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不过么,有人确实舍不得双方就这样结束。

    得了便宜的百姓表面大呼失望,双方大战,最为高兴的当然是百姓,明面上,他们各站一方,骂着对方阵营。

    但是,私底下就是真香了。

    双方没少偷偷摸摸买对家布料,新添置的衣服,一个个却又窃笑不已,恨不得双方斗得更加激烈一些,最好头破血流才好。

    绸缎商人们看见呢绒没到黄河以南,以为自己赢了。

    一定是官家限制了销售范围,虽然他们管事公公换了,但是毕竟得罪了阁老家孙子,换了正常。实际上,呢绒才是最大赢家!

    从不闻一名到成为能分庭抗礼的布料,这就是成功。

    不过,百姓们高兴没有几天,他们再也没法高兴了。

    然而雨下个不停,待到第三日的时候,来自河南府和南直隶的快马就没断过,水情告急!

    自太祖建国以来,黄河水患几乎不断,决口处处。

    中间有过几个好的河工,暂时解决一阵问题,但是并没能控制多久。

    想要解决黄河问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现在大明刚刚有些收入,还不能说完全做到收支平衡。

    黄河水利在即,但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

    方书安自然知道什么样的方法好,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法,就能证明他的效果。可惜自从老潘死以后,其他河工都没有他那么上心,再加上贪墨横行,当年老潘好好整治的河道,又开始淤塞,不过二十年,潘季驯第四次在河工任上加筑的三十余万丈,又破败的不成样子!

    还是缺钱,等,只能等,等到监税司开始运作,财务情况好转之后,再将其好生整修一番吧!

    朝廷内外在大雨中煎熬着,京城雨势渐歇,然而一封封请求朝廷赈灾的文书几乎将内阁淹了。

    雨季,大半个大明都在哗哗落雨,受灾的地方,可不是一处两处。

    经过日以继夜的治疗,随着体内毒素的排除,没有新毒素摄入的情况下,万历的病情终于有了变化。




266 谁给你的脸?
    万历已经能睁眼了,但说话还是困难。

    事情的改变还是源自于不间断的排毒措施,只是,毒素虽然能排除一些,但仍旧是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三两月就能解决。

    此前都在盯着皇帝变化的人们,现在只好重新捋清思路。

    既然能缓过来,那么百官们瞄准太子的这方面就要慢一些。毕竟皇帝还在,天无二日。

    好在,朱常洛并不是想着马上就要拿到权利。左右是到手的东西,不急于一时。

    毕竟他已经等了几十年,不在乎再多等等。

    但是,相对于其他人,这消息是爆炸性的!

    虽然明面上没有传播,但是有心人都已经知道。

    昏迷的皇帝突然醒来,某些玩弄阴谋之人同样需要重新规划,此前的计划不得不做出改变。

    当中少不了各怀鬼胎之人,例如东林诸人,例如郑贵妃等人。

    东林党人虽然有心但是无力,现在他们处江湖之远,只有孙承宗算是距离权力中心近的。

    不过么,孙承宗和别人不同,他属于东林当中偏实干那一派,而不是只会打嘴炮的一派。

    此时,周嘉谟府上,一堆人在商量着最新的计划。

    不过,不是周嘉谟自己要做怎样,是下边人推着。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好歹也是前任礼部尚书,但是周嘉谟并未能压制住那些晚辈。

    王化贞自从争夺辽东失败,就一直在京师赋闲,哪里都没去。眼下,心理不平衡的就是他,开口就是抨击方从哲。

    “陛下清醒是大事,方从哲都不打算透露,他们是要干什么难不成要立新王”

    “我看他们是串通好了,想要谋逆,待我弹劾他们!”房可壮依旧发挥着自己二愣子的本事。

    见他如此说,孙承宗摇摇头,苦笑一番,心道:怎么这样的猪队友,就送到自己身边了呢

    见他这样的反应,房可壮以为他在嘲笑自己,便反问道,“孙大人,你是什么意思,有话直说便是,为何遮遮掩掩难道因为你现在是詹事府的官,爬上了太子和世子的船,就不当咱们是一回事了么”

    话说出来,莫说是孙承宗,就连向来激进的王化贞都说到,“房大人,你这是怎么说话呢,孙大人何曾说要脱离咱们东林了不可乱说!”

