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唐诗剑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曾灵

    领兵的自然是张辅莫属。而那王九,早被朱棣一脚踢去安南,连北京城都未让王九进入。

    势力强大的大明,认为应该狠狠地教训安南。如果谈判可解决问题,不动用部队,自然是再好不过。但行伍出身的朱棣,首选武力镇压!

    永乐九年(1411年),张辅再次被派至安南,与早已至安南的王九再次汇合,并肩作战。

    此时的朱棣已特别信任张辅与王九。他觉得既然张辅在南作战取得过胜利,那安南这地方派其去最为适宜。

    而为何朱棣要对北方亲征,对安南却如此放得开这着实与朱棣的经历有关。

    朱棣自年轻之时就一直在北京,对北方蒙古习性较为了解,而且蒙古残余势力为元朝旧班底。明朝政权是在推翻元朝基础之上建立,最怕元朝势力死灰复燃,所以格外重视;蒙古残余势力确实也越来越强大,朱棣方且会亲征。

    而更重要的是,朱棣喜欢打仗。他不喜坐于朝堂之上……

    而安南则不同,它只不过曾是中国的一个附属国,从来没有掀起过风浪,安南的级别远远达不到御驾亲征的程度。这种情况之下,派张辅再为适当不过。

    张辅原本在永乐七年(1409年)就将安南大部队叛乱平息,只留下“侄皇帝”陈季扩带兵退守乂安苟延残喘。朱棣北伐,便将张辅调回北方战场。

    而说来也怪,这张辅一走,陈季扩便发起反攻,沐晟再次大败。

    在胡山之上,朱棣便接到沐晟大败的消息。可败归败,但大明一日不撤军,安南亦是一刻不得安生。

    事情就是如此,同样的安南,同样的大明军队,张辅一打便胜,而沐晟却一败途地……

    朱棣在北方大胜而归,心情绝佳。

    安南陈季扩乘着朱棣心情绝佳时,说尽好话,希望朱棣能大发慈悲,册封其为王。

    朱棣当然明白安南陈季扩的心思。这一次,朱棣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法----不再另外委派明朝官员,而是直接册封陈季扩为交阯布政使----这却是一省之长!

    善玩手段的永乐帝朱棣,这次是否可称安南陈季扩之意且听下回分解!




第317章 春风飞渡明月关
    陈季扩一心想要的是安南国王的帽子,可这永乐帝朱棣给的还是高官的帽子,这下他不满意了。乘着打了胜仗,想要要狭朱棣一把的陈季扩,于是变本加厉,继续扩大叛乱的范围。

    镇守安南的沐晟实在无力控制局面。

    当张辅与王九被永乐帝朱棣调至身边,参与征讨鞑靼之北伐之战后,这安南平叛之任又落于沐晟肩上,沐晟承担继续搜捕陈委扩之重任!

    但狡猾的陈季扩实在难缠,凭借深山密林、地形熟悉与沐晟周旋。

    沐晟殚精竭虑,却久攻不下;加之下属、以都督黄中为首之人,对沐晟实在不服,沐晟实在无法服众……

    于是,安南之战陷入了胶着之态!

    而此际,远在北伐已班师的朱棣已接到安南战况不利的消息,当是时,朱棣已决定将王九、张辅再次调至安南平叛。此时的张辅,已经成为朱棣手中一张很硬的王牌军!

    而那飘忽的王九,在永乐帝朱棣的心目中,却成了一支奇兵。

    奇兵,出奇而不易。

    藏于手中,不轻易显现;假若显现,却如利箭,一箭封喉!

    这便是朱棣对王九的定位。

    所以,王九此次北伐实在是无功。

    王九属下的睚眦,虽闯下赫赫威名的“大漠黑煞”,但却无功而返。

    说是无功而返却也是不太确切。因为此次北伐所开拓的道路,却被“明月关”建成了一条商道!

    五十万大军班师回朝,回朝之职责又被永乐帝朱棣丢于王九身上。

    足足五十万大军的班师,又是何等的复杂,需计算每日的行程,各路兵马的宿营,水源汲取,防备袭营等事宜……好在王九身边有个沙场老将张辅,且军中参谋、文书甚多,路线规划等事宜,只需王九签章即可。

    但似乎朱棣似乎看出王九的意图,因为王九更大的意愿却是在于建立一条与蒙古经贸往来的商道,所以班师回程一事便落于王九身上。

    每十日会有一处以武刚车筑就一座小城,以为辎重存储。但既然班师回朝,那些辎重便不需存储太多,而可以储存些游牧民族所需要的如丝绸、茶叶、盐巴等……

    不得不说,那些蒙古游牧民族还真是有钱,他们劫掠的金银,实在不知如何使用,但实用主义却是他们所崇尚,用来换取丝绸穿起来,着实比那些厚重皮草更为轻爽而舒服得太多;换些茶叶,用来洗涤一下被油腻侵蚀的脾胃,这却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王九对赚钱一事,情有独衷。

