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返1977[港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绿稚

    王惠玲和陈敏娇算得上是最为喊得出名号的存在了。

    本来王惠玲的老豆一开始还不让自家女儿出来拍戏, 但是一听陈敏娇劝说了几分,就顺从地答应了。王惠玲要饰演的角色是陈敏娇为她量身打造的, 几乎没有任何演技要求, 只需要本色出演。一个有些小心思也有些傻楞的大妞。

    郭飞敬本来也没有对俩位港姐的演技有多少期待, 想着到时候自己上场教戏调/教。

    哪知道他从摄影机的监视器中看到的东西,完全地出乎了他的意料。其实这监视器也就是取景器,和后世拍摄中使用的小监是一个道理。至于大监, 还没有诞生。

    他们现在拍摄的一场戏是陈敏娇饰演的少女初次继承家婆的事业后,第一次捉鬼,偶遇王惠玲所饰演的同学发生的情景。

    化妆师是陈敏娇自己,由于灯光和胶片会吃妆,她可以画浓了些许。

    其实演这种少女对于陈敏娇来说是有难度的,她现在早就过了那个心理年龄。但她在拍摄之前已经像过去当编剧时段所要做的人物小传一样,将这个角色的形象建立在了自己的心里,然后想象着这个形象的演绎规律,再通过自己的行动表演将之外化,把人物形象模范出来,细致地拿捏分寸和有逻辑地进行设计。

    简单来说,如果按照未来的三大表演流派来分,现在的陈敏娇使用的正是“表现派”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从布莱希特的戏剧表演体系里分裂出来的,其实也算是是影评人们划分出的标准。

    布莱希特的表演体系强调“间离”和“陌生”,要求演员与角色有所距离。和表现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摄影开。”梁建平按下摄影机的开机键。

    “录音开。”被郭飞敬委托而来的同期录音老师也如是说到。

    “第八场第一镜。”拿着老式场记版的人报出本场戏的次号与镜号,然后敲合场记板,现场发出一声巨大的“砰”音。

    郭飞敬环顾四周,确认全场静音后,扯了一嗓子:“a!”

    其实他是第一次采用这样的拍片模式,是陈敏娇提出来的。一开始郭飞敬还心有顾虑,但是奈何对方是给钱的,话不得不听,但是几场下来,郭飞敬瞬间就习惯并且对这种拍片模式感到有好感了。

    在此前,没有任何一部香港电影会在拍摄前明确地提出“分镜表”这个概念。郭飞敬也是第一次听说,在陈敏娇的要求之下,他被迫和摄影梁建平商量了些许日子完成了分镜表的绘制和编写。

    以往他们拍片,都是走到哪儿拍来。虽然说发挥空间极大,但是也造成了很多的失误。比如后期剪辑阶段素材的缺失会导致整个影片的故事叙述不明,或者多拍很多无用的镜头导致胶卷的浪费和冲洗成本的增加。

    现在利用陈敏娇的办法,既可以毫无遗漏地按计划拍摄,也可以适当地有所调整和发挥,灵活而高效。

    郭飞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把这种办法推广出去了。

    但现在,他的注意力已经全部被陈敏娇的表演所吸引了。

    换上了一身香港中学的英式校服,陈敏娇整个人便透露出一股子同往日不同的青春风范来,配上恰当的妆发,就好似那香港街道路口刚刚走出来的中学生,花样年华,稚嫩而朝气蓬勃,却又犹疑地试探在成熟的边缘。淡蓝色的裙摆在跑动时分飞扬,笑靥如花。

    第一次对上“鬼”时,陈敏娇便显现出了少女的倔强和坚持。隐忍着恐惧,颤抖着双手,想要从兜里掏出镇魂符来,却闹了笑话。

    这是一部灵异轻喜剧,笑料便是从细节中诞生。

    作为编剧的陈敏娇,更是在剧本写作阶段,就将这种笑料融于其中了。她把握住了所谓的“港式幽默”的命脉,着眼于本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利用对自我的轻嘲达到“苦中作乐”的效果。

    伶牙俐齿,抖包袱也抖得连贯而轻松。

    她演的游刃有余,衔接流畅,就连台词都完美合格。

    郭飞敬喊卡。

    陈敏娇立刻从角色中走出,看向导演,等待着下一步的指示。

    “我们再拍一条吧,这条保。”郭飞敬说。

    陈敏娇略微皱眉,询问:“导演,是哪里不对?”

