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高义欢伸手在范东陵的脸上轻轻拍了两下,然后忽然语气一转,不过你要是不说,那我就在你腿上划一刀,直到你肯告诉我为止。

    说完,范东陵还未反应过来,眼前刀光一闪,一阵剧痛顿时从大腿上传来,他顿时捂住腿,倒在地上发出一阵杀猪般的嚎叫。

    二哥本来只想划一道小口子,不过他刀法并不熟练,没想一刀下去,拉出了一条长七寸的伤口。他看了自己的成果,微微一愣,遂即只能摆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把刀高举,声音比范东陵的哀嚎还要大的怒吼着,说不说,不说再来一刀。

    山东~山东~范东陵捂住伤口,惊恐的回道:兵科都给事中鲁应遴,上奏建策,要在山东造船三千,发兵六万,汇集于登莱,航海渡辽,牵制建奴。崇祯皇帝给予嘉奖,说这是航海攻心之策,已经让兵部工部着手去办。我们这次除了要探查开封的情况,还要去山东去看看官府是否真的已经开始造船······

    高义欢手中的刀,慢慢放了下来,他忽然想起,似乎就是今岁,闯军要与孙传庭在河南决战,同时清军也会再此入关,好像在山东待了大半年······




第13章扇动的小翅膀
    还有渡海攻心这么个事儿,高二哥脑子里没什么印象,那就说明这个事肯定没成。

    这个策略可能是松山战败后,明朝失去近十万精兵,对于清军完全转为被动防守,朝廷为了扭转不利的局面,根据江东镇的经验,想出的一个策略。

    如果明朝能守住关墙,再于山东登莱放这么一只人马,确实可以起到一个牵制的作用,至少清军不敢全力入寇关中。

    至于为什么没成,是因为没钱,还是因为其它方面的原因,高二哥就不知道了。

    不过清军今年要第六次入关,高二哥却记得十分清楚,而且清军确实来了山东,还连破二十余城,向南一直打到海州。

    想必计划之所以失败,同清军的这次入寇,多少还是有些关系的。

    想到这里,高义欢心里忽然有个想法,既然知道清军要入寇,那能不能想法子通知一下大明朝。

    眼下,按道理来说,他是闯军一员,清军杀入北直和山东,无疑能够牵制官军,有利于闯军同官军在河南的决战,形成一个二打一的局面。

    不过,高二哥并不想看见这种局面出现,他想到今岁清军又要入关,祸害北直山东,他内心就一阵沉重。

    人的忍受能力是有限度的,所以便有久乱必治之说。

    现在北方乱了多年,流寇和清军轮流祸害,百姓的忍耐能力已经到了一个极限,都十分渴望天下安定。

    北方连连遭受浩劫,人力物力损失巨大,后来清兵入关后,没能像两宋之际那样,形成大规模的抗清活动,来牵制清军南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方人实在是受不了,他们渴望安定。

    如果清军像历史上一样入关,可是北方仍然保有相当一部分元气,形成像两宋时期八字军河北山东义旗风起的局面,无疑会拖延清军的南下。

    高义欢沉默一阵,决定还是通知一下,不过他并没有门路,至于消息能不能传到北京朝廷,那就听天由命了。

    站在闯军的立场上,他这似乎是一种背叛,不过李自成能不能成,还尚未可知,他也没想过要忠于谁,只要自己手里有支军队,跟李自成还是跟大明朝混,还不由他挑么?高杰那厮不是混得蛮好么?

    想到此处,高义欢叫来一旁的汉子,吩咐道:给他包扎一下,别让他死了。

    说完高义欢就出了屋子,来到院子外,见高义仠几人挖了坑,正把四名鞑子往坑里抬,他忙挥手道:先别埋,义仠你过来。

    二哥,啥事啊?高义仠拍了拍手,边走过去,边有些兴奋道:二哥,这几个鞑子,带的东西还不少。我刚看了,光银子就三百多两,还有些盐巴和肉干。

    高义欢本要说事,一听到银子,内心深处立刻升起一股不能控制的喜悦,在哪儿,带我看看。

    两人疾步走到两匹骡子前,地上放着四堆东西,其中一堆全是银子,估计有三百来两,另外则是两袋粮食和一袋盐巴。

    银子和盐巴都是好东西,高义欢脸上漏出了笑容,心道,发了,哈哈,真是发了!

