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一枝一叶:望见天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王尧山

    龙一人回村来,王世英,王同林,王同乐,李梦安,李怀清,王宝华等已经在等他,大家商量了一会,决定发动全村群众一起出动保卫那片森林。

    只是,大家都不害怕枪打出头鸟,都争着要挑这个头。

    最后,龙一人说:“明摆着,谁出头谁受处分,你们谁都不合适,村里的工作离不开你们几个干部,尧谷村的群众需要你们。我自己离开村子猫进山里这些年,大家已经习惯了,有我没我都一样了。上级已经忘记了我这个守墓人了。由我出头,大不了这次就真开除我的党籍,那也不影响我继续守墓,组织上开除我,挡不住我自己的心还是属于的。

    我自己认为我还有一定号召力,你们都不用出头去发动群众,我去,我先找老红军白林和满正义去,一起挨家挨户动员,一切责任我来承担。”

    不由分说,龙一人拔腿就去了白林家。

    &




第一百一十五章 义气的叶西
    正如龙一人所盼望的那样,wg结束了,改革开放了。中国经过多年的艰难曲折,终于摸索到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农村实现包产到户仅仅一两年,农民就解决了吃饭问题,粮食多了,养殖业和副业生产也就发展起来,城市实行了多年的按票证供应的制度也随之取消。粮食和禽蛋肉油都敞开供应,城乡人民的餐桌丰富起来了。

    现在龙一人、王世英、王典成发愁的不再是村民们的吃饭问题,是如何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问题了。

    廖彩云种辣椒赚钱了,村民们都争相模仿,盲目扩种,谁知道辣椒产量过剩,丰收的辣椒没有了销路。派到湖南推销辣椒的叶西传回来不好的消息,湖南辣椒严总滞销,各路辣椒产地的辣椒都往湖南涌去,低价竞争,叶西签定的代销合同价格还比较合理,合同签定了,货也发过去了,可是,后来到达的鸡泽,益都的辣椒,以低于叶西所签订的合同价格一倍的价格,挤进市场,除了叶西直接交到个体户手里的5000多斤辣椒现金结算有钱可赚外。所有在蔬菜公司代销的辣椒,因为价格高,卖不出去,积压下来。叶西再去找个体户,人家早就进了价格更低的辣椒,还埋怨叶西给他们的价格过高,不再上他的当了。

    接到叶西一封封告急电报,王典成和龙一人王世英等人商量,只好允许叶西也把价格降下来。

    醴陵有前进陶瓷厂的朱光耀照应,浏阳有胡耀敬照应,蔬菜公司给面子,还是按货到先后,优先销售叶西发过去的辣椒,更为可喜的是,浏阳在胡耀敬的督促下,硬是信守合同信誉,没有降价,叶西一份不少的收回了货款。醴陵的价格有所下调,但还是保住了本钱,也顺利的收到了货款。

    只是长沙,攸县,茶陵就惨了,随着竞争的激烈,价格一降再降,血本无归。即使是这样,朱光耀还派出侄女朱睿雅帮他催讨货款。朱睿雅本地人语言沟通方便,再使出她善饮的本事,两次把长沙蔬菜公司的经理灌醉,终于收回长沙蔬菜公司的货款。到了攸县、茶陵,如法炮制,侠女朱睿雅把他们的周经理、谭经理灌得稀醉,也从酒桌上要回了货款。

    叶西在湖南奔波劳累了三个多月,人累得瘦了一圈,铩羽而归。

    经过核算,比开头与群众承诺的保本价还要亏损一万四千一百四十七元。

    在长沙期间,他就听说了人们一夜暴富的种种传闻,从北京的同学中,又知道了谁谁倒卖钢材,谁谁谁倒卖电视机发财了,还有谁谁谁倒卖批文发财了。

    第一次出征,就亏损了这么多,要知道,八十年代初,一个万元户就挺了不起了,一万六千多元对叶西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了。但是即使是这样大的数目,叶西也不打算辜负龙一人、



第一百一十六章 村干部的思考
    叶西的话刚刚落音,龙一人就站立起来鼓掌,他一带头,大家都立起来,一齐鼓掌,王典成抱住叶西久久不肯松手。

    龙一人说:“叶西,你敢于担当的精神是好的,但是,责任哪能只让你一个人来承担呢,这样吧,我好歹也是个万元户,我自己拿出一万,典成拿出三千七百一十七元来填补亏空,叶西你马上寄还给你那位朋友的一万。

