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满清是小族,一旦百姓不怕他,情况就麻烦了。
为了镇压地方,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敦促地方上剿灭抗清势力,满清不得不派出八旗兵,驻防各地。
不过八旗兵人数太少,所以满清采用的是少量的八旗来督促绿营兵的策略。
归德是抗清势力活动的重灾区,王家屏驻防归德,随行便有一百名鞑子,其中十个是真满洲,剩下都是蒙古人,他们年纪都偏大,应该是八旗中的二线人马。
这时鞑子兵一溜烟的冲下官道,直接冲进了村子,却发现村子里,已经空荡荡的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了。
本来想劫掠一番,抓几个村妇放松一下的鞑子,只能退而求其次,四下搜寻,想抓几只鸡鸭,逮一头猪打打牙祭。
一百名清军分散开来,在村子里搜寻,一名鞑子一脚踢开一座院门,提着刀四下找了一番,连根毛都没有,他正要转身,一扇窗户中,确伸出一根火铳,呯的一声响,正好击中了他的后背。
王家屏看见鞑子兵冲向村子,有些无可奈何,只能让士卒等着,而正在这时村子里传来几声铳响,紧接着爆炸声四起,他顿时腾的一下站起身来,不好,八旗大爷遇袭了!
王家屏连忙招呼手下,向村子压过去,还没走到,便见村里窜出几十个人影,飞快的窜入村子外的树林。
等王家屏敢过来,进村的鞑子已经退了出来,被人打死八个,八旗则杀了六名土匪。
清军主力在归德待了好几个月,抢粮食抓壮丁,侮辱妇女,什么坏事都干。大军围困商丘时,更是强拉着百姓,掘壕围城,饿死累死了不少人。
因此归德的百姓,都很怀念刘大帅,痛恨鞑子兵。
现在刘黑子的人马被打散后,逃到乡间,重操旧业,豫东到处都是土匪。
河南的百姓经历了明末的动荡,也算是见过场面的人,不管是李自成官军,还是鞑子,你只要敢抢我,我就打你。
清军主力镇着的时候,地方上不敢动,都乖得很,清军主力一走,加上又有人煽动组织,情况就不一样了。
河南兵慌马乱多年,不少人家里都藏着弓箭刀矛,甚至还有鸟铳。
在刘黑子统治时期,刘黑子效仿高义欢,也编练屯丁,屯户家里都有兵器,眼瞅着清军在地方上杀人放火,加上有魏军细作暗中组织,不少亲壮汉子,便抄起兵器钻进了树林草丛,组成了抗清的义军。
进村的鞑子遭受伏击,鞑子兵也没心思抓鲁顿时大怒,卑贱的汉人居然敢袭击大清八旗,便一把火将整个村子付之一炬。
村子附近躲在树林中的村民,见村子浓烟滚滚,家园被毁,无不痛心疾首,愤恨不已,大骂鞑子丧良心。
这时满洲佐领领着人马灰溜溜的回来,很不满的说道:王将军,归德的刁民猖獗啊!
义军的袭击让八旗很扫兴,巴鲁怒道:他们逃进树林了,你立刻让人追击!
王家屏也很恼怒,刁民不给他面子,居然连大军都敢偷袭,当即便准备派人,进林子里去搜人。
就在这时,远处山坡上忽然腾起一团白烟,一枚炮弹砸在他们周围,溅起一片泥土。
王家屏神情一变,章京,怕是遇上大股土寇了!那刘黑子以前就是个土寇,归德是他的治下,民风彪悍,土匪众多,我这点兵力怕是不够,必需要再来点大兵,再来进行扫荡。
都用上炮了,见归德府的治安环境如此恶劣,土寇如此猖狂,王家屏也有些担心他的人身安全了。
佐领也是个懂得变通的人,当即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我会向贝勒反映的。说着佐领四周张望一下,这里大大的危险,我们日夜兼程,先去睢县。
当下三千多清军,急忙出发,一路上被土匪义军用土炮轰了几次,晚上挨了不少黑枪,没到睢县,就损失了不少人,让八旗大爷深感土寇猖獗。
王家屏带着自己的属下,在一百名八旗兵的陪同下,一路狂奔,次日终于到了睢县。
清军主力盘踞归德时,境内的县城大多向清军投降,来到睢县城外,王家屏终于有了些底气,他让属下打起他的大旗,大旗中间绣着一个夏字,旁便一溜黑字,上书:大清归德总兵官,威风凌厉的来到城下。
睢县城门大开,进了城就安全了,大军终于能够耀武扬威,王家屏骑马陪着佐领,前面属下打着旗子,敲着锣鼓,边走边吆喝,老乡们,王总兵来了,都出来吧!
