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风烟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林阡
这当然不是巧合,谁都知道徐辕有麾下分散在蒙古军辖境、迟迟未归拢到曹王身旁。夜间林阡敢对博尔术草木皆兵,就是站在这群人过去经常游击的基础上。当然了,他们的分散有利也有弊,战前就连转魄也不能联络全体,否则林阡神兵天降的同时正好号令他们到齐,都用不着虚张声势了。
博尔术也深知这一点,天亮前之所以没被草木皆兵,就是因为:这群人只是自保为主的散兵游勇,林阡与他们没有里应外合的可能。
到这一刻,天色照得林阡身侧百余人身影如雪亮,不可能维持游击或草木皆兵——“不必再游击或草木皆兵了。”
打不过?果断换打法!
这里的花帽军或百步穿杨军只缺个一呼百诺者,
而这里的博尔术只缺个切中肯綮者,
都是他林阡而已,
这一战是对敌人的安能动之,也是对自己人的活血化瘀。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林阡奇袭失利也无妨,只要他露脸就能召集全体盟军,那就是他反败为胜的后招。
不明则已一明惊人。聚啸逍遥峰,兵马倏然扩百倍,林阡刀气震天动地:“正面交锋,是敌皆斩!”
一声喝断星斗,无法无天纵横驰骋,饮恨刀如虎入狼群,将蒙古军成片砍倒,绝命海迅疾成血海,喊杀惨叫此起彼伏。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籍辣思义叹为观止,原来,适才的奇袭不算失败,盟王已试探出敌阵哪个最虚。
“随盟王杀!”作为女真人当今最强的特种部队,花帽军亦舞戈挥戟,忘生轻死,气势如虹。
反败为平,只在刹那。
“十二楼来了五个?”激战正酣,林阡看转魄再报:令公处剩四,越风处剩三,正中下怀——
“木华黎发现我不在的第一时间,令公最危急,其后,形势会因为蒙古军为我分心而渐缓。”好在,最危险的时刻,令公已在孙寄啸和阿绰的帮助下,血战、死战、渡过劫难。越风亦然!
大雪山交锋,比居延城外开阔处更适合盟军,毕竟敌军五万对一万很难完全展开、故人头不能算绝对优势。杀得兴起,安贞桓端与林阡并驾齐驱,月牙鎏金铲粗放,风里流沙刀豪迈,冰雪地瞬然冲驰出一大串黑红色,“十二元神才配‘十二’。重名者,不留!”
渐入佳境,林阡重回主导,已出现以少胜多迹象:令公,阿绰,听弦,寄啸,我连平手都不乐意,是连“撑”都不舍得留给你们。
“十二楼来了九个?”又战片刻,转魄三报:令公处剩二,越风处剩一。虽然眼前还是七个,应该有俩正在途中。好,好得很,盟军破局时刻到了!
林阡嘴角露出一丝笑,木华黎,对你,无法立刻调情绪?那就慢慢调!
不能骗你当场就鸡飞蛋打,那就引你逐步忘记对我该坚定采取“挟持人质,投鼠忌器”,引你和博尔术一起战我、忽略我林阡之外的其它人——
“教他知道,势不可逆!”
初七午后,林阡破局,嵬名令公随即斩关。
或者说,破局的其实是郭仲元,隐身已久的他,趁蒙古军和主帅们杀得白热,终与郭阿邻共同打开绝命海的命脉。
是了,没说救越风的一定只是林阡,本来也就该是他们这些小角色——可花帽军哪有小角色?林阡在前,蒙古军谁都忘了。
当是时,双郭趁其不备突然掩袭,从西北角突入蒙古守军,杀开一条救援越风军的通路;古洞庄沈氏亦暗度陈仓,与双郭之明战相辅相成。博尔术铁桶被破,匆忙收缩阵线,幸能有所补救,未教越风军全部撤出。
博尔术合围被撕,哪怕只是撕开一小口,都教闻讯后的木华黎等人惊心。这一厢逍遥峰平衡打破、胜负倾斜,那一厢居延东部阵地,士气和兵力也此消彼长,嵬名令公当然抓紧战机,夏兵奋迅如霹雳,将木华黎部击败、杀退。
没错,虽然林阡对令公承诺过“我定会尽快回来,届时帮你扫除你面前还剩的敌人”,但这句话可没说过地点一定就是居延。熬过血战或撑过苦战的嵬名令公,完全可以趁势进击,用一场胜仗等林阡来“帮”他而不是“救”他。