    杨改改拿来的钱,典成你就明天也送还给她,我听说她正在筹建一个清虚山旅游开发公司,她白手起家,比起我们还难的多。

    叶西,这笔钱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巨款,对于你的朋友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你一句话,你那位朋友能毫不犹豫的给你汇来,一方面是基于你们之间的友谊和信任,我看还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你把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看得山一样重,你把维护村干部在群众中心目中的威信看得山一样重,他看到了你的人品了,所以他把这笔钱借给你,他放心。

    我已经了解到,咱村里那几户自己出去推销辣椒的,也都回来了,他们也一样遇到了低价倾销,他们平均一斤只卖到两毛三。我们按照原来约定的保底价跟村民结算,高出那几个自己推销的价格好多。据说,望都县有的人,干脆把辣椒仍在外地不要了,两手空空就回家了。这些消息早就传过来。这些情况村民们自然都会了解到。他们自然会对咱村新一届领导班子有所认识,典成,之所以要你掏三千多的腰包,既影响不了你的水产养殖的发展,也是为了让你记住,宁可牺牲自己利益也要维护住群众利益。

    在为群众利益着想上,叶西他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本人对叶西表示敬意,在坐的同志,也应该向叶西学习。

    叶西你替我说了好些我想说的话,自从村里出现了盲目扩种辣椒,就引起了我的思考,大家没有市场眼光,盲目的闯,要想致富就会事与愿违,致富不成反而至贫。自从这两年,农民对土地有了自主经营权,对土地的投入热情空前高涨,土地的产能不断提高,日子一天好过一天,这都是我多少年来一直不舍得放弃的梦想。我和大家一样,改革开放以来,心情舒畅,我觉得咱们的党中央和咱老百姓的心贴近了,中央想的事,就是咱老百姓心窝窝里盼望的事。

    想当年,徐水县那个吃了豹子胆的县委sj,犯下欺君之罪,把本来亩产七十斤的小麦吹嘘成亩产七百斤。

    改革开放后,短短几年,人们积攒多年的力量爆发出来了,大家奔小康的劲头远远胜过当年土改后的农民,小麦亩产七八百斤,不再是一家一户,一村一乡的平常事了,大江南北,亿万亩土地都实现了夏秋两季加起来的吨粮田,估计今后还会提高种植的科技含量,土地的产能还会进一步提高!

    就我自己来说,当年土地一到手,就憋足劲奔好日子,吃奶的劲头都使出来,那时候要说夏秋两季加起来亩产过两千,做梦都不敢想。这两年,我也不轻轻松松的实现了吗

     



第一百一十九章 蓝图
    王典成最后发言:“我们几个干部出钱来弥补亏损,我没意见。刚才叶西的发言已经说明了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性。只是,这样的事不能老是发生,不然,又是吃大户了,我们干部自身的利益也需要保护。今天这笔钱我出得心甘情愿是因为,它有处罚的意义,处罚我们干部谋事不周,是对我们懒政的处罚,当初,我们要多花些精力,劝阻大家不要盲目种植,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这只是马后炮,这样的局面从来没有发生过,大家都还没有经验。今天算是给我们敲警钟。

    山林承包后,群众的投入的积极性不如土地大,主要是土地投入当下能见效,山林就不一样了,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山林的效益来得慢,大家的积极性就差些。

    但是,多年沉睡的荒山如今也变样了,各家各户都在植树造林了,值得注意的是,各家各户,见谁种了核桃都种核桃,谁种了苹果都种苹果,谁引种了冬枣,就一窝蜂的种冬枣,哪个种樱桃了,于是又效仿着种樱桃,站在山顶一望,满山满坡,这里一块那里一片,零零碎碎,就像给大山打了许多块补丁,这样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形不成规模,成不了大气候。还是盲目种植,多年以后,又像种辣椒一样,滞销的事情也会发生在盲目种植果树上。烂果毁林的事件很可能就会发生,咱多年的付出将付之东流,又是一件伤心事。

    这是个摆在我们农民面前的大难题呀,如何才能化解,恐怕是得全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解决的。

    辣椒滞销事件只是个警告,我们村干部从今天起就引以为戒,尽量多做群众工作,引导群众合理种植。大家都想致富,带头的要首先自己过硬。

    例如说,见我养甲鱼养娃娃鱼挣钱了,好几家都要养了,一开始我就替他们捏一把汗,这是个需要专业技术,高投入的事,梁青箐是学水产养殖的,虽说没毕业,她肯学习肯专研,不断的回母校请教教授专家,不断地向师姐学弟请教,这几年,她读过的专业书籍,摞起来也比她人都高了,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写的几篇文章发表在专业刊物上,获得了好评,她的老师说,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要参考引用她的文章。