街道上冷冷清清,没人出来,一阵风吹过,卷起一片灰尘,只有枯叶在街道上飞舞。
巴鲁脸上阴沉,老百姓不给面子,让王家屏在八旗大爷面前丢人,他顿时就怒了~
第638章刘黑子打游击
王家屏进入睢县时,刘黑子已经流窜到睢水上游的陈留老家。
自从崇祯十五年,李自成百万大军围困汴州时,他带着一帮地痞流氓,投靠了李自成后,就再没回过陈留。
当年开封是中州的苏杭,陈留县的人口也有小十万,商业繁华,城中店铺酒楼林立,就是青楼也有三四家。
刘黑子租了一个小院儿,早上起来了就在面食摊上吃个面条,就去给赵县丞小舅子的赌坊去看个场子,手下十多个马仔,底下人都得唤他一声刘哥。
虽说城中的大户瞧不上他,但他在下面却混得很开,三教九流都给他面儿。
现在想来,那时的生活其实也还不错,平淡了点,可是繁华的城市很有生活的味道和市井的气息。
此时,陈留城却已经成为一片残垣断壁,黄河大水过后,只剩下一片狼藉,陈留的乡民更是百不存一。
在陈留城的一片废墟中,刘黑子召集部众,进行商议。
刘黑子决定按着高义欢的指示,在河南和山东交界地区,利用鞑子控制力不足的特点,立足开封府的荒芜区域,频繁出击,歼灭小股清军,伺机收复商丘,重新打出一片根基。
黑夜中,在一片长满野草的断壁里,目光锐利的刘部士卒,在残垣中游动警戒,刘黑子则与四名属下,围坐在火堆旁,商议着今后的事情。
他看了自己部下一眼,用木条拨动着火石,开封府进内大片土地荒芜,树林杂草密布,适合藏身,大龙,你负责安置受伤的弟兄!
曾大龙应声道:中,开封府虽然荒芜,但并不是完全没有百姓,俺去找找看附近有没有村子。
军师,你去鹿邑,联系下高义成,让他给我们一点补给。刘黑子看着一个山羊胡子的老者,老子家底都打光了,得找魏王要点粮食火药什么的。。
他手下有两个文人,一个是季国风,去了豫南就没回来,估计是被高义欢给扣下了。
另一个就是眼前的老者,名叫周洪山,是他在永城做都尉时,强拉的壮丁,一晃五六年过去,都成为心腹了。
周洪山点了点头,应下来,遂即又提议道:大帅,开封府东北方向的曹州府,据说有一支义军在活动,号称榆园军,有几十万人的规模,清军几次围剿都没成功,大帅可以派人联络,搞好关系,大家一起抗清!
刘黑子微微颔首,榆园军的事情,高义成也提过,玄衣卫应该已经派人去接触了。不过军师说的有理,大家都在鞑子的重围中,多个朋友多条路,是要好好联系。
说着刘黑子看向一人,炳坤,你去曹州一趟,联系一下榆园军,大家一起抗清。
火堆周围一功就五个人,见其他人都有了任务,刘黑子的部将王旭东道,大帅,那俺干啥?
你啊,跟着老子一起去伏击鞑子,清军骑兵速度很快,俺们要神出鬼没的打击清军,还需要多弄些马匹才行。老子要将名气打出来,让人知道俺刘某还在,要让鞑子在豫东无法立足!刘黑子重新燃起了豪情。
在清军的清剿下败出了归德,让刘部的将士心情都很低落,看不到希望和方向。
这时重新制定一个计划,给众人一个方向,就十分重要了。
听了刘黑子的话,众人面前拾起信心,都摩拳擦掌,各自准备去了。
第二日,刘黑子便挑选了百余号精锐士卒,跨上马匹,策马而去。
王家屏到了归德后,除了要维持地方上的治安,还要去给徐州的清军征收粮草。
刘黑子带领属下,神出鬼没,陆续打了几次伏击,缴获了不少粮食和骡马。
自从当了大帅后,刘黑子就不怎么亲自上阵杀敌了,现在跨上战马,挥舞着门板一样的大砍刀,一下找回当年的豪情,大刀砍人,大块吃肉,还真是快意。
唯有在黑夜中,刘黑子想起远方的邓氏和女儿,心中才会涌出一股柔情。
刘黑子在归德乡下活动,属下都是本土的汉子,地形熟悉,关系也熟,加上老乡们都念着刘黑子的好,所以打起仗来得心应手,让占领归德的清军很是头疼,没有百十人都不敢出城。
征收粮食的任务没完成,王家屏和巴鲁章京都挨了训斥,两人组织兵力围剿,但这边一出城,那边消息就已经传了出去,几次伏击过后,清军只能龟缩在城内。
刘黑子的人马就在开封和归德之间活动,这两地一块归孔希贵管,一块是王家屏坐镇,而开封荒凉,茅草比人还高,加上刘黑子不来寻孔希贵的晦气,所以孔希贵基本不去管开封东南部的区域。
虽然孔希贵知道有义军在开封活动,但是刘黑子并不袭击他的人马,所以便也难得管。
清军出城追击刘黑子,刘黑子有机会就打个伏击,没机会就逃入开封,他行踪不定,有时在开封,有时在归德,狡兔三窟,连王家屏也没想到刘黑子居然会变得这么狡猾,清军几次追击都扑了一个空。
王家屏花了大力气寻找,却不想刘黑子就在睢县城北四十里外的野鸡岗。
在一户百姓家里,窗户里点着油灯,王旭东坐在炕上,有些担心道:大帅,咱们在王家屏的眼皮底下,这太危险了吧!
