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李定国接到这封书信之后,便知道攻打襄阳的责任,就落在他一个人身上。

    如果单对上高义欢,他自是不怕,但是他担心李自成南下,所以心中便有些动摇。

    李定国微微沉吟,继续说道:他想怎么交换!

    徐以显拱手道:高义欢让将军先将南阳籍的俘虏送去五百人,他验收后,便放一百人出城。

    他到是很会选人!李定国笑骂一句,然后问道:为何是本将先送,不能同时交换吗?

    两万多俘虏,绝大多说都是襄阳府的土寇,但其中有那么几千人,乃是南阳的顺军,相对而言,要比土寇精锐的多。

    徐以显昨天被灌得厉害,没怎么争取,便答应了,高义欢还是那个理由,他不信任将军,必须要先排除一遍,确定没有问题后,才能放人。另外,他说这件事情是将军发起,将军应该做些让步,以示诚意。

    李定国心里气得有些发笑,难道我小尉迟的名号,还不值得人信任吗?

    这个交易,明显是高义欢占了便宜,怎么他还一副吃了多大亏,生怕我算计他的模样?

    李定国鼻子里出了一口气,这个高义欢婆婆妈妈,胆小如鼠,一点也不大气,不算豪杰。

    好,本将同意了,就由徐先生负责交换事宜吧!只是先交五百人,就算高义欢反悔,李定国也不会吃大亏,他点头了点,又嘱咐一句,交换的速度,尽量要快一点,另外务必要将毓公救出来。

    将军放心,在下这就去办!许以显忙作揖道。

    不多时,五百名南阳籍的士卒,就被挑选出来,被领到襄阳城外。

    这些士卒都是王体中的部下,不少人都在南阳安了家,本来以为回不去,现在居然被换回来,他们心里对高义欢不禁生出一丝感激。

    瓮城上,高义欢一身铠甲,站在城头,俯瞰下面接受排查的士卒,扭头对旁边的王得仁道:得仁啊!我高义欢对真正的弟兄,还是很不错地。只要你真心跟我干,哪天你要是遇见了什么危险,也不用担心,我高义欢一定亲自来捞你。

    说着,他环视身边几员特意被他叫来的新附将官,还有跟着他的土寇首领,正色说道,你们也是一样。

    王得仁等人立时便躬身抱拳,一个个都表示一定对将军忠心耿耿。

    这些人都不是傻子,看到现在,心里多少有些明白。

    几个一开始就选择跟着高义欢的七八个首领,现在都混得蛮好,而之前摇摆不定的人,现在大多落入了西军之手,而高义欢也没说要把他们换回来,至于那些逃回来的,也被夺了兵权。

    在说王体中在时,高义欢对王部士卒,不管不问,现在王体中一死,王得仁投靠他,高义欢便时不时的往南阳兵里面转,亲自发饷,还给他们加菜。

    这让他们知道,跟着高将军干,高将军自然亏待不了他们,但谁要是怀有别的心思,那就得小心点,指不定啥时候,就被高义欢给卖了。

    一旁徐以显看了看高义欢,用他那拙劣的伎俩,收卖人心,脸上露出不屑之色。

    真正的明主,大豪杰,都是让人慕名来投,只有挑梁小丑,才用这些小伎俩。

    他心里鄙夷了一会儿高义欢,脸上却笑道:高将军,五百人已经送到,您看是不是可以按照规定,放人呢?

    高义欢回头来,当即豪气的挥手,提高声音,让周围的人都能听见,没有问题,本将也想尽快将弟兄们换回来,让他们能吃口热饭。

    周围的士卒都暗赞将军仁义,高义欢遂即回头,吩咐道:柱子,你去放人!

    不多时,五百名俘虏清查完毕,被放入城中,一百名经过挑选的西军士卒,则放入瓮城内。

    徐以显仔细看了看,都是些普通士卒,没有将官,更没见到白文选,心里不禁有些失望。

    这些士卒都是经过挑选,多半是有家室的人,留下也不会安心,所以被送还西军。

    这时高义欢忽然笑道:徐先生,今天的交易,本将还是比较满意。士卒报告本将,并未发现细作混入其中,便说明李将军和高某一样,都是讲诚信的老实人,我们这个交换,可以继续。

    徐以显心道,李将军乃是豪杰,自然说一不二,也只有你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那好,在下这就再去提人。徐以显拱手道。

    高义欢挥了挥手,笑道:既然大家之间建立了信任,那就不必一百一百的交换。我看下次可以加大数量,徐先生可以带两千五百人过来,咱们争取三次之内换完,免得浪费时间!

    徐以显微微一愣,脸上漏出为难之色。

    高义欢见此立时就脸色一变,仿佛受到了侮辱,怎么,徐先生不相信本将?

    怎么会呢?徐以显是怕了这个高义欢,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只是,这事我得和李将军商量一下!

