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剑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曾灵
第312章 一路向北
朱棣的大军一路向北。
王九所率的“睚眦”游曳于大队人马四周,方圆百里左右,与本雅失里所派的游骑进行的遭遇战达十数起。王九的睚眦未偿败绩。
实在是睚眦人选百里挑一,且王九所率之人均可获知先机,提前发现敌人的踪迹。或者说如今的蒙古此时已经自最初的元朝正规军、北元残部混成了散兵游勇的游击队,战力已大不如前。
但本雅失里本人为黄金家族的后代,内心一直不服气,念念不忘恢复先祖的辉煌;但他实在是心强而命不硬,于是只好干一些土匪的勾当。
本雅失里派了数十队游骑,但均无回应,未见游骑的归来。
本雅失里明白,这些人凶多吉少。但他无奈,他只能采取偷袭的战术,因为他的人马实在不够朱棣所率的五十万人塞牙缝的。原本本雅失里杀了明使郭骥之后,朱棣麾下大将丘福率十万大军前来,本雅失里便知道,终有一天,会将大明的大军杀来,未曾想到这一天的到来竟是如此之快,并且人数竟达到五十万。
这明摆着要灭了黄金家族血统的态势,所以本雅失里除了逃跑,也只能逃跑!
但往哪逃朱棣的大部队就在身后。
一直至五月,王九所率的“睚眦”已让本雅失里的游骑闻风丧胆,被誉为“大漠黑煞”。朱棣大军来到胪朐河畔。睚眦发现敌人丢弃的战马四匹及一处箭筒。
朱棣闻之大喜,因为他隐隐感觉到,本雅失里已是不远了。
胪朐河此处水源充足,朱棣觉得这是上苍眷顾,故命名此河为“饮马河”。
数日之后,王九的睚眦又抓获了一名逃兵。经审讯得知,本雅失里在兀古儿札河,朱棣当即决定大部队渡过饮马河,准备迎敌。
朱棣安排王友在附近扎下大营,并将金幼孜留予营中,以备与王友商量突发事件的对策。而朱棣亲自将王九与张辅带于身侧,亲自率领精锐骑兵三千向前行进,每名骑兵配备双马及二十日的干粮,轻装上阵,速度自然很快。
朱棣非常熟悉蒙古兵的作战风格,他深知,一旦让敌人嗅到大军的气味,很可能会逃窜,所以他率领精锐骑兵采取突袭的方式急行军朝敌营进发……
当王九听到此命令,愣了半晌,拍了拍身侧的张辅道:“哎,我说张将军,我没听错吧”
张辅头都没抬,一边束甲一边道:“快些收拾,再慢些,小心军法收拾你。甭以为此次你们那队‘大漠黑煞’立了那么多功劳,那煞威棒便落不到你屁股上。”
这些日子,按级别王九与张辅均可分得单独营帐,但王九却始终赖在张辅身边,不愿回自己的营账,反而与张辅同帐而憩。张辅无奈,却也由得王九。
王九未曾在军中呆过,但那张辅却是军人世家,耳闻目睹尽皆为军中轶事,二人相处甚是融洽。
而张辅年长王九约十余岁。说实话,这张辅对这秀气俊朗的王九之前并无好感。但因平定安南,锦衣卫的情报实在帮了年少老成的张辅大忙,并且这王九率数十人,硬闯多邦城东门,为打开安南门户立下大功,这张辅方且对王九另眼相看!