    她开导我说,你担心他们养不好,就想劝他们慎重些,本是好意,但被误解的话,会被人理解成怕抢了我们的生意,中国的市场多大呀,不要说几户就是几百户都养殖起来,恐怕也难满足市场需求的万一,大家认识不到,形成规模养殖了,反而有利于市场竞争,这方面的信息我是从专业的角度收集和掌握住一些的,你请他们来听我讲课吧,我来培训他们,鱼池建设完全按照我们的标准来,半点都不能含糊,大鲵这东西娇气得很,必须仿照它们的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它们才能生长繁殖,鱼池排放绝对不许可直接排放到清虚河里去,要像我们一样,利用鱼池排放来浇地、灌溉稻田,循环利用。眼光要长远点,排放问题解决不好,会有后患。我们自己有了样板,要求别人也就有了底气,今后谁搞水产养殖,我都要检查督导。

    龙叔,你植树造林几十年,你的经验写几本书也写不完,你完全有底气要求大家向你看齐,今后,谁植树造林,必须有你的验收签字才算合格,中药材的种植,特别是引种的石斛川贝天麻那些珍贵的品种,不在龙婶那里取到真经,不要说赚钱,能够种活吗够呛!不是几户种石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巧遇
    典庄和典成实心实意的劝酒,廖必忠也十分痛快,除了叶西礼节性的浅浅饮几口,那三个男人可是放开了酒量豪饮。

    好酒实在香,本来就能喝点的梁青箐和廖彩云怂恿着杨改改尝尝,杨改改不知不觉的也喝下一杯五粮液,抿一口泸州老窖,酒劲上来,头便有些晕,于是青箐便陪同改改到自己的卧房休息。今晚做了调整,梁青箐,廖彩云带着孩子和杨改改一起住在梁青箐这边,东头就留给了四个男人,让他们尽情闹腾去。

    酒足饭饱后,几个男人便围着茶几喝茶聊天,满腹心事的廖必忠说话比大家都多些了,他说:“农村新气象,四川河北都一样。只是我们这些三线厂,国营老大哥,日子却未必好过。军品过剩,于是就军转民,生产民品,咱们厂本来是航天工业部的重点企业,一流的生产设备,一流的工人队伍,生产出来的缝纫机内在质量,一点不比那些国内名牌差,我们的缝纫机,除了一般缝纫外,还多一个锁边的功能,出售的价格和普通缝纫机一样,也就是说,你只花买一台缝纫机的钱,等于既买了一台缝纫机又买了一台锁边机,要知道,市场上买一台锁边机比买一台缝纫机要贵得多,除了专业缝纫店买得起,老百姓家里是不买锁边机的,自己做衣服还得花钱去缝纫店锁边去。

    今天,你花比买一台蜜蜂牌缝纫机的钱还少的钱,就能买回一台缝纫机兼锁边机,何乐二不为

    可是,在展销会上,你当着大家的面,给他们演示我们缝纫机的优秀功能,咱吃厚可以扎透鞋底,咱吃薄,一层薄绸子溜溜的通过,针脚均匀笔直,比他蜜蜂牌缝纫机那点也不差。可是,看演示的人们最后还是摇摇头走开了,就是销不出去。

    人家上海的蜜蜂牌、蝴蝶牌缝纫机天津的牡丹牌缝纫机。生产多少都被抢购一空。我们倒好,老百姓不认咱的牌子,我们的样机放在北京和平里咱航天大楼的展厅里,无人问津。我们销售科的人,包括我自己,一人背着一台缝纫机头,跑遍全国各地,给那些百货公司的经理磕头作揖,也没有几家愿意和我们订货,即使有定了点货的,也只做代销,也只是放在人家的仓库里,积满灰层。

    当初我们厂研究改产缝纫机时,市场调查结论是,改革开放后,农民富裕起来了,谈婚论嫁都讲究,缝纫机、自行车、洗衣机这三大件,市场需求很大,于是,我们313厂生决定生产缝纫机,314厂决定生产洗衣机。

    以前,人们买这三大件都是凭票供应,我们的决策班子认为,改产缝纫机洗衣机一定能够火起来,我们的厂一定会扭亏为盈。

    我们的工艺标准一开始就向国内名牌看齐,我们要发挥军工企业的设备和技术优势,拿出一流的产品和市场竞争。”

    廖必忠叹口气说:“谁知道计划不如变化,你们农村变化快,工业上变化也快,市场变化更快,农产品供应取消票证,粮油肉蛋糖等等都敞开供



第一百二十章 为何要劳燕分飞
    散会时,王典成过来招呼叶西:“家里的饭菜早该做好了,四川菜,廖彩云的表哥从四川来了,带来了好些川味,梁青箐把杨改改也请来了,快回家吃饭吧,”