    次日清晨,两千五百名士卒被送入瓮城,立时就有高军士卒端着蒸好的白面馒头,给南阳兵分发,让被赎回来的士卒心里一阵温暖。

    徐以显虽然很鄙视高义欢使用的一些小伎俩,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高义欢收买人心,确实很有一套。

    高将军,人我已经送来,将军快放五百人,让我带回去吧。徐以显拱手道。

    哈哈~高义欢却笑了笑,忽然拉住徐以显的手,徐先生不要急嘛。我与先生一见如故,现在也到了吃饭的时间,我们先吃个饭,再换不迟嘛!

    说完,高义欢就不由分说的拉着他往城下走,徐以显心里一凛,站着不动,但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哪里抵得住高义欢的拉扯。

    小样儿!高义欢一下没拉动,心里鄙夷一句,便用力一扯,险些将他拉到怀里,直接连拖带拽的拉他下城。

    徐以显一阵挣扎,到下城的台阶时,他目光忽然往北一看,隐约看见北面江面上,一支人马,正源源不断的从浮桥上过来。

    徐以显顿时惊得魂飞魄散,他一路失魂落魄的被高义欢拖到帅府坐定。

    这时刚一上桌,徐以显就忽然捂住肚子,高将军,在下肚子有点不舒服,不晓得~

    高义欢内心冷笑,看着他用拙劣的演技表演,忙站起来配合道:怎么,要屙稀啊!




第764章高大王的真香定律
    广西镇安府,城下铺满了尸体,地面上散落着盾牌断刀长梯,巨大的攻城器械,瘫痪在城墙下,燃起熊熊的大火。

    一声金声响起,城池外的西军和土司兵马如潮而退,直上云霄的喊杀声,慢慢消退。

    孙可望一拔马缰,回头看了一眼城池,有些悻悻的收兵回营。

    城墙上,被烧去一半的明旗迎风猎猎作响,手持弓箭和鸟铳满脸硝烟的明军士卒,看见西军撤退,顿时一阵欢呼,流贼退了!流贼退了!

    城墙上一名穿着山纹甲,头戴凤翅盔,身后系着红披风的大将,走到墙垛间,露出半个身子,一脸忧郁的扶垛眺望,看着拖着兵器后退的西军,脸上却没有喜色,而是扭头喝令道:派快马,再去向抚院请援。

    诺!一名千户一抱拳,便转身蹭蹭的下城。

    明军大将乃是焦琏,历史上平定靖江王叛乱,拥立永历,是南明大将,他曾击败李成栋对桂林的进犯,后被汉奸陈邦傅用计杀害。

    此时他是明朝广西副总兵,归巡抚瞿式耜节制,西军从四川窜入云贵后,明朝方面就让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以及被重新启用的广东巡抚杨文岳,组织兵马围堵孙可望,务必保证两广不失。

    孙可望主动从川南向云贵转进,西军兵马加上家眷,足有二十余万众,而云贵之地,登记在册的人口,总计才二百万人,那些深山大林中的土司,也没法子征税,两百万人养二十万众,压力显然十分巨大。

    虽说孙可望用铜和茶叶,向西魏换取了不少粮食,但是依然无法满足西军的消耗。

    如果是张献忠,不够吃,肯定就把云贵洗劫一遍,然后继续流窜,但孙可望却在云贵恢复生产,当做根基来经营。

    他并不在云贵劫掠,只在进入云南之初,杀了不少地主和土司,在击败沙定洲,稳定局面后,立刻结束杀戮,恢复生产,然后召集土司,杀到了广西,掠夺人口和资源来充实云贵。

    从今岁年初开始,西军就开始蚕食广西,先后攻下林田百色田阳等县。

    孙可望正准备夺下镇安府,再攻占太平府杀到海边,最后打入广东境内。

    此时,西军围攻镇安已经有小半个月,焦琏看了西军退回军营,转头看向一片狼藉的城墙,当即一手按着战刀,大声吩咐道:清理尸体,补充器械,各千户向本将报告伤亡!

    镇安城外四里,军帐漫野,三万西军士卒,一万多云南的土兵,扎下连营。

    九月间,北方以是金秋,天气逐渐凉爽,但在两广,气候却依然炎热。

    去岁,西军就是在这样的酷暑和西南的瘴气下,减员近三成,但今岁情况就好了许多,熬过来的士卒,基本都逐渐适应了湿热的气候。

    这时西军退回大营,士卒进入营门,纷纷在阴凉处休息,孙可望则返回帅帐。

    他才到门口,艾能奇就迎接上来,大王,从昆明送来的消息,是牛金星送来的西魏国书,乃魏王亲笔所书!

    高义欢的国书?孙可望微微皱眉,接过来撕开蜡封,取出来观看,脸上立时露出愤怒之色,高义欢真把本王当他的属下,将我大西视为他的藩属了。居然命令本王不要攻击明朝,让本王去打广南番邦,真是岂有此理!

    孙可望将国书揉成一团,还不解气,咬牙切齿道:本王要的是富庶的两广,就算是兵败身死,也不离开中国,去南面的蛮荒!

