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这帮王八蛋是降低了纬线数目!他不能什么都学啊,咱们降低纬线,是因为需要能在过热的天气用。他们这又是为了什么!”

    “要我说,纬线是小事情,你看看这里!”

    李尽忠将一块布料浸水,等到拿出来后,发现它比起另一块,短了不少!

    “这是王八蛋,他们拉长了啊!太损了!小商贩都不敢这么干!”

    拉长的布料,只要见水就会缩短,晾干以后,缩短的更加明显。

    这样干,是嫌弃自己死的慢!

    “咱们要干他一票么”张田余问到。

    “对方把刀子递过来,咱们不接住实在是对不起人家,准备吧,多买些布料,明日上街,再给他们做一次实验!””

    “那么,大名府以南,是否可以上货了不少商户都找上门,在等着消息,只要咱们现在答应,他们马上就能签字据!”

    张田余眼神灼热的问道,他们对于南方市场已经虎视眈眈很久,只要这边开启授权,马上就能在黄河以南,长江流域,全面开花!

    到时候,他们的呢绒可就是真的打开局面。

    “不急,先等一等,这个事情,不只是卖货那么简单!”

    方书安想了想,还是么有答应,正如他所说,事情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商业,还有更深层次的事情在内,若是就这么决定,后边要收回来就难了。

    “难道这不就是卖货”张田余有些想不明白。

    “过段日子,你就知道了,这个还真是牵涉到别的事情。”

    第二日,降价后的双方,再度争得异常激烈!

    不过,一切在方书安眼里,已经快要结束。

    等到他们的现场实验一出,松江布就将成为一段历史。

    做出这个决定,方书安多少有些难过。

    事情,并不应当这样。

    当一切东西就为,就差方书安亲自主持的时候。

    意外缺发生了,因为等候实验的工作人员一直没有等到方书安到来。

    事情不对,但是他们也不敢自作主张,毕竟那是大事情,还需要方书安这样的人亲自决定。

    等了好一会儿,没等到方书安,李尽忠带着人来了。

    “把那些东西收起来,布料呢,都给我,这件事情就当没有发生过。你们也不要在外边说,记得守口如瓶,否则,若是事情传出去,有好果子吃!”

    说完,李尽忠匆匆打着人去了,留下现场的人们面面相觑。

    究竟是几个意思,明明是大好机会,怎么突然就不办了呢




264 辽东订单和对外贸易
    此刻,张府内,朱由校坐在主位,正在喝茶。

    “可累到我了,本来是让王安来传话,不过今日恰好我休沐,就将事情揽了过来。”

    “那究竟是谁的意思”

    方书安问道。

    “别管是谁的意思,反正是从父王那里出来的,你们就忍了吧。”朱由校回答到。

    “那么,他们呢就这么便宜他们”李尽忠有些不甘心,这次可不是他们找事。

    “那自然不会,李恩已经传话下去,郑公公以及何公公都回来叙职。说是叙职,其实是干什么,你们都明白,就是免职罢了。后边的事情,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就是。”朱由校安抚着有些暴躁的李尽忠。

    “听说,后边又有郑家势利”

    “这次,还真不能算到他们头上,毕竟,事情是别人掀起来的,他们不过是搭车而已。”

    见朱由校如此说,方书安也知道,这次他是没有办法对付郑家人了。这些人也不傻,知道自己出头会被很多人惦记之后,索性藏在人身后,当一个缩头乌龟。

    好处么,显而易见,至少怎么算都算不到他们头上。

    “那咱们,不是亏大了”李尽忠说到,表情再次变得极为委屈。

    “谁还没有点委屈,尽忠,以后你习惯就是了。”朱由校拍拍他,算是安慰。

    李尽忠觉得自己委屈,不过,方书安却不这么想,他的观点正好相反。

    “亏咱们一点都不亏,要是没有苏杭商会搭台唱戏,或许还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今日的事情,咱们可真谈不上失败。”

    方书安出言说道。

    事情就是这个样子,他们两大布料集团神仙打架,虽然各有损失,但是损失最小的就是呢绒阵营了。

    其他小布料商,损失的是市场份额,苏杭商会损失的是金钱,而他们,也就是损失一点利润,甚至不会伤到任何本钱,毕竟利润率高。

    所以说,对于呢绒,也就是赚的多少问题,但是肯定不会亏!