    高义仠虽然之前就看过一遍,这时依然难掩心中的兴奋,他蹲下摸了摸银子,二哥,这么多银子,咱们怎么分啊!

    分?分你个头啊!高义欢正笑着,听了他的话,脸色一变,清醒了过来,这些银子全部换成吃的,送一部分给营里的老小,剩下的招点人过来,先把咱们的缺额补齐。咱们人多了,今后才有更多的银子送上门来,才能从闯营多拿军资,不然就只能看刘黑子和王家屏的脸色。

    听说不分,高义仠一阵失望,不过要给被分开的老小送粮,他也就接受了二哥的说法。

    闯军实行的是分营的策略,家眷与战兵分开,以免影响士卒作战,这点很像太平军,不过没有太平军男女分营那么严格。

    说完高义欢已经清醒过来,想起了正事,他把高义仠拉到一边,怕被里面的范东陵听见,我交代你一件事,有点危险,但说不定也是一场富贵,你敢不敢去干?

    高义仠听到有危险,心里不禁一凛,不过还是说道:方才我就说了,二哥说啥就是啥。他一咬牙,有什么事,二哥吩咐就是。

    高义欢满意的点点头,等会我让人把那四个鞑子的头割了,你牵一匹骡子,把那四个鞑子的头用盐巴一腌,就近带到北面的大名府去。

    大名府?高义仠心里一惊,那可是官军的地方,他们会不会砍了我啊!

    他现在已经接受了自己流寇的身份,一听说去见官,心里就有些怯意。

    你不说你是贼,谁会知道呢?他们见你带了四个鞑子头,高兴还来不及,就算你是土贼他们也得供着你!高义欢安抚了一句,见他镇定下来,于是接着说道:你到了大名府,必会有人盘问,你就说这些鞑子打探河北和山东的情况,乡民们起疑便把他们杀了,然后提醒一下盘问的官员,就说鞑子今年可能又要入关,请朝廷做好准备。

    二哥,我们是流贼,为啥帮官军啊!高义仠听完了有些疑惑道。

    咱们虽然是流贼,但也是汉人啊。高义欢严肃道:你记住了,鞑子是朝廷的敌人,也是咱们的敌人,我这么做自有道理。

    高义欢见他似懂非懂,不过高义欢并不打算多做解释,因为这事也不是一会儿能说清楚,等会他该问什么是汉人了。

    高义欢说完,随即又补充道:完事之后,有赏银也别客气,拿了再回来不迟。

    二哥放心,我明白了!高义仠见此只能点了点头。

    当下高义欢让人割了人头,用盐稍微处理了一下,便让高义仠带足了干粮出发,然后众人迅速将尸体掩埋,又给高祖义等人立了块碑,简单的祭拜了一下,便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不过他并没立刻南归,还是得派人去趟封丘,开封那边金银跟石头一样,没啥差别,完全是配给制度,很难搞到粮食,几乎没有商贾往来,所以是得从封丘换一点粮食回去。