    逃到云南就已经算是偏远边陲之地了,孙可望心里本来就很窝火,现在高义欢让他去更南边,不是欺人太甚么。

    艾能奇见此却担心道:大王,我们的粮草很大一部分是靠西魏供应,要是西魏切断供应,我们立刻就要闹饥荒啊!现在大军围攻镇安办个月,都没打下来,瞿式耜已经调赵印选胡一清两部人马前来增援镇安,大王直接拒绝西魏,恐怕局势会不妙啊!

    孙可望摆摆手,西安距离广西万里之距,即便是四川据此也有数千里,本王先不理他,等打下镇安太平再说!

    说着孙可望挑起帐帘,钻入帐中,刚解下头盔,挂在架子上,冯双礼挑帘进来,有些慌张道:大王,赵印选突破阻拦,冲入镇安了。

    什么?孙可望瞬间大怒,怎么能让明军冲进城中,本王围攻多日岂不白费功夫!

    冯双礼道:来的是明军精锐,都是两广经常和土司作战的人马,他们战力不弱,后面还有人马过来,好像广东巡抚杨文岳也到了。

    杨文岳?孙可望吸了口凉气,他还没死啊!

    次日清晨,天刚刚亮,镇安府的守军士卒,望向城下,四里外遍布的营帐,已经消失不见。

    士卒微微一愣,揉了下眼睛再看,西军已经拔营离去,士卒顿时推了推旁边的士卒,惊呼道:快看,流贼撤了!

    不多时,焦琏和赵印选登上城墙,观察了一边城外,果然不见西军踪迹。

    焦琏脸上大喜,快,让斥候出城探查!

    赵印选则吩咐道:棋牌官,快马通报抚院!

    城中快马四出,不多时,斥候回报,西军确系撤退,城上守军立时发出一声欢呼。

    九月底,越南,高平城。

    越南号称天南小中华,如今与中原局势相似,也是三国分立。

    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占据升龙的黎朝,然后是占据越南南部的阮氏政权,最后是高平的莫朝。

    这时在高平城上,铺满了莫朝士卒的尸体,高平城门被土炮轰开,一队队的俘虏被西军压了出来。

    孙可望身穿铠甲,骑马驻立在城门边上,看见西军士卒运出一车车的财宝,一袋袋的米粮,脸上笑出花来,哈哈~没想到这蛮荒之地,居然这么富庶啊!



第764章孙大王的野望
    中南半岛处于中国和印度的交汇之处,夹在两大文明之间,因此必然受到两大文明的影响。

    靠近中国之地,自然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而中南半岛的西南,则呈现出印度化的态势。

    从宗教信仰上来看,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普遍信奉来自印度的上座部佛教,还有一部分信奉中东传来的教。

    信奉儒教的国家,其实仅仅是越南,所以越南自号天南中华,比朝鲜的小中华要狂妄许多,与日本一样,将自己视为中国和中华。

    在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前,越南朝鲜基本都是写汉字,史书和典籍都是用汉字记载,可以看成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延伸,就连日本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如果将时间拉长来看,不局限于一两百年的时间,从炎帝黄帝开始,到夏商周,到春秋战过,到秦汉一统,中华文明从黄河流域,不断向外辐射影响力,同化长江流域,再越过岭南,同化百越,到明代依然在同化西南诸夷。

    越南和朝鲜这些地方,汉化的程度其实已经相当的高,要是继续发展下去,指不定会不会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可惜的是,中国衰落,汉人被满清征服,汉人都成了下等人,给满人做奴才,自然没人继续崇拜你。这使得汉文化影响力逐渐收缩,加上西方的崛起,民族主义的兴起,打断了这种同化。

    高平城,莫朝王宫内,孙可望穿着铠甲,头上戴着凤翅盔,手按着刀柄,领着刘宗敏艾能奇等人,走在宫殿中。

    说实话,宫殿远远无法与中原的王府相比,最多也就是侯府的级别。

    不过,还是让孙可望有些意外,因为他发现,高平城居然不比云南差,人口和富庶程度都远超云贵的大多数城池。

    这时众人走进宫内,里面的建筑都是中国的样式,并没有身处异国的感觉。

    孙可望走进一座大殿,殿中有十二根红木顶梁柱支撑,柱子上都有汉字对联,大殿上方有一块匾额,上书乾成殿三个汉字,下面是一个高台,高台上摆着一张金漆大椅,便是王座,王座后则有一块巨大楠木屏风,上面同样是密密麻麻的汉字。

    这时孙可望毫不客气的走到王位上坐定,手摸了下椅子扶手,微笑道:还不错!

    大王,从距离上看,安南与中原的联系,其实比云南还要近一些。走海路,半月能到广州,走陆路,北面就是广西,而出云南多是山路,到路崎岖漫长,所以这里基本已经形成了一套接近中原的郡县体制,而云南依然遍地土司。宰相徐以显行礼道。

    孙可望后背靠着王座,不禁问道:这高平莫氏是什么来历,鼻屎大的地盘,居然这么富有。
1...341342343344345...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