    “那事情就这么算了总觉得心里憋了一口气!”李尽忠攥着拳头说着。

    “或许,这正是最好的结局,毕竟此番是咱们作为后来者,进来搅局,能将他们打的换了头头,这还不是成绩么。”张田余安慰道。

    “好了,好了,就知道你们心有不甘。这次,怎么说也是织造局办事不妥当,所以下次布匹贸易的事情会叫上你们一起。还有啊,辽东那里已经下了单子,要用你们的料子做军服,这下,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吧。”

    朱由校说出了给他们的好处。

    能参与布匹出口还有辽东大军的订单

    两件事绝对能让人眼前一亮!

    刚才还忿忿不平的李尽忠,听闻如此,马上换一副表情。

    “这怎么好意思,让我们直接参与织造局对外营生也就罢了,怎么还给找点生意呢,这多不好意思。”

    嘴上说着不好意思,但是谁都能看出来,他脸上哪里有一点不好意思的样子。

    “尽忠,你做样子倒是做的像一点,这样子实在是太让人出戏了,任谁一看都知道你是在装蒜”

    方书安看着演技拙劣的李尽忠,实在是忍不下去了,这都是什么,就不能好好的表演下

    不过,他也有些疑虑。

    “卖给外国商人,我们很有信心,毕竟咱们这是好东西。但是做军服的话,是有谁给经略施压了么”

    熊廷弼不是一个能轻易张嘴的人,原来军服用的好好的,怎么会突然换他们的呢绒

    虽然就实际来说,呢绒做军服,比棉布要好上太多。

    但是这事情得是熊廷弼自己意识到才行,虽然他们和熊大关系不错,但是还没有到不开口就有反馈的程度。

    “熊大人怎样,你还不清楚那是谁能够施压的人”

    朱由校反问到。

    “既然不是有人施压,那就更不对了,熊大人都不知情,如何选择我们呢绒”

    李尽忠满是疑问。

    “你们不要多想,身为一方经略,让士兵穿暖也是他的职责。听闻有新布料出现,并且保温性好,他们早就拿到样品进行了实验。所以才向兵部提要求,最终将消息传递到内阁。你们也是太过小心么,呢绒应用,还有比辽东更合适的么莫要因为他是经略,就避嫌,这样反倒是不好。”

    话说到这份上,方书安也是有些无奈。

    事情还真是这样,他们确实考虑过因为和熊廷弼特殊的关系,所以没有联系。现在人家找上门,倒显得他们有问题。

    “世子说的极是,我等下次注意,军服布料是个大单子,不过我觉得,户部会有说法的吧。”

    “还真让你说对了,和其他工坊一样,户部仍然和此前一样,要购买呢绒的股份。”

    军服布料采购,如果都是商人们的份额,兵部和朝廷不可能放心。

    好在已经有成熟的路子,按照以前的操作就是。

    “这次,户部准备出多少”李尽忠凑上来问道。

    上两次,他们多少都吃亏,这次,总不能还让自己吃亏吧。

    “你们知道,雨季,户部需要留着预备银子。还是从债券里走。这次给你们折算多一些,但是具体还要你们谈,不过,他们这么说,咱们也别让别人拿到把柄。还有,下边的商户们得分清楚。”

    “老规矩,只要朝廷不插手运转,商户们有股份的也只是在乎自己股份,其他人都是在乎当地的代理权。总体来说,财权明晰,没有什么异议。”

    “哦,对了,价格的事情,户部还要找你们双方谈谈,定个合适价格,不能陪着本来。”朱由校突然提到关于各家布料定价的问题。

    难道,这算是官方对于价格的指导

    不过也对,任由双方打价格战,随后受损的还是大明,毕竟苏杭商会主要是丝绸和棉布,织造局每年对外的丝绸销售是个天价。

    内部降价,外国商人也不傻,同样要求降价,那样,太不合算了。

    稳定住价格,别的不说,至少能让织造局对外的钱不少挣。

    一起乐乐呵呵的挣洋人的钱,那才是本事!