    所以永乐帝朱棣赶王九去负责班师一职,王九乐此不疲。

    但那张辅对王九此举却是不置可否。

    在张辅看来,陪君侧,却是无尚荣光之事,别人求还求不来,你却是个猪头,反而避之不及。

    “喂,你这个猪脑子,陛下叫你负责班师,你便班师难道你不会推辞”张辅终于看不过眼道。

    “我那三百骑睚眦难道不够我将自己的亲卫头子那刘老二,都放在陛下身侧,难道还不够”王九道。

    “当然不够。你应该时时刻刻呆在陛下身边,护卫陛下周全。别人求还求不来的事,你却避之不及。”张辅道。

    “问题便是在此,”王九振振有词道,“我却认为,此际建立一条通往蒙古的商道更为重要。一来通商,二来,可根据货物的数量,进而推算他们的人数、聚集地,为获取他们的翔实的情报。”

    “即便如此,你亦是要在陛下面前多晃动一下。你可知咱们的陛下,是雄主不假;但他最为忌讳为何……”张辅未将话说全。

    王九愣住了,这却是他未曾想过的。

    朱棣最为忌讳的,帝位不正!

    郑和下西洋所谋,正是万国来朝,以正其名;迁都北京,亦是因为北京为其经营多年之地;多疑,亦是担心别人所思其帝位不正!

    这却陷入了一个怪圈。

    王九拱手正色道:“张大哥,实在小弟所思虑不周。小弟受教了。”

    张辅摆了摆手道:“多在陛下面前露露脸,会有好处的。”

    “好的。”王九答道。

    “你在军中选人入你睚眦,入你锦衣卫一事,陛下曾问过我。我答道,你曾与我议过。但你这家伙,你是与我提过,但数量未免太大了些,睚眦加上锦衣卫人员,足足有万余人!”张辅骂道。

    王九道:“张大哥,你想想,撤军之后,那商道安全如何保障少些人,却也着实运作不来啊。”

    “但你应向陛下请旨啊。幸好陛下是问我,若问其他人,不知会如何……”张辅怒道。

    话未说完,张辅便是一脚踹向王九屁股,这次踢得倒是甚是实在,难得王九没有避开……

    但这张辅抱着脚叫唤了好久,这王九的屁股莫不是石头做的后来张辅脱了靴子一看,脚背竟肿了好高一块……

    由大明帝国通至蒙古的商队,名曰“明月关”已被建立。高档丝绸、精美瓷器、茶叶、盐巴等,又或产自大明的手工艺品已然源源不断输送至蒙古瓦剌部落,而来自蒙古大漠的皮草、金银已运回大明,换取更多的物资正输送蒙古大漠……

    其实大明的管家----户部尚书夏原吉与王九的属下大胖子袁杰已在筹划一系列对蒙古的经济战。而因此,大胖子袁杰被王九调至北京,与夏原吉一起,筹划此战。

    而此战正是通过“明月关”来进行。

    按照夏原吉与袁杰的筹划,意在通过来自大明的物资,让蒙古大漠感受到大明帝国的文明,向往大明的生活,慢慢瓦解蒙古游牧民族的战斗力,是而不战而胜之……

    此计亦得到朱棣的首肯。而首当其冲的却是建立商道。

    建立商道,自然需要大量的人力,那自这五十万的大军挑选便是最为顺其自然的。然而,这悄声无息的选拔,却在朱棣班师回朝的路途之中,演变成为比武选拔……

    这无论如何是王九未曾想到的;但这却是尚武的朱棣所乐于见到的。

    睚眦的待遇,好得不能再好;王九所领的锦衣卫的待遇,相较普通兵士而言,更是让人趋之若鹜……

    但不管如何,在回程之路上,随着大军的后撤,明月关沿途建立了起来。按王九的说法,却是欲让那“春风飞渡明月关”!



第318章 兄妹谈心·家务事
    且将镜头再次转向南京城。

    永乐帝朱棣北伐,太子朱高炽监国。太子朱高炽正于殿上兢兢业业地处理政事,一侧的左谕德兼翰林侍讲杨士奇、老廖及数名宦官正于一侧侍候着。

    朱高炽正在批阅奏章。各地呈上来的奏章何其之多,朱高炽看着如他体积相差无几的奏章,堆积于身侧,便叹了一口气:看来今夜非要至三更方可处理完毕!

    正在朱高炽埋头苦干之时,忽然他身后来了一位身着明黄色长裙、婀娜多姿的女子。

    一侧的老廖睁开眼睛又闭上了。另一侧的杨士奇正想躬身行礼,但那女子圆目一瞪,那杨士奇吓了一跳,连忙装做没看见。

    却见那女子悄悄地来到肥胖如山的太子身后,一双柔夷便将朱高炽的眼睛蒙上了。

    未曾想到那太子朱高炽手中之笔停下,身子未动便道:“皇妹,你又调皮了”这兄长威严却是显露无疑。

    这明黄长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永乐帝朱棣最小的女儿、太子朱高炽的妹妹公主朱菁!

