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高名衡问道:你是哪一路的兵马?

    卑职张国维,是淮安来的守军,奉命来接应阁部和靖国公!将领说着左右看了看,又问道:阁部,靖国公呢?

    靖国公率忠武镇,在后断后,你速去接应!高名蘅急声道。

    遵命!张国维一抱拳,奔回战马旁,飞身上马,率部往北方急驰而去。

    河东事急,多尔衮率领主力回师,掩杀明军的清军,并不多,由尼堪率领着,一路追杀到淮河附近。

    淮河边上,河面上明军战船来回穿梭,接应大军过河,黄得功身穿银甲,手提铁枪,勒马驻立在岸边,身上鲜血浸透。

    数万清军追至岸边,尼堪勒住战马,看见黄得功和数千明军骑兵驻立河边,并没有继续进攻,而是远远看着北岸的明军,一个个的上船,最后黄得功一拉马缰,也拔马上船。

    淮安城中,朱慈烺的临时行宫内,众多大臣正做着总结,分析徐州战败后的局势。

    陛下,清军关键时候撤兵,怕是西魏取得了突破,多尔衮才放弃进攻我们。

    朱慈烺脸色阴沉,他本想趁着西魏与高义欢决战,乘机北伐,捡个便宜,现在他却吸引了清军主力,成全了高义欢。

    三十万大军北伐,只回来十万人,黄得功多出受创,高名衡一病不起,朱慈烺的心在滴血,损失这么大,他甚至没脸返回南京。

    这时,一员战将走了进来,他感受到气氛的压抑,但还是上前,行礼道:陛下,尼堪派使者来见!

    建奴还敢派人过来,臣杀了他!吴易大怒,说完就要往外走。

    阮大铖却站出来,伸手制止道吴将军,且慢!事已至此,听建奴要说什么,对我们没有坏处。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807章 明主战,暗主和
    满清的使者到来,并不是一件意外的事情,早在两年前清廷就一直谋取与南京和谈。

    现在清军虽然击败了明军,但是面临的局势,却并没有好转,再派使者来,必定又是重提议和之事。

    同上次议和一样,朱慈烺身边的臣子又分成了两派,一派以陈子龙王彦为首,认为朱慈烺不能见清使,不能和谈,一旦议和就等于放弃正统地位,一派以阮大铖为首,则认为该谈,既然北伐失败,就该服软,连虏抗贼,保证天下局势的平衡。

    在此之前,主战派已经掌握了明廷的话语权,可是一场大败,让主和派又有所抬头,而且一部分不坚定的主战派,在大败后态度也有了些转变。

    两派争论不下,嘴上功夫都很了得,谁也说服不了谁,而朱慈烺其实已经胆寒,最终朱慈烺并没有接见清使,但却采取了折中的方案,让阮大铖去见清使,了解清使的意图后,再来决断。

    北伐失败,给朱慈烺的打击很大,他整个人都蔫了。

    十一月底,天气已经很冷,天空中下起鹅毛大雪,朱慈烺担心淮河结冰,连夜退到了扬州。

    这时大臣让朱慈烺过江回南京,可是朱慈烺却不走了,在扬州找了一个大盐商的宅子,作为临时行宫,将扬州设为行在,不肯过江。

    十二月初,扬州行宫暖阁内,消瘦不少的朱慈烺不停的咳嗽着,一旁大学士阮大铖站在一旁,关切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陛下切莫太放在心上,当以龙体为重啊!

    朱慈烺伸手阻止了想要上前给他捋背的阮大铖,缓过劲来沉声问道:清使怎么说?

