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听到这个消息,方从哲面皮冷不丁一笑,由于表情实在是诡异,连在对面的张惟贤都在心底颤了一下。

    论起阴狠来,还是文




461 谁还不是个狐狸
    失去的不过是本来不存在的带兵权利,张惟贤还算满意。

    在别人眼里,或许他是福王的一枚棋子。

    但是只有那么一些人才知道,福王何尝不是张惟贤利用的目标呢

    他看看天边残日,正是斜阳坠落,将夜时刻。

    同样的黄昏,同样的画面,同样冰冷的寒风。

    张惟贤想起了从前,那时候,他还是个四六不懂事的孩子。

    彼时,英国公还是张元德。

    当他对张惟贤说出那番话的时候,后者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为大明祸福与共两百余年的英国公家,竟然也有着别样的想法。

    其实,他自己也不清楚,英国公两百余年的传承,究竟是不是张元德说的意思。

    毕竟是口耳相传,到了这一代,是否会有一些偏差,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按照张元德的说法,众勋贵也是与朱明休戚与共,同样也是一起治理天下,老朱家带头,众勋贵如星捧月,最开始,这个原则执行的很好。

    但是从土木堡之后以后,情况便发生巨大变化。

    由于勋贵凋零,文官集团迅速崛起,再加上成祖得国不正,朝廷成了文官和厂卫为代表的宦官集团对抗的场面。

    而作为四大世袭国公的后代,英国公一脉,一直幻想着重新恢复明初的荣光。

    大明的勋贵,怎么也要在朝堂上说话掷地有声,南征北战有用武之地!

    想法是好的,有了目标,去执行便是。

    可惜啊,张惟贤领会的就有些偏颇。

    在他的理解里,勋贵掌实权,才是最大的事情。

    哪怕是皇帝反对,都可以想办法找一个不反对的皇帝!

    为此,他便惦记上了朱常洵。

    按理说,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朱常洛才是诸皇子当中最适合做皇帝那个。

    但是,也要看理解的角度。

    某种层面来说,朱常洛能力太强,年纪长,心智成熟,如果成为帝王,便很难受到张惟贤左右。

    朱常洵不一样,虽然他笼络人心的能力很强,但是他执政能力就要差几个档次。

    水平差不要紧,不是有勋贵和文官们呢

    这时候,他就能插手政事,从而渐渐恢复勋贵的荣光。

    想法不错,正如同当年长孙无忌他们选择李治一样,中庸之人容易摆布。

    但是,也要看万历是不是头昏眼花,更要看朱常洛是否手松。

    很明显,万历最终的决定还是要将大明交给靠谱的儿子。

    朱常洛同样怀着对于家国天下的执念,并不想让出来位子。

    再说福王朱常洵。

    他对皇位倒是也有着同样执拗的想法,可惜啊,只不过是个样子货。

    表面上的本事和私底下的手段,都要差一些。

    当然,这是张惟贤的看法。

    实际上,如果没有方书安这样一个无解的bug,说不定泰昌会和历史上一样,只有几个月做皇帝的时间!

    不过,即便是泰昌驾崩,朱常洵依旧没有机会,最后皇位还是落到朱由校头上。

    所以说,朱常洵空会喊口号,但是做事不行,典型的嘴炮货。

    也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张惟贤经过最后的纠结,还是放弃与朱振三一起向京城施压。

    因为他明白,尽管自己手下能调动几万人马,但是刘綎经过改制,同样能调动不少人手。

    再者说,还有在京城左近休养生息的支援辽东的大军。

    由于各大商队运送了大量物资,所以他们能在京城待到春天,道路好走的时候才启程。

    对于这一支不可忽视的军队,张惟贤心里有数,那是刘綎和方从哲故意放在京城的军队。

    新春是登基大典,京营又不在自己掌控之内,虽说那些大军不一定都能忠心耿耿,但



462 神秘库大使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很残酷,在方从哲和刘綎合力作用下,京营最后也只有朱振三一番表演,最后还是便宜了熊廷弼。

    将那一部连根拔起,连带着家属,整整两万人送去辽东。

    据说后续还要牵扯到三四万人,毕竟一个家庭算起来,能送出的人不少,如此来说,也算是给开荒拓土做出一部分贡献吧。

    从刘綎那里回来的方书安,便在心里思索着,朱振三的事情,朝廷究竟提前知道多少!

    李尽忠不敢插话,他知道思考的方书安有多可怕,不过也不是没有事做,劳累一天,他便在椅子上靠着眯会儿。

    方书安经过一番还原和推演,总算是得出来一个推断。

    或许整个事情,本来就是一场戏,一场依旧被预定好的戏份。

    考验的就是别人的演技,例如朱振三这样的就属于杀的那只鸡,张惟贤就是看的那只猴子。

    当然猴子不止一个,还有很多围观的猴子。

    纵观事情的来龙去脉,不难看出,朝堂老手们的功力凸显出来。

    整个过程中,方从哲他们也是蔫坏,根本就不想把事情解决在摇篮里,而是直接等到谋反的时候,才来掐灭。

    这样的态度,反过味来的将领们,都是一地冷汗。

    朝廷是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么

    不是,他们知道的清清楚楚!

    方书安一边推断,一边把自己思考的结果说给李尽忠听。

    “书安啊,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李尽忠在一边,听着方书安嘀咕,到了这地步,他可算是能插上话。

    “对啊,这就是他们的信心啊,知道那些人不能怎样,知道事情就在自己的掌握当中!”

    方书安有些激动的说着。

    李尽忠能理解,只有当你知道,无论对方用什么手段都不能逃出你五指山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表现!

    “你看吧,他们就是等着,等着朱振三犯事!这是什么样的手段”

    “什么样的手段”李尽忠疑问到。

    “虾仁猪心!