    郭飞敬看着她,摆了摆手:“别担心,不是你的问题。”

    “那个鬼!”郭飞敬生得跟个猴儿似的,但是发起脾气来却像个恐龙,嘴巴嗷嗷大张,好似马上就有口水要喷射而出。拿着扩音器,那滋味,无法言喻。整个剧组都被这种恐慌所支配。

    郭飞敬眉毛拧成一团,训那个鬼的扮演人:“你是鬼,你是鬼。到底要我敲打你多少遍?不要看女角看到两眼痴呆,ok?”这下好了,急得英语都蹦跶出来了,“不该你作色相的时候,你就千万别给我搞癔症。”

    扮鬼男汗颜,他的确失误了。现在听着导演的训话,也只好忍着守受着。

    等看向陈敏娇的时候,郭飞敬就换了语气,温和了许多,他说:“阿娇啊,这条还是要再来一次。”

    陈敏娇颔首接受,笑着说:“没问题的导演。”

    郭飞敬把一切看在眼底。

    他拍片这么些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对自己要求比导演要求都还要严格的演员。是的,演员。在此之前郭飞敬可以给陈敏娇许多定位,比如港姐,比如世人说的花瓶,比如商人,或者优秀的电影从业者。但是一旦当她出现在画面里时,她那股子属于演员的气质就毫无保留地被展现出来了。

    就拿《捉鬼靓女》的制作需要来说,陈敏娇的表演完全够格了。

    当然会存在着一些细微的表演痕迹,当你看到画面中的人的时候,你下意识知道这是一场表演。这是陈敏娇采用的表演手段带来的后果。演员和角色有距离,而观众和角色,也会产生一些距离。

    陈敏娇的个人色彩太浓了,尽管她利用自己的办法将角色和自己融于一体。但是看到这个角色,你脑子里最先浮现的会是她的名字,而非角色的名字。

    这算是一种弊端,也不算。因为世界上有很多巨星也是处于这样的阶段。

    但陈敏娇不满意,她需要继续打磨。没有谁会一出手就十足老练。

    只是对于现在的这个片子来说,这种表演水平已经足够了。

    或者说,对于现在的整个香港行业水准来说,已经足够了。现在的香港影视圈浮躁不堪,为了追求利益几乎毫不考虑质量。许多演技全无但是生得一副皮囊的人都成为了“演员”。

    若是在好莱坞,这种人只




分卷阅读35
    会被行业淘汰。

    但这是在香港,一个对于烂片包容度无限的香港。不知道是受什么的影响,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香港人都是一样的爱看电影,还动不动爱把看电影讲成看戏。要知道在内地,看戏是特定代指话剧或者戏剧的。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烂片太多,香港人好像已经天生拥有了烂片抵抗基因。或者说,在过去的大陆人陈敏娇眼底的烂片,在港人眼中也不定是烂片。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审美评判标准和电影喜好差异。

    在香港,有八卦,就有票房。

    这也是为什么陈敏娇在一开始就特意让杜风找几家小报社发那种文章的原因。

    适当的营销,对于一部作品的曝光来说,是很重要的。

    趁香港小姐选美大赛还在电视上循环播放,先用这样的报道吊起普通人的好奇心,利用港姐的名头掀起热度,再偶尔放出一些剧组的小料,作为钓鱼的诱饵。到时候电影上映,自会有吃到鱼饵的小家伙上钩,也自然而然会有观众花钱入影院买票。

    那么电影的票房,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而至于能否真的像开机仪式中所祈祷的那样大爆,那还要看电影的质量是否过关,或者说,电影是否能够戳中观众的g点,让他们能够自动地引发口碑发酵,从而源源不断地进入影院。

    作者有话要说:  娇娇穿的校服可以参考atv《夏天的童话》里的女式校服。

    蛮好看的我觉得,比tvb一套穿20年的校服好看。

    第23章

    二十三

    按照陈敏娇的计划,《捉鬼靓女》是很快可以拍完杀青进入后期阶段。然而好似老天爷就偏爱急中生变的戏码, 为了让“爱拼才会赢”的境况出现, 硬是要从平静无风的生活中创造出拼搏的机会来。

    干扰《捉鬼靓女》剧组拍摄的事情有两件。

    一是拍摄进行到一半, 提供场地的校方半路反悔, 要价一万。

    这场地是陈敏娇托给郭飞敬找人去探的,后者把事委给了熟悉的朋友。这朋友和学校校长有些关系,便聊过几句后就转口给了陈敏娇和郭飞敬回复, 说那学校方面愿意免费提供拍摄场景。

    陈敏娇本来还不放心, 但郭飞敬一而再, 再而三表示这朋友值得信任,这下才敲定了地点。能省则省,不要浪费, 是陈敏娇的原则。当然, 能赚的钱也一定要赚。

    开始还拍得好好的呢, 那校长还亲自前来探望,并且问陈敏娇和王惠玲各要了一份签名。要陈敏娇说,这家伙估计根本不在意他们是谁呢。只是想着明星来了, 一定要留下点什么。

    本以为可以万事顺利,哪知道这看起来和蔼可亲的老校长转头就变了脸, 那速度可比得过远在内陆的四川戏剧了。

    光着屁股要天价, 张口就要补一万。

    陈敏娇当然是不愿意的。

    一是因为这地儿太破, 要让香港本地人来找也估摸着拐十八个弯都不一定能进对巷,就跟那杨德昌拍《牯岭街少年杀人案》一样,阴阴森森破破烂烂的小学校, 还一万呢,真是狮子大开口坐地起价。

