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一枝一叶:望见天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王尧山

    “大娘,你还认得我吗”

    “你是谁呀,认不得了。”

    “我是前年送首长回家来的小姜呀!”

    “啊,是旺赓手下的人呀”

    “是呀,我来给你报喜来了。”

    “旺赓又立功了吗”

    “不是立功,是给你娶了个新儿媳妇了。”

    “啥他娶了个二房也兴这个”

    小姜想一时也跟这老人家解释不清楚,便顺水推舟说:“你儿子要我来接你去大城市享福去了。”

    “家里好好的,我不去。”

    小姜也不等老太婆让他,就进屋放下捎回来的东西。老太婆也才想起来给客人让坐。

    外边的对话,里间屋里的如霞听清楚了,谣传一经证实,她反而十分平静。

    姜伟进得屋来,发现里屋还坐着一个漂亮的大闺女,人家不理睬他,他也不好意思打招呼。

    他便打开带来的东西,一件一件的告诉,这些个是给你老人家的,这些个是给你孙子的,这些个是给你前头儿媳妇的。说话的工夫,姜伟发现里间屋内那个像二十四五岁年纪的年轻女子,始终端庄的坐在炕沿上,安详娴适,气定神闲,似乎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她面颊水润,鸭蛋形脸蛋白里施红,像朝霞晕染一般,明净的双眼,洞彻纤毫,她静静的听姜伟和婆母说话,自己却一言不发,有一股惊人的定力。

    直到姜伟临离开,他也没有认出她是谁来。

    清点完东西,姜伟又叮嘱老人家:

    “大娘,你就




第九十九章 同林鸟
    正说着话,忽见王旺赓的娘披头散发一边跑一边喊叫着跑出来,李如霞在后边追,她喊:“同林哥,你们帮忙截住俺娘,她又犯老毛病了。”

    老太婆厮打同林和姜伟,她声嘶力竭的喊:“你们拦我干嘛俺找俺闺女去,叫她去宰了这个没良心的狗东西,就当我没生他养他,坏良心了啊!老天不容啊!”老太婆捶胸顿足,呼天抢地的嚎啕。

    同林一面对旺赓母亲说:“婶子,你年岁大了,我找人去喊旺弟姐家来,就不用你跑道了,又一面招呼几个娘儿们过来,一起劝旺赓娘先回家去。他又对姜伟说:“你先回家去吧,这里的事我来办。”

    昨天,他稍做安顿,就积极的投入到全村为李若云和龙一人的婚礼筹备工作当中来,他也主张利用若云的大喜来冲减如霞的大悲。他和全村人一样,对李楠樵很敬重,李家的事就好像自己的事一样。他的滨城之行,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目的,尽管王旺赓做了种种解释,但他心中的天平还是倾向于李如霞一家。大家都在忙活,他没有机会详细汇报他滨城之行的详细情况,在这个晚间的酒席上,一般的客人都已打发走了,他们消停下来,正好村干部和李楠樵都在,他就借机做了一次汇报。

    李楠樵一直很平静,听了同林的叙述,他说:“‘我之夫妇,譬如飞鸟,暮栖高树,同共止宿,须臾之间,及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以食。有缘则合,无缘则离。’情变之事,历来习见不鲜。”

    李梦安气愤的说:“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他王旺赓倒好,成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富贵来时各自飞了。”

    同乐说:“他爹娘把名子就取坏了,啥旺根旺根,是忘根忘根,他忘了根本了。”

    王世英也说:“他这一着,算是把他在尧谷村的根彻底掐断了,他不是尧谷人了!不过也没啥,少了一个王旺根,不又来了一个龙一人吗这一进一出,意义大不一样啊。”

    李楠樵冲同林说:“旺根给我捎来那棵君子兰花我特别喜欢,这东西我在书上早知道了,一直没有机会亲睹,你一给我,就立马种上它了,我围着它越端详越喜欢,眼下即使没有那娇艳动人的花朵,仅仅它那犹如碧玉琢成的叶片,就已经是一些观叶植物所望尘莫及的了。君子谦谦,温和有礼,有才而不骄,得志而不傲,居于谷而不自卑。我觉得,经过这



第一百章 殇
    此时,在李若云的新房里,在母亲、妹妹和亲戚们的劝导下,李如霞的情绪已经平静下来,姑姑问如霞:“同林说,旺根他们希望你去滨城市和他们一起过日子,你自己的打算呢”