    肃然房可壮是个嘴巴极臭的御史,但是在王化贞面前也不能怎样,毕竟他也是当过御史的前辈,而且下手更狠

    他批评完房可壮,继续说道,“眼下太子位子十拿九稳,这次就算圣上能渡过难关,只怕经此一役,龙体也难恢复从前。到时候,位子是谁的,半分意外都不会有。这样的前提下,太子会去做傻事”

    “你们可别忘了,陛下倒下的事情,可是从来没有宣布过,到现在还是封锁的状态,那么你们说,消息是何处得来”

    周嘉谟幽幽的说了几句,别人反应了过来。

    可不是么,虽然方从哲隐瞒着皇帝的健康状态,但是那一开始就是隐瞒,是他们自己收买的内线消息。

    “陛下的事情,现在先放一放,眼下郑贵妃闹得欢实,如果这有大动静,咱们再推波助澜就是。倒是河工的事情,现在可是要事,可要盯好了,只要稍微有些差池,那也是搬到他的机会。”王化贞是个擅长弄权之人,只要有机会,定然不放过。

    话说到这里,辈分高的刘一燝发声了,他更多的时候,是代替叶向高,把控一番年轻人的反向,不要向着没有底限的方向发展。只见他说。

    “河工是大事,水涝也是大事。不过,方从哲最是擅长赈灾,上次山东的灾情,可是奠定了他在中枢的名声,所以说想要凭借此番想要有什么大事情,我看很难。”

    话说完,现场沉默片刻,但是过一会儿,还是有人开口。

    “总归是个办法,大明到处都在闹水,按下葫芦浮起瓢,只要一个地方有问题,抓住他,就能突破,所以说,事情还是大有可为。”

    钱谦益知道他们的前辈刘一燝已经老了,丝毫没有年轻时候的锐气,现在更多时候,都不知道是站在哪一方来说话。

    “刘老大人,我也觉得事情可为。”王化贞补充道。

    眼见少壮派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刘一燝无可奈何,年轻一辈当中,也就是孙承宗还有点老人的样子。

    现在的年轻人,大明利益和东林利益,先将东林放在面前!

    是世道变化快,还是他们看不懂啊!

    既然年轻人这般折腾,他们还是真拦不住

    东林诸人折腾出来了自己的目标,而另一个方向上,郑贵妃,却始终在关注暖阁的动向。

    毕竟,他只能从这里下手,至于水患的事情,还是要靠其他人发难。

    “娘娘,娘娘!大事,大事啊!您赶紧去暖阁吧!”

    看着手下人乱喊的样子,郑贵妃气不打一处来,最近没一个让人省心的,连太监都这么没礼数!

    “成什么样子!”

    “啪!”

    来人狠狠扇自己一个耳光,“奴婢该死,但是,爷睁开眼睛了,您赶紧去吧!”

    “什么!”

    郑贵妃一惊,站了起来。

    皇帝睁开眼,对于她来说,又是一个机会。

    此前方从哲也不知道怎么和万历说的,竟然将她排除在外,无法参与朝政的决策。

    可以说,万历昏迷这一段时间,是郑贵妃对朝政影响最小的时候。

    说来也真是可笑,她精心谋划,小心准备,最后竟然差点将自己排除权力中心,怎么能不令人唏嘘

    现在万历能睁开眼,她需要抓紧时间去拿回来差点失去的宠爱,那样的话,说不定还能扳回一局!

    “黄猛,快,随本宫去暖阁,现在正是机会!”

    方从哲最近真是焦头烂额,不过好在中枢已经运转习惯。

    除了张惟贤没有实际政务在身,其他几个部一二把手,都减少了休息时间,一起联合处理不断汇总上来的灾害数据,同时进行着物资调配。

    “陛下睁开眼了,娘娘想去看看都不成谁给你的脸”

    异常突兀的声音传来,方从哲皱皱眉



267 洛阳民变
    “该来的,总归是要来啊!”方从哲写完一行字,批改完一份奏章,才慢慢的收起奏章,放在批改好的那一摞里,再将狼毫笔放在笔架上,站了起来。

    他揉揉有些发胀的眼睛,继续说,“越来越不中用了,年岁越发大了,要不是孙子弄回来这个上好的花镜,现在批改奏章都是问题!”