    二呢,陈敏娇生来最看不惯不诚信的人了。郭飞敬那朋友一听这事立刻上门赔礼道歉,说没想到这校长会这样做。谁又能想到呢?在除了金钱以外最注重朋友的香港,还有人直接如此不要脸地同朋友决裂,而只为了一分薄利。

    香港这巴掌大的地方,若是出了一点事儿,不用等许久,闭眼睡一觉,第还没等天明,就有人在你家窗外嚎着八卦,逼你知道一些芝麻大小的破事了。背叛朋友就包含在这种破事里,一旦信誉被一传十,十传百地毁掉,那香港生活几乎是被毁掉了。

    这校长只怕是见剧组看上去一个个还人模狗样,端着有几个钱的姿态,想来凑近捞一笔,被现钞冲昏了头脑,搞地忘了如何做人,好端端兀地学起狗来,仗着自己地头的身份,拦着路人嗷嗷叫,凶神恶煞求一个小笼包。

    本想是一笔绝对胜利的买卖,天知道会碰上陈敏娇这样的硬骨头。

    若是摊上别的事,能用钱解决的,陈敏娇当然也就选择用钱解决了。奈何现在问题可不单单是钱那么简单,当然,钱是世界上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东西。没有一点信誉,纯粹属于讹人。

    那校长还放话呢,如果一天期限之内不交出一万,就不让他们继续拍摄。还威胁要叫人来砸场子。

    就算是再不懂的人都知道那满场子最值钱的一定就是那几个破机器。一棍子砸下去,可不止一万那么简单。

    郭飞敬烦是烦,却想不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要和地头蛇纠缠。

    陈敏娇就不一样了,穿着个学生妹的衣服冷起脸来倒像是巾帼英雄,凛然又强硬,和校长理论。

    “先前不是说好免费?为何又反水。”

    校长卡着指甲扯了扯鼻毛上的灰尘,趾高气昂:“这几日你们拍摄影响了我校正常工作,一点损失赔偿而已。”

    陈敏娇觉得好笑,这七八月的当头,学校除了他们这群拍片子的孤魂野鬼,还真没见过别人。

    “你这学校难不成是鬼校?”

    校长有些生气:“怎么说话的你?”

    陈敏娇挑眉:“那为何我们一个人影看不见你却说影响工作呢。”

    “你,你。”校长那张脸只写着四个字,气急败坏,“影响我的工作行不行?我的工作!”

    “你的工作?”陈敏娇嗤笑出声,眼中寒光却未因笑而减,“就在那档口跟人打梭哈吗?”

    他们那负责递送组饭的小跑腿总是会路过村口的道,每次都能准确无误地发现这校长正神采奕奕地打牌呢。

    这下没辙了。

    “反正这钱,你们不给也得给。”校长有些洋洋得意。

    他算是去了解了,这些搞影视的,最忌讳临时换地方,麻烦不说,为了防止穿帮,前面拍摄的镜头都要报废不作数。

    “那你倒看看我们给不给吧。”陈敏娇放下话就扭头走了,懒得同这人再多浪费一句口舌。

    地痞流氓似的,这样还要怎么办好一个学校教出人才呢?

    等第二日校长伙同人来找麻烦时,见着的却是一群看上去比他们还能打的人,各个神情嚣张,把自己当灭世太保。

    “你们,你们什么人!”校长有些怂了。陈敏娇一早就看出这人是外强中干配以只敢挑软柿子下手的性格了,真刀真枪的干起来,却是撒丫子跑最快的。

    她没什么太大的本事,看人准算是其中之一。

    上辈子读书那会,老师总给他们布置人物观察作业,说这是编剧和演员的必备功课。实际操作起来和美剧中犯罪心理里的人物侧写相差无二,并且夹杂了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的



分卷阅读36
    相关知识。简单来说,就是作人物小传。

    这事跟算命有点像,所以老师调侃过陈敏娇,讲她哪日若是灵感枯竭一个字也写不出,没法维持生计了,那就去戴个墨镜坐后海边上摆摊算命。招牌那老师都想好了,就叫少女神算。不出一个月,保管生意火爆。

    面前这群比地头蛇还地头蛇的真地头蛇,好吧,有些绕口,这群俗称古惑仔的家伙呢就是陈敏娇通知杜风叫来的。

    拜托,好歹是杜大少爷出钱,出了事不找他找谁?

    人太虎帮几十年来什么风霜没经历过,这点小打小闹根本没放在眼底。杜风一听立刻随便招呼人找来了兄弟,这下好了,陈敏娇还给剧组放了个假,大家休息休息,权当坐山观虎斗,虽然结果一定是“校霸痛扁小朋友”。

    根本没打起来,一看这阵仗,校长就被吓得灰溜溜地走了,一大波跟班也跟着屁股后跑开。古惑仔大叫没意思,刀口上舔生活的人哪个不是狠劲十足。这种怂货还是少见。

    接下来的日子,别说让剧组出钱了,校长恨不得长十八只手调好咖啡端送给各位剧组成员求饶讨好。

    这事解决了。
1...1617181920...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