    如霞说:“我上一辈子欠下王旺根的孽债了吗即使欠了,这些年我遭的罪也还清了,我还找那罪受去从此后,他走他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我李如霞离开了谁都一样过得好好的,成帆就是我今后的希望。”

    母亲说:“你把那个戏子的首饰扔了去。”

    若云说:“未必那样狭隘,留着吧,不戴可以,你说呢,姐姐”

    如霞说:“毕竟是她邢晓霞的一片善意,我不扔,但也不留,和那五根金条一起交到村子里,归公。你们倒不想想,一个副市长才多大个官,满打满算不到两年,他挣得到这么些财产吗我担心来路不正,脏了我的成帆,我们不要,我自己有能力养活儿子。”

    “我闺女有志气,不愧是我李楠樵的女儿。”

    接话的是李楠樵,随着声音,李楠樵和龙一人翁婿俩进来了。

    李楠樵说:”如霞,村干部去你家了,快回去吧,就是你刚才的态度,明确告诉他们就好。我还有个建议,你婆婆愿意跟他儿子去更好,不愿意去,咱还一样孝敬,老人没错,你说呐”

    “爹,你放心吧,咱婆媳俩的感情,不会受他王旺根的影响的。”

    炕头上,成帆早盖着他小姨的新被子睡着了,如霞叫醒孩子,牵着他回家去。

    姑姑和姨娘也都赶紧过隔壁李楠樵的院子里去了。

    洞房里终于就只剩下新娘新郎,从昨天在部队营房举行婚礼到今天村里的又一次庆祝,连轴转,累坏了他俩。龙一人插上房门,返身进来,若云已经拉上窗帘在铺炕了,龙一人一把拉过若云,两人都等不及脱衣,就滚上滚下在炕上狂吻起来。

    偏偏此时,隔壁父母院子里一阵不寻常的骚动传来,有人高喊出事了。还听见了成帆的凄厉的尖声哭叫。

    若云一把推开龙一人,两人都飞快的向父母院子里跑去。

    成帆哭着喊叫:“我奶奶上吊死了。”

    姐姐家在南岸,黑灯瞎火,若云不让父母过去,她拉着龙一人就往姐姐家跑。

    刚才几个村干部来到王旺根的院子里,喊如霞没人应,见门虚掩着,还有灯光透出,便推门进入。

    大家一下子都惊呆了,迎门的房梁上,见旺根的娘上吊了!同林一把抱住她,梦安搭凳子解套,但他们来得晚了,人都已经僵硬了。

    死者手里还攥紧前年旺根回家来留下的那张照片,地上却是剪碎了的姜伟捎回来的王旺根和邢晓霞的结婚照,儿子本来是想让母亲接受这个十分漂亮的新儿媳的,哪想到会送了老母的命!

    他们一面去人喊李如霞,一面卸下门板停尸,半路碰上如霞,如霞一面叫儿子去告诉姥姥姥爷,一边往家奔。

    大家劝李如霞止住恸哭,商量处理后事。首先要同林连夜去县城邮电局发电报通知王旺根回来发丧;又派人去向成吴氏娘家人和今天下午刚刚才回婆家去的大姑姐成旺弟处报丧;又去人把李家今天办婚宴借下的炊具厨具桌椅板凳一并搬到王家院里来备用;刚刚办完李若云喜事的大总管王老明又马上接手来总管王吴氏的丧事。

    王老明让成帆去河边提一罐净水回来,从姥爷药铺里要来檀香煮水,给奶奶抹尸;陪成帆去提水的同乐,敲了54下铜锣,表示王吴氏活了54岁;闻讯赶来的当家子世院的婶子大娘们,七手八脚的帮如霞找出早几年就为婆婆准备好装殓的寿衣装裹,从里到外换上棉袄、棉裤、棉长袍,裙子。鞋是布面布底,在鞋面上若云还做出莲花图案。大家从西屋里抬过来已经打好半年的棺



第一百零一章 3号被撤职查办
    就在同林离开滨城市的那一天,王旺赓就因胃出血住进医院。在部队这些年,他患胃十二指肠溃疡已经多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到滨城市工作后,偏偏又指定他好好服务3号首长,首长食量酒量都很惊人,他不得不舍命陪君子,多少次暴饮暴食后,他胃疼的如刀割火燎一般,都隐忍过去。

