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红楼之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贾琮眉尖一扬,道:“真相?什么真相?这世上哪来那么多真相?当初李道林坐视龙禁尉兵围龙首原,就已经注定了他现在的下场。若哪个想来求真相,只管来寻我,父债子偿,我成全他!”
黛玉在一旁唏嘘了下,一双似氤氲了晨露的美眸,神采奕奕的凝视着贾琮。
叶清撇了撇嘴,嗔了句“霸道”后,却胃口大开,又让绿竹去给她添了回粥,时不时看一眼贾琮,当成了下饭菜……
……





红楼之庶子风流 第七百六十七章 洋婆子
崇康十四年,腊月初三。
就在西南方向三十万大军顺着举朝民意,兵出安南时,自葡里亚远道而来的罗莎·卡佩,也带着她的百余仆从和骑士,率先从濠镜赶至京城,求见。
东宫,明德殿。
御座转角屏风后,挤着几个身着宫妆千娇百媚的女孩子,一个个面色古灵精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在等候什么稀罕的西洋景儿……
也确实是西洋景儿,在得知这个叫罗莎·卡佩的葡里亚女伯爵,是听从了贾琮的建议,举家迁往大乾的,东宫诸女就起了心思。
叶清又通过李蓉,同展鹏旁敲侧问了当日在葡里亚贾琮和罗莎·卡佩的交往过程,当得知两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了吻手礼,甚至最后连脸都亲了,诸女孩子便对那西洋婆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虽然后宫不大可能留下一个金发碧眼的西洋婆子,天家血统总要保持的。
高丽女和新罗婢那些都是黑发黑眼,还无所谓。
可要是天家生出一个金发碧眼的洋娃娃,那朝野上下的老夫子们,非得捶胸顿足哭爹喊娘不可。
就是太后也受不了啊……
但无论如何,今日人家上门拜访,听说还和西洋画儿里的美人一样,东宫诸女除了宝琴见过西洋美人外,其她人只在画里见过。
所以这会儿一面紫檀嵌玉云龙纹地屏后,黛玉、叶清、湘云、迎春、惜春、宝琴还有晴雯、春燕、香菱等好大一群人,或坐或站在屏风后,轻声笑语着。
宝钗、探春、平儿她们三个镇宫太岁并未来,她们都有正事……
而除了叶清光明正大的瞧外,其她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偷窥的刺激感……
“来了!”
随着外面执事太监的传报声进来,原本正和黛玉说着宁羽瑶之事的叶清忽地神情一震,吐出口中的葡萄籽,忙提醒道。
黛玉好笑的抿了抿嘴,却也顺着百叶间的空隙,往前瞄了去……
坐在御椅上的贾琮自然知道身后不远处的动静,却也无可奈何。
看着一身贵族长裙的罗莎·卡佩迤迤然的进来,精致的面上带着合乎礼仪的微笑,看到贾琮后,对望了两个呼吸后,盈盈拜下:“葡里亚卡佩家族长女,罗莎·卡佩伯爵,向伟大的大乾帝国皇太子殿下问好。”
西方的福礼和东方的不同,看着罗莎·卡佩双手轻捏裙摆福了福,屏风后的姑娘们看的眉开眼笑,感觉有趣之极。
不过在看到罗莎·卡佩的随从只是将手放在胸前躬了躬身,叶清、黛玉的眉尖都扬了扬。
但贾琮似乎并未留意到这点,他只顾着和西洋美人叙旧情,至少在姑娘们眼中他是这样的……
贾琮呵呵笑道:“卡塔琳娜,许久不见,孤一直在惦记着你。”
“嘶!”
若非不想露了馅儿,此刻东宫诸女恨不能啐这不不守夫道的败类一口。
真真太厚颜无耻了!
倒是罗莎·卡佩并未感到被冒犯,很高兴的笑了笑,又摇头道:“太子殿下惦记的不是卡塔琳娜,而是我带来的那些书籍、工匠、船员和炮兵……”
贾琮笑了声,道:“这并不矛盾,孤很关心你的周全,因为只有你周全了,我们的合作才能达到共赢。卡塔琳娜,你知道我的诚意的。”
罗莎·卡佩看着贾琮那张即使以西方审美来看都俊秀绝伦的英俊脸庞,却抽了抽嘴角,道:“可是殿下,我听说当初我刚登上返回葡里亚的船离开了濠镜,您就和盎格兰人联系上了。那些盎格兰人为了争取到大乾的订单,还送了您一套火器生产线。您可知道,当我再次在濠镜登录,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的心是多么的冰凉和惶恐。为了你,我放弃了在卡佩家族的所有继承权,换回来五船您所需要的人和书籍。如果您背弃了我们的约定,那我只有葬身于大洋了……”
听到这番话,屏风后面的东宫女孩子们都惊呆了。
贾琮竟干出了这等忘恩负义的事来?!
