家交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且丈夫说的是,定北侯府家底有的,如今名声也有了,眼看着就是蒸蒸日上。
最难得的是,卫老太太是个讲规矩的人,讲规矩,以后就不会乱了规矩。
如今卫阳清袭爵,以后这爵位就会是卫玠的。
卫玠从前还要靠着考功名才能出头,可他现在哪怕什么都不做,时候到了,自然也有个定北侯的爵位落到身上,到时候还担心什么
她把这事儿想明白了,果然挑了个好日子,便往卫家去。
定北侯老太太听说陈夫人上门,还以为事关方家,谁知道陈夫人却是来说儿女亲事的,不由愣了一会儿。
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女儿啊
她想了想,便轻声朝陈夫人道:“这时候,会不会太显眼了”
陈夫人立即就明白了卫老太太的意思,笑起来:“您是长辈,咱们两家的关系,我也就不遮遮掩掩的了原本该请中人上门说合,可是我们也的确是不放心虽不合规矩,却信得过您的人品”
她顿了顿,见卫老太太若有所思,便道:“我们也想多留绵绵几年,她去年及笄,咱们大周,十八岁出嫁的姑娘,也不是没有的”
等晚几年
只是想两家有个默契罢了,卫老太太嘴角噙着一抹微笑:“既如此,我们也叨扰过贵府许多回了,很该办一回东道,不如到时候选个日子,您领着绵绵过来一道
一百八十九·问罪
外头德妃仍旧跪着,盛夏的天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她跪的时间太久了,整个人额头上都渗出了冷汗,脸色惨白,见了隆庆帝和方皇后出来,连忙拜倒在地。
朝堂上说她不尊中宫的声音日益增多,虽然这是皇帝的家事,可是事关皇室子孙,事儿就小不了,之前她替方皇后接见命妇,放下赏赐已经很是惹了不满,这回小皇子的重病,也都被人按在了她头上。
她又刚好是管理着宫务的,这事儿实在是百口莫辩,一见了方皇后便眼泪涟涟的认错:“都是臣妾疏于管理,竟让人惊扰了小皇子,臣妾罪该万死!”
她吓得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因为脸色惊恐而显得脸色惨白,连唇色都消退了,看上极为楚楚可怜。
方皇后心里的怒火便不受控制的涌动起来。
她冷然笑了一声,不冷不热的摇头:“妹妹哪里话,恐怕我们才是该死的”
德妃已经摇摇欲坠,听了她的话立即摇头:“皇后娘娘折煞臣妾了,臣妾万万不敢有这个心思若有这个心思,臣妾天打雷劈”
她是知道的,小皇子的病如今都已经怪在了她头上,外头哪个人不说她野心太大了连内阁首辅夏松都劝着隆庆帝要礼敬中宫,免生祸患。
这个时候,她万万不能再给皇后留下把柄,让皇后借题发挥。
方皇后心中愤怒已极,冷着脸呵斥了一声:“你这是什么模样!本宫说你有什么心思了值得你这样张口便起誓”
她跟隆庆帝冷战闹别扭,在往常也是常有的事,可是从前不管怎么样,隆庆帝总会伏低做小跟从前一样来哄她开心。
唯有这一次,隆庆帝杀了她堂弟方正荣,又把方家连根拔起,把她娘家的面子里子通通都扒光了,她们方家什么体面都没了。
她生了气,可隆庆帝竟能狠得下心一连十几天也不往凤仪宫来瞧她。
到了后来,事情了了,方家完了已成定局,隆庆帝倒是又开始往凤仪宫跑了,可是他来她便要见吗
他不顾她的脸面,不顾小皇子的脸面,执意抄了方家,他如此过分,难不成她竟连生气都不能有了
换做从前,她就算是再任性的时候,隆庆帝也会忍耐住性子的。
可是这回却不同了,德妃把他给绊的死死的。
德妃惊惧更甚,一味的摇头,却并不敢申辩。
方皇后看不惯她这副模样,冷笑了一声让人把那烧纸钱的小宫娥提上来,揉了揉自己的眉心,也不去看德妃,只面向隆庆帝:“这个小宫娥是以前冯贵妃宫里的人,她要烧纸,原本也应当去冯贵妃的凤藻宫才是,可是却巴巴的要跑来凤仪宫外头”
方皇后有些说不下去了,喉头哽咽:“她说,是有人告诉她,冯贵妃死的不明不白,若是要享受得到人间的香火,须得找运势正盛的人的宫室,在外头划个圈儿,圈里写上冯贵妃的名讳,然后才能烧纸钱”
德妃攥着衣摆,心里止不住的发冷。
方皇后来这一招固然是毫无新意,可是架不住隆庆帝跟她感情深厚,更架不住小皇子是隆庆帝的心头肉
那个小宫娥,必定又是早就被收买了的
她还没想出个子丑寅卯来,上头隆庆帝便哦了一声,淡淡的看向那个小宫娥,面无表情的问:“是谁告诉的你”