南宋风烟路 第2000章 居延·剑河风急雪片阔(1)
居延之西约五到十里,仍有四向摆列的陷马坑或防具。嵬名令公令铁鹞子休整,换步跋子开道,避坑拔鹿角搬拒马。
“居延与黑水城之间有两条路,一近一远, 近的是狭谷,远的较平坦。”嵬名令公想,兵家大忌,隘形自然不能选;况且自己只是林阡初六的幌子和初七的掎角之势,不是主角,不着急登场,只需将蒙古军的防御设施拆毁、生存空间压缩到一定程度即可,“走后者。”
“前面有个镇子。务必注意秋毫不犯。”孙寄啸提醒。
“总觉得蒙古军败得太轻易。”孙思雨略有担忧。
“他们疲累、颓丧, 而且也被师父分过兵。大师姐,莫小看咱们西夏军,若非敌人是蒙古禽兽,不至于啃个十里都这么难。”阿绰笑说。
“就算如此,蒙古军难道不想以弱胜强?我的意思是,他们会否故意让了这几里,在前面镇子上伏击我们?”孙思雨仍觉不可掉以轻心,哪怕眼前的胜利与挺进、正合师父调木华黎的初心。
“不太可能,第一,他们难料我们走哪条路,第二,高低跌宕才伏兵,平地如何藏得住?”辜听弦说是这么说,仍亲自作为先锋,查探地形险易,回来后告诉嵬名令公,“镇上连座两层的楼都没, 更别说高丘深沟。但最西处有一条‘剑河’流经,值得注意。”
嵬名令公忙于对镇东民众改造舆论,漫不经心:“蒙古军水性极差,能在水中伏兵?再说,宋谍能不知道?”
盲目信任宋谍,却不知宋谍可能分身无暇——宋谍要帮林阡救越风。
“林阡妄想像调动赤老温和忽必来那两战一样,调动我和十二楼反复奔走,从而帮嵬名令公钻空进击。不管他是想立刻调,还是慢慢调。”木华黎露出一丝轻松的笑:
林阡,感谢你送个嵬名令公给我拿捏,他将成为你在初七的罪过和长远的破绽。
你一定不会知道,我,料你所料!
林阡想“闪电奇袭”再折返?林阡自己都知道没可能——以博尔术的能力,怎会被区区百骑就吓倒。
“持久战、吸引博尔术注意并教双郭和沈氏救出越风、随后及时抽身去与斩关挺进的令公会合”,是林阡设想的九成九可能;但还有个微乎其微的零点一,是——倘若木华黎的谋才,超出我的估计?
事实就是,尽管双郭和沈氏令博尔术倍感意外,可盟军并未全部得救、越风本人依旧还是受困, 所以林阡心愿未达成、一直没法回头顾令公。
“为何战这么久了, 面前还是七个”林阡发现十二楼迟迟没到全, 忽然间,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
令公处剩四,越风处剩三。
令公处剩二,越风处剩一。
有俩还在中途?
去谁的中途?
该不会,第二次从令公那里减出来的两个,并不是加给林阡的,而是坚定不移地添给了越风?
也就是说,越风处的敌将恒定是三?
如果木华黎是这般笃定,那说明他并未忘记“投鼠忌器”方针,可他又何必多此一举采取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招数?试想,那两个负责堵越风的十二楼从一而终堵越风,就算博尔术兵败如山也可退回越风处、作出鱼死网破架势逼林阡不敢急攻,然后等到木华黎增补的两个一起来对林阡夹击,不是更有胜算吗!?
只有一个原因,这二进二出的十二楼调动是木华黎想蒙蔽林阡,让林阡误以为自己的计谋成功了所有人都来战他了俗称,将计就计
糟糕木华黎,恐怕是对林阡的计谋了如指掌,反手给林阡的心念打了个埋伏!
只要木华黎没中林阡的计,那越风无论如何都还险急、林阡也无论如何都不算赢;但林阡被木华黎反算与否,决定了嵬名令公是否危殆!!
相比“更有胜算”的战法,酷爱用险的木华黎自然偏向于“战利更多”。
“不妙,木华黎不仅没忘记投鼠忌器,还要在越风基础上给我制造令公又一个器。”刚巧转魄四报证实了心中所忧,林阡不由得皱紧了眉,
要命的是,方才他满足于自己算无遗策,便把微乎其微的“木华黎勘破”抛到了九霄云外,此刻如梦初醒,完全来不及教令公止步!
