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一枝一叶:望见天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王尧山

    父亲的头七,二七,三七,一直到七七忌日,典cd来陪着青箐去上坟烧纸,青箐每次哭得死去活来,典cd站立身边一起垂泪,每次都是典成劝解搀扶青箐回家。

    七七那天,典成来的特别早,而且所有的祭品他都为梁青箐准备齐全了,临出发典成说




第三十三章 天上掉下的好儿媳
    梁青箐没有人可商量,一切自己做主,从墓地回来就去居委会开证明,她从街道办事处拿到结婚证明信,又去信用社取出一笔存款,就和王典成直奔尧谷村,支部书记王世英是王典成的叔叔,给他们开结婚证明信的时候,还有点信不过,特意拉典成到一边问:“孩子,你们不是闹着玩的吧”

    王典成现在有了十足的底气:“叔吔,人家城市街道办事处也和你闹着玩,大红公章是随便盖的

    王世英乐巅乐巅的陪着梁青箐和王典成去乡政府办理结婚登记,因为他担心典成他们去乡里办事会有啥不顺当,他好帮助侄儿疏通疏通

    梁青箐已经在市场上滚打了几年,她懂得了抓机会,既然村支书是典成叔叔,那有不充分利用这个叔叔手上的权力的道理

    梁青箐一口一个二叔的叫得亲热,她给支书介绍她和典成搞特种养殖带头致富的意义,希望支书在典成在山林和河滩承包上给予支持;她还提出,典成他们现有的宅基地小了点,能不能给予照顾,因为他们不能只顾自己,还得想到典成的二哥也还没有结婚,她和典成已经商量好了,盖房的时候,把王典庄的婚房也一起盖起来,最后她动情的说:“二叔呀,你侄儿媳妇目前头无片瓦,你总不会让你侄儿媳妇露宿街头吧”

    梁青箐的一番话几乎感动得王世英落泪,世上哪有这样的媳妇,还没正式过门,就关心起大伯子的婚事来了。

    大哥大嫂摊上了那么个混世魔王的大儿媳,这几年差点没给气死,天上掉下个小儿媳妇,却是这般的明晓事礼。

    他王世英一辈子都没遇见看见过这般大气的女子。

    王世英他立即表态:“就是拿我自己的宅基地给你们盖房,我也不会叫侄儿媳妇没房住。”

    典成和青箐办完结婚登记回村,王典成的院子里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挤满了亲戚和乡邻。

    王世英招呼上村支部村委会的全体干部,一个个都自己提着酒,拿着下酒菜到王典成家里来。

    一是表示庆贺,二是现场办公。

    听说没过门的儿媳妇为大伯子的婚事谋划一起盖房,大家都十分感动,宅基地的事敲定了,山林和河滩地承包都一一敲定,当场由王典成和梁青箐在合同书上签字画押。

    梁青箐最后发表了一翻声明:“谢谢各位村干部的支持和帮助,谢谢各位伯伯叔叔大娘大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对我和王典成的支持和帮助,有一件事,就是给典成二哥盖房的事,根据我和典成目前的经济实力,我们只能先盖五间房,另外五间我们还得等我们有了钱过后



第三十四章天上掉下的好儿媳(续)
    梁青箐为二哥王典庄领来个媳妇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天傍晚,梁青箐家里闯进来一个遍体伤痕的女子,女子哀求梁青箐救救她,说她是从人贩子手里逃出来的。梁青箐把她藏了起来,又立即去派出所报案。

    人贩子逃跑了,那个被拐卖的四川女子得救了。

    梁青箐见那个女子被折磨的得十分虚弱,就对派出所的同志说,你们先联系她的家人吧,这两天,她就住到我家里去,我给她做点鱼汤养养身体吧!她家里来人了,你们通知我,我再送她回来好吗

    派出所的人感谢她的好心,就让被救的女子跟梁青箐家去。

    梁青箐要领着女子去医院看看身上的打坏的伤口,那女子说:“大姐姐,我不去看医生,我身上的钱都被人贩子搜走了。”

    青箐说:“没关系的,我有钱,赶紧治疗吧,你这么一个漂亮人儿,你不怕落下伤疤吗你叫我青箐姐吧,你叫啥呀”

    “我叫廖彩云,廖仲恺廖承志的廖,光彩的彩,云彩的云。婆婆说取这个名字今后命好,青箐姐,你说我这是啥子命差点被人卖了!”