    这次和同林、同好相逢实在是高兴,又放开喝了个痛快,痛快过后,胃痛得不同寻常,邢晓霞发现呕吐物中有血,就立即送他去了医院。

    从时间上推算,同林他们才刚上车不久他就住院了。医院诊断是肝硬化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胃穿孔,先保守治疗观察观察。

    他是主管文化卫生部门的上级,医院上下不敢怠慢,不管是医生护士个个都小心谨慎,严防差错,病情有所稳定,再加上新婚燕尔的娇妻精心服侍,他的心情较好。特别是王同林告诉他,母亲已经康复,想到老娘就要来和他们一起生活了,一直想让疼爱他一辈子的慈母出来享受享受的愿望,眼看就要夙愿得偿,他感到舒心。特别是邢晓霞一再表示,婆母来后,她要当成生母一样孝敬,他也倍感欣慰。

    他甚至想象得出,母亲走进他的欧式小别墅,墙上燃烧的壁炉、弹簧床垫、精美的楼梯铜扶手、自动报时的座钟、没有臭味的抽水马桶、洁净的浴盆、冬暖夏凉的地下室等等,会叫母亲感到多么新奇;他会告诉娘,这一切,都是属于她老人家的,她可以尽情享用;你自己不会使用,没关系,一切都有保姆照应,老人家你只要发话就行了;你想吃啥,就尽管说话,我们给你打整去就行了;你不是好看戏吗好吧,儿媳妇天天就领你去他们的剧院看评剧去,你要喜欢听,邢晓霞还可以在家里为你哼几句;儿子还要为你买一台收音机,那就不只是评剧了,京剧,黄梅戏,还有咱河北梆子,你想听啥就听啥;你一辈子都没有吓唬过我一声,好的,儿媳妇要说话大声了,儿子就会批评她的,要求她对你恭恭敬敬;娘,你一定会想念成帆的,没关系,一年半载的,就把他接来陪你老人家住一段时间,一是陪你老人家,二是也培养他对我的感情,咱父子俩不能太疏远了;我还要让邢晓霞为你老人家再生孙子孙女,咱孩子请奶妈照看,累不到你老人家,只要你老人家高兴时,逗逗他们笑就行了;咱爹没福气熬到儿子出头,娘,您就代表他老人家一起享福吧;滨城市是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城市,这里是的天下了,儿子就是这里的父母官,我们出生入死为的啥,儿子我就为了能尽孝心,要您安享晚年......王旺赓在他的想象中陶醉了。

    市政府办公室黄主任到病房来了,王旺赓以为是看望他来了,忙招呼他吃水果,黄主任却显得局促不安,王旺赓问:“有啥要紧事吗”黄主任开头还吞吞吐吐,见副市长催问,只好拿出电报来。王旺赓一看,就只觉得脑海一片空白,眼黑得什么也看不见,耳朵像拉汽笛一样尖叫,一阵恶心,一股腥味冲上喉咙,哇的一声,一口鲜血喷出,直射到对面墙上,也贱了黄主任一身,鲜血一口接一口喷涌,吓得黄主任哇哇大叫。一下子,医生、护士、主任、院长都跑来了,很快王副市长被推进了手术室。打开腹腔,胃壁两处穿孔,要命的是,肝胆管处也发现新的出血部位。因失血过多,要大量输血,过分紧张的一个护士,又配血有误,发生溶血反应。从王旺赓进手术室到宣告死亡,不到两小时。

    悲哀的是,那个配错血的护士,原本是一个舞蹈演员,是三号首长点名把她调到医院,专门给首长做保健按摩的,她本来业务水品不高,抢救王旺赓的时候,她抢着做事,竟然出了万万不应该的大错。

    守候在手术室外的邢晓霞听到死亡宣告,立即休克在走廊上。

    一封“王旺赓副市长因病抢救无效,x日x时x分不幸病逝”的电报又发往唐尧县尧谷村,电报是委托唐尧县政府转交的,收报人写的是:李如霞、成帆,送电报的又是县民政局的徐文清,他是坐县长的吉普车赶往尧谷村的,他比王同林还先到村里。

    接到电报,李如霞潸然泪下,她决心带儿子一起去滨城市接王旺根的骨灰回家,他对父母和村干部说:“是我把他亲自送走参军的,我还要亲自迎接他魂归故里,他儿子只有



第一百零二章宝贵的羊粪蛋
    村里安葬王旺赓母子后,第一件事就是给龙一人分配土地。晋察冀边区政府已经领导组织村里进行过土改,李楠樵和其他几户地主的土地已经分配给各户贫下中农了。

