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红楼之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每日里只是读书写字养伤。

    墨竹院,正堂书房内。

    不时有笑声响起。

    这段日子以来,每日未时上下,墨竹院书房内总会如此。

    盖因这几天,嗜字如痴的探春,总让贾琮手把手的带她纠正以往的笔锋。

    数年习惯,哪里是几日就能改变的。

    有贾琮带着,总比靠自己强迫改变来的快。

    只是这种教写方法,好似众人三四岁初学写字时的法子。

    连迎春惜春听说了热闹,都来瞧了阵子,好生耻笑了一番。

    如此倒也罢了,最有趣的,还是今日

    贾琮看着眼前身着靛青花卉暗纹镶边荼白暗花缎面对襟褂子的年轻女子,不施粉黛,端庄清雅,连一双绣鞋都是雪青色。

    身旁跟着着藕荷色衣裳的平儿,还跟着一个四岁大小的男孩儿。

    小男孩手里还提着一个五色小礼包,一本正经的看着贾琮。

    除了平儿外,贾琮自然也认得此二人。

    正是先珠大哥留下的遗孀和孤子,李纨与贾兰。

    只是先前从未说过话

    见她们站在自己面前,李纨还赔着些笑脸,贾琮心中隐隐了然,先看了眼平儿,而后笑道:大嫂子,您这是

    李纨看着也不过半大少年的贾琮,有些尴尬的笑了下,心里其实也不知到底靠谱不靠谱,只是方才也见到贾琮手把手的教探春,她是知道探春的字写的极好的,因而道:琮兄弟,嫂子今日厚颜而来,是有事相求

    诶

    贾琮忙摆手道:长嫂如母,大嫂子这样说可折煞我了。有事您只管吩咐就是,当不得一个求字。

    平儿在一旁笑道:大奶奶听到了?我就说他最是知礼的,你偏拉着我来当说客。

    李纨摇头道:我是个怕事的,往日里没对琮兄弟行下过好,如今求上门来,自然不好轻狂。

    平儿是个有心的,倒比我这个大嫂子做的好,只能劳你出面,借你面子一用。

    平儿笑道:再没这回事而后对贾琮道:大奶奶听说你字写的极好,外面那些为官做宰的大老爷都爱到骨子里去了。

    如今正好兰哥儿到了习字的年纪,所以想让他拜你这三叔为师,练习练习字。

    练好了字,日后读书做官都极有好处。

    贾琮还没说话,旁边的林黛玉忍不住笑道:你们真真想偏了

    怎么说?

    李纨忙问道。

    林黛玉道:你们不知,习字都是有规矩的。

    哪有上手入门就从行书开始的?那岂不是连走都没学会,就开始学跑了吗?

    琮三哥的字初看无奇,但其实造诣极深。

    连三丫头这样练了多年字的,如今还要琮三哥手把手的教,咯咯。

    兰哥儿才开始学字,要从正书楷书开始学起。

    先将颜鲁公的《多宝塔碑临个三四年再说,现在学琮三哥的字,有害无益。

    啊?

    李纨和平儿傻眼儿了,自知闹了笑话。

    尤其是李纨,她父亲原还是国子监祭酒,她亦曾读过书习过字。

    只是不似黛玉湘云这般读书多,只读过一些《烈女传《女戒罢。

    对这些并不熟悉

    她犹不死心道:琮兄弟才多大,怎地写的出那样好的字?

    贾探春帮着笑答道:大嫂子需知,这世上有类人,极招人恨。

    譬如写字来说,大部分人习字,都要先将《多宝塔碑,或《玄秘塔碑临个三四年方入门。

    可有人临一年,甚至更短,就写的有模有样了。

    我们虽不伏,可又有什么法子?

    最后一句话,很说的有些咬牙切齿。

    盖因这几日贾探春央贾琮帮她改正笔锋,却发现她笔锋还没改正,贾琮在书了几篇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后,在褚书上的造诣,都隐隐有超过她之势。

    这让她如何能心甘?

