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两人讨论的差不多,开头之人便站起来。

    “诸位,我们二人方才想个法子,不知可行与否,还望各位指点”

    “既然他们说是在秋冬时节用,咱们也不是没有秋冬可用的东西,将那夹袄和棉布降价处理,直接挤死他们”

    “棉布的利润原本就不多,若是要降价,虽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是消耗也不少”

    “有时候,不能只看眼前的利润啊,若是他们在,利润便一直上不去,所以还是搞定他们,咱们才有更多的空间”

    与其坐视对手壮大,不如就拿出一时的力量,与之相拼。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最终达成一致,开始新一阶段的斗争!

    绸缎庄再度开启让利,这次,他们直接将棉布价格砍成一半,并且加工成夹袄只需要一半费用!

    棉布砍价一半,加工夹袄同样如此。

    目标不用说,正是赠品正在热闹的呢绒店铺。

    虽然一层棉布料子没有呢绒厚实,没有呢绒保暖。

    但是架不住可以往上叠加层数啊,甚至是夹棉。

    棉布从一两多一卷降价到五六钱银子一匹,那可不是一丈的价格,而是一匹,诱惑力实在是太多了。

    并且,还能做成夹棉的,相比之下,呢绒的优势确实没有。

    除了人们为了他们出品的披风、小羊皮手套、围巾还在登门外,其他真正有秋冬需求的客商,开始观望。

    但是么事情并不像是绸缎商们想的那么美好,虽然五折棉布得到不少人的肯定,但是真实的下单量并不高。

    难道人们都不喜欢棉布

    那不能够,毕竟棉布很多时候应用范围更宽。

    但是现在降价一半仍旧没有要多人,事情就有些不对劲。

    当他们深入了解以后才知道,影响棉布特别是夹袄售卖原因的,是因为夹袄虽然东西不多,但是因为棉花的膨胀特性,所以做出来的衣服,都会有不小的蓬松感。

    这可就要命了,不管是未出阁的大姑娘,还是持家的贵妇,他们都对身体的线条有这起码的需求。

    若是穿上夹袄,如何还能显示美妙的身形

    不过,方书安虽然意识到夹棉布不会形成太大的冲击,但是还依旧作出了决定,对于对头们的行动,展开反击!

    你不是要让棉布能和呢绒能一起用么

    那就发起新的冲锋吧。

    呢绒店铺终于开始铺货第三种料子,价格比棉布一模一样,六钱银子一匹!

    当然,也就没有了任何赠品和剪裁的附加优惠。

    毕竟本身价格已经够低,还要什么剪裁

    要说布料与此前的不同,那是显而易见的,虽然经过染整,但是偶尔还是能看到有些杂色线。

    而且,经纬线密度也相对小,节约了原料。

    当然,它的直接对手棉布,也是这么个样子,偶尔会有一些凸起的线头之类的东西,也是白不刺啦挺显眼。

    所以说,两相比较之下,呢绒虽然是便宜,但是并没有给人以多么低端的感觉!

    “书安,咱们买这个价格,是不是有点怄气的意思啊”

    刘青不知道羊毛工厂试制的的产品究竟价格是多少,但是能定到这个低价,留下来的利润空间非常少。

    羊毛的加工,怎么看都要比棉布要麻烦一些,现在降价,不是硬撑么

    “刘掌柜,你是真的想多了,咱们的价格,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夸张,所以大有可为!”

    大有可为

    刘青郁闷了,羊毛的工艺,想着就要复杂很多,怎么还能大有可为

    这些人啊,哪里都好,就是吹牛的习惯吧,一点都不低调。




260 首支国家级投资基金
    “我有些不明白,同样是织布,咱们的还是羊毛作为原料,还能比棉花来的便宜”

    刘青小声问着身边的另一个掌柜,张田余的一个本家,张琦。

    “这事情,刘老板,您问我,我也说不出个一来,但是听堂兄说过,他们的织布工坊都是方少爷和世子搞出来的新织机,据说啊,速度比一般的织机快上很多,一台顶的上过去八台!”