真是大快人心……
贾琮摇头笑道:“卡塔琳娜,你知道大乾有多大,有多少人口么?”
罗莎·卡佩正色道:“当然,我知道大乾比葡里亚大一百倍不止,人口更远非寡国少民可比。”
贾琮笑道:“所以,只你带来的那五船人,是远远不够的。卡塔琳娜,就在此刻,在大乾的东方大省齐鲁,有近百万人或在开矿,或在炼钢,或在烧窑,他们要建一座能够造远洋大船的船坞。新的皇家军事学院,至少有数万人等待着学习火器战法,尤其是炮兵。我们需要太多有手艺的匠人,会操炮的炮手,会在大海上操船航行的水手等等。所以,你不必担心你会没有用武之地,会没有发展的空间。孤可以保证,在这里,你将会收获无尽的财富和尊贵的地位!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会得到他应该得到的财富和尊敬。最重要的是,相比于盎格兰人或是佛郎机人或是尼德兰人,孤更相信你。”
紫檀嵌玉云龙纹地屏后,一众东宫女孩子一张张俏脸都酸的纠结起来。
不害臊!!
不过罗莎·卡佩显然被贾琮说服了,笑道:“放心罢,这些人多是我亲自挑选出来有真才实学的,必不会让你失望。作为最先开展海洋探险的国家,葡里亚的战船和火炮或许已经落后于尼德兰,但我相信,大乾现在最需要的,也不该是最先进的,而是最基础的。以贵国的人力、物力,只要打好了基础,一定会很快进步。我无法想象,一个地域如此广阔,人口如此繁多的国家走向海洋之后,还有什么可阻挡你们的。就是尼德兰和盎格兰人,也绝无可能!”
紫檀嵌玉云龙纹地屏后,叶清渐渐皱起了眉头,她已经看出来,这个西洋婆子的性子,倒和她有些像。
都是“不守妇道”的那种,心怀抱负。
只是也有不同,她就绝不会为别的国家出力壮大。
她们这一类人,纵然有极强的权势心,也不该背叛朝廷才是……
该不会有诈吧?
但随即就听罗莎·卡佩自己说道:“这或许真的是上帝的旨意,殿下您知道么?家族原是不准我这样做的,在他们看来,我简直是疯了,才会想着将卡佩家族迁移到遥远的东方。即使我舍弃了自己的继承权,也只换来了两小船匠人和一些普通书籍。他们甚至怀疑保罗的死是我做的……但是,当我们还没有离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就席卷了里斯本,无数的教堂、庄园、城堡、宫殿全部倒塌。地震之后,就是恐怖的海啸,再之后,则是烧了五天五夜的灭世之火。整个里斯本……都化为了灰烬。我们是被冷落在卡佩家族在郊外的城堡中才幸存下来的,住在城里的亲族们,死伤了八成以上,我也才有机会接掌卡佩家族,搜罗了整整五大船人员……殿下,大乾将天子称为上天之子,莫非你真的是上天之子?是上帝秉承你的意志,焚毁了里斯本,来成全你的国度么?”
贾琮沉吟了稍许,看着泪流满面的罗莎·卡佩,缓缓道:“卡塔琳娜,我很抱歉听到这样的消息。不管你相信与否,我都想告诉你,若我有选择的权利,一定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纵然你不能带来大量的工匠、学者和船员,我依旧可以通过别的途径和方法,去获得一切我想要的。我更愿意相信,这件事是对你们卡佩家族的磨砺。伟大的家族,一定是从无数苦难艰难中磨砺出来的。而你带来的那五条大船,便是点燃卡佩家族重生的火焰。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一起合作,卡佩家族只会越来越强盛。总有一天,你会带着五十条甚至一百条大船,重回里斯本。”
罗莎·卡佩笑的极美,道:“用大乾的话说,是叫……衣锦还乡么?”
贾琮颔首,道:“对,便是衣锦还乡。”
罗莎·卡佩笑道:“船上的人大多是无家可归的人,有的人还带着家人需要养活。所以,只要殿下付给他们银币,他们就会为你效力。濠镜有大把的大乾百姓会说葡里亚语,所以沟通并不是问题。
好了,我能为你做到的,都已经做到了。
现在,尊贵的太子殿下,请问我能得到什么?”