小镇不适合驻军,最好再前行三里、安营扎寨等林阡会师。
嵬名令公休整片刻,不疾不徐往西深入:“不知林阡怎么样了。”他知道居延之所以西夏军势如破竹,多半是因“十二楼”被林阡分走,那么苦的是林阡。
缓过神来,军中略有嘈杂,原是大路前方来了一支骆驼队,似乎与主人失散,二三十匹都很壮健。
“若上面有干粮或水,切勿服用。”嵬名令公蹙眉,怕蒙古军出阴招,命令麾下们仔细查看。
“只有骆驼本身,和一些寻常物品。”泼喜军首领垂涎三尺,因为他们的旋风砲需要以骆驼作为运载工具。
“哪些寻常物品?”嵬名令公听着总觉得古怪,但看着四境无人,剑河无一丝涟漪,远近只有群骆驼而已,当然首肯。
“衣物、火折子等等。”
“什么”嵬名令公一怔,认为不妥,上前仔细搜看。
这不是蒙古军上一战没被烧完的布幔吗?!
“其它地方似乎没这许多水草这季节,本不该丰茂”辜听弦环视剑河,敌军衔枚潜伏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危险气息扑面而来,暗叫不好,
驼铃声动,河浪滚沸,杀声啸响,伏兵齐出!
木华黎当然没中林阡的计。
早在二月初五前,就有谋士提出猜想:有没有可能,林阡对木华黎避战绕道,妄图对博尔术神兵天降?
有小部分人附和说:多路并进,避实击虚,是林阡的惯用伎俩。克夷门和北龙首山都曾见。
大部分人却反对:事不过三,林阡也许会利用你们这种心境,今次偏偏不回避正面冲突。万一我们在居延用心、用兵太少,则便宜他率西夏右厢军大举杀入。反之,如果居延守得好,林匪就算能绕行也心焦。更重要的是,黑水城外几乎已被蒙古军封死,林匪插翅膀也飞不进来。
木华黎恰恰在这小部分人里:“镇戎州也有茫茫山海,林匪是地主都觉察不到。何况黑水城你我皆未深入,多少不毛之地,可能被他出奇?”
“怎么,你为何笃定林阡会绕道?”成吉思汗饶有兴致地追问,因为木华黎只反驳了“封死”那一句。
“其它都是虚无的,最重要的是看敌人想要什么。”木华黎说着“目的论”,“越风不能再等了,林阡一定心急救。他更重视博尔术。”
“木华黎被蒙蔽一夜后又遭牵制,唯有慢慢调整与博尔术之间的平衡”?错!演出来的而已。事实上,木华黎和博尔术的双线接战计划早已有之!在他们的迎敌思路中,林阡从头就没来居延。
“区区五万蒙古军,就想拦我师父”?不好意思,海上升明月之所以对我们的备战了如指掌,那是我们蒙古军故意的。核心层内,花无涯和莫非都有嫌疑,那绝密的决策会议他俩谁都不给参加。核心层外,短期肃清不了,那就用来反间。
重兵在东,大张旗鼓,是为了显得木华黎很重视右厢军,使那个急于救越风的林阡不敢在居延死磕浪费时间、铁了心造就一个虚晃一招和绕道北行。林阡想“对蒙古军一拆为二,由盟军联动各个击破”?但木华黎的意思是,让林匪见识见识,联动性更好的是谁!
“博尔术就算没想到救兵不是其它人而是林阡本人”可博尔术一早就知道林阡要到!他准备充足所以他当然会给林阡意想不到的硬仗,即使林阡从未低估过博尔术的能力。当然了,实战中博尔术也小看了林阡的号召力、忽略了双郭和沈氏,逍遥峰战场,最终算扯平。
南宋风烟路 第2000章 居延·剑河风急雪片阔(2)
万事俱备,木华黎笑:“大汗神威,林匪永远不敢正面冲突。”
如果林阡从头就绕道,蒙古军一早笃定对症下药,会有更充裕的时间将计就计, 也便没有长生门在阵前的那些真实惊慌了。
然而木华黎马屁拍到马脚。林阡居然好像当真出现在居延!?
不得不说林阡的意外驾临差点打乱全盘计划,也让一些持反对意见的谋士背后小声怨怼木华黎:看吧,我原先想的是对的吧!
“再强悍,他也不可能直接拔除居延。可他急,等不起。所以诸位稍安勿躁,他一定会虚晃一招, 走!只不过,他先来立威, 难免震慑天地玄黄,走的时间便难以探准。”木华黎坚持己见:林阡此举是算入了蒙谍,他的走是定数、走的时间才是捉不住的变量;考验蒙古军随机应变的时候来了,首先就是要稳住武将高手们不能被他调情绪!
“先来立威再走?林阡真敢把嵬名令公留下来、应对我们这么多人?不怕把嵬名令公架在火上烤吗!”有谋士问木华黎,且不论林阡此举对蒙古军有何伤害,这种先立威再走的招数比林阡直接走对嵬名令公压力更大。以林阡的为人处世,做得出来?