    中枢其他几人自然以他为尊,方从哲越是这般不在意,他们便越是有底气。

    不过是贵妃而已,又不是没有拒绝过,此前已经有过经验,还真不算什么难事。

    如果方从哲如临大敌,那么其余人肯定会重新在心里评估,事情到关键时刻的话,方大人是不是能支持住

    现在看来,丝毫不是问题!

    走出几步,他运口气喊一声,“谁在陛下面前咆哮,再敢喧哗,叉出去打!”

    方从哲似乎不知道是谁喊得一样,还没出门,声音就已经传了出去。

    黄猛一见是大角色出来,他就赶紧缩回去,如果是别人,或许还能顶一顶。但是方从哲的话,他是半分能顶住的想法都没有!

    “方阁老,只怕您说话的声音,比之黄猛还要大吧。怎得,规矩在别人身上就是规矩,在你身上就什么都不是”

    郑贵妃难得此刻不迷糊,一语双关,直接奔着方从哲杀去。

    可惜了,老方混迹官场数十年,岂是郑贵妃一句话就能哄住他一开口就是杀招。

    “陛下已经习惯老臣的声音,怎么着,黄猛你也想要我这个位置”

    “奴婢,奴婢不敢!”

    黄猛蹭的就跪在地上,吓得抖如筛糠。

    他可不敢说自己是能顶替方从哲的位置,要是这般,想不死都难!

    “黄猛不是男人,自然不能顶替阁老的位置。”郑贵妃说着,“听闻陛下醒了,本宫特来问安。”

    一边说着,她一边往里走去。

    不过么,事与愿违,方从哲突然伸出手臂拦住。

    “贵妃娘娘,上次陛下的意思很明确,您就不要为难老臣了。除非现在陛下说,让您进去,我才能放手。”

    话这么说,一点毛病没有。

    毕竟是上次是万历亲自授权,将其挪了出去,按照方从哲现在的意思,想要进门,只有陛下同意才行!

    郑贵妃一点办法都没有!

    只有她进去才能让陛下同意,而同意之后才能留下来。

    所以说,完全是个悖论。

    不过,方从哲的铜墙铁壁,郑贵妃休想绕过去!

    再次碰壁之后,郑贵妃只好悻悻的回去。

    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弄点什么,于是便叫来黄猛,对其耳提面命一番,后者心领神会

    中枢风平浪静,但是朝堂上却完全相反。

    中枢众人看见的折子多,也了解所有事情的走向,所以说能全盘思考,认清事实。

    但是朝堂上就不一样,随着孙承宗等人上场,太子起复数个与东林紧密的官员却不这么看。

    他们的目的,可不是什么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说话做事更是一个比一个刻薄,不时给他添堵,朝堂上更是菜市场,终日吵闹不休。

    经过几次讨论,还被给事中们封驳过几次,最后还是成型。

    各地的粮食,还没有解完的留在原地充作救灾粮食,其他的事情,户部拨钱统一处理。

    如果实在熬不过去,可以适当允许异地迁徙,不过目标都是朝廷制定好的。

    尤其是辽东,此前经过战火,又有建奴大战一场,现在人口缺的厉害,更不要说,有熊廷弼不断在北大荒试探并且开荒。

    对于人口的增长,都是简单直接的渴望!

    赈灾的旨意终究下去,中枢能稍微休息片刻,怎奈,老天爷并不打算给他们机会!

    “报!报!报!八百里加急!”

    一连串的报告声,远远的传来进来。

    “河南府民变!”

    听着什么地方有变,人们一惊,但是最后又仔细一听,竟然是河南府

    人们交换个眼神,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戏谑。

    或许全天下真的会有不少人造反,但是这当中不可能包括南直隶和河南府。

    先不说这两个地方,有多少军队拱卫,就是他们所在的位置,就不可能是造反该有的位置。

    南直隶官员齐全,配置数重,没有造反的土壤。

    至于洛阳,里边不知有多少王爷和国公的府邸。

    想要搞定洛阳,只有后来的李闯才办到。现在么,即使真的有人起事,也不可能拿下洛阳!

    民变的具体内容,也是十分奇怪。

    不少闹事的灾民差些冲入洛阳的福王府,虽被赶来的军队击退,福王朱常洵还是受到惊吓。
1...104105106107108...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