贾琮笑道:“你想得到什么?”
罗莎·卡佩笑道:“若是我能成为你的王后当然最……”
“好”字没说完,就听到后面看不见处传来几道明显的冷哼声。
罗莎·卡佩看起来却丝毫没有意外,她笑道:“进到这座雄伟的宫殿内时,我就嗅到了至少七种不同的香味。不过,大乾贵族的女人依旧不能见外男么?”
话音刚落,就见衣着一身宽大儒裳的叶清,和黛玉一道,从紫檀嵌玉云龙纹地屏后绕了出来。
一个大气雍然,贵气自现,眼眸明若骄阳。
一个清灵秀逸,温润如玉,眸横秋水。
看到她二人出现,从来对自己的身份相貌和气质自信非常的罗莎·卡佩,终于微微变了脸色。
一群宫人上前,将罗莎·卡佩身边的随从,“请”出了殿内。
而后就见叶清和黛玉,一左一右坐在了贾琮身边,一起居高临下的“观察”着下面的洋婆子,贾琮抽了抽嘴角,他如今果然已是已婚人士了……
……




红楼之庶子风流 第七百六十八章 居安思危
皇城,左银台门外。
内阁值房。
都道人逢喜事精神爽,连万年黑脸赵青山都不例外,近来脸上时不时会露出点笑容来,让面对的人总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这数月里,倚仗北疆大胜之威,往日里出了神京城甚至出了皇城就步履艰难的内阁政令,忽然间就畅通无阻起来。
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违逆朝廷锋芒。
而柴梁的回归,更是极大减轻了赵青山身上的担子。
柴梁虽言语不多,但做事风格颇为扎实。
总能极务实的完成朝廷更项政令,这让赵青山十分满意。
对宁则臣当初慧眼识人,早早定下了柴梁为新党第三任党魁的目光,愈觉得钦佩。
但最钦佩的,还是东宫里的那位殿下。
从古至今,没有哪位君王会让朝廷上的官员一派和气,必是分而治之,哪怕因此会耽搁许多大事,政令可能朝定夕改也在所不惜。
因为这些,和皇权的稳定相比,不足道哉。
然而太子却有大魄力,准许朝堂上新党一党独大。
如此一来,新法便得以不断的加深贯彻。
效率之高,让人喜出望外!
还不复人走政息之忧……
那位少年储君看的十分清楚,也极为自信,只要执掌好军权,再规定好内阁阁臣的执政年限,就不必担心皇权受到威胁。
赵青山当然知道这未必十全十美,但这世间又岂有十全十美的事?
瞥了眼正坐在炭炉边取暖吃茶的柴梁,见他正拿着一份文卷,看的颇为动容,不由好奇。
柴梁的性子素来沉默寡言,沉稳得当,何时见过这般神色的?
赵青山上前问道:“文孝,看什么如此出神?”
柴梁回过神来,看了赵青山一眼,微笑道:“元辅,你看看这个。”
赵青山自然不会客气,他过来本就是为了目睹一下柴梁到底看的什么。
不过,等赵青山看到文卷上的东西后,脸上的笑容登时凝结,随即猛然一沉,一双老眼中的目光更是变得锋利起来,他看着柴梁,沉声道:“文孝,你关注兵事做甚?文臣不得干预军伍之事,这是殿下划下的底线!”
柴梁闻言,摇头笑道:“元辅误会了,仆并不曾干预兵事,只是好奇殿下还能创造何等奇事。元辅放心,仆知轻重。”
赵青山闻言,深深看了柴梁一眼,警告道:“文孝,殿下素来对我等礼敬,但你若以为殿下年幼,好些事可以糊弄,那就是犯糊涂了……”
柴梁闻言无法,起身躬身道:“太傅大人,仆虽不及殿下那等天赋奇才,但也非蠢物,怎会自寻死路……实是牵挂西南之事,且思虑收复安南后派遣官员过去的事情。仆分掌吏部和兰台寺,好些事要做到未雨绸缪,故而挂心西南战事。这战事文卷,本也是仆特意禀明太子后,申请所得。若非如此,这等机要,原该元辅先过目才是。”
赵青山闻言,这才按下惊虑之心,颔首道:“若如此,倒也罢了。只是既是你特意所请,老夫便不看了。”
柴梁哭笑不得道:“寻常官员不干兵事则罢,可如今战时,元辅身为内阁首辅,若心中一点没底,那如何了得?元辅,不可矫枉过正。再者,这也是殿下的意思。”
赵青山犹豫了下,觉得言之有理,只要不瞎掺和,不干预指挥,做到心里有数是应该的,便继续看起文卷来,看着看着,眉头都飞了起来……
柴梁见之,轻声笑道:“如何,了不得罢?”