    按照上级的指示,为今后回村的荣退、复原军人留下二百来亩土地,暂时作为村里共有土地。龙一人从这共有土地中分到了他应有的一份田地。

    拿到土地证那一天,龙一人长久跪在属于自己的地里,捧起一抔黄土闻着土地的芳香,还用舌头舔尝泥土的味道:涩涩的、咸咸的、还似乎有点甜。

    从此,这泥土的芳香和五味俱陈的味道他记住了,一辈子都不能忘怀。

    他像一匹昂奋的战马,他要奋力的奔向战场。只不过,这不是那血与火的、硝烟弥漫的、他二十来年熟悉的那个战场了。

    这是一个他念念不忘了二十年的居家过日子的、自食其力的新生活的战场。

    他之所以还把他比作战场,是因为,他太熟悉战场这个词汇了,他自己再也找不出更恰当的词汇来形容他所向往的、期盼的新的生活了。

    当李若云给他盛上来一碗热热的、烫烫的一海碗棒子糁粥,他几乎是不用筷子,他转动着碗,很快就喝了个底朝天。一碗粥下肚,又一碗粥下肚,桌子上的一碟疙瘩头咸菜丝,他根本就顾不上伸筷子。

    李若云自己只顾欣赏丈夫的吃得那般香甜的吃像,竟然忘了自己吃饭,待到一人催她出发,她还没吃饱。龙一人只得耐心的等她吃好饭,他两口子才双双出发赶王庄集去。

    昨天晚上,在被窝里两口子就合计好,龙一人的安置费,不买一尺布,不买一双袜子,集中起来用在发展生产上。

    庄稼一枝花全凭肥当家。今天,要上集卖两头猪仔和五只羊,它们是造肥的机器。

    另外,龙一人琢磨好了,要把集上那所小学校的厕所的一年的粪尿买下来。他还发现,集市上没有一间公共厕所,赶集的人四处拉撒。

    他想和学校校长商量。就着学校的茅坑,在墙外另盖两间男女厕所。这样,既收集了粪便,又改变了集市的卫生面貌。

    抗日英雄龙一人的威名远扬,小学校长岂有不知道的一听说龙一人要买下一年的厕所粪便,并且一次就交齐全年的费用,哪有不肯的这比平时人家来挑几担粪便才付几担的钱,还省事省心多了!

    至于要在学校墙外再盖两间厕所的事,校长说,墙外的地皮属于王庄村,只要他们同意使用地皮,学校没有意见。

    在打仗的时候,龙一人少不了和王庄村的村长和民兵连长配合,都是老朋友了,一见龙一人说明来意,村长齐良和说:“龙连长的请求没有理由不答应你,只是这个好主意我们自己咋就就没有想到这样吧,你盖了厕所,只许你使用五年粪便,五年后粪便就归我们村里使用了,你说行不行”

    “一言为定!”,龙一人和齐村长击掌为约,并且立下了字据。

    齐良和要留龙一人吃午饭,龙一人说还得去集上买猪仔买羊仔,他的老婆早在猪市羊市转悠去了。

    齐良和说,那更得请你们吃饭了。也当拜见拜见咱嫂子。

    齐村长说:“你们先把羊群赶到咱院子里,吃完饭再消消停停赶回去,就这样定了。”

    龙一人一是见齐村长诚恳热情,二是觉得今后就会和这些朋友们常打交道,多交朋友好,于是也就答应了。

    两只小猪仔若云已经挑好,就等一人来做决定,等到龙一人到了,卖猪的认得龙连长,他是豆庄的一个民兵,也和龙一人一起炸过日寇碉堡。他听说龙一人他们准备养母猪,就主动说,小公猪可以卖给你,这只母猪仔不适合养母猪,它少,养大了下猪仔少。于是,他叫上那个小陈庄的牲口牙子陈根生,在猪市转悠着挑了个母猪秧子,陈牙子说:“龙连长,




第一百零三章 龙一人和李若云的幸福生活
    院子里,一头毛驴,五头羊,两只小猪,七只鸡,两只鸭,一只鹅,还有一对兔子,有了这些畜禽的喧闹,农家小院就生气勃勃了起来。
1...1920212223...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