    当然换多了肯定也不行,会引起官府注意,范东陵的行囊中正好有盐引和山西官府的路引,他准备派三个人伴做盐商,去换几袋粮食出来,应该没有问题。

    当下他让高兴豪带了点盐,又给了十五两银子北去,而他则押着范东陵在城外等他们。

    对于范东陵,高义欢一早是准备杀了的,现在留下他,到不是想着能够讹到范永斗,而是想把他交给闯军。

    他提醒了明军,便也准备顺便提醒一下闯军,让他们意识到关外有这么个强敌,已经开始窥伺中原,让闯军高层同样有个准备,至少要知道有这么个敌人。



第14章杀鞑的豪杰
    高义仠得了二哥吩咐,他腰里插着战刀,头上戴着斗笠,牵着一匹骡子,两侧各挂这两枚鞑子头颅,便独自一人北行。

    他没有进行什么遮掩,把鞑子头的两根小辫一绑,就这么直接挂在骡子两侧,大摇大摆的招摇而过。

    一人出行十分危险,有四枚人头震慑,看着令人望而生畏,让一般强人不敢招惹他,也让他心中升起一股侠客的豪情,像是绿林中威震一方的大刀客。

    封丘北面三百余里,就是北直南部重镇大名府,高义欢之所以选择此地,到也没其它的原因,只是因为那里离封丘近,又有官军重兵屯集,是防备闯贼从开封北窜之地,肯定有直达天听的大臣坐镇。

    封丘只是一个小县城,怕是影响力不够,所以高义欢让高义仠去远一点的大名府。

    其实想要影响大一些,最好还是能去济南保定北京这样的大城,不过路途太远,沿途并不太平。

    眼下这个时代,出趟远门基本等于玩命,况且挂四个脑袋招摇过市,怕也是走不远,就会被官府注意。

    高义仠牵着骡子,嘴里啃着一张饼子,边走边回想着二哥给他想好的说辞,不觉间就绕过封丘到了濮阳南面。

    他一人一骡一把刀,头上还带着一个遮阳的斗笠,走了两天,周围都是一片荒芜,少有人烟,便也没有发生什么值得说道的事情。

    这日他正在道上走着,两侧树林中却忽然冲出十多号强人,他们拿着扁担粪叉,把他的道路拦住。

    这个世道,打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伙强人等了半天,终于见有人过来,而且还是一人独行,立时兴奋的冲出,准备干个拦路打劫的勾当。

    不过看他们穿着破烂,形同乞丐,再加上也不知道埋伏包抄,就晓得他们的业务并不熟练。

    此路是~这时为首一名汉子叉腰出来,正要学着评书演义中的桥段,放句黑话,却看见高义仠牵着的骡子两侧,各系着两枚人头,顿时就吓得小腿打颤,到嘴的话忽然又憋了回去。

    其实他们根本不是什么强人,就是没办法,活不下去的附近百姓,主业还是种地,副业才是打劫。

    他见高义仠带着人头,以为是李逵遇见了李鬼,他们这些假山贼,遇见了真强人,心里不禁一阵叫苦。

    他们出来打劫,这也是老天爷不给饭吃,村里人眼看着今岁地里又没啥收成,于是便一合计,打起了拦路抢劫的主意。

    只是他们没想到,第一次干买卖,就遇上了一个挂着四个人头的猛人。

    高义仠见一伙人拦住了他的去路,忙将骡子背上的刀拔出来,脸上有些惊慌的看着眼前的贼人,心道不好,一个对十多个,他怕是要完蛋了。

    不过他脸上虽慌,但头顶的斗笠,却挡住了他脸上的表情,让拦路的汉子们无法看清他的神情。

    这时他一人与十多人对持,对方没有发话,他也就没有出声,空气变得很冷,而正当他不知该如何是好时,不想那为首的强人,看见四个人头后先是一愣,仔细一看,脸色随即狂变。

    汉子倒吸一口凉气,我滴个乖乖,是鞑子,居然是鞑子的头颅。

    后面的汉子们还没反应过来,便见里长噗通一下,就给高义仠跪下,涕泪横流,大侠啊,杀鞑子的大侠。咱们李家村,可是被这帮畜生,祸害惨了。

    对于高义仠这个河南人而言,虽然听说过鞑子的厉害和可恨,但是鞑子毕竟没杀到河南,拿鞑子流寇和官军相比,他可能更恨流寇一些,其次是如同盗匪的官军,最后才是鞑子。

    这时民族观念并不是很清晰,地域之间的观念比国家观念还要重一些。

    此时对于关外的建奴,大明各地表现出来的态度,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

    早前北直的百姓对于建奴祸害辽东,便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觉得并不关自己什么事,等建奴入寇北直,山东和山西人大体也如当年的北直一样,而河南和南方的百姓离的更远,对于建奴的感觉便更遥远了。