赵青山倒吸了口冷气,道:“这些都是……松禅公教的?”
柴梁轻笑了声,摇头道:“松禅公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其长不在兵事。青史之上,如这般打仗法,也是闻所未闻。先去敌国买粮,整整一个半月的功夫,运出不知多少粮食。除了粮外,市面上的商货,如盐、菜、肉,各种牲畜,全都买。谁能想到,这样做,能让安南国内的商货价格一日三涨?安南国也有贪官,他们甚至敢把官仓里的官粮,甚至军中武库里的军粮给倒腾出来卖了。等他们反应过来时,一切都已经迟了。计毒,莫过于绝粮啊!古时也并非没人使绝粮计,可绝一国之粮,这等魄力……啧啧,太傅,仆大开眼界,大开眼界。”
赵青山呼出了口带有羊肉汤膻味的长气,柴梁面不改色,只眉心跳了跳……
就听赵青山缓缓道:“为了应对战争,安南阮氏横征暴敛,民怨沸腾。锦衣卫早就安排人潜入安南,煽风点火,各处传播安南原为华夏故土,因当年战乱,被阮氏割据。如今正常经济往来,却被阮氏朝廷克扣杀害,因此引发战争的消息。并且传言,因得知安南缺粮,大乾准备了百万石粮食,却不能进入安南救助……这是在操控民心哪。底层百姓,见识浅薄,又过的苦难,自然愿意相信。阮氏民心已失。大乾王师却带着大量粮食、盐、肉入安南,一举击溃安南大军后,用从安南买来的粮米来安抚人心,安南一下就安定了下来。而之前花出去的银子,则在安南贵族那里十倍的追缴回来。安南最肥沃的土地,在红河平原,全被安南王室和贵族瓜分,这些,就是大乾最大的收获。”
柴梁叹道:“一环扣着一环,连大军的粮饷,都能就粮于敌。等百万齐鲁移民在红河平原站稳了脚,之后源源不断的百姓都会迁移过去。九边的三十万大军,十五万在红河平原,十五万在暹罗的湄南河平原。这两处平原土地加起来,虽只两湖大小,但这两处都是一年三熟,如此,就当相于三个两湖!元辅,了不得啊!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不过如此。储君英明至斯,仆心中既惊喜振奋,又有些担忧……”
“担忧?”
赵青山原本听得面色振奋,可听到柴梁这个说法,不由拧起眉头来,问道:“怎么个说法?”
柴梁忧声道:“仆常为殿下之才感到惊艳,但惊艳越深,心中担忧愈重。仆怕……天妒英才啊……”
赵青山闻言面色骤然一变,沉声喝道:“文孝,浑说什么?”
柴梁面色凝重,道:“元辅,不瞒你说,仆总觉得不真实。青史之上,总有惊才绝艳之辈,但如殿下这般,年不过十六,就已是经天纬地之才。仆自认修心坚韧,然每每思及殿下所为,惊艳之余,都必生出惊恐之心。”
被柴梁这般神神叨叨的说了阵,原本还不上心的赵青山,也渐渐生起毛骨悚然之意来。
天妒英才这四个字,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老头子完全无法想象,太子若是出现了闪失,这社稷江山,该何去何从……
可是,这等近似荒谬的鬼神之说,谁敢诉诸于口?
想劝都没法劝哪!
再者,又从何劝起?
“文孝,你到底是何意?”
赵青山毕竟是赵青山,一阵心绪动摇后,忽地凝眸看向柴梁,沉声问道。
柴梁看着赵青山,缓缓道:“元辅,仆以为,殿下最令人惊艳的成就,非促成北疆都护府以八万大胜二十万的盖世武功,而是,对新党的鼎力支持,以及对内阁新老更替法度的制定。若以此为成例,明确定为成法,纵然有不忍言之时,朝廷也能平稳度过难过,不会令社稷危矣。”
这是要将贾琮定下的制度,列为祖宗成法。
一旦贾琮有个闪失,天妒英才,朝廷也不会失了进退,大乱之后失去法度。
但是,如此一来,就颇有虚君权的意味了……
柴梁看着赵青山阴沉的脸,苦笑道:“太傅,仆非不知恩义之人。但是,仆以为,如今正逢几千年来未有之大世,如殿下这等惊艳万古的圣君,千载难遇其一。吾等虽为朽木之资,也当住殿下一臂之力,将此法定为永世之法。
太傅,若是往好的去处想,殿下今年不过十六,再有一甲子之寿,经过六次内阁更迭,自然将成永例。
真想看看,那个时候,大乾将何等昌盛呐!”