    这会儿说来,倒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笑弯了腰。

    不过她们可以笑,贾琮却不能笑,若让李纨带着贾兰就这样回去,不定内宅会闹出什么动静。

    他费尽心思才营造出一段和平氛围,还想尽可能的多争取些发展时间,断不允许节外生枝的事发生。

    因而他微笑道:蒙童初学字,需要家里长辈手把手的教执笔握笔和运笔。教的好的话,会走不少弯路。

    大嫂子若是不嫌弃,这几日就让兰哥儿每日里来一个时辰,我教教他。

    兰哥儿聪慧,学几日就入门了。

    入门后,就只能靠他自己下苦功临摹。

    下月我就要去国子监读书,不能再亲自教,不过兰哥儿若有不懂之处,也可以来寻他几位姑姑。

    三妹妹的字写的极好,只论正楷,足够教兰哥儿了。

    李纨闻言,自然大喜过望,千谢万谢后,到底让贾兰把手上的礼包儿给送出去了。

    而后贾琮与众多姊妹,恭送大嫂子回了内宅,留下了紧紧抿着嘴,努力不哭出声的贾兰。

    豪门深宅里的孩子,总是懂事的极早




第七十五章 变故
    李纨要比贾琮想象中的,还要望子成龙心切。

    原本说好的每日只教一个时辰的字,一来贪多嚼不烂,二来到底还小,身子受不住。

    可等到第二日一早,贾宝玉和贾环都还没来,贾兰就被李纨房里的丫鬟素云给送了来。

    看着才四岁的贾兰那张有些苍白的小脸,贾琮不知该说什么才是。

    他自然不会不知天高地厚的去告诉李纨,该怎么教养孩子。

    这种事,除了贾母和王夫人,其她人谁还有资格插嘴?

    所以纵然贾琮以为贾兰这点大就采用狼式教育不大妥,这很可能是造成日后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悲剧的根源。

    可他自己也不过刚刚取得自保地位,还没资格去恩泽旁人。

    所以只能再过二年再说

    兰哥儿,吃早饭了吗?

    看着仰着小脸儿巴巴望着他的贾兰,贾琮问道。

    贾兰点点头,稚气道:吃过了,和娘吃的粥。

    贾琮见他眼神无神,显然没睡好,笑道:这会儿天还早,还不到写字的时候,你先去我屋里睡一觉,等你宝二叔他们来了,我再让晴雯姐姐去喊你,如何?

    贾兰闻言,顿时心动了。

    贾琮一笑后,让抿嘴偷笑的晴雯领贾兰去他屋里睡觉。

    临走时,贾兰还奶声奶气的商量:三叔,可不要跟我娘说我哦

    至此,贾琮才从他身上见到了些孩子气。

    巳时初刻,探春准时而至。

    巳时二刻,贾环姗姗来迟。

    巳时末刻,宝黛齐至。

    他二人是吃过午饭来的

    如今贾琮也能适度的开些玩笑了:宝公子,黛公子,二位公子是来遛弯儿消食儿的吧?

    咯咯!

    探春等人忍不住笑了起来,连小贾兰都咧嘴乐起来。

    贾宝玉羞愧,林黛玉却一点不怯,一双秋水剪瞳明眸似笑非笑的看着贾琮,道:如今琮三哥哥愈发了得了,先前就会变戏法儿哄环哥儿,如今连三丫头和兰儿也一并哄上了,莫非还不知足,连我和宝玉也要一并管上?

    这话让贾琮苦笑道:久闻林妹妹伶牙俐齿,唇枪舌剑,等闲之辈无人能与之争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呸!

    见贾探春拍手叫好,连贾宝玉都偷笑出声,林黛玉羞恼的啐了声,道:琮哥哥也没差哪里去!