    因为地缘位置上的关系,让大明各地面对关外建奴时,感觉到的威胁程度,有很大的区别。

    这时如果找一个江南人,对他说建奴两年后将入主中原,很快就会占领江南,他多半会骂你神经,说闯贼取天下还有可能,建奴那么点人,凭什么入主中原,他们凭什么?他要是这么问,你也多半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是啊!那么点人,怎么就入关呢?

    眼下北直数次遭受鞑子的祸害,他们对于鞑子的憎恨,以及面对鞑子时的无力感,同高义仠这个河南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他们而言,能杀鞑子,那就是他们的恩人,是北直隶的英雄。

    为首的汉子忽然一声喊,后面的人也看清了,吓得后退几步,却又忽然上前来,齐齐拜倒。

    中国的百姓自古以来,就有三个梦,明君梦,清官梦,侠客梦。他们首先希望有个好皇帝为他们做主,没有好皇帝时,便希望有个清官能为他们主持公道,而既没有好皇帝,也没清官时,他们便希望来一位大侠,惩恶扬善,为他们争一条活路,争一口气。

    对于鞑子,现在无论是皇帝,还是清官,都没有法子,眼前一人居然挂着四个鞑子头颅,再看他一身装扮,长刀斗笠,一下就满足了他们对于大侠的幻想。

    高义仠莫名其妙的被他们认为是杀鞑的好汉,听说他要去大名府,今日劫也不打了,地也不种了,硬是要护送他过去,并且逢人便吹嘘一遍,杀鞑好汉的事迹。

    一路上,杀鞑好汉的事迹越传越神,从一群人打死四个鞑子,说成河南来了位刀客,一人便砍了四个鞑子。

    高义仠还未到大名府,他的名声却已经传开,绿林上又给了他一个小再兴的诨号,说他是南宋名将杨再兴转世,上辈子杀女真,这辈子杀建奴。

    自从清军在崇祯十一年入寇后,北直境内毛贼多如牛毛,等高义仠到大名府时,身边居然有四五十人慕名而来,街道两侧都聚集了许多瞧热闹的百姓。

    这有些荒诞,是高义欢没曾想到的,而这也确实说明了,河北人憎恨鞑子,却又拿鞑子没有办法,他们渴望能够出现一个杀鞑的英雄。

    大名府内,不只是百姓,不少官军也跑过来看,第一眼就看到了挂在骡子两旁的鞑子人头。

    一名小旗官看了暗暗惊奇,看头皮就晓得,确实是关外的真夷,而有了他的认证,众人不禁一阵欢呼,拥着高义仠便往府衙而去。

    沿途一片喧闹声,街旁的百姓纷纷涌了过来,对着骡子两边挂着的头颅指指点点,惊叹与询问声不时响起,道旁时常有人指着高义仠,那就是杀鞑的豪杰,小再兴。

    这下众人真把高义仠当成了杀鞑的好汉,高义仠在人群中,心里却有些没底,二哥没教他出现这种情况,他该怎么办!



第15章大明国情
    高二哥等人在封丘县南的一片树林里,等了大半天的时间,高兴豪和另两个兄弟才赶着一辆车回来。

    中州大旱,粮价飞涨,十五两银子,加上几斤盐,才换来了一量板车和四百来斤粮食,按着明朝的说法,大该八两银子一石,可以说贵得没边了,但就是这样也才弄到两石粮食。

    虽说粮食不多,但众人看见一车粮食,还是不禁都笑了。

    高义欢看了看,怕吃不了多少天,不过他手里还有三百两银子,加上五十多斤盐巴,回去之后应该还能想些办法。
1...56789...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