    阮大铖见此正色道:陛下,清使提出的要求很简单,大明与清国结缔合约,双方为兄弟之国,陛下年长,可为兄,清主年幼,可为弟。清使要求陛下承认清国为北朝的地位,双方结缔盟约,划定边境,互不侵犯,联兵灭魏。最后清使提出要求,希望我朝每岁提供米两五十万石,百银六十万两,资助清军同西魏作战。

    朱慈烺手捂着嘴,一边咳嗽,一边沉思,阮大铖却道:陛下,臣以为这个条件相当的不错啊!结缔合约,陛下为兄,我朝并不丢脸,每年给的粮食和银子也不算什么,比打仗耗费要少几倍。最关键是,我朝与清联合,能够维持天下的平衡,防止西魏一家独大~~~

    在阮大铖看来,清军取得了大胜,清使还能给出这样的条件,真是不错了。

    朱慈烺却摆了摆手,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好了,朕知道了,卿家先退下吧。朕又些疲乏,想休息一会儿。

    阮大铖听了,只能悻悻的住口,然后躬身一礼,那臣告退了。

    朱慈烺等他出了暖阁,咳嗽几声,站起身来,走到一副地图前,陷入了沉默。

    这次北伐已经令大明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再难北上,也就是说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高义欢表演。

    如果西魏击败了清军,占据河东,那洛阳也必然是探囊取物,不出两年时间,满清必定退到关外。

    届时大明面对的将是一个比李自成还要恐怖的高义欢,朱慈烺根本没有信心,抵挡住高义欢。

    这时,朱慈烺心中光复北京的信念在消退,在江南延续国祚的意愿在上升。

    这就像一个人,在一个难度较大的目标不能实现时,往往会退而求其次,去实现次一级的目标。

    朱慈烺受到了打击,他现在觉得光武帝做不成,觉得赵构其实也不错了。

    不过赵构也不是那么好做,朱慈烺首先就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议和就等于放弃北方疆土,会让他愧对历代先祖。

    朱慈烺在地图前站了半响,还是拿不定注意,最后忽然一挥手道:来人,摆驾,朕要去看望高阁老!

    高名衡更擅长与防守,在这次北征中,除了在北岸阻击多尔衮,是他布置的之外,并没有太多机会一展所长。

    这一战对于朱慈烺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对于高名衡也是如此,他看见几年的成果毁于一旦,明朝精兵折损近半,物资器械损失惨重,忧愤之下一病不起,已经到无法下床的地步。

    朱慈烺来到高名衡下榻的宅子,在卧室内见到了躺在床上,脸色惨白,挣扎着想要下床的高名蘅,急忙上前道:阁老免礼!

    陛下,老臣不能施礼了。侍卫给高名衡后背塞了床被子,让他靠在床头。

    朱慈烺关切道:阁老要注意身体啊!朕还要倚仗阁老哩。

    高名衡点了点头,见朱慈烺一脸心事,陛下今日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朕有什么事情都瞒不过阁老!朱慈烺叹了口气,遂即将建奴派使者过来议和,提出的条件,以及主战和主和两派大臣的观点都说了一遍,然后问道:朕实在拿不定主意,所以想问问阁老的意见。

    高名衡没有立时回答,他一阵沉吟后,才道:臣以为主战不可,主和亦不可。

    朱慈烺眉头皱起,那阁老的意思是?

    现在我朝新败,已经没有实力收取北方,而西魏又崛起于关西,我朝继续主战不合时宜,应联虏抗魏,所以主和并不可取。高名衡顿了顿沉声道:陛下乃是天子,有此身份再,陛下这一仗败了是天子,下一仗败了还是天子,陛下可以数败后东山再起,而失去这个身份,那只需一次大败,就会葬送大明的江山。议和,大明就要承认建奴,放弃北方,陛下就是放弃天下正统的地位,所以议和也不可取。

    朱慈烺糊涂了,阁老这么说,让朕糊涂了。

    高名衡咳嗽几声后,解释道:我朝有一弊端,处理事务非黑即白,主战就一味主战,认为任何主和都是卖国,主和就一味主和,想用打击主战派来换取永久的和平。这是党争的遗祸!臣的意思,明主战,暗主和,助建奴,不签约,积蓄实力,择机再战。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808章 高名衡的建议
    高名衡的话,让朱慈烺豁然开朗,总结起来其实就三个字——玩阴的。