265 万历病情有变
    何承才以及郑继恩,被中枢找个由头换了。

    虽然他们是万历同意的人选,但是毕竟此事惹得事情够大,虽然万历还在昏迷,但是该拿下就拿下,还不手软。

    当然了,表面上还是要从李恩那里出口,毕竟,什么司礼监掌印太监,下边人还是要听命于他。

    杨兴昌当然也跑不了,他是郑贵妃好不容易塞进去织造局的,现在也正是因为阴谋失败,安排好的职位就这么丢了。

    这也怪不得谁,如果杨兴昌赢了,对于方书安的抑制会很有效。

    至少也让一直跟着他的小商户们心里有想法,方书安不是万能的。

    这是现在败了,结果是相反的,旁人们对方书安的神话更加加深。

    熊廷弼的信到了,里边除了对呢绒的要求,字里行间还有对方书安的批评。

    大意就是,他熊廷弼向来不在意名声,方书安又不是不知道。

    有好东西不拿给他,还向俗人一样避嫌,真是惹人生气。

    方书安看看信,无奈的递给李尽忠。

    “看看,里边把咱俩都给骂了。”

    李尽忠看完,撇撇嘴,“你好好看看,都是再说你,哪里有说我的地方至于为啥说你,心里没数”

    “这个,谁知道熊大人回来让我去找他家大姐我这一堆事情还纠缠不清,你又不是不知道”

    李尽忠呵呵笑着,“就算是这样,你好歹跟人家姑娘个准信啊,这倒好,成不成不知道,人影也看不到,弄得二小姐都不想见我。”

    “你是不是傻,不理会就是不同意啊!还让我怎么样,难道要直接去和人家说,看不上人家信不信她俩姐妹转头就提刀上我家!”

    对于熊大小姐,方书安真不知道怎么处理,他自己感情现在确实一地鸡毛

    熊廷弼当然也不能明着提,但是他也硬逼不来,毕竟,方书安的身份,是阁老之孙,还是大明最有潜力的年轻人。

    两人说了一会儿,也就不提这档子烦人事,关于呢绒,还需要计划一番。

    辽东十万人衣服的用量,不能说特别大的订单,当然了,也不算小!

    他们还没有做过集中单。

    涉及到前一阵的价格战,以及最后和辽东结算。

    户部派来了人,一边算是问话,一边算是考查成本,制定合理成交价格。

    计算过呢绒的成本后,户部的书记官傻眼了,连续计算三次,直接将册子摔了!

    “没有你们这样欺负人的,这些织机和纱机面前,别人怎么织布莫说你们卖两钱银子,就是卖半钱,你们都有的赚!”

    书记官很想将他们的价格定为半钱一匹,但是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织造局不干,上官也不干!

    呢绒如此便宜,外国商人会将订单大量转向呢绒,对于棉布以及丝绸的打击实在是大!

    陪同的张田余说到,“我们倒是敢这么卖,就怕上官们不干。”

    看着他那欠揍的样子,书记官狠狠地在本册上画了几笔,“事情我会详细和上官禀报,结果如何,不是我说了算。”

    说完,把册子给张田余,后者乐呵呵的签了字。

    直到最后张田余送他走,书记官都没有好脸色。

    好在,工坊安排的马车是新式马车,走起来十分舒适。

    “嗯,什么东西硌得慌,这些人也太不像话了,故意放石头!”

    他一边想着,一边伸手去摸,果然是几个硬物。

    不过,也就是瞬间,表情由愤怒变得耐人寻味,他好忙一看。

    吆喝,可不是么,一袋子银子!

    还是贴心的散碎银子。

    本来想叫住车夫往回走,但是转念一想,对方没有先拿出来,也没有提什么要求。而且,他们也不在乎如实禀报。

    看来,意思是不让自己乱说

    这般想着,他就将银子往怀里又推了推,这可不算是贪墨

    一场大雨让方书安与江南绸缎商人的大战完全熄了火,双方虽未明言罢兵言和,但也差不多少。

    你来我往也斗得有些精疲力竭,当头的都换了,下边自然知道什么意思。
1...103104105106107...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