发自肺腑的一番向往感叹后,柴梁声音又忽地转沉,一字一句道:“但若是果真有个闪失,眼前的一切大好局面,都将顷刻崩塌。元辅,吾等内阁臣子所为,难道不该是居安思危么?眼见盛世将临,其他官员都可沉迷其中,唯独吾等不能!而如今朝廷最大的不定,就在于殿下。仆恨不能殿下能万万岁,可谁又能保证天意如何?所以,要趁着北疆大胜、西南国战大胜开疆拓土的大好时机,太傅若能劝殿下将诸般法度定成永制,功莫大焉!”
居安思危,居安思危……
赵青山心中反复念叨着这四个字,陷入了沉思中……
……
慈宁宫,寿萱殿。
由一众孙媳陪着的太后,满面含笑的看着贾琮,道:“元寿啊,今儿是腊月二十三,小年了!哀家听说,北疆大胜后,南边也打了好漂亮的一场大胜仗!外面人都说,皆为太子运筹帷幄之功,列祖列宗保佑啊!”
贾琮闻言,谦逊了几句,就见叶清和黛玉一起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因为她们知道,外面贾琮如日中天的圣君之名,大半功劳归于他自己。
他手下数以千计的说书先生,太能说了。
从城里到乡下,走街串巷不要钱都说啊!
如今更出现了不少戏班子,专门颂扬太子的丰功伟绩的。
正赶上南北两场大国战的胜利,百姓心中民族自豪感正强烈时,这样的戏班子和说书先生大受欢迎。
其他说书人和戏班子自然跟风,发挥人民的聪明才智,将大乾的皇太子愈发神化了不少……
什么出生之时天现异象都是大路货,还得加上虽遭祝融之害,却有仙鹤自天而落,护送入安全之地,且送了金项圈护龙体。
这样的说法才更受欢迎。
当然,这些说法也让叶清、黛玉等人笑出了泪花。
尤其是她们以为,这些话本儿都是贾琮自己编纂的,简直笑掉人大牙……
贾琮也不理会她们,就听太后又道:“储秀宫的尚宫女官儿同哀家说了,一千五百名秀女,筛选了几轮儿了,女红、文墨、宫礼还有别的才能,都是一等一的就有三百人。哀家废了这么大的气力,太子总不能只点了琴丫头和宁家那个丫头罢?你父皇安睡前,还专门叮嘱哀家,要好生给你选秀,充实后宫,繁衍天家血脉。你一推再推,连人也不见,可是哪个好妒,不愿你纳新?”
此言一出,众女登时纷纷变色。
等太后目光疑惑的扫了过来,莫说黛玉,连叶清都站了起来,立起规矩来。
好妒在寻常高门中都是一等一的大罪,在天家更是十恶不赦之罪!
这个真不是顽笑的……
皇族凋零,整个天家加起来男丁都不足一手之数,这还得算上大宝小宝。
这个时候若因后宫那个女孩子好妒,阻碍东宫繁衍血脉,其罪过直接打入冷宫都不足为奇。
所以,虽明知太后是故意拿话在激贾琮,可诸女孩子仍觉得不安。
且随着国势愈盛,朝野上下对贾琮后宫也就愈发关注留意。
贾家女在东宫一手遮天的情形,着实令许多人心中不满也不安。
若非如此,太后如此大肆操办宫廷选秀,也不会这般得民心,更得前朝的官心。
贾琮先洗脱黛玉等人的罪名,然后双手抹了把脸,道:“太后,三百人?太多了罢?”
一听有戏,太后登时忍不住笑起来,哄道:“又不是让你一次点那么多,是不是?东宫太子妃已定,两位良娣也有了,六个良媛也凑齐了,可十个承徽,十六个昭训,二十四个奉仪不都还空着?
哀家知道,你念旧情,心疼从前在贾家时相识的姊妹,可是元寿啊,你如今是太子!你这般独宠她们,朝野上下都有异议,时间一久,对她们反倒不好,是不是?”
贾琮那么一算,这一家伙又是五十个,虽不及三百个,可也太多了罢?
1...622623624625626...6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