    张琦伸出拇指和食指,比一个八字。

    看着那个有些晃眼的手势,“八倍啧啧,那真是太恐怖了。”刘青长吸一口凉气,感叹道。

    他怎么也想象不到,超过原来八倍的织机,会是什么样,难道是要一堆人围着伺候着一台机器

    那样的话,倒是速度快,就是费些人力物力。

    刘青没有见识过技术改良,自然想象不到二十锭的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带来的效率。

    如果告诉他,不出一百年,能有机器只靠烧煤烧油,就能运转,效率比现在提高几十倍,只怕他会疯掉。

    当然想,现在不是畅想的时间。

    看着他在想着出神,张琦说到,“以后会有机会去参观工坊,等到这次事情过后,咱们也是一条船上的同伴,莫说是看工坊机器,就是在宣府建一个,都没有问题。”

    “在选宣府能建工坊”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刘青听到这句话,心里便记下。

    宣府作为大明边塞,是军屯重镇,极少有像样的产业。

    就连买卖,也是时好时坏。

    一旦边境紧张,买卖自然就不好做。

    只有边境和睦的时候,商队才能顺顺利利的进出草原,因此,他们家的买卖也很难能传下去。

    现在看起来,大明在辽东打了几个大胜仗,短时间内,应当会有不错的经商环境。

    但是即便如此,眼光也要看长远,若是能有几个工厂,自然是极好的。

    宣府尤其是张家口,背靠草原,离京师并不远。

    最主要的是靠近原料产区,羊毛运送麻烦,重量轻并且疏松,运到京城就是个费力不好好的事情。

    并且,即便是土地也比京城便宜许多,不管是库房还是工坊用地,都要便宜。

    至于人力上,只要有点像样的工钱,招募工人还是方便的很。

    现在的宣府,哪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业,只要他能说服方书安和世子在宣府建厂,怎么看都是个双赢的主意。

    不过,那样做的前提就是,真的能将技术转移出去。

    在刘青看来,织机原本就是个需要技术和人力的活计。

    现在又有新织机,更是一般人学不会的,还有保密的事情。

    这些也都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难道,少爷他们就不怕技术外泄”

    “外泄那你的担心真是多余了,不说别的,水泥总知道吧,水泥有多重要,就不需要我说了。原本就是粘贴瓷砖用的东西,现在是整个大明最为重要的物资。那个是能一夜建好一座坚城的存在。

    若是让敌人知道水泥工艺,那还了得就这样,水泥在抚顺那里都有工厂,所以,不用担心。上头早就有对应的手段,怕泄密的事情,都会向工坊里派遣锦衣卫甚至是东厂的密探。四周的守卫,比一般的要塞还要安全,想要混进去一只耗子都困难,更不要说偷走技术!”

    “这么严格那看来泄密是不需要担心的。但是,是否要投入很多钱财若是不够,那还建不好工坊了”

    刘青担心的问题很多,一个接着一个提出来。

    “哈哈,这也不是问题。先不说,方少爷和我家堂兄他们根本就不缺钱,就说朝廷的国债你知道吧。由于朝廷在抚顺钢铁制造局和水泥工坊上边占了大便宜,所以户部那些鸡贼的官员,已经盯上了少爷他们的工厂。只要户部认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他们就会想办法插一杠子,投进来不少钱财。”

    “户部竟然会来投钱”刘青惊讶的无以复加!

    什么时候,官家的钱也来参与民间的项目了

    “还不都是阁老的面子,方少爷的买卖,可有过一项赔了的咱们这次,户部那些人一找阁老哭穷,他老人家就给少爷传话,一来二去,可不就成了么。不过啊,方少爷毕竟是方少爷,和那些人说好了。他们可以投钱进来,但是初期不能插手和参与管理,等到后期差不多了,才能进来。”