但这张辅唯一看不透王九的便是,这王九的锦衣卫简直太会做生意了。
五十万大军的粮草,在王九与户部尚书夏原吉的统筹之下,直接包圆了。王九的锦衣卫成立了一个“明月关”的商队,竟将号称“鱼米之乡”的江浙的数名大粮商联合起来,向五十万大军提供部分粮草,其余则由户部组织官粮供应。
每次供粮,王九还会拿着单,要张辅签字画押,到时待战争完结后,由户部统一向那伙粮商付钱……
张辅每次见王九拿着一沓厚厚的签单便头疼,经常直接将自己的将印丢予王九,要他自己盖。
而王九硬是好脾气,一边笑嘻嘻地盖印,一边跟张辅解释,这日送了多少石粮草,那日送了多少石粮草,还为官兵备了多少御寒皮草之类的,这些为那些粮商送的,不要钱……
张辅气得鼻子差点歪了,这些皮草,却是王九的那队“明月关”在瓦剌部落收购、经挑选、质地不好,卖不上价的,便送予官兵的,且数量着实不小。
张辅看过帐单,却发现王九卖予这五十万大军的粮食却是不贵,较京城的粮价,稍高三成;算上路途损耗,却不会太高,反而较上官粮,还低上不少。
张辅很是奇怪为何会如此。
王九倒未瞒着张辅,便在行军图上,指着大军的行军路线道:“每十日便会在路途中以武刚车建一个城郭,在内贮粮,且会派军把守,这路途之中,穿过瓦剌的部落。这些游牧民族,物资匮乏得很,但却不缺金银,那你说,我们会做些什么”
张辅恍然大悟……
张辅在军中威望甚高,实在因为张辅爱兵如子。而张辅却发现王九更甚于己。
王九带至大漠的“睚眦”原本有三百余人,在军中精挑细选,征召了七百人,共计约千余人,承担了这五十万大军的外出侦察之重任。应该说,这帮人是精锐中的精锐,但无论如何他们是最早与本雅失里所率的鞑靼交手之人。
千余人的睚眦,如今仍保持着千余人,但其中已折损了百余人,折损达一成以上,虽然这在张辅看来不算高。但王九每次拿着阵亡将士的军牌,张辅实实在在地看得到王九眼神内的深藏、不可抑制哀伤……
“想不通陛下为何会亲身涉险。”王九一边整理着行装一边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在‘靖难’之时,他便是经常如此。我父亲张玉当初便是为护他,闯入敌军阵中,力竭伤重而战死。”张辅仍是头亦不抬地道。
“噢。”王九若有所悟地道。
“借你‘睚眦’三百。”张辅道。
“可以。”此次王九回答得干脆。
“你不问我为何”
“护着陛下呗……”
“呸……”张辅一脚向王九屁股踹了一脚,未及,王九脑后似乎有眼睛灵巧地躲了开来。随即帐内响起张辅与王九爽朗的笑声……
第313章 幹难河之战
一代帝王朱棣,丝毫未将自己当一回事儿,率队纵马驰骋于大漠之上,身后留下“哈哈”肆意的笑声……
而那王九、张辅一脸苦色追随于其身后。
皇帝不将自己当回事,那身为臣子却不能不将自己当回事。
王九早将自己的睚眦派出,梭巡于数十里之外。王九研看过丘福兵败的卷宗,他还与张辅探讨过,为何之前丘福发现敌踪猛追不舍却全军覆灭,而此次这永乐帝朱棣发现敌踪,还是死追,就不怕重蹈覆辙
张辅听后,笑得连眼泪都出来了道:“我说你这个九哥儿,我就知道你不明白,还以为你不会问我,一个人钻牛角尖。”
“不明白自然是要问的,”王九道,“你亦知道,这领兵打仗,我确实不懂,但要我备下军需、外出侦察之类的,我却是当仁不让。”
“那你对如今安南之战却是怎看”张辅问道。
王九沉吟片刻道:“如今尚有陈季扩妄图部仍在负隅顽抗。据当时我查探的情况,那陈季扩部应在筹备多邦城之时的象兵,他到处搜罗大象,估计数量实在不少,至少五千头!”
“如今沐晟仍在清剿……”
“假若是将军您率兵……”王九思虑道,“我却是信心十足;但这沐将军,我倒觉得,此次北伐之后,张将军,估计您还需要再跑一趟安南……”
王九的话未说完,就被张辅打断道:“你这个乌鸦嘴。我可实在是不想去你那个鬼地方了!”