“你且相信林阡择人任势的眼光。嵬名令公已胜了我军多场。”木华黎说是这么说,在林阡走后也曾雄心要拿下嵬名令公令林阡后悔,结果却发现,怪不得林阡有底气走,嵬名令公当真值得托付。实战中,居延之战是毫无水分的犬牙交错和血战到底。
尔后,十二楼在林阡处、令公处、越风处零六六、五四三、九二一的组合变化,显然也是木华黎在幕后操纵,利用的是林阡那有限的宋谍对十二楼区区十二个人的重视——秃鹰事件后,不少宋谍已被杀鸡儆猴,还有一些忙于探越风、救越风,自然有限。
宋谍们的情报和蒙谍一样不够精准,林阡也很难发现, 前两次真,第三次假,第三次其实是七二三。“越风是林阡的终极目的,所以封锁越风一定没错。无论怎么调整十二楼蒙蔽林阡,围堵越风的都必须有三个,进出的间隙越小越好。”“挟持人质、使林阡投鼠忌器,是击败林阡的唯一正道。”“‘更高强度打压越风’,与‘尽锐出战’永远并重。”这正是逍遥峰之战,双郭和沈氏最终无法将越风军完全救出的根由。
无论是战后应变,还是战前谋划,木华黎都必须考虑的是:既然我军的重点在博尔术、在越风,那么,对居延,对莫须有的林阡和一定在的嵬名令公,如何用最少的兵力,才能保障两边都赢?
“我等没有万一,正面较量必须胜。”木华黎这句话的真谛是,我军无论如何要可拦住铁鹞子, 不管是在居延,还是居延五里外、十里外、十五里外。
战前北冥老祖曾提及“狭谷”, 但被木华黎否决:“林阡也好嵬名令公也罢,都满腹韬略,遇隘形必不入。”林陌立即建议:“狭谷平行,有一小镇,我军可主动放弃几里,诱敌深入。”
“无高低跌宕,都是平地、阔路,如何伏兵?”木华黎追问。早在宣化和月氏,他曾丧失斗志,就视林陌为主心骨,所以对北冥老祖的态度和对林陌完全不同。
“道虽阔,可凭大件辎重堵塞,便可阻敌前进、乱敌阵型。”林陌回答,“此镇之西有一剑河,路不伏人,河下藏兵。如此,是另类狭谷,能打击纸上谈兵者,亦能规避宋谍——众所周知,我蒙古铁骑不善水性,但微不足道的西夏叛军却擅长。”
“驸马反侦查能力一流。”木华黎点头,看向成吉思汗,“大汗,此计可行。”
“大件辎重,可选骆驼,泼喜军最喜。”成吉思汗沉思片刻,采纳,“只看嵬名令公上不上当,那是名将。”
轩辕九烨上一战刚败给过林阡,雪耻之心热切,遂立即以经验补足林陌:“嵬名令公自视甚高,骄兵必败;镇上有民众,人心向我,可吸引嵬名令公改造舆论,进一步增加其轻敌。若我军能对他迎头痛击,则这场剑河之战的后劲会无穷大。”
“还有个问题,潜伏在水下,杀器就受限。”成吉思汗说,弩砲皆难、兵刃受潮,纵使伏兵能将嵬名令公分段阻击,又要如何对措手不及的他速胜、掐灭他调整阵脚的可能性?
拖雷看父汗望向自己,想了想,答:“骆驼上放置布衣、火折,兵从水出,取火攻之。”
骆驼两用,既起到将大路交通截断的作用,也可提供燃料和易燃物的载体,甚至它们自己也可燃,届时受惊四窜,嵬名令公想不乱都不可能。前面的西夏叛军可能还会跟他们两败俱伤,后面的蒙古军却真正是坐享其成无本万利。
这场涉及居延、逍遥峰的会战。
林阡的上策,嵬名令公稳住;越风获救;林阡擒杀博尔术。
中策,嵬名令公没撑住;越风没救到;林阡战胜博尔术。
下策,嵬名令公没熬过;越风没救成;林阡自己也困死。
蒙古军反过来就是。
越风必须死,嵬名令公必须死,林阡爱死不死。
骆驼分心、挤塞道路,西夏军惊疑不定、难以展开,黑水镇燕的西夏叛军从水下一跃而出,杀人,纵火。
先前在居延城东,诸将战衣上涂泥抹灰再加战场开阔,腾挪辗转尚能避过蒙古军的火器,但现在,狭隘之地,如此近距,哪躲得了?!