    随着一阵玲珑的笑声,朱菁自后面搂着朱高炽肥胖的脖颈道:“哥哥,你怎么每次都知道是我”

    朱菁自太子身后转至案台侧旁坐了下来。

    “除了你,谁还有这么大胆”朱高炽头都不抬地道。

    “真无趣。”朱菁撅嘴道。

    “在交阯呆着就有趣了”太子朱高炽终于抬起了头,两道目光自肥胖的脸庞迸射而出,却满是怜爱地落在朱菁身上道,“你那位九哥哥,可是跟着父皇去了北边。”

    公主朱菁羞红了脸道:“哥哥提他作甚”

    一侧的杨士奇见这兄妹拉起了家常,连忙躬身下殿,这些皇家的家常,自己在殿上呆着实有不便。几名宦官见状亦躬身退下。而那老廖却仍在一侧闭目养神。

    “你可是我妹妹。我能不关心吗”太子朱高炽思虑道,“我那未来的妹夫,实在是了不得。据说当时安南的多邦城东门便是他率数十位锦衣卫攻破,不仅艺高胆大,但另外有一点却是常人所未留意的。”

    “怎么说”公主朱菁对自己的兄长的话却是很感兴趣。她实在很是在意自己兄长对王九的看法。

    “大明有个明月楼,交阯有‘明月酣’,西洋暹罗有个‘明月坊’,如今他跑到北边,又弄出了一个‘明月关’出来。看来我未来的妹夫倒对‘明月’是情有独衷啊。”太子朱高炽笑道。

    “还有吗”公主朱菁眼睛发亮道。

    “当然。我对他的军械司很是感兴趣。据说他将锦衣卫的军械司收归麾下,将军械司内的工匠们的待遇提高何止一倍,然后不计成本研制各类军械,如今军械司研制的武刚车,已由工部订制三万台,随父皇北伐。据悉,此车相当实用,”朱高炽喝了一口案头的茶,又道:“据闻,现在军械司又已研制出杀伤力极为强大的火器!”

    公主朱菁眼睛笑成了月芽状,为自己的兄长添了茶,问道:“这我为何不知晓”

    “你自然是不知的。此为极端的军事机密,”朱高炽道,“如今军械司已被父皇迁至北京城。虽然由妹夫名义上管辖,但已由父皇直管。但那冤大头还是妹夫……”

    朱高炽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已开始称之为“妹夫”。却让公主朱菁心花怒放,但朱菁不愿意朱高炽称王九“冤大头”,便插嘴道:“为何称他为‘冤大头’”

    朱高炽嘴角略有一丝笑意地道:“钱归他出,他养着,但如今军械司却由父皇亲自看着。并且,妹夫如今仍在四处网罗能工巧匠,源源不断将人送至军械司。不仅是那些工匠,还包括那些人的家眷。你说,他不是‘冤大头’是什么”

    “当然不是‘冤大头’,那是他忠义之所在。”朱菁恼了道。

    “噢。那是为兄的不是,为兄为你赔不是。”朱高炽挣扎着欲起身向朱菁赔礼,但他实在太胖,一时间起不来。

    朱菁行至朱高炽身旁,吃力地将朱高炽搀扶起来。

    “陪为兄走走”朱高炽道。

    朱菁点了点头道:“只要你不说他的坏话。”

    朱菁搀着朱高炽向殿外走去。

    如今已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殿外一片春意盎然。

    “都说‘女生外向’,果不其然啊。”朱高炽一边走,一边笑道,“但关于那个‘明月关’,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怎么说”朱菁问道。

    “假若施行妥当,数年之后,‘不战而屈敌之兵’便指日可待……”

    殿外的花丛之中,掩映着两个身影,一个肥胖如猪,一个窈窕,二者相映呈趣……

    二人身后,是老廖饶有趣地看着二人的背影,饱含笑意,却是一副老怀欣慰的姿态!

    再将镜头转向南京城东门处。

    品茗轩内。

    一个鹤发童颜、身着道袍的老人。

    一个光头,身着僧袍、老僧入定般。

    二人正在斗嘴。

    “你个老宋。你说那个阳明怎么就不说话呢”僧袍人道。

    “你个老祖,两、三岁的小孩子,你看他的眼睛,漆黑发亮,每次都是看着我们拌嘴,他亦不必说啥了。”道袍人道。

    这二人,正是来自少林寺的老祖与来自武当派的宋远侨,任罄自安南归来,这两位祖宗级别的人物一直呆在此未曾离开过。

    “你成天对着那两、三岁的小孩子念那佛经,你不烦,那小孩子烦不烦哪会开口说话”宋远侨道。

1...128129130131132...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