    方书安也想不到,他发起的战争债券竟然会成为世界上第一支国家级投资基金,当然了,现在这一支基金主要的目标就是跟在方书安后边吃肉。

    水泥厂和钢铁制造局,已经成功的插手进来,创造的效益远远超出支付的利息。

    京城的煤炭和铁炉产业,他们也在进行谈判,合适时候也会进入。

    刚开始,方书安其实有些排斥,但是稍微思考,他便十分干脆的同意了。

    由于他们要干的事情实在是太多,需要的资金量也在不断增加。

    初期还好,都是些小项目或者是轻资产项目,一旦进入到大项目或者是重资产项目时候,有个户部债券这样基金站在背后,确实能给他们提供弹药。

    比如此次屯羊毛,就是因为占用了大量资金,导致后续其他项目难以展开,连建设学院的进度都被拖下。

    也就是在钢铁制造局和水泥厂上,他们象征性的出让些名义上的干股,拿到些回报,才能让现在有更多的资金弹药准备到和绸缎商们的商战中来。

    接下来,压缩饼这样的现金牛也会出让部分,到了秋天,煤炭和铁炉也会卷土重来,到时候,又能回笼些许资金。

    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就能更加方便的展开。

    至于现在,羊毛以及呢绒产业他们还没有表态,无非也就是在观望,看看呢绒这个东西,究竟是不是值得他们来投入。

    只要有价值,他们依然会进来。

    如果绸缎商赢了,那么呢绒工坊的估值也能大大降低,对于户部来说,是个好事情。

    即便是绸缎商是输了,价格提升,也不是坏事,至少说明投资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当然,也有其他的原因在影响着户部的决策。

    毕竟现在面临着降水量巨大的夏日,应对水涝灾害,也是他们手里必须要掌控机动钱财的目的之一。

    事实证明,呢绒降价的冲击,对于棉布来说是巨大的

    论起品质,棉布实在是不够看。

    何况,低价呢绒还有着不菲的让利,虽然减少经纬线密度,但是透气性的增加,反而让它变得能在夏日里做成衣。



261 三大织造
    面对着便宜呢绒的冲击,棉布节节败退。

    原来方书安他们只是想要分一杯秋冬时节成衣用料的羮,并不想全面交手。

    毕竟专业的事情专业干,他们的布料对于湿热的夏天还是不能胜任。

    但是对手们不断的逼迫,他们只好将库存一点点拿出来,来挤压松江棉布和绸缎的基本盘。

    其实,大明不知有一做江宁织造,还有苏州杭州织造,只不过由于南直隶位置特殊,所以三大织造以他为尊。

    苏杭制造两个提督太监,原本并没有将那些绸缎商人们搞的商会以及要做的事情当回事。

    毕竟他们是皇家织造,那些商人们先要完成给制造局的任务,再去额外的自己组织生产。

    当然,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江宁织造的提督太监,走的郑贵妃门路。

    苏州织造和杭州织造是王安提拔上来的人,直接忠于王安以及万历。

    郑贵妃毕竟强势惯了,没有王安的授意,他们两个就当不知道杨兴昌等人在干乱七八糟的事情。

    但是眼下,事情似乎有些向不好控制的方向发展,杭州织造的太监郑继恩就有些慌了,他连夜赶到苏州去见何承才。

    “何公公,这算怎么回事杨公公那里到底要怎样”

    刚见到何承才,郑继恩连寒暄的词都省了,上来直奔主题。

    “你问我,我哪里知道,原来说好,黄奉辛他们就是敲打敲打那些人,怎么现在变成你死我活”

    何承才也是没有办法,虽然黄奉辛是他苏州地界的人,但是那人早就看出来,三个织造里边,最能说的上话的是杨兴昌,所以早早就走了杨公公的门路,现在与他也不过是表面上的和谐。

    “那黄老板好歹是你这里的人,写信给他一封,让他悠着点,现在的形式,他们还看不明白爷现在还在榻上躺着,太子殿下现在虽说还是监国,没准那一天就真的

    到时候,他姓杨的还能在江宁织造呆得住现在和方书安等人仇结死了,我看以后怎么办!方书安是阁老之孙,或许风水轮流转,但是世子呢他黄奉辛是傻子么”

    郑继恩一边说着,一边来回走动着,手指指着京师的方向,似乎要直戳到黄老板一般。

    何承才叹了口气,“我说郑公公啊,枉你平日里聪明,怎么到现在就看不透呢你以为现在事情,是黄老板说了算他有心去巴结杨公公,但是杨公公那里,岂是那么好利用”

    说着,他饮了一口茶,无奈的将茶盏丢到桌子上。

    “你是说,现在是背后的人在啊,是了,是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事情开始的时候,或许是黄奉辛和杨兴昌说了算,等到郑贵妃那边意识到以后,就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尤其是现在,双方激斗正酣,不管黄奉辛怎么想,其他人定然也不想就这么不明不白的结束。

    所谓骑虎难下,也就是现在的状态。

    “咱们总得做点什么吧,现在还好,至少还没有影响到绸缎的进度,你我各十万匹的任务,也完成的七七八八,但是接下来可就是棉布,咱们都还没有准备多少呢啊。”
1...101102103104105...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