    这次明军大败,就是被高义欢给阴了,正是本该又西魏牵制的耿仲明突然出现在战场,才导致了明军的失败。

    朱慈烺回来后,便时常想,耿仲明是不是高义欢故意放过来,每当想到这里,他就恨得牙痒痒,可是却拿高义欢一点办法都没有。

    表面上继续与满清对抗,显示大明光复北方的决心,在政治和道义上占据高处,让西魏挑不出毛病,暗地里资助满清,达到牵制西魏,遏制西魏崛起的目的,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案。

    朱慈烺重重的点头,阁老,朕明白了!

    高名衡又咳嗽了几下,陛下,时下我大明实力大损,不过我们也夺回了淮江以南的州府,而以我大明的人力财力,这次的损失并不足以动摇陛下的根基。现在捧日奉节忠贯忠武等军都撤了回来,陛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能恢复他们的士气,重新恢复兵力。

    朱慈烺颔首道:朕会继续招募新兵,重新训练他们!

    光训练不够!高名衡摇了摇头,如果西魏占据河东,臣以为建奴不过是强弩之末,迟早为西魏所败。陛下要做的事情,首先是在暗中尽力支持建奴,让建奴支持更久的时间。当然,如果建奴击败西魏,那陛下就得减少对建奴的支持,以免建奴威胁到大明。这个尺度需要陛下来掌握,目的就是让建奴与西魏相互牵制,而陛下在这段时间内,则要做三件事!

    朱慈烺身子前倾,哪三件事?

    高名衡道:第一件事就是,恢复禁军实力,整合地方。如果建奴与西魏相互牵制,陛下短时间内,不用担心外部的威胁,正是解决内部问题的绝佳时机。如今左镇以叛,唯有郑氏割据福建,陛下可以许官许爵,恩威并施,分化瓦解,不过郑家纵横东海,陛下要掌握尺度,步步蚕食,不能将郑家逼反。江防水师中有一将,名为郑森,乃是郑芝龙之子。臣观此人颇有忠义之心,陛下可以对郑芝龙明升暗降,最好能够诓入南京,派郑森前往福建,委任要职,分化郑家实力。第二件事是,西魏占据巴蜀荆襄,占据上游,一旦开战,对我朝极为不易。陛下需要加强武昌的防守,在西面西南布置防务,准备反攻。第三件事是,军队必须经过战争,才能成为真正的精锐。这次我军北伐,人数虽众,却不是建奴敌手,一是因为缺少马军,二便是因为将士数年不战,不及建奴百战之师。

    朱慈烺一边听一边点头,建奴与西魏相争,两方都无暇南顾,确实是他重整旗鼓的时机。

    虽然这次大军损失惨重,可是精锐尚存,他可以少提徐州之事,多提光复淮南之事,维持他的权威和尊严。以大明朝廷的实力,对付西魏和清都很难,可是凭借天子身份,对内部还是有压制的能力。

    现在明朝的军阀,就剩下郑氏一家,就算解决不了郑家,逼迫郑家让出一些利益来补贴朝廷,应该没有问题。

    西魏占据巴蜀和荆襄,占据长江上游,高义欢在江里撒泡尿,洗个脚,朱慈烺在下游,就得喝高义欢的洗脚水,让朱慈烺心中很不畅快。

    南北相争,最重要的就是巴蜀荆襄两淮三地,西魏已据其二,真打起来,对明朝将十分不利,所以第二件事情也必须做。

    只是这第三件事,却有些不好办了。明军现在总不能去招惹西魏和清军,再进行一场战事吧。

    朱慈烺皱眉道:阁老,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都可以办,可第三件事要怎么做呢?