张辅,河南人,而那安南多山、多雨,湿热至极,身为北方人的张辅实在是受不了。
安南的话题被张辅转移了,这张辅倒开始为王九解释为何这朱棣一定要如丘福一般追击,而不怕重蹈丘福的覆辙。按张辅的话来说,假若是他,他亦会如朱棣一般,死追不舍,恐怕追击得还要更快一些……因为朱棣与张辅身为优秀的将领,明白时机稍纵即逝的道理。如狼一般,一旦闻到敌人的气息,便会毫不犹豫紧紧咬住,直至敌人尸骨无存!
至于朱棣为何会死追不舍,而不担心重蹈丘福的覆辙,那是因为此次朱棣五十万大军杀来,情况较上次大有不同。
本雅失里上次是主动设圈套让丘福钻,而此次却完全不同。他清楚地知道,上次让朱棣爱将丘福全军覆灭,此次朱棣带着五十万大军前来,是要灭了自己,报一箭之仇。在此生死存亡之际,他只能逃窜、保命,藏得越深越好,最好如草原鼠钻入地底才好……却哪里想得到再设一个圈套让朱棣再钻一次!
本雅失里明白。张辅明白。而那朱棣更是明白。所以朱棣撒开蹄子紧追不舍,而那本雅失里更是舍命逛奔……
待得朱棣率五千人马赶至兀古儿札河时,发现本雅失礼已逃走。
最早赶至本雅失礼宿营地的却是数十人的睚眦,将残留于地上的炊具痕迹保存好,待随后约一个时辰后到来的朱棣查探。
朱棣看到残留于地上的炊具痕迹,心内一阵暗喜:距敌已不远了!
朱棣即刻下令全军暂歇,入夜后急行军,自远路绕去截击敌军。
应该说,名将即是名将,名将有一种特质,即是爱兵如子。身为帝王的朱棣,更是如此。这是王九的感悟。
部队实行口粮制,有胃口小的,便会积攒些粮食;但有胃口小的,即有大肚汉。朱棣允许将士借贷战友的粮食,并称回京后双倍酬谢。
精于作战的朱棣明白,只有**惜士兵的好主帅,士兵们才会不惜性命地保护你、拥戴你。假若肚子都吃不饱,却如何为你卖命、打仗!
行军途中,朱棣总是天黑透了还不吃饭,太监端上饭菜几次催促,朱棣仍置若罔闻,待得巡视一通之后,待将士吃饱后,朱棣方且进食。
急行军一日一夜,每百里休息半个时辰。当到达干难河时,本雅失里的大部队约三千余人终被追上。
干难河,又称斡难河,这里是元太祖铁木真、人称成吉思汗的发迹之地。
公元1206年,中国北部的瀚海沙漠群以北的幹难河上游,金帝国的藩属----蒙古民族诸部落举行的一个重大集会之上,推举孛儿只斤部落五十二岁的首长铁木真为大可汗,尊称成吉思汗,意思是海洋皇帝,蒙古帝国正式诞生。
蒙古民族正是匈奴的后裔,居住在以不儿罕山(今肯特山)为中心的荒漠地带,四周有斡难河(今鄂嫩河)、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土兀刺河(今土拉河)。
也正是于此斡难河,纵横欧亚大陆、武力举世无双的元室王朝的前身,已然诞生。
而时至今日,本雅失里正是想借祖先的遗泽,在此斡难河,意图击败朱棣。
永乐帝朱棣见宿敌本雅失里停滞不前,自是不肯放过此次难得的机会,双方二话未说,列阵马上展开激战……
阵地战,绝非如今的鞑靼人所擅长;且已丧失成吉思汗时代一往直前气势的本雅失里,如何能抗衡大明帝国精锐中的精锐的冲击……
朱棣亲自率军冲入敌营,王九一侧保护。如今军营之中,若论武艺之高,非王九莫属。那护王之责自然便落于王九肩上。王九不杀敌,只是护着朱棣防止冷箭、突如其来的刀兵的袭来……