小宫娥已经吓得面无人色,连声音都抖的厉害,好容易才吐出一句完整的
一百九十三·争先
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事儿,临江王宽容的看了沈琛一眼,又皱起眉来:“让你用心,又没叫你没日没夜的扑在这上头,到时候去了那边待上一阵,自然就能理出头绪了。”
沈琛蔫蔫的答应了一声是,还有功夫问德妃产子的事儿:“外头都在传,说是宫里又生了个小皇子”
临江王嗯了一声,不甚在意的将手里的折扇扔在了桌面上,看着三个儿子点一点头:“你们几个最近做事谨慎些,别闹出事端来。”
又看了楚景行一眼,眼里带着警告:“仙容不是李桂娘,你收敛些。”
这就是说,之前楚景行对于推却李桂娘这门婚事所用的手段,他都是知道的。
楚景行恭敬的起身应是,垂首站在一旁。
临江王便道:“还有卫家那里,你郑王叔别看不声不响的,可是却不是个好对付的。你自己看着办,那个卫七”
他说到这里又看了沈琛一眼,才转过头去盯着楚景行:“那个卫七,能不招惹就尽量少招惹。这回你把李韶和李桂娘推给她对付,她心里门儿清。这么精明的小姑娘,又有后台护着,若不是她看在阿琛的面上,你以为你能这么轻松过关”
楚景行仍旧什么也不辩解,垂首听命。
楚景吾便撇了撇嘴。
他不喜欢大哥,并不是因为听了谁的挑唆,也并不是因为临江王妃说的,分隔的太远了太久了所以没了感情。
纯粹不过是因为看不惯罢了。
开心还是不开心,想要还是不想要,从来没有实实在在的说出来过,就放在心里让人去猜,让人去想。
跟这样的人相处起来,着实太累。
楚景行却没顾上他,他满心都在想着福建市舶司的事。
这事儿居然当真交给沈琛去办了,他倒不是觉得沈琛办了就会如何如何,沈琛说到底毕竟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未来就算是想抢,他也立不住脚。
他担心的还是那一点-----沈琛会成为楚景吾或是楚景谙的助力。
临江王最近看似步步后退,闲云野鹤的甚至开始到处往道观去,做出一副迷信神佛的样子来,可是他却知道,父亲这是已经开始动手了。
从端王开始,到现在的两宫相争,每一步都有父亲的推波助澜。
他们迟早是要走上那条路的,而到了那个时候,沈琛
临江王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他的思路,他听见临江王温和的叮嘱沈琛:“最近不许四处跑了,眼看着快要动身去福建,总得先准备准备!”
他对沈琛向来是这样的,沈琛也已经习以为常,应了声知道了,便拉着楚景吾告退。
楚景行站在廊下,看着他跟楚景行打打闹闹的走远了,才漠然吐出一口气来。
卫安
他把这个名字在心里过了一回,再看一眼沈琛远去的背影,忽而想到了些什么------沈琛好似对卫安,很是不同寻常。
跟对他们亲生儿子的期望不同,也因为自己的有意暗示,母亲临江王妃很早开始便往沈琛房里放些女孩子了。
俱都是生的漂亮又乖巧的,守本分的也有,不守本分的也有,读书识字的有,不读书识字的也有,环肥燕瘦通通凑了个齐整。
为的就是总要让沈琛有个喜欢的才好。
可沈琛却硬是放着一屋子的人当摆设,一个都看不上眼。
他对这些解语花视若无睹,对着永和公主也并没有多好的脸色
楚景行眯了眯眼睛,招手去让人把自己的随从叫来,咳嗽了一声问他:“你说,郡王曾带着卫七小姐去过凤凰台”
随从恭敬的应
一百九十七·安慰
两位公主吵架,卫安反遭受了池鱼之殃,李桂娘揽着长缨公主的胳膊,眼睛里闪着亮光:“永和那么骄横的一个人,竟忍着没朝卫安生气。”
她很想不通。
隆庆帝的孩子实在太少,连女儿统共也只四五个,只有永和和永清年纪稍稍大些,其他的要么夭折了,要么才是四五岁的懵懂小儿。
也正因为这个,隆庆帝几乎把这几个女儿看的跟眼珠子没什么区别,从小便不约束她们,连秋猎也是允许她们跟着去的,不独可以跟着去,还肯让她们上场去打猎,永和自幼便又更不同些-----她是从前明皇后抱在手底下养着的,后来明皇后去了,便又给了方皇后养着,玉碟上的生母却还是记的是明皇后。
隆庆帝因为这个,又更加看重她一层。
永和因此格外的受宠爱,受宠爱便很容易脾气不好,虽然李桂娘她们在人前嚣张,可在永和面前却从来都只小心翼翼的奉承,不敢提什么姐妹不姐妹的茬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