    高名衡道:打西贼!西贼盘踞云贵,平定西贼不仅可以磨炼禁军,还能够夺取云贵,威胁四川,作为西南防御和反攻的一枚棋子。臣听说,高精忠与孙可望之间联系甚为亲密,西贼恐怕是高精忠牵制我大明的一枚棋子。老臣以为当尽早拔出,消除这个隐患。

    朱慈烺点了点头,赞叹道:朕明白了!

    高名衡又嘱咐道:陛下,这次北伐犹如元嘉北伐开禧北伐,朝廷误判了形势,臣有失察败军之罪,请陛下务必处罚臣。如今臣身体不适,不能处理政事,陛下处罚臣,一是能给天下一个交待,二是能让建奴放心,专心对付西魏。

    北伐失败,损失大半兵马,耗费无数物资钱粮,总是需要人来背锅的。

    高名衡是主战大佬,在合适不过,他来背锅,首先是背得起,能保住绝大多数人,免得朝廷动荡,其次是能够维护朱慈烺的威严,保住朝廷的权威,最后能适当打压主战派,能在不签约的情况下,与满清保持默契。

    毕竟,如果南京朝廷中全是一群对满清喊打喊杀的主战派少壮派,满清自然会对南京抱有警惕,担心南京随时翻脸,无法保持默契,而朝中主战派实力太强,也会影响朱慈烺明主战暗主和的策略,使得暗中资助满清的计划无法实现。

    既然是暗主和,就不能让太多人知道,那么事情就得让主和的大臣,秘密操纵,万一哪个不开眼的主战大臣,把这个事情捅出去,怒骂主和派卖国,那就跟陈新甲的事情一样,事情就完蛋了。

    因此这次失败后,要实现国策的转变,朱慈烺必须要对主战派进行一定打压,给主和的腾出一些位置出来。

    朱慈烺一听这话儿,眼睛就红了,阁老安心养病,朕今后还需要仰仗阁老~

    ~~~~~~

    河东,多尔衮回师后,魏军放出到北直隶卫辉等的军队,已经全部收回。

    现在清军猛攻壶关固关等处,可是河东境内却相当的安宁。

    太原之南,汾州府。

    一处新军大营,魏王竖旗招兵,来了就给钱给田,立时吸引了不少人。

    这次魏军招兵,有点北宋将社会上不稳定的因素收编入禁军的意思,招募的主要对象,是晋南和晋中的土寇和义军。

    这些人大多是打着反清的旗号起兵,可要是不管理起来,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地方上的顽疾。

    这时在大营外,一队骑兵马蹄哒哒的过来,高义欢骑在马上道:孤听玄衣卫说,朱慈烺已经跑到扬州,而清军也没追过黄河!

    大王有什么想法?陈名夏见高义欢的神情,就知道高义欢在酝酿什么事情。

    高义欢沉默一阵,才微笑道:也没啥。孤王只是担心,朱慈烺会与多尔衮媾和。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订阅,推荐)



第809章 招募新军
    高义欢一行人马蹄哒哒的来到军营前,便见在军营外的小道上,一条浩浩荡荡的队伍,正绕着军营在雪地中跑圈。

    高义欢勒住战马,这正是西魏国在晋南招抚的土寇和义军,他们将被集中训练三个月,素质好的会编入丙种营,不好的就只能编入丁种,轮为地方治安和补充部队。

    现在清廷在河东的统治崩塌,西魏还没有完全接手,地方上权力出现了真空,各路英雄豪杰,牛鬼蛇神蜂拥而起,河东义军和土寇加起来,怕是有四五十万人。

    这些人不事生产,要是不尽快处理,必然会危害地方。

    现在整个河东,大概分为几大快,太原城为阿济格占据,太原府和平定州之北,被姜襄和李建泰控制,两人收编义军,听从他们号令的人马,大概有十五六万人。

    剩下的州府中,那些位于交通要道,或者是重要的关隘,则被魏军控制。

    那些位于边边角角,如西面吕梁山中的许多州县,就被义军和土寇占据。
1...374375376377378...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