    “你在家已经结婚了你说的婆婆是公婆吧”

    “青箐姐,你搞错了噻,我们叫婆婆,你们叫奶奶嘛。我还是黄花女子嘛!这次人贩子遭踏了好几个姐妹,我防备得紧,她们来不及下手,我就偷跑出来了。”

    廖彩云住下后,梁青箐和她聊天的时候,问她:“你们还没包产到户吗还吃不饱饭吗”

    “朗格吃不饱哟,包产到户后,家家粮食多得很,敞开也吃不完。”

    “那你们还往外跑个啥”

    “那背时的表哥帮着人贩子哄我们,说是这边棉纺厂招工,说是棉纺厂的活路累人,本地人不愿干,我们四川妹娃儿怕啥子累嘛,只想出来当工人,就上当了噻。”

    梁青箐通过接触对廖彩云已经有了不错的印象,她对廖彩云说:“你们还是幼稚点,即使这边工厂真的要招工,哪里会跑到那么远去招人,说到底,你们还是觉得家乡苦,外边都是天堂,才会轻易上当。”

    “农村就是苦嘛,哪个不想往城里头跑”

    “彩云啦,农村的苦也是可以改变的嘛。你信不信,有的人就还愿意从城里去农村吃那个苦去”

    “哪个傻儿才愿意去哟!”

    “彩云,你看姐姐傻吗”

    “哪个敢说青箐姐傻除非他自己是个棒槌。”

    梁青箐看过些四川方言的小说,她懂得傻儿和棒槌是啥意思。

    梁青箐告诉廖彩云自己如何找了个深山里的农民做丈夫,她不久就要去村里举行婚礼了。

    廖彩云目瞪口呆,哪里敢信这是真的。她指着墙上那几幅梁青箐和王典成的合影问梁青箐:“你说,那照片里的那个帅哥是农民,哪个会相信哟!青箐姐,你是逗着我耍的噻!”

    梁青箐只得拿出了他和王典成的结婚证,指着结婚证说:“彩云,你看看结婚证,你就该信了吧”

    廖彩云不得不信了,她刨根问底的盘问起梁青箐和王典成的恋爱经历,梁青箐也愿意重温那些甜蜜的回忆。一个讲得投入,一个听得入迷。最后廖彩云神往的说:“青箐姐,我要是遇见到这样的好人,我也会啥子都不顾的嫁给他。”

    第二天,梁青箐和廖彩云都还没起床,就有人叫门,是典成的二哥王典庄赶着马车来城里拉梁青箐买下的新婚家具。典庄告诉青箐,说是鱼塘里的育苗出了点问题,典成实在脱不开身,不能来县城。

    本来是她和典成聚会的日子,典成没来,青箐有点失落。

    但她更加担心育苗的问题,急忙打开典成捎来的信,典成详细的描述了鱼苗出现的病情和他的处理办法,她看到典成已经有经验了,判断正确,处理恰当,不会又什么大问题,她又才放下心来。

    二哥赶了几十里路,早就饿坏了。

    青箐赶紧做饭,廖彩云也利利索索的给青箐打下手。

    边做饭梁青箐边和王典庄聊天,她关切的问:“上次典成来说,村子里好几个给你做媒的,你的对象有着落了没”

    典庄有些腼腆:“不忙呢,等你们结婚后再说吧!”

    “那是为啥,你是哥,按说你该办在前头才对。”

    “不为啥,还是你们先办吧。”

    “莫非你挑花眼了吧有你看得上眼的吗”

    “个个都不错,人家不挑咱,我挑人家啥呀!”