刘黑子斜躺在土炕上,手里拿着一本小册子,正就着油灯看着,听了王旭东的话,他合上小册子,露出封页上四个黑字,愕然是论游击战。
你懂什么,这叫灯下黑!刘黑子白了王旭东一眼,又将小册子翻开,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这本册子自然是高义欢让人雕版印刷,是刘黑子的军师周洪海,从鹿邑带回来的。
刘黑子拿到册子后,只看了一遍,就震惊起来,心里对高义欢的佩服,顿时像滔滔江水绵绵不绝,都快成高义欢的脑残粉了。
第639章拿笔来
归德境内土寇猖獗,城中士绅百姓又不配合大清军,让王家屏很被动。
城中翠竹楼,是睢县城中唯一,还没关门的酒楼。
为了打破被动的局面,王家屏让人在酒楼里订了个酒宴,款待巴鲁章京,同时邀请本地的乡绅,前来赴宴,将他们绑上大清的战车。
这些乡绅地主,在地方上都是比较有能力,有威望的人,只要他们肯为大清效力,那王家屏就不至于在归德处处被动。
清早,王家屏就让人去翠竹楼,交代掌柜准备丰盛的酒宴,在去妓院找几个姑娘,好好招待八旗大爷。
酒楼的掌柜,十分无奈,不愿意做这个生意,但是找上门来也不能拒绝,否则肯定要被丧良心的鞑子和汉奸弄死。
刘大帅治理归德府的时候,地方上安定,老百姓们手里有些闲钱,酒楼的生意还能做,这帮王八蛋来了,百姓被搜刮,绿营兵还时常来敲诈,生意没法子做,还不许他关门歇业,真是一帮杂碎。
掌柜一边咒骂,一边准备了一桌还能拿出手的酒菜。
是夜,翠竹楼,被清军围住,王家屏和巴鲁章京坐在上手,睢县的一些头面人物,忐忑不安的坐在桌子周围,一个个跟泥菩萨似的都不说。
王家屏扫视众人,站起身来,端起酒杯,正要说几句话,旁边的巴鲁章京已经动筷子了。
这让王家屏有点没面子,要是寻常人,他早发飙了,但是巴鲁是他不能得罪的人。
王家屏心中骂了一句,鞑子真他娘的没规矩,脸上却只能笑着招呼道:章京饿了,本总兵也饿了,大家先吃饭,咱们边吃边谈。
巴鲁是八旗中的二线人马,原本一直在关外,条件比较艰苦,天天啃窝头,过得还不如南方的小财主,最近因为满洲兵损耗厉害,他才被调入关内,还没来得及享受关内的花花世界,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土条。
看见这一桌的美味佳肴,巴鲁自然就放开手脚吃了起来,嘴巴哒哒直响,跟猪吃食似的,令在座的头面人物,心里都是一阵鄙夷。
一整桌菜几乎就是巴鲁在吃,其他人基本没怎么动,睢县城里的一个举人,更是连筷子都没动。
王将军,菜的,好吃!巴鲁章京很满意王家屏的安排,用生硬的汉话,称赞了一句。
王家屏当即赔笑,章京要是满意,俺们以后天天来这吃!
旁便站着伺候的掌柜,一听这话,腿一软,差点没晕过去,有点后悔没弄点砒霜,毒死这帮龟孙。
还天天吃,真他娘的散良心。
这次把众人叫来,并不是光吃饭的,王家屏见巴鲁章京吃的开心,便准备开始谈一谈正事。
清军刚夺下归德不久,还没有派遣文官过来上任,归德府衙门里的小吏和衙役,也都跑得没影。
本来王家屏是掌军的,没权利插手这些事情,但现在是特殊时期,尼堪给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力,他便准备把县里的一套班子恢复过来。
这一是拉乡绅们下水,二是把班子见起来,他才好管理商丘,同时有乡绅做眼线,也便于他剿灭土匪和义军。
当下王家屏便把这件事说了出来,然后看着众人道:知县本将没得资格任命,但保举一人做个县丞却没有问题。你们谁愿意为大清效力,立刻就写一封效忠信,本将这就送到贝勒那里去。
一桌的乡绅们都不接话,都推三阻四的不想干,想把这个差事推给别人。
当官是见好是,可是给满清做事,那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在说,城外刘大帅闹得凶,看满清的做派,不像能长久的样子,谁也不愿意干这种事情。
王家屏见这些人推脱,没人愿意接话,等了半响,顿时就毛了,忽然将刀往桌上一拍,娘个劈的不识抬举,今天在坐的有一个算一个,是做县丞还是做典史,你们自己认领。你们是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
说着他目光投向旁边坐着的赵举人,眼睛一眯,赵举人,你功名最高,写封效忠书,县丞就你了。
这个赵举人是睢县士绅的首领,拿下他,剩下的人就好说了。
赵举人听了这话,却一脸的正气,不屑的白了王家屏一眼,赵某是大明的举人,不做满清的官,就算你将刀夹在赵某的脖子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