用西夏叛军甚至民众伏击西夏军,本就是个毒辣的攻心之计,好比给血热的嵬名令公从头到脚浇了盆冰水。何况西夏叛军之后立马有蒙古军涌入,大喊“报克夷门之仇!”把嵬名令公最引以为豪的荣耀也冲个稀碎。
阔变狭,平成隘,水路被火烧。嵬名令公羞惭之下引兵后退,蒙古军与叛军立刻乘势反击,右厢军全线崩溃,拥挤践踏,尸骸狼藉,惨不忍睹。
林阡说什么“嵬名令公的压力最高点在木华黎发现我不在的第一刻”?错了!是林阡迟迟赶不回的现在!
“果然,坚持‘投鼠忌器’,是正确的。”居延火起之际,前线谋士纷纷对木华黎拜服。是啊,林阡不一定能剿灭博尔术和十二楼,但如果林阡想不恋战、抽身散走、还是很容易的;可只要越风始终救不出,林阡就无法折返见令公,一不留神,令公就完蛋,恐怕还得怪他慢。
木华黎坚定不移地执行“林阡必走”“挟持人质”方针;林陌与拖雷给出个绝对可行的另类狭谷策略,辅以轩辕九烨对人心的敏锐洞察,成功使嵬名令公摔了个倒栽葱;逍遥峰和居延两处都拖累,林阡心态一定崩——闻知令公中伏而越风也难救的他,注定也无法击败博尔术了。
尽管众谋士对木华黎心悦诚服,木华黎仍然不骄不躁,思绪回到战前,成吉思汗的总结陈词:
“诸位有否考虑过,林阡可能还有救越风之外的目的?”
成吉思汗的眼光俨然是最长远的。成吉思汗说,既然木华黎是目的论,那就得在林阡的想法源头上,彻底堵死林阡的征战之路。
林阡的目的?第一点、调动木华黎和十二楼,帮助嵬名令公顺利开入;实战中,令公行百里路半九十,危殆;
第二点、直接救越风;实战中,双方各有出其不意,如今盟军只救出殷柔等人,打平手。
“第三点,是断我粮道?”木华黎被提示而很快想到,突然就一身冷汗。
“不错,是包抄到逍遥峰最北、与乌兰布拉格峡谷相交处,他和曹王徐辕嵬名令公一起,完成对我军的战略包围。”成吉思汗点头,“徐辕有人在西,曹王大军在南,嵬名令公在东,林阡在北。”尽管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可毕竟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林阡若在上策,这第三点会是他的锦上添花;但林阡若到下策,这就会是他铤而走险、釜底抽薪。”木华黎领悟,这个想法胜算最低,但是战利最多,用兵即用险。
“如果他提早发现被将计就计,他可能还会权衡救越风和救嵬名令公的难易,按部就班地调整阵脚;但如果他不知慢了我们多少步、难以计算两个人的得失,极有可能狗急跳墙、冒险断我后路、围魏救二赵。”林陌亦觉可怕。
甚至“还得留一部分怯薛军,贴身守卫父汗!”偷渡雪山,直捣黄龙,拖雷了解,林阡有这个魄力,在骚扰粮道后,来对父汗本人动刀。
成吉思汗从容一笑:“那就让林阡进得来、出不去!”分弓之初,任务代号,关门打狗。
“阵地如此之多,救出越风他就主动,输了令公他就被动,同样会累死,但心态不一样,结局也不一样。”轩辕九烨掂量过,此局稳妥。
既然是蒙古军四大军师超前一步的筹谋和以不变应万变的临场发挥,还有成吉思汗,这个唯一没有被林阡调动过心绪之人,在顶层设计
初七傍晚,令公危险!林阡危险!
南宋风烟路 第2001章 摄星渊·黄河西来决昆仑
“林匪,你一定想不到,连你的下下策都被大汗算准。他特意伏我在此,予你一场关门打狗。”逍遥峰最北、蒙古军运粮至黑水城的必经之道“摄星渊”,有白衣老者抱刀伫立其上、候林阡多时, 正是黄河之战兵败失踪的白玉京。
“他算错了。关门打狗的是我。”林阡冷笑,却心知不妙,自己已有大半消耗,这白玉京却是休整多日,出现得太过意外。
“克夷门,轮到我报仇了。”白玉京话音未落眼神一厉疾刺而下,霸刀第六篇意境与战场景象完美契合——阵云高,狼烽夜举, 漫悲歌, 伤怀吊古。
“老不死!别教鼻涕冻住你嘴!”林阡排斥看他刀中苦悲,遂一边接刀一边大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