    她和贾琮到底不甚熟,不好再牙尖口利,只好怒视偷乐的贾宝玉。

    论起来,贾宝玉才是受此荼毒最深者,这会儿忍不住偷乐。

    虽然他不喜林妹妹与别个男子说话,可贾宝玉心里还是明白的。

    他看得清楚,贾琮看林黛玉的目光,与看其她姊妹完全没两样,并没什么不同。

    林黛玉也从不像上回史湘云那般,尽向着贾琮说话,所以吃醋吃不到这里。

    见林黛玉恼他,他忙赔起笑脸。

    俩人一阵叽叽咕咕的拌口角后,也就撂开此事,分别落座。

    然后就见贾琮把着贾兰的手,一笔一划的书写着。

    贾琮极有耐心,每写一个字,都会不厌其烦的同贾兰说字体如何运笔,如何纳锋,如何收尾,而后再总结字体结构如何分布。

    一个字,就讲出这么多名堂。

    他的声音很稳,也很好听。

    声线不似一般这个年纪的男声那么细,内中有股韧性。

    徐徐道来时,仿佛能拨动心弦

    冬日午时的阳光透过窗纸,挥洒进屋,笼罩着那具消瘦的身体。

    书房内除了贾琮教导贾兰的声音,均是静悄悄的。

    一双双眼睛,或明或暗的瞧着他。

    连宝玉都是如此

    林黛玉发现后,瞥了他一眼,悄声笑道:你总瞧他做什么?

    贾宝玉则小声感慨道:林妹妹你不知,先前那些年见他,根本不是这样的,歪歪憷憷一个人

    也不知怎地,如今竟好似完全变了个人。

    我素来厌恶国贼禄蠹之流,可是觉得他好像又不是那样的,并不讨厌他

    林黛玉抿嘴一笑,道:你又懂什么?这些日子我冷眼旁观,发现琮三哥虽一心要走科举仕途,可我瞧他却不像是利欲熏心之辈。

    也不是贪图富贵的,没见过他巴结哪个。

    就是舅舅那里,他也只是感激,没钻营过。

    你前儿说他劝你的那番话,一听就知他是个立身正的,和那些劝你奔名利的不同,所以你自然不会讨厌他。

    贾宝玉听黛玉说的这般好,不禁有些吃味道:你瞧他这些做什么?

    林黛玉哼了声,道:我瞧怎么了,与你什么相干?瞥见贾宝玉涨红了脸,方悠悠道:琮三哥什么都好,就是不会作诗,非同道中人

    贾宝玉原本快瞪出来的眼珠子,此刻陡然一亮,瞬间转怒为喜,连声道:极是极是,会作诗的才是文雅人。

    不过

    他话锋一转,又瞥了眼贾琮,感叹道:贾琮如今真真愈发生的好了,比许多女孩子长的都好。

    旁人和他一比,竟成了泥猪癞狗

    哼!

    林黛玉闻言知他老毛病犯了,冷笑一声道:那你怎么不去问他也有玉没有?

    贾宝玉圆脸登时涨红。

    这边,贾琮已经教贾兰写满了三篇大字。

    感觉贾兰小手都开始发颤了,贾琮笑道:今儿就到这吧,兰哥儿写的极好呢。

    贾兰闻言,本来发白的脸上登时浮满笑容,咧嘴笑道:三叔,果真写的好?

    贾琮点头道:果真。去院子里耍一会儿吧,你还小,久坐对身子不好,和你环三叔一起去。

    贾兰脆生的应下后,看向贾环,贾环却鼻子不是鼻子眼不眼的道:我才不和三四岁的毛头小子顽。

    那副模样,真真讨人厌。

    见贾兰垂头丧气起来,贾琮还没说话,一旁的探春已经竖起了眼,喝道:你是他亲叔叔,不和他顽和哪个顽?

    你今年也才不过六岁,就比兰哥儿大两岁,他是毛头小子,你是大两岁的毛头小子,再敢浑说试试!

    见贾环也耷拉下脑袋去,一副受气包的模样,贾琮笑道:往后我们去了国子监读书,家里可不就是你和兰哥儿耍?

    日后出门在外,他要被人欺负了去,你还能不管?

    贾环撇嘴道:那倒也不能,我会叫他快跑

    贾探春听他没攮气,气的又要骂,贾琮揉了揉他脑袋,道:去转转吧,不然你就在这背书。

    贾环闻言,再不犹豫,撒欢儿的往外跑去

    通义坊,鼓楼大街。

    世翰堂。

    自上元节后,世翰堂虽再无出什么新闻,可只那句非戴青衿着儒衫者不卖,就足以让书坊每日生意火爆。

    一来世情奢华,攀比成风,二来世翰堂的书的确质量远胜于其他书坊。
1...6263646566...6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