    王典成邀请大家都去,大家都说:“你们哥俩有好些时间不在一起了。你们就好好聊聊吧,我们都不去了。”

    听见狗叫,梁青箐牵着杨改改一起迎出来,叶西和杨改改双方都把目光停留在对方,开始都没说话,许多话,都藏在彼此的眼底。

    良久,叶西才问:“改改,我的信你都收到了吗”“都收到了,知道你销售不顺利,又不知道咋能帮上你,只替你着急。想给你回信吧,你的行踪无定,又担心你收不到,就没给你回信。这些日子累瘦你了。”

    梁青箐热情的的对叶西说:“进家吧,别站在外边说话了,你在湖南的时候,大家都为你着急,我们一家吃饭碰到一起的时候,都是互相打听你在湖南的消息,连小侄女也问彩云,叶西舅舅咋还不回来呀”

    大家一同进屋,梁青箐和杨改改并肩在前面走,两位美女像两朵争奇斗艳的鲜花,梁青箐灵动婀娜,杨改改秀丽超逸,跟在后面的王典成和叶西,瞅着她们的背影,心境却有了差异。

    尽管叶西已经同意和杨改改分手,其间的难舍难分,何止一个难字了得

    廖彩云的女儿欣欣燕子一般的飞出来,扑倒叶西怀里:“四川舅舅,你回来了呀,快进去看吧,我又来了一个四川表舅!”戴助听器的乐乐也口齿清楚的说:“伯伯你好,你听我说话清楚些了吗”

    看见笑眯眯的乐乐,叶西为他听力的改善,高兴得抱起他,用胡茬扎他的小脸,躲来躲去,乐乐笑得喘不过气来。

    不见廖彩云忙碌的身影,只听见她爽朗的招呼:“叶医生,您先坐坐,饭菜马上就好了。”

    客厅里,王典庄正陪客人说话,见叶西和典成一块进来,连忙和叶西打招呼,介绍叶西和妻子的表兄廖必忠认识。

    廖必忠听说叶西老家在四川,立即改用四川口音和叶西到招呼,一下子拉近了感情,两人便自然地拉开了家常话。

    典庄乐得抽身去摆放桌椅。梁青箐和杨改改穿梭于厨房和客厅,端出来热腾腾香喷喷的各色菜品,摆放了满满一餐桌,王典成趁这空档往乡政府打了一个电话,汇报的是计划生育的事。

    大家就坐后,未端酒杯,廖必忠不免感慨起来,前几年他调离离尧谷不远的先锋厂回四川的时候,厂子附近村子里几个和他十分要好的老乡要为他践行,鼓着劲也只是为他准备了烙饼摊鸡蛋,小葱拌豆腐,一瓶枣儿杠子酒。

    这次他出差到北京,特地请假来到这边,除了回厂看看老工友,还忘不了去看看那几个村里的老乡,没想到,招待他的还是那几个老乡,饭菜中鸡鸭鱼肉样样齐全了,大家都欢欢喜喜的告诉他这几年农村的大变化,从心眼里拥护改革开放的新政策,廖必忠说:“表妹要嫁到北方来,我最不放心的是她过得了这里的苦日子不,等我到了这边所见所闻,才知道我的思想意识落后于时代了。你看这满桌的饭菜,丰盛得很呀!比起我们四川一点不差呀!”

    的确,廖彩云十分用心的安排了今天这一桌饭菜,表哥千里迢迢带着父母的嘱托来看望她,是件高兴的大事,这一桌丰盛的饭菜倾注了她的满腔的乡情和亲情。

    尽管在夫家感情融洽,但怎么也代替不了对亲生父母刻骨铭心的思念,家乡的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机遇
    西头屋里的杨改改只小眠一会,醒了就睡不着了。今天,第一眼见到叶西,看见叶西瘦了黑了,她只差点扑身过去搂抱他,她克制住心头的激情,尽量使自己表面上平静些,甚至是淡漠些,可是她只觉得心里揪着疼,心疼叶西这三个月时间在湖南受的煎熬。

    是的,他们都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同意离婚了。可是,她杨改改对叶西的牵挂一如既往,特别是,接到叶西来信,知道他在湖南的销售遭到挫折,她心头着急上火,也没有一个能帮助他的办法。原打算等叶西销完辣椒回来就去办理离婚手续的,在这叶西遭受挫折当口去办手续极不恰当,她推迟了办手续的时间,
1...2324252627...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