    梁青箐猜到典庄的心事了。她诚恳的说:“二哥,你的顾虑多了,不是说好了,先盖好的



第三十五章 庆幸知遇
    正在说笑间,派出所的同志领着两个老人来了,廖彩云一见,放下筷子就哇的一声扑过去抱着两位老人哭得死去活来。

    看那一身穿着,头缠青头帕,脚穿草鞋,和红岩里的游击队员一模一样。廖彩云的母亲竟然比她父亲还高,一双大脚,也是穿一双草鞋。裤腿挽得高高的像要立即下地干活的模样。

    她竟然接连扇彩云耳光,气急败坏的骂她的女儿:“砍脑壳的背时女子,你都急死你娘老子了,你跑过做啥子嘛屋里头有啥子不好嘛!非要出来找死”

    青箐和典庄都赶忙上去劝解,那个老太婆警惕的注视着王典庄,气势汹汹的冲王典庄喊:“你是做啥子的,老子和你拼命!”

    廖彩云急了:“妈,你狗咬吕洞宾,不识好赖人,他们是我们的恩人!”

    派出所的同志也赶紧向老人解释。两个老人听清楚缘由,都双双跪下,一边磕头一边喊:“好人哪,老天爷会报答你们哇!我一家人都忘不了你们的恩德呀!”

    派出所的同志向梁青箐说:“我也代表派出所感谢你对廖彩云的帮助,派出所已经买好他们回家的车票,由我亲自护送他们到家,我们马上就得动身。你们就此告别吧”

    廖彩云十分着急,她请求说:“同志,能不能缓半天一天的再走”

    “对不起,我是执行任务,你不能叫我违反纪律吧,你们留下联系地址吧,有话在信上说吧!”

    梁青箐见状,她安慰廖彩云:“彩云,我们把地址写得详细些,方便我们及时联系。来日方长,青箐姐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你啥时候来,我都会欢迎你的!”

    在彩云和青箐互留地址的功夫,王典庄急急忙忙的在隔壁水果店里买来一大网兜苹果、香蕉、鸭梨,他递到彩云手里,说:“妹子,你们一路保重,有啥事来信,哥一定给你办好。”王典庄突然又对彩云说:“妹子,你把网兜里的鸭梨取出来吧,鸭梨鸭梨,就是分离,不吉利,不带着它。”

    一听此言,青箐和彩云都心有触动,彩云的鼻子发酸,她很快的取出几个鸭梨说:“王哥,你是个有心人,彩云我记住了。”

    梁青箐又往廖彩云衣袋里塞二百元钱,彩云不肯接受,青箐说:“穷家富路,你们都没有准备,带着把,预防万一。”

    他们就此告别了。廖彩云走几步就回一次头,王典庄和梁青箐都在向她招手,到了拐角处,廖彩云回头大声喊:“青箐姐,王哥,你们等着吧,我会很快回来的!”

    五天后,青箐接到一份加急电报:“青箐姐,父母逼婚,王典庄对我要有诚意,就请他带着政府的结婚证明信,火速赶来,廖彩云”

    梁青箐立即把电话打到村支部王世英那里,王典庄下午就赶到县城了。梁青箐已经把她的姑姑喊来看家,照顾水箱里的鱼。

    她亲自陪典庄去四川达县。

    接到回电的廖彩云按电报上的车次,在达县车站接站,才几天不见的廖彩云,在家调养得容色清丽,粲然生光,陪廖彩云一起来的还有彩云耍的好的两个幺妹儿,也都是眉目如画,青春活波,三个女娃拥上来,问寒问暖,把梁青箐手里的大包小包都抢过来,拥着青箐姐一路说笑,就是不理睬扛着沉甸甸的一大袋东西的王典庄。王典庄大步流星,一步不落的紧跟在后边,看见彩云不断的回头,两个幺妹儿才回头要接王典庄的包袱,王典庄不让:“不沉,我自己扛吧。”

    “王大哥扛着一代金条当彩礼呢,怕我们偷吧”

    彩云发话了:“王哥,你让她们抬一会吧,不通公交车,要是碰不上去兵工厂的厂车,搭不上便车,就要走二十多里路耶。刚才她们是故意耍弄你呢!”