    呸,杀人诛心!”

    对于官员的手段,方书安这次的理解整整提升了一个档次。

    虽然他平时也在谋划着什么,但是两相比较之下,还是老狐狸们的手段更加高明一些。

    ……

    次日,孙承宗刚刚晨练结束,便有内侍来传旨。

    朝廷派他去洛阳,调查福王参与谋反一案!

    旨意传出,朝野震惊!

    人们都觉得,这一次泰昌还会像此前一样,饶过福王,不曾想,竟然是此等霹雳手段!

    同样令人吃惊的是,郑太妃被送往南直隶!

    彻底的离开权力中心!

    哪怕是她已经离开皇宫,到了西山,仍旧免不了去往南直隶,更加远离皇权。

    原来,当晚,事情的经过就递到万历桌上。

    虽然说他向来偏袒福王和郑太妃,但是在这件事上,万历再也不能视若无睹。

    朱振三和张惟贤的证词,是压垮福王的最后一根稻草。

    同样,尚膳监的事情,是压垮郑太妃的最后一根。

    如果没有太监下毒之事,或许郑太妃还有机会,连带着福王还有机会。

    但是下毒的事情出现,是将她逼上绝路。

    因为,所有人都能联想到,万历当时突然中毒的情况。

    原来只不过是捕风捉影,说背后的可能会是郑太妃。

    现在事情一出,可不仅仅是可能了,即便不是她,也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跟随郑太妃一起去南直隶的,还有一个老人,便是后宫当中的库大使,一个神秘至极的人物。

    当初,他曾经在郑贵妃手下救过人,而今,也成了审问郑太妃之人。

    看见是他,郑太妃的求生**瞬间降低至零。

    但凡是万历给她一点点念想,都不会让此人来。

    不管是宫里还是西山的内侍们,无论是李恩王安,都会卖郑太妃面子。

    偏生这个库大使,她



463 下毒的真相
    库大使只管自己负责的事情,至于郑太妃说的她被冤枉的事情,听个乐呵就行。

    一年到头,说自己冤枉的人可曾少了

    反正这样的事情,郑太妃自己是不可能承认的,真的敢说,任谁也兜不住,那样绝对就是送死。

    但是不承认又怎样,不过是无谓的抗争罢了。

    万历能将她送到此处再行询问,已经是表明心意。

    如果还有心思,在西山问好,再送到南直隶就是。

    “郑太妃,事情到了这步田地,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您不如直接说出来。”

    库大使尝试着用破罐子破摔的心思,来忽悠她。

    郑太妃虽然经常脑子不灵光,但是在关系自己生死存亡的问题上,她自然知道如何应对。

    这番话问出来,她并没有答话,只是与库大使对视着,直视着他的眼睛,好像要从里边看出来,眼前这人的底限究竟在何处。

    “本宫知道你心里只有万历皇帝爷一人,但是那也不是你能欺辱到本宫头上的倚仗。今日我到了南直隶又能怎样,只要青山在,他日总能翻身,倒是你,还能有多久好活总该为自己留条后路。”

    郑太妃毕竟也是攻心的老手,大半辈子在宫里勾心斗角,也不是吃素的。

    一番话想要反过来套路库大使。

    对于郑太妃这样的态度,他心里有数。

    “残缺之人,从未想过善终,能为陛下分忧,便是我等做臣子的本分,既然您不愿说,那我便原封汇报。还请您放心,虽然您不说,但是我也不会胡编乱造,告辞!”

    库大使说完,拱拱手离去。

    作为宫里的传奇人物,哪怕是在南直隶皇宫,他所到之处,都没有什么人敢露面。

    能硬刚冯保和张居正的人物,可就这么一位。

    出来南京留守皇宫,他抬头看看天,一个时代总算是结束。

    晚霞虽然辉煌,注定要陷入黑暗。

    下一个黎明到来的时候,定然会有更加绚丽的云彩,只是那时候,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事情。

    ……

    ……

    发配完郑太妃、处理完福王之后,万历明显更加苍老。

    好容易能行走后,因为谋反的事情,再度难以行走,虽然说学院打制了一副上好的轮椅,但是终究不如自己来的方便。

    在西山的日子不用处理朝政,并且也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对于万历来说,本应是极好的生活。

    但是成为太上皇之后,纷纷扰扰的人群也消失不在,难免有些落寞。

    泰昌今日专门来探望他。

    虽然在诸子当中,他是最不受喜欢的那些个之一,但是最终,皇位还是落在自己头上。

    一见面,泰昌便张嘴说到。

    “父皇,儿……”

    万历伸手及时的打断了他的话,“如今你也是皇帝,莫要再称儿臣。事情发展到如今的样子,非吾所愿,天不假年,没有多少时间。

    原本还想看看你和书院能出现何种精彩,现在看来,终究是敌不过老去。方小子怎么用,你要想好了,将来大明能到想象不到的高度,还要靠他,不过么,也不能一直由着他,要记着,适当敲打,用的是势,而不是其人……咳咳……”

    万历难得一次说很多话,相比刚来西山,他又憔悴不少。

    “您回宫吧,那里有暖房,也舒适些。”

    “暖房,此处也有,病在心不在身,你只需做你想做之事。浔儿……”

    说了一点,万历觉得称呼有些不妥,便顿一顿继续说,“福王不从中作梗,诸事也会顺利许多。”

    听着万历像是安排身后事的言语,泰昌有些难过,事情到今日,即是他想看到的,又不是他最终期盼的。

    为此,他刻意避




464 魏忠贤的脑筋
    所以,两人鬼鬼祟祟的时候,便给抓了现行。
1...187188189190191...281
猜你喜欢