血路之中,一只冷箭向直袭向朱棣,永乐帝朱棣手执长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正待闪避,却听“叮”的一声响,却见一道黑光直将那突如其来的冷箭击落于马前。
朱棣侧眼一看,身侧正是那王九手执短刃纵马身旁。朱棣大喜过望,相较于朝堂之上,他更喜欢驰骋于疆场……此次朱棣北伐,老廖未曾跟来。
按老廖对朱棣的说法,有这年轻人在,估计没有可伤得到你,即便你千军包围,这年轻人都可将你自千军中背出来,保你无虞,并且如今我年事已迈,帮你守护太子罢……
朱棣原本将信将疑,但战场之上,却发现自己冲锋之后,这身侧的王九纵马于身侧前后,举手投足,袭向自己的刀兵,尽皆挡住,如同身披无敌的重甲一般。朱棣大喜过望,挥动长刀,大喝一声:“杀……”直冲向已溃不成军、本雅失里所率的鞑靼军……
第314章 大破鞑靼·太子监国
朱棣亲自率军冲入敌营,举起明晃晃的大刀,杀向敌军……
皇帝身先士卒的激励无以伦比,众将士见皇帝都如引拼死血战,自不甘落后,军威大振,愈战愈勇……
数个回合之后,本雅失里的部队消灭殆尽。仓皇失措的本雅失里丢下辎重与物资,只带着七名随从匆忙渡河逃走。
北伐首战告捷,永乐帝朱棣心情大好。
让朱棣觉得美中不足的是,此次战役之中,未有发现本雅失里的丞相阿鲁台。
随后进行的数次围剿,依然未有发现阿鲁台的踪迹。这让朱棣有些不甘心,他明白阿鲁台是个大隐患,必须除恶务尽。但部队踏入茫茫草原,粮草、补给在户部尚书夏原吉的统筹之下,已达深入草原至二千余里,停留达三个月之久,后勤补给实在跟不上,而不可恋战了。
永乐八年六月,朱棣率军开始慢慢回撤。让朱棣未想到的是,当班师还朝的队伍回至飞云壑时,先前与本雅失里闹别扭的鞑靼丞相阿鲁台竟率一股部队来袭……
这让朱棣喜出望外,他一直为找不到这支部队发愁,送上门的肉岂能不吃。
朱棣又一次提刀上马,冲入敌营,左冲右突……
王九自然随身圣驾左右。
永乐帝朱棣天生便是一名战将,此际的他,却是丝毫不顾忌自身的安危,大呼道:“杀尽贼寇,建功立业!”实在是因为王九在身侧护卫,朱棣方且不需顾及自身安危,他只需将大刀往敌寇脑袋上砍便是,任何有危及朱棣安危的刀箭,早被王九消灭于萌芽状态……
朱棣左冲右突,挥刀向敌军拦截之人脑袋上砍去,那敌军见刀来,正待举枪来拦,突觉一道黑光袭来,肋下一阵剧痛,手上之枪却举不起来……
那朱棣却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刀便将那敌军的脑袋上砍了下来,鲜血直冲天三尺……
朱棣“哈哈”大笑……
朱棣岂有不知王九暗中相助之理,如此数次,朱棣只管用刀往敌军脑袋上砍便是,仿如那敌军前来送死一般。
皇帝如此英勇,将士们岂有不上前之理……一时间将士们杀红了眼,蒙古军一时溃不成军。
阿鲁台本人更是惨不忍睹,被明军打下了马,在亲随的帮助之下,换上别一匹战马,仓惶而逃。
朱棣率师紧紧咬住不放,直追出百余里之外……实在是因为天气炎热,将士饥渴难耐,朱棣方且兴尽收兵。
大军缓慢班师回朝。
此际,太子朱高炽正于南京城履行监国之职。
监国,即是协助管理国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