    梁青箐也问典庄:“都是些啥东西,那样沉”

    “没啥,就是点山货,只是小米装多了点,听说他们这里不产这个东西,我装了五十来斤小米!”

    “哇塞,你朗格不把你们的太行山扛过来,你也太实在了嘛!”廖彩云有些嗔怪典庄哥。

    两个小伙伴一听王典庄的话,估摸着他肩上的东西至少十斤,惊讶得他们直吐舌头,三个姑娘要帮王典庄抬袋子,王典庄死死抱着袋子不松手,真像是护着个啥宝贝似的。

    两个小伙伴冲彩云说:“彩云姐,你好眼力,王大哥好实在哇。”

    两手清闲的梁青箐打量着周围的风光。

    廖彩云家乡这一带,属丘陵地带,虽然山峦起伏,但是,除了庄稼就是林木,除了田地就是河流。看不见太行山上那样的一块裸露的石头,看不见一片荒芜山坡。收割后的稻田里,有细长腿的鹭鸶和一群一群的雪白羽毛的鸭、鹅,它们三五成群,或在水里悠然游动觅食、或在田埂梳理羽毛安然歇息。



第三十六章 南北都夸好生活
    至于王典庄,我看到他的第一眼,就心头一动,我觉得我的那一半,就该是他了。说不上图啥,只是凭感觉。我和他相处就是那么短暂的一会,可是离开时就有舍不得的感觉。回来后这几天,越发的思念,我按捺不住就给你发了那封电报。

    我生怕我到了河北,亲眼看到那里生活条件差,我会动摇,所以我才要求他带着结婚证明过来,要先在这边领结婚证,为的是不给我自己留退路。

    我电报上说的父母逼婚,那只是一个借口。我的母亲还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她并不十分强迫我的婚姻。她劝我不要害单相思,她讥讽我惦记的那个‘李向阳’是我的一厢情愿。我一百个不服气,我相信我的感觉和眼睛。我发那封电报也是为了验证一下我的直觉是对是错。”

    “彩云,这样吧,我可以带你过去,你我就算合伙人一块创业。你和典庄的婚事还是不忙决定的好,说到底,你们还没有认真交流过呢。我和你姐夫毕竟还是经过几个月接触才确立关系的嘛。婚姻是影响你一生的大事呢。”

    彩云低头无语,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梁青箐的意见。

    一辆大轿车开了过来,三个姑娘反应灵敏,一齐跳到路中央拦车,车在她们跟前才停下,司机探出头来喊:“廖彩云,你不怕死呀”

    “王师傅,你的技术好,碰不着我们的。”

    “快上快上,我们还回去赶中午饭呢。”

    三个姑娘要帮典庄抬他那袋东西,试试搬不动,还是王典庄自己抱着上了车。

    车上有个人和彩云打招呼:“彩云,你做啥子去了”

    “必忠哥,刚好碰上你了,到我们家吃晌午饭去要不要得”

    另外两个女孩,忙着叽叽咋咋的介绍:“大表哥,今天你不能不去啊,有远客呢!廖彩云耍的男娃儿从河北来了。”

    司机回头打趣:“廖科长,沾你的光,我们一起去吃你表妹儿的喜酒吧”

    廖彩云脸红了,王典庄也脸红了。听见司机打趣,廖彩云赶忙说:“巴不得请你们都去噻,王师傅,平时八台轿子也请不到你们啰,你们都要去才对头嘛。”

    附近有座航天部的大型工厂,这车是他们厂里的专车,每天往返接送该厂的职工,只要车里还坐得下,附近的老乡有招手的,都会捎带拉上他们。所以,司机和他们都熟悉了。厂领导要求司机注意搞好周围老乡的关系,司机也因此落下一个好人缘。遇到工厂有需要和周围农户协调关系时,有司机一起出面就好说话些。

    车上坐的三个人都是厂供销科的人,供销科的科长廖必忠是廖彩云的舅舅的儿子。今天赶巧了,廖必忠做主,所有人都到彩云家吃饭来了。
1...45678...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